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分带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tzans)的C带和BrdUrd-Hoechst-Giemsa复制带,并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确立了两栖类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方法。BrdUrd-Hoechst-Giemsa技术在两栖类的中期染色体上能显示可重复的复合带型。用这种方法我们鉴定中华大蟾蜍第10对同型染色体为ZZ/ZW型性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两个Z染色体的复制型是完全相同的(同步复制的),而雌性动物的Z和W染色体显示出异型复制型(不同步复制的)。在W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处有一个较早的复制带,Z染色体则缺乏这个复制带。这些性染色体用C带和其他方法不能区分。此外,我们还测定了中华大蟾蜍淋巴细胞的SCE频率,发现其SCE频率比哺乳动物高,为7.83±0.49(m±S.E.)。  相似文献   

2.
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草本雌雄异株攀援植物,采用野生种群人为控制的方法,设置单株觅到乔木(高度(3±0.5)m)、灌木(高度(1±0.5)m)和无支持物3种生长方式,测定分枝的生物量分配、形态特征和繁殖特征等指标,分析支持物对分枝形态可塑性和繁殖对策的影响,探讨雌(♀)、雄(♂)株分枝利用支持物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支持物对葎草的茎、叶、花穗性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且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株的茎性状与花性状、♂株叶性状易受支持物的影响。(2)支持物对分枝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呈显著的性别差异,♀株的分枝生物量分配差异性显著高于♂株;随支持物增高,♀株的茎分配比显著降低,而花分配比增加,但♂株的茎、花分配比均未受支持物的影响。(3)支持物对♀株分枝的繁殖指数和繁殖比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5),对繁殖效率指数影响较小,而♂株则采用了相反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三种抗寄生虫药物在体外经大鼠肝脏微粒体酶系(S-9组分)活化后,诱发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作用。环磷酰胺需先经活化后才能提高SCE频率,以此为指标鉴定了本实验所用的S-9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含硝基呋喃环的呋喃类药物——呋喃丙胺和M-170诱发的SCE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具有诱变性;同时,呋喃丙胺需经过S-9活化后才表现出诱发SCE的能力。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不论是否经S-9活化,都不提高SCE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油作业环境对女性习惯性流产的遗传毒性。方法:随机选择习惯性流产的石油作业女性38人和正常的育龄女性20人,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记数S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发生率为8.81±0.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CE的发生可作为石油作业习惯性流产女性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检测指标。石油作业环境对女性生育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甲酸棉酚使用者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微核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名正常男子和11名口服甲酸棉酚的男子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后进行SCE分析,以及12名正常对照男子和13名口服甲酸棉酚男子的徽核测定表明:(1)试验组SCE平均值为3.56±0.14/细胞,SCE范围为0—14/细胞,对照组SCE平均值为4.26±0.13/细胞,SCE范围为0—13/细胞,两者间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2)试验组的平均徽核率为0.36‰,与对照组0.24‰比较,两组间未发现有显著差异。表明甲酸棉酚不引起服药者淋巴细胞SCE和微核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狄少杰  刘凌云 《遗传学报》1992,19(3):212-220
应用IdU-毛玉米油体内SCE技术,以不同剂量的典型诱变剂MMC和CP对70尾黄鳝的脾、肾、血淋巴细胞进行了体内诱发SCE敏感性测试。结果:三种细胞的染色体SCE自发频率均较低,不同剂量MMC和CP诱发黄鳝三种细胞SCE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诱变剂剂量与诱发SCE频率呈线性关系。三种细胞染色体SCE对MMC和CP的敏感性次序为肾>脾>血淋巴细胞。与几种鱼和其它动物比较,黄鳝三种细胞的SCE自发频率均较低,对MMC和CP诱发SCE的敏感性均较高,因此认为黄鳝可作为较理想的体内SCE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2012—201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上选取3条长10 km的样带,样带两侧出现的每个水体为小样方,测量水体类型、郁闭度、水体面积、水体深度、水质、集水池形状、离道路距离、集水池形成时间等8个生境因子,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繁殖期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林蛙对排水沟和水塘2种类型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北鲵对水塘的选择极显著高于排水沟(P≤0.01),而中华大蟾蜍则显著选择水塘。(2)极北鲵选择大于120 m2的集水池,中华大蟾蜍在120~180 m2的集水池出现率高。(3)极北鲵对水体深度选择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国林蛙对水体深度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大蟾蜍产卵主要选择在水体深度80 cm以上的集水池,(4)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对集水池离道路距离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极北鲵对离道路不同距离的集水池的选择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于2022年11月在红水河采集71尾样本。结果显示:样本群体由1~6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龄,占总数的39.44%;平均体长16.51 cm,平均体重122.35 g,体重(W)与体长(L)呈幂函数相关:♀:W=0.039L2.827;♂:W=0.025L2.963;群体:W=0.026L2.964,属匀速生长型;生长特性符合von Betalanffy生长方程:♀:Lt=24.74[1-e(-0.4195(t+0.2438))],Wt=340.65[1-e(-0.4195(t+0.2438))]2.827;♂:Lt=26.70 [1-e(-0.3103(t+695 1))],Wt=427.98[1-e(-0.3103(t+0.695 ...  相似文献   

9.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9株,滴度为TCID_(50)10~(-5)/0.1ml,加入1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每份血分对照组(不加病毒悬液)和A、B、C实验组(根据加不同病毒量而分)。其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A(8.9±0.19)、实验组B(9.9±0.2)、实验组C(11.6±0.22)与对照组(6.57±0.15)比较,A、B、C、实验组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A、B、C三个实验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A、B、C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用EHFV HA 108株,ID_(50)10~(-6)/0.02ml接种2—5日龄大白鼠脑内,15天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取骨髓细胞培养,另取幼大白鼠骨髓细胞培养作对照,检测SCE和染色体畸变。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9.8±0.35)高于对照组(5.4±0.19),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表明,EHFV作用于细胞,无论是在机体或试管内,都引起SCE频率增高,即EHFV促使DNA产生初级损伤,但不致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0.
周庆萍  黄倩 《生物学通报》2010,45(2):50-52,F0003
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环颈雉血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图示、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环颈雉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径18.88±1.54μm,短径10.00±0.79μm。白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嗜中性粒细胞长径16.84±0.92μm,短径16.35±0.73μm;嗜酸性粒细胞长径17.94±1.00μm,短径16.80±0.62μm;嗜碱性粒细胞长径15.82±0.27μm,短径14.25±1.36μm;单核细胞长径19.60±1.67μm,短径14.89±1.58μm;小淋巴细胞长径12.15±1.41μm,短径10.97±1.58μm;大淋巴细胞长径16.39±0.53μm,短径15.29±1.04μm。凝血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长径12.28±1.22μm,短径9.00±1.05μm。  相似文献   

11.
恒温和变温驯化对大蟾蜍蝌蚪热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志 《生态学报》2014,34(4):1030-1034
为了解大蟾蜍蝌蚪(Bufo gargarizans)的热适应性并验证最适性模型,将大蟾蜍蝌蚪分别在10、15、20℃和25℃4个不同恒温下及15.76-5.42℃的变温下驯养2周,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其最适温度、最高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经过在10、15、20℃和25℃四个恒温及在15.76—5.42℃的变温下驯化,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4.8±2.9),(17.2±3.8),(18.1±3.5),(19.6±2.5)和(15.8±2.2)℃;最高逃避温度分别为(27.6±1.9),(31.3±1.3),(32.5±0.8),(33.9±1.0)和(31.6±1.3)℃;最高致死温度分别为(32.9±1.6),(36.5±1.0),(37.9±0.9),(38.8±1.1)和(37.2±1.3)℃。驯化温度对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最高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都有显著影响(P0.001)。驯化温度对大蟾蜍蝌蚪最适温度产生的影响比最高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的小。温度的昼夜变化,都会呈现两峰或三峰分布,双峰环境实际上是具有同一标准误差的两个正常分布的混合体,这两个正常分布被一个峰间距所隔离。最适性模型预测:当呈双峰分布的温度的峰间距为17℃时,动物将出现3个适合度峰值。研究结果支持最适性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2012年11—12月和2013年4—5月在长江上游岷江河口区域采集的436尾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为研究对象,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本由1~6龄组成,以2~3龄鱼为主,占统计总量的81.82%;切尾拟鲿随着年龄的增长,雌鱼和雄鱼之间的体重、体长差异逐渐明显,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2×10-4L2.3822(n=193,R2=0.904,P0.01),W♂=2×10-4L2.4322(n=225,R2=0.884,P0.01),表明雌、雄鱼均属于异速生长型。选用Gompertz生长方程拟合其生长,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t=785.78e-1.36e-0.59 t,♂:Lt=926.35e-1.84e-0.42 t;雌、雄鱼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t=438.62 e-5.61e-0.45 t,♂:Wt=559.64e-5.49e-0.41 t。雌、雄鱼体长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4.18龄和4.75龄,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3.09龄和2.21龄。研究区的切尾拟鲿显现出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捕捞规格限制在100 mm(10 g)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人工饲养条件下四眼斑龟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 0 2年6月~2 0 0 4年7月,对2 3只四眼斑龟(Sacaliaquadriocellawa) ,采用试喂法和定期投喂法进行人工饲养,对其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 5个月份中,四眼斑龟共取食36种食物,除饲料外,取食动物性食物14种,瓜果蔬菜及其它类食物2 2种,嗜好程度:甲鱼2号饲料>动物性食物>瓜果类>蔬菜类。平均取食12 . 1g/周·只,占体重的5 3% ;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取食平均为:12. 5 g/周·只;♂为:12 . 2 g/周·只;5月取食量最大,为:2 9 7g/周·只;饲养期间平均气温、水温分别为2 6 .2℃、2 5 . 5℃,与取食量相关程度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总结其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采用细胞酶免疫分析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淋巴细胞表面标记表达,对比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内的IgG和IgA水平分别为(8.24±1.2)g/L和(1.64±0.62)g/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细胞亚群指标中CD3+、CD4+水平分别为(62.24±6.25)%和(40.62±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8+有所提升,CD4+/CD8+比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细胞免疫系统明显受到抑制,B淋巴细胞部分失调,掌握此规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金平  游明鸿  张丽慧  赵艳 《生态学报》2015,35(18):6032-6040
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为草本雌雄异株攀援植物,采用野生种群人为控制的方法,设置分枝找到乔木支持物(高度(3±0.5)m)、灌木支持物(高度(1±0.5)m)和无支持物3种生长方式,测定雌(♀)、雄(♂)株分枝的叶面积参数、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茎、叶、花在分枝、构件、单株水平下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分析支持物对分枝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结构的影响,探讨雌、雄分枝利用支持物的性别差异及响应支持物的生态适应差异。结果表明:(1)分枝的单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对支持物响应存在性别差异,♀株叶面积参数均大于♂株;支持物差异主要影响叶绿素a含量,对叶绿素b、叶绿素a/b影响不显著。(2)支持物差异对分枝叶片的光合参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支持物对光合参数影响顺序为GsPnTrCi,性别差异影响顺序为GsTrPnCi;可溶性糖含量在性别间、支持物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株糖含量显著高于♀株。(3)在分枝水平下,♀株叶、茎及花生物量分配比都未受到支持物不同的影响(P≥0.05),而♂株在叶、茎的生物量分配比方面受影响显著(P0.05);在构件水平下,支持物差异显著影响了♂株分枝间的营养生长构件分配比,显著影响了♀株分枝间的生殖生长构件分配比;在单株水平下,叶分配比仅在支持物间差异显著(P0.05),而茎、花分配比在性别间、支持物间均有显著差异。(4)雌雄分枝的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结构对不同支持物的响应差异明显,使葎草单株的生理整合性和适应性大幅度提高。研究以雌雄异株攀援植物为材料,从分枝水平分析支持物对雌雄株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探讨雌雄异株攀援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具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GF-β1在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不同类型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组织标本,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寻常型(普通型)、非特异性、脱屑性、急性等Ⅱ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疾病以及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屑性ⅡP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ⅡP患者;非特异性ⅡP、急性ⅡP、淋巴细胞性ⅡP以及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组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寻常型(普通型)ⅡP组;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淋巴细胞性ⅡP组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分别为(0.93±0.34)分、(0.82±0.27)分,显著低于急性ⅡP组患者的(1.64±0.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表达过度可能是ⅡP患者的重要特征,在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不同类型ⅡP中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GF-β1在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不同类型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组织标本,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寻常型(普通型)、非特异性、脱屑性、急性等Ⅱ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疾病以及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屑性ⅡP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ⅡP患者;非特异性ⅡP、急性ⅡP、淋巴细胞性ⅡP以及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组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寻常型(普通型)ⅡP组;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淋巴细胞性ⅡP组患者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评分分别为(0.93±0.34)分、(0.82±0.27)分,显著低于急性ⅡP组患者的(1.64±0.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表达过度可能是ⅡP患者的重要特征,在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不同类型ⅡP中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及运动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人的淋巴细胞氚标地塞米松特异结合的Kd值和Ro。Scatchart作图法分析显示Ro=6.23±2.38moles/10~6细胞,Kd=2.34±1.46nM,证明了甾体结合的特异性。研究了36名正常中国人(男18名,女18名)淋巴细胞GCR分別为3206±1515位点/细胞,36.41±1901位点/细胞(一点分析法),男女之间差别不显著。对11名手球队员(男6名,女6名,受过训练组T)和11名复旦大学学生(男5名,女6名没受过训练者NT)进行了运动实验,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无论是T组和NT组淋巴细胞GCR数均比运动前减少(T组从3351减少到1431位点/细胞;NT组3912减少到1588,P<0.05)。虽然,T组运动前后的差值比NF组小(差数561位点/细胞),但统计学检验相差不显著。这些结果提示:运动训练对淋巴细胞GCR的变化作用是不显著的。GCR,乳酸和GC的相关检验结果显示:GCR和乳酸存在着相关(r=-0.466 P<0.05),这些提示,在运动中乳酸可能是调节GCR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用适量BrdU处理中华大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能以较高频率得到形态多样的染色质(体)结构。本文以两栖类和人类细胞为材料,采用Feulgen染色、Ag-NOR染色、DAPI荧光染色及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证实了其染色质性质,初步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将其命名为:“G,期后期染色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形态学角度初步分析了从G_2期后期到M期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的动态过程,提出不同染色体形成其高级结构是非同步的,有可能存在染色体包裹顺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