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晓  李峰  陈静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16,24(6):694-233
本研究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 b)和控制区(control region, CR)片段作为分子标记, 探讨了青海湖地区狗獾(Meles sp.)的系统发育地位和狗獾属分歧时间。研究结果支持目前将狗獾属分为4个种的结论。Cyt b和CR片段序列拼接后总长1,652 bp, 23条序列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研究结果表明欧亚大陆狗獾分为东西两个支系, 每个支系进一步分为两个种: 东部支系包括亚洲狗獾(M. leucurus)和日本狗獾(M. anakuma); 西部支系包括欧洲狗獾(M. meles)和西南亚狗獾(M. canescens)。贝叶斯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都支持青海湖地区狗獾属于亚洲狗獾。分歧时间的估算结果与古生物学证据相符, 东部支系和西部支系在2.24 Ma左右产生分歧, 西南亚狗獾在1.27 Ma左右从欧洲狗獾分出, 而日本狗獾和亚洲狗獾的分化时间为0.99 Ma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毎只蜜獾的心里都有一本人生字典,里面收录了很多字词,它们按照各自的理解,做了专属于自己的"獾式"释义。想不想知道其中都收录了哪些字词?那就赶紧看过来吧!猎豹"獾式"释义:猎豹,一种体形大约是蜜獾10倍的猫科动物。它们胆小、柔弱,经常在和蜜獾的对决中占下风。它们身上的豹纹装挺时尚,在动物界大约就比蜜獾的黑中带灰的挑染装差那么一点点。例句1:今天蜜獾在草原上见到3只落单的小猎豹,本打算捕获一只改善伙食,没想到蜜獾捕豹,老豹在后。愤怒的猎豹妈妈一阵花式组合拳绕得蜜獾眼花缭乱。算了,也没几两肉。就这样,蜜獾饶了它们4条命。  相似文献   

3.
鼬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海  徐纯柱  马建章 《生态学报》2009,29(7):3585-3592
利用PCR技术获得紫貂(Martes zibellina)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9种鼬科动物相应序列,用ClustalX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出延长终止序列区、中央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一个终止相关序列ETAS1及8个保守序列(CSB-F、E、D、C、B、1、2和3),并给出了序列通式,在CSB1和CSB2之间发现不同形式的短重复序列.此外,以狼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构建鼬科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臭鼬亚科最先从鼬科中分化出来,随后剩余类群分为两大支系,即貂属种类与貂熊聚为一支,并与獾亚科的狗獾形成姐妹群;另一支为水獭亚科的物种与鼬属的林鼬形成姐妹群,再与虎鼬聚在一起,狗獾与貂属的紫貂亲缘关系最近,水獭亚科与鼬属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狗獾秋季对生境的选择——以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新风林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洞穴辨别法对狗獾秋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个林班的23条样线进行调查,共测定了106个利用样方和106个对照样方的19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狗獾秋季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在优势乔木、坡向、灌木密度和灌木高度4种生态因子上差异极显著(P0.001),在灌木距离上差异显著(P0.05),其余的生态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样方而言,狗獾秋季更偏爱选择位于阳坡,优势乔木为紫椴和黄菠萝,灌木密度大、高度高、距离近的生境。在典则系数的直方图上可以看出秋季狗獾的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是Wilk’sλ值显示秋季狗獾的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具有较高的差异性(Wilk’sλ=0.507,χ2=141.524,df=3,P0.001),较高比例的(84.0%)正确判别率也支持了这种差异性。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在区分秋季狗獾的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方面有3个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郁闭度、灌木密度和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5.
李峰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14,22(6):758-580
青海湖地区是目前已知的狗獾分布海拔最高点。为了解狗獾在青藏高原严酷生态环境下的生活史特点, 并验证是否人类干扰造成了狗獾夜行性的假说, 我们利用红外相机技术, 结合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调查研究了青海湖湖东地区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的种群密度、洞穴口的行为及活动节律。结果表明: (1)研究地区狗獾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2 ± 0.6只/km2, 其分布受食物丰富度的影响; (2)狗獾基本在夜间活动, 出洞时间集中在20:00-23:00之间, 而回洞时间则集中在清晨4:00-7:00之间, 23:00-4:00之间是狗獾的活动高峰; (3)狗獾离洞前行为主要是警戒行为, 回洞穴时的行为主要是嬉戏行为, 其他行为较少见, 表达具有特定的时间性; (4)人类活动对于狗獾活动没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相似文献   

6.
沂泗水流域狗獾的洞道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狗獾的一个主要生活习性就是在地面高处和人工堤坝上打洞。狗獾一生几乎一半的时间是在洞内渡过的。狗獾英文‘Badger’一字来自法语的‘bedieurl’一字,意为打洞者。对洞栖狗獾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能量营造主洞和其它洞作为睡眠、栖息、繁殖和逃避天...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2016年3月,对上海郊区释放的狗獾所建立的洞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异地引入的狗獾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上海郊区仍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并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的自然环境。生境特征分析显示:释放后的狗獾喜好在有地下空间、地势较高的竹林、靠近水源、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营巢定居;在乔木密度高、草本长势好、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觅食。狗獾食源地调查显示:上海郊区狗獾冬季主要食物是蚯蚓和土壤昆虫,其主要来源依次为: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在上海郊区,重引入狗獾释放成功须满足5个条件: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地势较高长势好的竹林,成熟的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提供食物,充足的水源以及避免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8.
2013年3~10月,使用红外监控设备对哈尔滨市松北区某狗獾养殖场的24只笼养东北亚种狗獾(Meles meles amurensis)的繁殖行为进行全天候观察记录。狗獾3月末至5月初交配,翌年3月末至4月初产仔,妊娠期长达11~12个月。以往国内文献报道狗獾交配时间主要分布于7~8月,这种交配时间的变化表明其延迟着床的时间可能也存在较大变化。对交配期内全天各时段交配频次的观察发现,交配可在全天任一时间段发生,昼、夜差异不大。交配时长10~110 min,多数交配的时长为60~80 min。观察还发现,狗獾交配期内交配频次和时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11月和2007年10-11月,在京杭运河邵伯-高邮段的西侧堤坝上,采用样方法测定了狗獾3个不同类型栖息地的特征变量和利用强度,结果表明:狗獾主要生活在郁闭度较高的森林中,对泡桐、泡桐-杨树次生林的利用强度显著的高于杨树人工林(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洞口数主要受灌木密度、大树密度、草本植物盖度、土壤含水率和人为干扰强度的影响(P=0.002),而粪堆数主要受灌木密度、大树密度和人为干扰强度的影响(P=0.012)。整体来看,影响狗獾栖息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郁闭度、人为干扰水平有关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獾蛛属的再研究(蜘蛛目:狼蛛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7种中国獾蛛的再研究,笔者将奇异獾蛛Trochosaruricola(DeGeer,1778)与类奇异獾蛛T.ruricoloidesSchenkel1963和武昌獾蛛T.wuchangensis(Schekel,1963)进行了外生殖器结构的比较,明确了后两种并奇异獾蛛的同物异名,并分别作了该两种的单性补充描述,本文还记述了1个中国新记录种,水獾蛛T.aquaticaTanaka,1985  相似文献   

11.
重引入狗獾秋冬季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上海奉贤申亚生态园内,对从山东重引入的狗獾(Meles meles)在围栏内进行了秋冬季行为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重引入狗獾在冬季活动时间低,取食食物以肉类饲料为主,平均2~4 d出洞活动一次,受温度影响大。研究表明,重引入狗獾能适应人工饲养并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12.
冬季是狩猎和捕鹿的季节,但如何保证捕一只活一只,以各地捕鹿情况来看,确实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通河县捕了20多只活鹿,由于起鹿和运输不当,结果死了10多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捕住的活鹿,由于起鹿不当而死亡的即占30—40%,由于运输不当而死亡的也在20—30%。为了扭转这种现象,提高捕鹿的成活率,现把我省各地较好的起鹿和运鹿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欧亚大陆狗獾食性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狗獾广布于欧亚大陆[1,2],几乎遍布西欧各国[3].在西欧涉及狗獾习性、种群及行为的文献甚多[4~6],然而有关食性及捕食对策方面的文献则较分散.文献中一般认为狗獾是杂食性的(Omnivorous)、随机性的(Opportunistic)或广食性的(Generalistic)的捕食者.以Kruuk[7]为代表的研究者,在一些研究地区(Scotland)发现,狗獾的食物几乎全部为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然而,在亚洲、西欧北部、特别是斯堪地拉维亚及英国的研究文献并非如此[1,8~9].相反,在地中海地区的狗獾几乎很少食蚯蚓[10].在前苏联,狗獾的食性及生态也得到广泛研究[11~13],其结果也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上海郊区狗獾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上海郊区奉贤,通过红外监视仪埘狗獾Meles meles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獾晚间出洞活动,出洞时间集中在19:00~22:00,该时间段出洞次数占总次数的72.7%.返回洞穴的时间集中在凌晨2:00-4:00,该时间段回洞次数占总数的84.5%.狗獾每晚在洞外活动持续时间平均6 h.季节间的活动持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巾秋季活动持续时间最长达8.23 h,冬季活动持续时间最短为3.11 h.上海郊区生活的狗獾无冬眠行为.  相似文献   

15.
袋獾,属哺乳纲有袋目袋鼬科,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体长70厘米,全身黝黑,只胸前、体侧和臀部有白斑。袋獾长相丑陋,当捕捉它时,会发威使性,大声嘶叫。袋獾是一种惯于生活在清洁环境的野兽。每当清晨醒来,即爬到水边,用前爪捧起清水或用舌头舔湿爪子,精心洗脸。它对水塘、溪流有着特别的癖好,当敌人追赶时,就逃入水中潜泳,在树丛水草的掩护下安然地溜到彼岸晒太阳去了。  相似文献   

16.
盐城保护区狗獾洞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宏发  陆厚基 《兽类学报》1997,17(2):107-112
本文对苏北盐城保护区6个狗獾洞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洞巢平均有12.7个洞口组成,占地面积平均为192.1m2。洞径的平均大小为25.8(±8.1)×32.3(±11.8)cm。洞道口可分为斜向型、垂直型和水平型,分别占总洞口的77.6%、11.8%和10.5%。每个洞巢动物经常用来进出的洞口2~3个,占总洞口数的19.7%,废弃的洞口占总数的55.3%,另有25%洞口偶而使用。狗獾极其敏感,一旦常用洞口有异物即放弃使用,另掘新洞口  相似文献   

17.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1938年,一位南非渔民在印度洋上用拖网无意中捕到一条矛尾鱼(即著名的“拉蒂迈鱼”),立即引起了生物学、古生物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从那以后,人们共捕到约200条矛尾鱼,各种研究手段也不断投入使用,到1987年,  相似文献   

18.
农田大仓鼠洞巢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86年5-11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线路计数法调查了河北省饶阳县大仓鼠洞巢分布及变动规律,发现大仓鼠在林地荒地坟地类型中洞口密度为67.732个/ha,农田中为35.607个/ha,沙质土壤中的洞口密度为49.570个/ha;沙壤质土中为27.278个/ha;轻壤质土中为41.910个/ha。大仓鼠洞口密度有季节变动,但比夹捕率曲线后迟近2个月。农事活动和降雨对大仓鼠洞口分布和季节变化有较大影响。这些结果对制定农田鼠害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0,(4):I0002-I0002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12月3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在野生袋獾种群中肆虐了10多年的致命癌症——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这一恶性肿瘤的疫苗和疗法。这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2010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正>"欢欢獾,你进洞时千万千万要小心,这些草原犬鼠的洞曲里拐弯的,你可别磕着……"郊狼华里叨叨个没完,可欢欢獾一点儿也不觉得烦。它乖巧地仰着头,眼睛闪闪地盯着华里。"它真关心我,我一定要加倍报答它。"欢欢獾握紧小爪子,头也不回地钻进鼠洞。遇见一只吹牛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