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经常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心脏表型,即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由于在糖尿病患者中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改变了机体代谢稳态,引发氧化还原失衡,从而诱发心肌代谢紊乱和心脏微血管病变,使心脏出现危险的氧化应激,致使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心肌细胞中脂肪的氧化与毒性增加以及微脉管系统中高水平的细胞血糖,让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线粒体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可增强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和多元醇通路,诱导活化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增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的形成并激活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这些生化级联反应同时也是ROS的其他额外来源。本文主要概述氧化应激在DCM中的作用及其涉及信号通路。同时,也简要提到了目前用于DCM的治疗方法。基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关键作用,新的抗氧化疗法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日趋增加,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致病因素很多,氧化应激是DCM的重要风险因素,慢性高血糖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Ros)损伤抗氧化防御系统和增加氧化应激导致心肌病理异常.已有研究证实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活性氧簇生成、增强抗氧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铁代谢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作用,对GDM患者体内铁负荷状态、氧化应激水平及抗氧化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在912例孕24~28周产前检查的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糖耐量试验筛选出GDM孕妇32例为实验组,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红蛋白(Hb)等指标,以评价机体铁代谢状况;测...  相似文献   

4.
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翻译后修饰,在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在内的各种心脏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的证据显示,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与高糖血症、胰岛素抵抗、脂质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炎症免疫和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自噬与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而这些病理因素在糖尿心肌病的发病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与糖尿心肌病发病机制进行详细的探讨和阐述,以期从表观遗传学角度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靶点。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诱发心肌代谢紊乱,引起心肌肥大和纤维化,使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发生异常,诱发心衰,造成糖尿病心肌病。其病理过程可能与心肌中激活NADPH氧化酶、内质网应激、内皮素和活性氧通路等炎症因子有关。本文综述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机制,相关靶点及中药治疗,为中药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病理表现为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代谢紊乱(如葡萄糖转运子活性下降、游离脂肪酸增加、钙平衡调节异常、铜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心肌纤维化(与高血糖、心肌细胞凋亡、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炎性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有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干细胞等多种因素。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心肌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在没有明显心肌缺血和高血压的情况下,糖尿病发生心衰的风险也明显增高,这些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肌功能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目前有关DCM发病机制的学说众多,而巨噬细胞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Efferocytosis)下降、极化的改变等,最终可引起心肌的纤维化和心力衰竭。我们总结了目前DCM中巨噬细胞的参与机制,从而探讨潜在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但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的风险.这表明糖尿病患者曾经处于高血糖状态后,即使经过降糖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被称为高糖记忆(hyperglycaemic memory)现象.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中高糖记忆现象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肌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茂山  牟艳玲 《生命科学》2014,(10):1084-1089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独立、特异的心肌病,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升高密切相关。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心肌细胞结构的改变、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改变等,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综述了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研究较多的几条信号通路,探究各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心脏的保护(损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脏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CM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如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心肌炎症和纤维化是DCM发病的基础,这些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于DCM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DCM的有效药物,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开发靶向治疗药物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当前DCM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DCM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糖引起的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消除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的出现,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氧化治疗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R)对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模型db/db鼠和及其严格对照小鼠db/+小鼠,将小鼠分为Con (db/+)组,DM (db/db)组,DM+NR组。采用超声测小鼠心脏功能,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测SIRT1表达含量,DHE染色、MDA含量和MnSOD活性检测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b/db小鼠心脏功能显著下降(LVEF:42.3±7.2vs 73.7±10.2, P0.01;LVFS:22.1±4.2vs 42.7±6.9, P0.01),SIRT1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NR喂养提高SIRT1表达量(P0.01),并有效改善db/db小鼠心脏功能(LVEF:53.1±8.1vs 42.3±7.2, P0.01;LVFS:33.4±6.9vs 22.1±4.2, P0.01)。同时,NR喂养显著降低了db/db小鼠心肌组织的凋亡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P0.05)。结论:NR有效改善了db/db小鼠的心功能障碍,降低了db/db小鼠的心肌凋亡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这些作用的发挥可能与NR增加SIRT1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引起的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消除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的出现,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氧化治疗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轻度至中度肥胖个体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诱导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研究发现,运动干预是改善肥胖性心肌病的有效手段.适宜运动能降低肥胖患者心肌脂肪含量,减轻左心室心肌肥大,提高左心室舒缩功能,改善心肌病理性重塑.研究表明,适宜运动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脂质沉积和细胞凋亡以及调节RAS活性和mi...  相似文献   

15.
张银凤  裴丽光 《蛇志》2005,17(1):42-42
我院心内科1998~2004年收治14例心尖肥厚性心肌病误诊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20只,高糖高脂饮食连续6周,STZ (30 mg/kg)腹腔注射连续5d后,隔9d测空腹血糖(FBG),超过11.1 mmol/L视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将此2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魏酸组(200 mg/kg,i.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末次给药后,测定FBG、称体重、全心重和左心室重,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Masson染色观察左心室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阿魏酸组小鼠HMI、LVMI减小((P<0.01,P<0.05),心肌组织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间质纤维化改善;免疫组化显示心肌组织TGF-β1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5)。结论:阿魏酸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TGF-β1蛋白表达,减少Ⅲ型胶原蛋白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一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对我院就诊的一肥厚型心肌病大家系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绘制家系图谱。结果:该家系为连续四代遗传,家系成员共35例,患者11例,猝死3例,死亡2例。有1例患者房颤及脑梗塞,2例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猝死年龄最小3岁,符合肥厚型心肌病高发病率、高猝死率、发病年龄早等特点。结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详细的家系调查有助于了解疾病全貌,更好地揭示其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揭示β-谷甾醇(Sito)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脂质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Sham组(n=10)、TBI组(n=11)、TBI+10Sito组(n=10)、TBI+20Sito组(n=10)、TBI+40Sito组(n=10)和TBI+40Sito+GPX4-IN-3组(n=10)。Sham组大鼠不进行造模,其他组大鼠为TBI模型大鼠。Sham组和TBI组大鼠每天灌胃1 mL0.5%羧甲基纤维素钠。TBI+10Sito组、TBI+20Sito组、TBI+40Sito组大鼠分别灌胃1 mL 10、20、40 mg/kg/d的β-谷甾醇。TBI+40Sito+GPX4-IN-3组大鼠同时灌胃0.5 mL 40 mg/kg/d的β-谷甾醇和0.5 mL 15 mg/kg/d的GPX4-IN-3(铁死亡选择性诱导剂)。各组大鼠均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检测了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通过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行为学。检测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脑组织Fe2+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评价脑组织损伤。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TBI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和垂直活动分数降低,TC、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升高,神经元出现明显损伤,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Fe2+含量升高,GPX4蛋白表达水平和GPX4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5)。与TBI组比较,TBI+10Sito组、TBI+20Sito组和TBI+40Sito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和垂直活动分数升高,TC、TG和LDL-c降低,HDL-c升高,脑组织含水量降低,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Fe2+含量降低,GPX4蛋白表达水平和GPX4相对荧光强度升高(P<0.05)。与TBI+40Sito组比较,TBI+40Sito+GPX4-IN-3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和垂直活动分数降低,TC、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升高,神经元损伤加重,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Fe2+含量升高,GPX4蛋白表达水平和GPX4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5)。结论:β-谷甾醇可有效减轻TBI后的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途径介导的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探究活血化瘀方抗糖尿病心肌病的药理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组并对其中一组给予活血化瘀方灌胃,检测生理数据,并取样进行基因表达水平检测。针对芯片数据,初处理后依次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基因表达与性状相关性分析、基因连接性差异分析和加权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最后整合上述多种分析结果,寻找关键基因。结果:成功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并得到一系列从不同角度分析的结果:一千多个差异表达基因,五千多个差异连接性基因,鉴定出三个共表达网络中的关键模块以及三个关键基因。结论:活血化瘀方通过调节与糖尿病心肌病或者糖尿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分子及其活动,同时综合作用于多种基础的细胞生理活动,从而影响糖尿病心肌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总萜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萜(TF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20 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第15天后将血糖高于13.9 mmol/L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FC组。药物以生理盐水混悬后灌胃(P.O,80 mg/kg),连续8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脏脏器系数升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肿胀,细胞间隙增大,可见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TFC组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山茱萸总萜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糖、抗氧化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