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鼠精子注入兔卵母细胞受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ethods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and subzonal injection (SUZI) were used to study heterologous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mouse and the rabbit.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mouse sperm nuclei decondensed and formed pronuclei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into cytoplasm and perivitelline space (PVS) of rabbit oocytes; 2. The hybrid embryos developed to the stage of 8-cell when cultured in vitro; 3. The karyotype analysis showed a normal complement of rabbit oocyte and mouse sperm chromosomes in the 4-cell hybrid embryos; 4. The ultrastructure of 4-cell hybrid embryo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normal 4-cell rabbit embryos; 5. The fertilization rate (32.4%) and cleavage rate (22.2%) when 5-10 mouse spermatozoa were injecte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injection of a single spermatozoon into PVS of the rabbit oocyte,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The fertilization rate (42.3%) and cleavage rate (30.8%) in rabbit oocytes in vitro matured for 11-12 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ocytes which were in vitro matured for 24-25 h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of 1-2 mouse spermatozoa into PV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比较了不同卵龄的小鼠卵母细胞受酒精人工刺激后的激活率和体外受精率,以探索卵母细胞激活和受精的机制。向NIH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7.5单位,48小时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7.5单位,于不同时间杀小鼠,取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的复合体(OCC)。从注射HCG后到取OCC的时间视为卵母细胞的卵龄。将OCC置于含8%酒精的M2中7分钟,再在16中培养5小时后,用0.3mg/mL的透明质酸酶去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形成原核或速即卵裂为激活的标志,将OCC加入已获能的精子悬液中,5小时后将从卵丘细胞中释放出来的卵母细胞转移到M16中,将日发生卵裂为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激活的标志。小鼠卵母细胞卵龄为20h,其激活率为81.6%,速即卵裂率为48.0%;而卵龄进一步增加到24h,激活率和卵裂率转为下降(Table1)。而卵母细胞受精子激活和受精则不同,卵龄为15h ,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为45.4%;随着卵龄的进一步增加,体外受精率则下降(Table2)。Fig.1显示:新排出的卵母细胞容易被精子激活而受精;卵龄较大的卵母细胞较易被酒精的人工刺激而激活。可能是卵母细胞从成熟到老化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状态都在发生一些规律性的变化,而激活和受精的机制不完全,还不能精对卵龄的要求要严格。  相似文献   

3.
李明文  刘辉 《动物学报》1997,43(1):80-84
用焦锑酸钾原位定位法、膜结合Ca^2+荧光探针金霉素标记法,分别在电镜和光镜水平对小鼠卵成熟和卵受精过程中结合态Ca^2+的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1)Ca^2+分布于线粒体、胞质、内质网囊泡、微绒毛和透明带等部位,其中以线粒体基质中分布密度为最大;2)减数分裂I中、后期于纺锤体极区结合有较多的Ca^2+;3)生发泡、纺锤体和原核内膜结合态Ca^2+含量很少,但纺锤体和原核周围分布较多;4)  相似文献   

4.
蛋白激酶C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PKC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活化和受精中的可能作用,及两种PKC亚型在卵母细胞中的定位。PKC激活剂PMA可以阻止C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恢复减数分裂,该作用可被PKC抑制剂calphostin C抵消,但不能被PLCγ抑制剂U73122或PKCδ专一性抑制剂Rottlerin所克服。Western印迹显示PKCα和βⅠ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恒量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发现,受精或受到活化刺激后PKCα转位到卵母细胞膜上,同时皮质颗粒排放,说明PKCα可能参与调节卵皮质反应。本实验首次在小鼠中研究了PLCγ与受精的关系,发现不存在PKC对PLCγ的正反馈调节。此外,本研究还对小鼠卵巢中对PKCα和βⅠ进行了蛋白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电镜方法研究小鼠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受精虽然已有很多报道,但大多数是有关细胞质、尤其是皮质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及线粒体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的。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第一次减数分裂恢复到受精后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细胞核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有关的系统研究却很少。本实验详细地研究了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过程中两性生殖细胞内细胞核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卵巢中采集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经超排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去卵丘和透明带后,用于体外受精。于体外成熟培养及受精后的不同时间,用光镜及电镜方法观察细胞核变化及极体排放。结果说明,尽管大多数 母细胞在体外培养2至4小时发生泡破裂(GVBD),但有13.6%在培养8小时后仍处于GV期(图1)。电镜观察揭示,不发生GVBD的卵母细胞核的核仁由颗粒性纤维成分、空泡及纤维中心组成有时核仁表面有空泡。只有核仁完全致密化、核仁周围有核仁相随染色质分布时,卵母细胞才获得恢复减数分裂的能力。GVBD发生时,随着核仁相随染色质向核膜侧扩散迁移,核仁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核膜打折,染色质团块中央出现电子致密的芯。核仁的消失早于核膜的破裂,提示核仁成分可能参与核膜打折及破裂,体外培养5小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前中期,染爸体分布于不含任何细胞器的原GV区域,其周围有特别丰富的线粒体(PB1)(图2)。原核期的卵中,含有一个原核和一个以上原核的卵各自的百分率在培养的8小时内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的。体外受精后1小时,进入卵质的精子头开始去致密。2小时后已形成含有致密核仁的早期雄原核。雌原核的形成及增大稍早于雄原核。受精后8-9小时,已形成含有致密核仁的早期雄原核。雌原核的形成及增大稍早于雄原核。受精后8-9小时,33.3%的卵子两性原核相互靠近。原核核仁的形成过程与GVBD时核仁的变化恰好相反。受精后2至5小时,第二极体(PB2)排出,PB1和PB2的区别在于:1)PB1表面有微绒毛,PB2没有;2)PB1中含皮质颗粒;3)PB2中形成细胞核及核仁,PB1则无;4)二者的形状及大小不同。文中还讨论了极体排放的机理(图A-T)。  相似文献   

6.
蛋白激酶C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PKC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活化和受精中的可能作用,及两种PKC亚型在卵母细胞中的定位。PKC激活剂PMA可以阻止G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恢复减数分裂,该作用可被PKC抑制剂CalphostinC抵消,但不能被PLCγ抑制剂U73122或PKCδ专一性抑制剂Rottlerin所克服。Western印迹显示PKCα和βI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恒量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发现,受精或受到活化刺激后PKCα转位到卵母细胞膜上,同时皮质颗粒排放,说明PKCα可能参与调节卵皮质反应。本实验首次在小鼠中研究了PLCγ与受精的关系,发现不存在PKC对PLCγ的正反馈调节。此外,本研究还对小鼠卵巢中对PKCα和βI进行了蛋白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电融合法研究小鼠睾丸球形精子细胞带下受精及糖核在卵胞质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DC:3700~3800V/cm,25μs的电场强度,在此前后各维持1MHz,50V/cm的交流电,是球形精子细胞-卵母细胞对(RS-O)融合的理想电场强度,总存活率、融合率和2PN发育率分别为89.0%(575/646),61.9%(356/575)和49.2%(175/356).电融合液中Ca 2+浓度对RS-O的存活率、融合率和发育率均无显著影响.注射hCG后14~16h的卵母细胞构建的RS-O的2PN发育率显著高于其它卵龄组.精核在融合后0~4h,其体积无明显变化,致密度逐渐降低,无明显的核仁形成;4~8h后,32.6%(57/175)的精核膨大形成与雌原核相近大小的雄原核;67.4%(118/17)的精核不能充分膨大,形成较小的雄原核,但其可与雌原核结合.192枚受精卵移植后,共产仔鼠12只(世界第2批),产仔率为6.3%(12/192).  相似文献   

8.
尼罗罗非鱼卵母细胞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黄永松 《动物学报》1993,39(1):19-22
用光镜进行了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卵母细胞受精细胞学研究。卵膜动物极的小部分区域由一层附属膜覆盖,在矢状切面上呈新月状,受精初期这层膜对精子有引导作用。两性原核结合形成合子核的位置在胚盘底部中央,结合面与卵轴垂直。对细胞质流动与两性原核运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花生受精前后胚囊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花后1 ̄8h,卵细胞合点端无壁,其质膜和中央细胞质膜之间有较宽间隙,两质膜均有间断处。细胞质主要分布在合点端,细胞器呈不活跃状态。一个助细胞合点端具不连续的壁,与卵细胞与中央细胞之间的“间隙”无直接联系;另一助细胞合点端仅有质膜,并通过质膜间断处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之间的“间隙”相通。中央细胞珠孔端和合点端有壁内突,极核或次生核及大部分细胞质靠近卵器,内有大量淀粉粒。开花后21h,双受精已完成。合  相似文献   

10.
陈大元  何光昕 《动物学报》1989,35(4):376-380
在大熊猫精子与地鼠卵的体外异种受精中,发现大熊猫精子穿入地鼠卵后可以激活受精卵产生极区,释放第二极体,受精卵内雌性原核形成。与此同时,地鼠卵的胞质也能促使大熊猫精子头发育成雄性原核,异种精卵间的相互作用与同种受精的相似。 细胞松弛素B能阻抑大熊猫雄性原核从地鼠卵皮层迁移到卵的中央,实验表明大熊猫雄性原核的迁移也受异种卵的微丝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刘林  陈永福 《动物学报》1996,42(1):15-21
对兔核移植胚胎起始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并与供体桑椹胚细胞,受体卵母细胞及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原核”期兔核移植胚胎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于供体桑椹胚细胞及受体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与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相似,但有些核移植胚胎中皮质反应,及核仁和线粒体中出电子致密的网眼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存在差别,分裂至2-细胞期时,与正常2-细胞胚超微结构更相似,结果提示,兔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供  相似文献   

12.
不同活化方法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动物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移植胚胎的活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活化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克隆的成功率。小鼠体细胞克隆研究大多采用卵胞质直接注射供体细胞核的方法构建重构胚,再经SrCl_2活化处理进行体外发育。也有经电融合,SrCl_2活化产仔的报道。已有研究表明单独SrCl_2处理或电刺激均能很好地活化小鼠卵母细胞,那么在小鼠核移植过程中采用的电融合条件是否能激活卵母细胞,电脉冲刺激后再经SrCl_2处理是否能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氯化锶和放线菌酮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试验研究了SrCl_2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及卵龄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等对昆明种小鼠卵母细胞活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含1.6mmol/L SrCl_2的无钙M16液对小鼠卵母细胞活化效果最好(87.0%),显著(P<0.05)优于SrCl_2浓度为1.0、5.0、10.0mmol/L的同种液体。SrCl_2作用时间10分钟显著(P<0.05)好于5、20、30或60分钟。注射hCG后18和20小时卵母细胞的活化率(分别为87.0%和84.6%)显著(P<0.01)高于14或16小时的活化率(分别为4.8%和16.5%)。CHX与SrCl_2联合使用产生显著的协同促进卵母细胞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大蟾蜍长足的卵母细胞,经注入装载水相孕酮的红细胞膜泡,能被诱发成熟;直接注入水相孕酮的卵母细胞,无能恢复成熟分裂。将蛋白酶处理的红细胞制备成装载水相孕酮的膜泡,注入卵内,照样能诱发其成熟分裂;然而,分别用根皮素结合或磷脂酶A_2水解红细胞膜磷脂,制备的膜泡,虽亦包裹着水相孕酮,但注射的卵母细胞都未能被诱发成熟。这些结果表明,在通过红细胞膜转运孕酮诱发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红细胞膜上的某些膜蛋白可能不是必要的成份,而膜磷脂类却是关键成份,它不仅可能保证孕酮不被迅速代谢,且保证孕酮从卵母细胞内部诱发成熟分裂。  相似文献   

15.
张焕相  陈大元 《动物学报》1996,42(2):205-211
体外培养的小鼠卵母细胞在12h内可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将卵母细胞培养在含250μg/ml去甲斑蝥酸钠的培养液中,生发泡破裂(GVBD)过程不受影响,但卵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卵母细胞中没有减数分裂器的形成,染色体紧密凝缩在一起;去甲斑蝥酸钠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在6h内具有可逆性:卵母细胞GV破裂后用去甲斑蝥酸钠处理2h换正常培养液培养,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不受影响;GV期卵母细胞用去甲斑蝥酸钠连续处理6h,洗去药物继续培养,减数分裂可继续进行,但第一极体的排放时间推迟。去甲斑蝥酸钠对分裂期细胞特异性磷蛋白的出现影响不显著,在连续处理的卵母细胞中分裂期细胞特异性磷蛋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贴壁和悬浮生长二种培养系统,分析发情兔血清、滤泡液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兔卵母细胞的成熟、原核形成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兔卵母细胞的作用。在贴壁生长的培养系统,滤泡液和激素对卵母细胞有明显的促成熟作用。但用这种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其原核形成率和发育率都较低。但在体外培养8小时后转移到体内受精,其原核形成和发育率大大提高,三者差别不大。在悬浮培养系统,卵母细胞成熟率、及体外受精后原核形成和发育率都远比贴壁生长的高,尤以原核形成率更甚。兔卵母细胞对激素的耐受力很小,以含FSH(2μg)、LH(1μg)、E_2-17B(1μg)和PRL组合的培波和含低hCG(7IU)的较适宜,高中浓度的FSH、LH和hCG都有促使卵母细胞变性和老化的作用。文中还讨论了二种培养系统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小鼠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2 mmol/L 6-DMAP可抑制卵母细胞自发的染色质浓缩和生发泡破裂(GVBD)。源自超排的MⅡ期卵母细胞则能为6-DMAP所激活。hCG注射后18—19h的卵母细胞置于2 mmol/L6-DMAP的CZB溶液中培养0.5 h、1h、2h、3h,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分别为26.1%、75.2%、75.8%、77.3%、;卵裂率分别为88.2%、73.2%、67.0%、58.4%。与乙醇激活法相比,6-DMAP处理引起了不同的孤雌激活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嘌呤类物质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于卵母细胞的生发泡内显微注射腺嘌呤和腺嘌呤的类似物苄基腺嘌呤可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的分裂的重新启动。同时发现在腺嘌呤的作用过程中,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氟化钠可增强其对卵母细胞的抑制作用,表明cAMP途径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腺嘌呤在不同培养液中的抑制效果不一,次黄嘌呤在DMEM和EMEM中对小鼠的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和无卵丘细胞的裸卵(DO)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腺嘌呤在DMEM比在EMEM中对COC的抑制效果更强,而且腺嘌呤在DMEM中与次黄嘌呤具有协同效应,这些差别可能是由于两种培养液中不同成分如谷氨酰胺造成卵母细胞对腺嘌呤吸收差异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猪精子体外获能与顶体反应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鹏春  吴光明 《动物学报》1995,41(2):207-211
用4种方法,检测了猪精子体外获得的效果。结果证明:高离子浓度的前培养液和猪镦泡液,具有促进获能过程的作用,实验还获得了获能后顶体反尖的一些重要的形态学变化资料,包括质膜的膨胀、断裂、顶体膨胀、顶体外膜内陷或原位局部囊泡化,质膜再全部丢失。顶体内膜直到与卵母细胞质膜融合,才发生可见的变化。受精过程无论体内或体外,都容易发生多精入卵,体外受精则更甚。在精子穿过卵丘细胞之间时,一方面开始进行顶体反应,另  相似文献   

20.
卵龄和脉冲持续时间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活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谭景和  周琪 《动物学报》1995,41(3):327-331
实验研究了相同电场强度,一次脉冲条件下,不同脉冲持续时间和不同卵龄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1)在场强0.45KV/cm,一次脉冲持续时间为10、20和40μs时,卵母细胞活化率很低,仅为9.8%,5.5%和12%,当脉冲持续80、160、320、640和280μs时,活化率明显升高,分别为36.5%、53.3%,59.7%,51.2%和39.4%,脉冲持续时间对卵线细胞碎裂率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