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围绕微生物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以设计研究性实验为龙头,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教学体系,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实验课程, 是当代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南开大学“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组针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在实验教学中以夯实基本实验技能为指导思想, 建立了分层次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 采用分级式教学新模式, 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石,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将实验素养纳入实验成绩的评价体系, 规范学生的科研道德。  相似文献   

3.
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与内容,建立基础实验训练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自主设计实验训练阶段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不足的问题很突出。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06学年起,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开放性综合大实验——环境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将此综合实验与学校创新大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此项训练,学生对微生物学的操作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也得以增强。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生命科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实验课,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开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依托"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分子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多级别分层次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确立了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本校教学科研资源优势,为学生搭建了多级别的科研创新训练实践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微生物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索和实践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微生物学知识体系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学问题的引导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了考核办法,加强了对平时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重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一套独特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过程中.从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方面就不断改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可提高本科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了我校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构建综合性、研究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由“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培养条件优化与选育”和“水质微生物学检验”3个模块共计12个单元实验组成。模块实验内容设计把握3个原则: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与探究性学习引导;加强单元实验间的内容衔接,保证模块实验的连贯性;注重内容精炼,步骤简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负荷。其次,实行教学研讨会制度,组织教师总结上周实验的得失,讨论和优化本周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建设与模块化微生物实验课教学体系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学队伍。最后,建立与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相匹配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每个单元实验的通过性评价,期末进行操作性实验考试,将撰写单元实验报告改为撰写模块实验论文,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价,组织优秀实验成果展示活动,实行激励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加强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阐述了具体措施与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以主动学习为导向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生物学实验是在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或按照书本操作,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通过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清晰;其次,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开放了微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从实验的参与者变为实验的主导者,更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1.
好奇心是研究和学习的动力,为了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激发并延续学生的好奇心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将"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实验与微生物的鉴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实验中引发的好奇心、热情和兴趣通过鉴定自己分离的菌株而得以延伸,贯穿到整个学期的微生物学实验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主要的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而且,在这样的综合实验中,教学实验与科研相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学实验“三多”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三多”评价体系主要是指教学考核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该评价体系的实施, 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建立了微生物学实践技术操作理念和思维;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积极创新的热情; “三多”评价体系得到学生肯定,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在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过程参与度较为有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我校将基础实验与个性化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的学科。为了使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发展愿景的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深入领会微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浙江大学从2013年开始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通过转变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强化实验技能、重视评价导向等手段,使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更好地将微生物学基本技能与科研和生产实践接轨,将应用性、趣味性兼顾的小型科研课题融入教学过程来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理解,并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自选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及结果分析的全面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些改革为提高学生对基础微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认识,同时也为筛选真正对微生物学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季淼  叶明  杨柳  王颖 《微生物学报》2008,35(6):0977-0979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 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 并增设了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学实验多媒体试卷”的设计制作、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出发,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特点, 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的微生物学实验考试方式——微生物学实验多媒体试卷, 在我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两届学生中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考试。分析两届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 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成绩的不协调或不一致有所改善, 学生对实验更加重视, 实验操作更加认真和 准确。  相似文献   

18.
从"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构建基于"新工科"要求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科基础实验、校企合作实训、课程设计实践和教学实践德育等4个方面进行设计,要求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达到契合环境微生物行业发展需求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积极性,为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复合型、实践型具有环境微生物学知识背景的工程师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9.
对非环境专业《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了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的,选定了教材,确定了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具体实施中以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资料查询,课程报告,课堂讨论和工厂参观等教学环节相结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0.
洪奇华  王佳堃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425-4431
畜牧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演示、学生重现的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无法满足培养畜牧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提高学生在畜牧生产中灵活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5年的摸索,针对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我们逐渐完善了一套理论课程铺垫、基础操作技能传授与探索性试验提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