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胃肠道伤害性刺激诱导中缝背核触液神经元Fos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B-HRP逆行追踪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技术相结合,观察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中缝背核触液神经元Fos的表达。在中缝背核发现三种标记神经元,包括CB-HRP逆行标记神经元(308)、Fos阳性神经元(42)和CB-HRP/Fos双重标记神经元(5)。本研究提示中缝背核含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的神经元,它们既在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传递信息,又在胃肠道伤害性刺激的中枢传递和功能调控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HRP注入下丘脑腹内侧核结合逆行追踪与抗FOS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血清双重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方法,对大鼠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区至下丘脑腹内侧核的儿茶酚胺能投射神经元在胃伤害性刺激后的c-fos表达进行了观察。本文发现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区有七种不同的标记细胞:HRP、Fos、TH单标细胞Fos/HRP、Fos/TH、HRP/TH双标细胞和Fos/HRP/TH三标细胞。上述七种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延髓中段和尾段孤束核的内侧亚核和延髓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HRP标记细胞以注射侧为主,对侧有少量分布。本文结果证明,大鼠孤束核、延髓腹外侧区和网状结构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有些至下丘脑腹内侧核的投射,其中一部分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参与了胃伤害性刺激的传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3.
Cao JL  Zeng YM  Zhang LC  Duan SM 《生理学报》2000,52(3):235-238
运用Fos免疫组织化学、NADPH-d组织化学及Fos/NADPH-d双标技术,研究了吗啡耐受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Fos、NADPH-d阳性及Fos/NADPH-d双标神经元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到:在非吗啡耐受大鼠,福尔马林诱发的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os-LI)主要分布在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和颈部,急性静注吗啡可减少Fos-LI表达;长时间应用吗啡导致福尔马林诱发的  相似文献   

4.
蒋星红  钱忠明 《动物学报》1998,44(3):308-313
用SD种系清醒大鼠,观察脑室注射高渗物质引起的饮水及c-fos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实验结果表明,脑室内微量注射1.5mol/L、3mol/L NaCl或3mol/L蔗糖均可诱导饮水反应,并在前脑的终板血管器官、正中视前核和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中见到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在后脑的最后区、臂旁外侧核与孤束核中也能见到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在后脑的最后区、臂旁外侧核与孤束核中也能见到Fos  相似文献   

5.
心外膜应用腺苷时c—fos在脊髓延髓和丘脑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秀英  张连珊 《生理学报》1997,49(4):395-399
在12只切断两侧缓冲神经和迷走神经的麻醉大鼠,观察了心外膜应用腺苷对脊髓,延髓和丘脑c-fos原部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心外膜应用腺苷组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脊髓T3节段背角,延髓巨细胞旁外侧核以及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后核,中央外侧核和束旁核等部位Fos蛋白样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显著增加;而在溶剂对照组大鼠,仅见少数FLI细胞。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羟多巴胺化学性损毁中枢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和中枢引入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对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Fo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处理均可使Fos表达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说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室旁核小细胞神经元Fos表达的作用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和中枢前列腺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后海马神经元中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图像分析的结果显示,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经rhIL-1β孵育的神经元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缺氧能诱导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rhIL-1β能抑制缺氧神经元c-fos表达。提示rhIL-1β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Yang B  Zhang LC  Zeng YM 《生理学报》2003,55(5):577-582
用Fos免疫组织化学、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组织化学及微量注射技术,观察大鼠乙状结肠注射甲醛(5%)诱发的大鼠乙状结肠炎性痛过程中中缝背核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的变化,同时观察中缝背核微量注射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乙状结肠痛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乙状结肠注射甲醛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内脏痛反应,中缝背核NOS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多,中缝背核内出现大量Fos蛋白,在整个中缝背核内均有分布,并且出现Fos/NOS双标神经元,约占中缝背核NOS神经元总数的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中缝背核注射L-NAME后,可以明显减少乙状结肠炎性痛大鼠的疼痛学评分及脊髓相应节段Fos蛋白。上述结果提示,中缝背核NOS神经元参与调控大鼠乙状结肠痛,NO在中缝背核促进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3H]-2脱氧葡萄糖定量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痛刺激后,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尾核、外侧缰核、外侧隔核、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结等的葡萄糖代谢率均明显升高(P<0.05)。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后,中缝大核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的葡萄糖代谢率显著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的葡萄糖代谢率亦有升高趋势。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可部份降低痛刺激引起的有关结构葡萄糖代谢率升高(如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外侧隔核及外侧缰核等)。上述结果提示,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抑制了与痛感觉有关的结构,同时激活了与镇痛有关的结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等结构是实现尾核镇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lL-1β)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后海马神经元中Fos染色了性胞核的百分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图像分析的结果显示,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经rhIL-1β孵育的神经元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结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