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的胁迫及鱼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分别用2500、5000、7500和10000幼虫/鱼的刺激隐核虫感染褐菖鲉,并分别检测感染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血清中皮质醇(COR)、血糖(GLU)、总蛋白(TP)含量;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维生素C(V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鳃和皮肤中溶菌酶(LZM)活力。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浓度的增加,血液中COR和GLU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500、5000和7500幼虫/鱼组COR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而TP含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尤其当感染浓度达到5000幼虫/鱼后,TP含量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肝脏中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4h、48h和72h各点MDA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0000幼虫/鱼组,最小值则集中出现于在2500和5000幼虫/鱼组;而VC含量则与MDA含量的趋势相反;SOD和CAT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鳃和皮肤LZM活力总体呈先上升后回落的变化趋势。综上可知,刺激隐核虫感染会对鱼体造成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严重程度与感染的虫细胞浓度相关。低浓度感染组的鱼所受胁迫较轻,在滋养体脱落后仍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而高浓度感染组鱼免疫因子的释放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即便在虫体脱落后,其体质也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2.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68-74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ng/mL达到应激后的(15.121.04)ng/mL,之后逐渐恢复到应激前水平;皮质醇和胆固醇浓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0min达到最大值(7.100.38)mmol/L,是应激前(2.150.02)mmol/L的约3.5倍(P0.05)。应激后60min时,脑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应激前的11.54倍(P0.05)。0.02牛磺酸浸泡能够显著降低蓝子鱼应激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脑HSP70 mRNA表达量(P0.05)。结果说明,交感神经-嗜铬组织系统可能是黄斑蓝子鱼的急性应激途径之一,鱼体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以满足应激时的能量需求,同时通过提高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来增强鱼体的保护作用;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跃  李安兴  谢明权  黄玮 《动物学报》2006,52(2):396-405
自网箱养殖的卵圆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分离了一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研究表明:刺激隐核虫的毛基体具有典型的9套三联微管系统。幼虫体部单毛基单元有如下特征:单毛基单元结构,具有稍分支的纤毛后微管束(Postciliary microtubular ribbon),由3根微管组成,起源于第3三联微管,向后延伸至细胞表面。滋养体体部单毛基单元特征是具有分支的纤毛后微管束,由3-6根微管组成,起源于第9三联微管。毛基体的第4-7组三联微管处发出一条长而无分支重叠的动纤丝(KD),KD向右前方伸延到质膜脊的顶端。在横微管(T)左侧的第3三联微管处有一个横行支持物即横带,由3根微管组成,与来源于第3-4三联微管的横纤维(Tf)相连。刺激隐核虫的体部毛基单元具有一个独特特征:即具有体部线带(N),是一束平行排列的微管,它们起源于邻接横微管和横纤维的致密板,滋养体的体部线带相互重叠交错排列,以此支撑细胞的横轴。滋养体期还有厚的表质层(Epiplasmic layer)。体部双毛基单元即为邻近口区的双毛基单元,每一排动基列的前几个毛基单元都是双毛基单元,极似口部毛基单元,口部双毛基单元的后面有3-4个体部双毛基单元。幼虫和滋养体的体部双毛基单元均具有2个毛基体,其结构模式相似。体部毛基单元的2个毛基体各长出1根纤毛,毛基体与一个旁体囊(PS)相连,其前面有动纤丝。文中分析了刺激隐核虫在形态上与淡水小瓜虫以及相关种类的毛基单元和皮层结构差异,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于前口类(Prostomatea),而不是膜口类(Hymenostomatida)。  相似文献   

4.
卵形鲳鲹对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1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激刺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鲹的血清和皮肤生成阻动刺激隐核虫幼虫的特异性抗体,并能使被免疫鱼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但是体表感染免疫组的血清和皮肤培养液的阻动效价都要比腹腔注射免疫组高,所获得的免疫保护力也更强。同时还发现,免疫鱼血清和皮肤培养液中的抗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的最初生成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阻动效价等都不一致。因此,我们推测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粘膜免疫应答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不同步的。鱼类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粘膜免疫应答对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刺激隐核虫虫体疫苗可能成为预防海水鱼类白点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卵形鲳鯵对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一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中,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鯵的血清和皮肤生成阻动刺激隐核虫幼虫的特异性抗体,并能使被免疫鱼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但是体表感染免疫组的血清和皮肤培养液的阻动效价都要比腹腔注射免疫组高,所获得的免疫保护力也更强。同时还发现,免疫鱼血清和皮肤培养液中的抗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的最初生成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阻动效价等都不一致。因此,我们推测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黏膜免疫应答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不同步的。鱼类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黏膜免疫应答对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刺激隐核虫虫体疫苗可能成为预防海水鱼类白点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ng/mL达到应激后的(15.12±1.04)ng/mL,之后逐渐恢复到应激前水平;皮质醇和胆固醇浓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0min达到最大值(7.10±0.38)mmol/L,是应激前(2.15±0.02)mmol/L的约3.5倍(P0.05)。应激后60min时,脑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应激前的11.54倍(P0.05)。0.02‰牛磺酸浸泡能够显著降低蓝子鱼应激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脑HSP70 mRNA表达量(P0.05)。结果说明,交感神经-嗜铬组织系统可能是黄斑蓝子鱼的急性应激途径之一,鱼体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以满足应激时的能量需求,同时通过提高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来增强鱼体的保护作用;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卵圆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分离了一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的胞口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用银染和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共聚焦显微镜对虫体的胞口周围及内部的纤维和微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的胞口结构与前口类纤毛虫(Prostome)的胞口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与归属于膜口类Ophryoglenina小瓜虫差异较大,因此,作者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属于前口类Prostome,而不是膜口类Ophryoglenina.  相似文献   

8.
TLR3(Toll like receptor 3)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研究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中克隆得到TLR3 cDNA序列,全长为2937 bp,包括107bp的5′非编码区、100 bp的3′非编码区和编码909个氨基酸的2730 bp的开放阅读框。TLR3全长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信号肽、18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1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胞内TIR结构域(IL-R1 homologous region)。同源比对显示,斜带石斑鱼TLR3与其他已报道硬骨鱼类的TLR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52%—6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TLR3在健康斜带石斑鱼的组织中具有较广的表达分布,其中在前脑、体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斜带石斑鱼后:在皮肤中TLR3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感染后第7天开始上调,并在第10天达到高峰;而在脾脏中,TLR3的表达量在感染6h时就显著上调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TLR3在抗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新棘虫Pallisentis celatus(Van Cleave,1928),隶于四环科(Quadrigyridae)棘衣属Pallisentis。成虫寄生于鳝鱼、鲶鱼、鳗鱼肠内,亦有报道可寄生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虎蚊蛙等。1986—1989年逐月从市场购买泥鳅进行解剖,均未发现成虫寄生。所获标本均系寄生于泥鳅体腔内的童虫纤维性包囊(图2)。共解剖泥鳅1225条,感染率33.55%,其中以大(体长13厘米以上)、中(体长10—12厘米)型泥鳅为高。感染月份以每年2—3月、7—10月达高峰,为40—51.8%。刺破包囊或用人工消化液消化获得童虫。经观察童虫吻、吻钩数目,形态,大小,体棘…  相似文献   

10.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NFDA8(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一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中,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鲹的血清和皮肤生成阻动刺激隐核虫幼虫的特异性抗体,并能使被免疫鱼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但是体表感染免疫组的血清和皮肤培养液的阻动效价都要比腹腔注射免疫组高,所获得的免疫保护力也更强.同时还发现,免疫鱼血清和皮肤培养液中的抗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的最初生成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阻动效价等都不一致.因此,我们推测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黏膜免疫应答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不同步的.鱼类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黏膜免疫应答对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刺激隐核虫虫体疫苗可能成为预防海水鱼类白点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13.
i
Amegilla (Amegilla) pulchra (Smith) (Anthophorinae, Anthophorini) is parasitised by Thyreus caeruleopunctatus (Blanchard) (Anthophorinae, Melectini), Miltogramma sp. (Sarcophagidae), Zonitis sp. (Meloidae), and fungus, and information is given on the habits of the parasites and the number of cells parasitised. A specimen of Thyreus nitidulus (Fabricius) was seen working in a nest. Trogoderma apicenne Reitter (Dermestidae) and 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Anobiidae) were reared on debris in old cells.
Amegilla (Asarapoda) sp. is parasitised by Thyreus lugubris (Smith).
Pyemotes ventricosus (Newport) (Acarina, Pyemotidae) killed pupae of both species of Amegilla in open cells.
A. (A.) pulchra is the first hymenopterous host recorded for an Australian Meloid.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三月龄SD大鼠30只,分三组: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后补充雌二醇组;每组10只,术后一月和三月每组分别各取五只。提取长骨骨组织mRNA,反转录为单链cDNA探针,以持家基因(gapdh)为内对照,针对多种胶原和细胞因子基因进行反向North-ern杂交和反向点杂交。大鼠骨组织中,colIα(1)、col Iα(2)和col Ⅲ的表达与年龄有关,与卵巢切除无关;但补充外源雌二醇可严重抑制col Ⅲ和colⅠα(2)的表达。col、Ⅴ、IL-1和IL-6的表达受雌激素抑制,切除卵巢后抑制作用消失,而补充雌二醇后它们的表达又降至正常水平。TGF-β的表达也受雌激素抑制,但雌激素的影响还与年龄有关;卵巢切除后一个月TGF-β表达增加,补充外源雌二醇后表达有所降低;但是卵巢切除三个月后的大鼠TGF-β表达的这一变化不明显。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安全可靠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