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白暨豚腐皮病致病细菌的分离、培养、毒力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初步确定Ⅰ型荧光极毛杆菌为其病原菌。又对该细菌进行了药物抑菌试验,筛选出几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记述了一头雄性白暨豚对一系列简单动作,包括听声音、碰手、接受抚摸、侧身和仰躺等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分析了白暨豚学习这些动作的一般规律。讨论了学习过程中白暨豚的某些心理现象。初步评价了白暨豚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于1996-200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60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960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和扩散性非荧光色素、YDC培养基上黄色菌落的产生、好气性、鞭毛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22个,连同80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鉴定出Pseudomonas属11个种或型及其他14属的23种非致病细菌,并发现Pseudomonas属中55%的种及其他属中49%的种存在对水稻纹枯病或恶苗病的拮抗菌株,但不同种间的抑菌率存在较大差异。3类稻区均以Bacillus spp.、Acinetobacter spp.和P.putida等3个种群为主导并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相似种,其中7个常见种的分离频率在不同稻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来,我们测定了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淇淇”和“珍珍”的心电图,并与人和其他海豚的心电图作了比较,从而确定了白鱀豚心电图常规导联的联接方法,并比较完整地描述了白鱀豚正常心电图的特征。研究发现,白鱀豚的心电图各波、段和间期的正常范围基本与人的相近,但T波的特征与人不同,人的T波与同导联的主波方向一致,而白鱀豚的T波却正好相反。P—R间期明显比人的延长。本研究将为白鱀豚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病因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膜清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的发生原因。方法 连续二年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养蛇场蛇类腐皮病发生、流行病学及其病原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 5种驯养蛇腐皮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7.82%和9.65%,主要发生于夏季;主要病原为变形杆菌属、普鲁威登斯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细菌以及绦虫;生物环境的改变等应激因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结论 蛇类腐皮病是驯养 类夏季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 是多个病因导致的一个临床病征。  相似文献   

6.
7.
浙江晚稻稻种非致病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关林 《生物多样性》2002,10(3):311-317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于1996~200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60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960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和扩散性非荧光色素、YDC培养基上黄色菌落的产生、好气性、鞭毛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22个,连同80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鉴定出Pseudomonas 属11个种或型及其他14属的23种非致病细菌,并发现Pseudomonas 属中55%的种及其他属中49%的种存在对水稻纹枯病或恶苗病的拮抗菌株,但不同种间的抑菌率存在较大差异.3类稻区均以Bacillus spp.、Acinetobacter spp.和P. putida等3个种群为主导并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相似种,其中7个常见种的分离频率在不同稻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青鱼赤皮病又名擦皮瘟,是青鱼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时间很长,不论盛夏、严冬均有发生,且常与青鱼肠管炎同时并发。每年青鱼死于是病者为数不少。1954年5月我们在浙江省吴兴县菱湖地区,开始进行皖、青鱼流行病的细菌学研究,此病列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我们的目的是从病鱼中分离出致病菌,研究其特性,找出有效的抑制或杀灭此种病原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青鱼赤皮病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铭 《水生生物学集刊》1956,(1):1-18,i001-i003
青鱼赤皮病又名擦皮瘟,是青鱼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时间很长,不论盛夏,严冬均有发生,且常兴青鱼肠管炎同时并发。每年青鱼死于是病者为数不少。1954年5月我们在浙江省吴兴县菱湖地区,开始进行皖,青鱼流行病的细菌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牛蛙腐皮——红腿病并发症致病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蛙腐皮-红腿病并发症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从病蛙分离出4株细菌,通过对健康幼蛙的人工感染试验,奇异变形杆菌和克氏耶尔森氏菌独立致发牛蛙腐皮病;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单胞菌独立致发牛蛙红腿病,且都是通过伤口感染,初步牛蛙患腐皮--红腿并发症,是由于奇异变形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或克氏耶尔森氏蓖与芝假单胞菌合并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1.
白鱀豚肾上腺重与体重的平均比值为0.25克/公斤,皮质体积与髓质体积的比值为6.59。白鱀豚肾上腺的组织结构与其它海豚相似,它有比较发达的球状带。讨论了白鱀豚肾上腺形态变化在年龄生长、授乳等生理过程和在自然环境、豢养环境生态适应上的意义。并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白鱀豚肾上腺先天性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2.
1982年4月—1983年4月对一头白暨豚进行了训练,目标识别实验的结果表明,白暨豚愿意满足训练员的要求,且记忆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白鱀豚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8头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初步研究结果。白鱀豚甲状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它海豚相似。其甲状腺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滤泡胶质嗜酸性,滤泡平均直径为106.4微米,滤泡上皮平均高为9.4微米,滤泡旁细胞平均直径为11.0微米。甲状旁腺分布在甲状腺的腹侧面或前、后方,其上皮细胞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团索状。文中并讨论了白鱀豚甲状腺的一些组织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白鱀豚饲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饲养池水使用自来水是切实可行的。水温在冬季不低于4℃,夏季不超过33℃。白暨豚以淡水鱼类为食,其日食量一般占体重的10—11%,炎夏减到8—9%,寒冬可增到12%。豢养四年的淇淇,其体长和体重增长的关系式为:y=-237.4 2.2x。饲养的关键有二:一是水质,经常洗池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二是食物,饲料鱼要挑选健康、新鲜,无污染的鱼类,喂前进行消毒,每天还要给以维生素类药品,以作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的白细胞培养技术及BSGC-带技术分析了白豚的核型、C-带核型。结果是:白豚的染色体数目2n=44,其核型由1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8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组成。染色体臂数(NF)雌性为76,雄性为75。C-带异染色质呈现出很深的着色区,主要分布在染色体臂上,着丝点区则几乎没有。C-带异染色质的量约为总染色质量的12%。这一结果表明白豚与海生豚类的核型、C-带核型有较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白鱀豚饲养池水质某些理化因子的变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来水中的低量余氯对白暨豚无明显的刺激作用。豚池水温的变化情况与长江中、下游相似,极温对豚有不利影响。不同温度下,池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日增加率有显著差异,铵氮和硝酸盐氮的日增加系数相近,分别为0.327和0.2468,而亚硝酸盐氮的日增加系数在0.397—0.539之间,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增加不显著,含量与时间的相关式符合Y=aX~b型。缺少阳光照射是池水无机氮化合物增加较快、有机物分解较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江豚和白鳍豚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克雄  刘仁俊 《兽类学报》1998,18(1):68-70,59
江豚和白鳍豚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ONTHEANATOMYOFTHEMALEGENITALSYSTEMINTHEBAIJI(LIPOTESVEXILLIFER)ANDFINLESSPORPOISE(NEOPHOCAENAPHOCAENOIDES)...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采自长江的三头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的脑进行了解剖研究。白鱀豚的脑表现出典型的鲸脑特征。与海洋齿鲸类比较,淡水鲸科的种类普遍呈现出视觉系统的退化,这是一种生态适应的结果。从神经解剖学的观点看来,白鱀豚与亚马逊河海豚(Inia)、拉普拉塔河海豚(Pontoporia)的脑的结构是近似的,而与恒河海豚(Platanista)显著不同,这与骨骼形态上表现出的系统发育关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长江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豚(Lipotesvexillifer)为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其种群数量仅200头左右,十分濒危。为了拯救这一物种,针对白豚和长江的特点,作者选择了长江天鹅洲故道作为拟建的白豚半自然保护区,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四年的工作,从水质理化状况、水生生物状况、鱼类资源、水体生产力以及故道周围环境等多角度,分析了天鹅洲故道的环境特征,摸清了该故道的本底,并将故道环境与长江环境进行了比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又引5头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入天鹅洲故道进行了二年的试养,并获成功。本底调查和试养江豚的结果表明,长江天鹅洲故道是建立白豚半自然保护区的理想场所。这个保护区的建立是保护白豚的一项有效、可行、必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79—1990年,作者在长江中下游江段,对白鱀豚的行为作了47次航行朋察。根据观察记录,对白鱀豚出水呼吸时所表现的集群,抚幼、觅食、求偶、玩耍、歇息、逃避等行为,作了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