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三症并存,哮喘持续发作时,患者日常生活明显受限,心率和呼吸明显增快,紫绀,常有焦虑和烦躁。2002看1月至2003年1月,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中,有28例在进行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而后加用了药物保留灌肠,近期效果较好,特别是对情绪焦虑、烦躁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7-70岁之间,平均年龄59.75岁,患者放院后均有胸闷、憋气、咳嗽、咳痰等症状,18例合并其他疾病,其中15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称哮喘)是我国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998.10~2003.10,我院采用综合措施治疗50例哮喘患,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SBH思维模式对出院后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追踪指导、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运用PSBH思维模式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选择本科室出院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不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跟踪指导。出院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疗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帮助出院后哮喘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Th2型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近年有重大改变 ,Th2型细胞的作用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的中心 ,综述了由Th2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掌握喘息"度"与支气管哮喘阶梯治疗的关系。方法:充分掌握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方案和支气管哮喘病情,将喘息"度"细致化,与分级治疗用药"度"密切结合起来,对于完全理想的控制哮喘将会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于升阶梯和降阶梯治疗都会起到重要而细致的指导作用。必须将平喘治疗措施置于患者全身病情变化及总体治疗之下,会取得更加理想的哮喘控制效果。而强化支气管哮喘患者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理想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直接关系到哮喘控制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应得到高度重视。结果:喘息"度"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程度密切相关,准确把握并分级十分重要。结论:准确把握喘息"度"并与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方法结合,将对稳定平息支气管哮喘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健康患儿40例(近1年均无服用维生素AD史)作为研究对象。将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AD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组)。治疗组补充口服维生素AD1粒qd,疗程共6个月。分别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随访6个月、1年内喘息的控制情况(喘息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咳嗽程度、有无夜间症状或夜间憋醒、有无活动受限)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哮喘组≥4岁患儿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评价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维生素A、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喘息发作时间、夜间症状、夜间憋醒、活动受限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 E低亲和力受体(sCD23)的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的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患者只应用中药内服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哮喘的发作次数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治疗中,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以及健康人(3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IL-8、IL-10和INF-γ的水平。结果:①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②在缓解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仍高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水平(P<0.05)。③在急性发作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在缓解期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④三组间血清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8是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因子,并且始终参与其中。IL-10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抑炎因子,其缺乏可能是导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超短波合并中药敷贴法治疗哮喘10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10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病例,分别进行对照治疗,其中治疗组52例采用超短波并中药敷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中药敷贴法治疗。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超短滤妆中药敷贴法治疗见效快,总有效率达88%,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敷贴法。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缓解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血清中MP特异性IgM(MP-IgM)和咽拭子MP-DNA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P-IgM和MP-DNA阳性率以及MP-DNA拷贝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密切关系,MP-IgM和MP-DNA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组胺Hs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对哮喘豚鼠气道内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的影响。方法:豚鼠首先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给药组给予豚鼠股静脉注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后,再侧脑室注射组胺Hs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5μg)。哮喘组豚鼠在诱发哮喘发作后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经肺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取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冰冻切片,做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间隔内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在哮喘发作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在给药后10min组明显少于哮喘组,给药后20min组已接近正常组。结论:经侧脑室途径激动中枢组胺Hs受体后,哮喘豚鼠呼吸道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减少,提示中枢组胺Hs受体参与对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并分析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所有患者疾病认知状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根据ACT结果将患者分为哮喘未控制组(n=57)和哮喘控制组(n=43)。分析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认知相关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在60%以上,但仅有12%的患者使用过峰流速仪。本研究中100例患者均完成ACT,其中完全控制17例,控制良好26例,未控制57例,分别占比17.00%、26.00%、57.00%,哮喘控制率为43.00%。由单因素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与性别、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家族史、吸烟史、居住处是否空气污染、病程、哮喘用药依从性、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居住处空气污染、吸烟史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而哮喘用药依从性、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正确认知,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哮喘控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组胺H3 受体激动剂R α 甲基组胺对哮喘豚鼠气道内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的影响。方法 豚鼠首先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 ,给药组给予豚鼠股静脉注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后 ,再侧脑室注射组胺H3 受体激动剂R α 甲基组胺 (5 μg)。哮喘组豚鼠在诱发哮喘发作后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经肺动脉灌注 4 %多聚甲醛 ,取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冰冻切片 ,做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间隔内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在哮喘发作组明显多于对照组 ,在给药后 10min组明显少于哮喘组 ,给药后 2 0min组已接近正常组。结论 经侧脑室途径激动中枢组胺H3 受体后 ,哮喘豚鼠呼吸道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减少 ,提示中枢组胺H3 受体参与对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与咽部微生态学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咽部微生态学紊乱有无关系.方法选择34例本院呼吸内科门诊病人和26例正常人对照,进行咽部菌群的定性、定量、定位测定.结果哮喘患者需氧菌密度为6.8778±1.7331,正常人咽部需氧菌密度为5.1437±1.0125,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哮喘患者咽部厌氧菌密度为7.0500±2.7486,正常人为6.2900±2.3732,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咽部微生态学明显失衡.不排除其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磊  孔艺蓉  孙维胜  秦璞  冯金环 《生物磁学》2014,(32):6296-6299
目的:探讨NF-κB、IL-17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NF-κB、IL-17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0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40)、非喘息组(肺炎组,n=20)及对照组(n=20),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RT-PCR法测定BALF中细胞中NF-κB蛋白(P65mRNA)、IL-17mRNA的表达;Western法检测P65蛋白、IL-1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较肺炎组高(P〈0.05)。结论:NF-κB、IL-17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通过调控IL-17来实现促进哮喘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F-κB、IL-17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NF-κB、IL-17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0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40)、非喘息组(肺炎组,n=20)及对照组(n=20),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RT-PCR法测定BALF中细胞中NF-κB蛋白(P65mRNA)、IL-17mRNA的表达;Western法检测P65蛋白、IL-1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较肺炎组高(P<0.05)。结论:NF-κB、IL-17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通过调控IL-17来实现促进哮喘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F-κB、IL-17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NF-κB、IL-17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0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40)、非喘息组(肺炎组,n=20)及对照组(n=20),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RT-PCR法测定BALF中细胞中NF-κB蛋白(P65mRNA)、IL-17mRNA的表达;Western法检测P65蛋白、IL-1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较肺炎组高(P0.05)。结论:NF-κB、IL-17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通过调控IL-17来实现促进哮喘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70例处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5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并复查肺功能。结果:B组总有效率90.59%显著优于A组总有效率69.4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912P0.05);治疗后,B组各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迅速缓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系统管理,对长期改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进行系统管理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天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治疗费用等指标,与开展系统管理后1年时上述指标前后自身对照.结果:进行系统管理后较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减少90.3%,时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平均天数减少76.4%,住院次数平均下降70%,平均治疗费用减少47.5%.平均肺功能FEV1增加17.6%.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系统管理,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长期明显改善,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