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验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14.00±0.02)g]为研究对象,采用2×4双因素设计,设2个VE水平(0和75 mg/kg)和4个L-肌肽水平(0、50、100和200 mg/kg),研究VE和L-肌肽对其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共分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6尾鱼,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1)在饲料中添加75 mg/kg VE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P < 0.05),L-肌肽添加量≤100 mg/kg对实验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为200 mg/kg时鱼体WGR、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 < 0.05);(2)VE和L-肌肽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在VE 75 mg/kg水平下,L-肌肽添加量为50和100 mg/kg时血清GSH-PX活性最高,L-肌肽添加量为100和200 mg/kg时血清CAT活性最高且与添加量为50 mg/kg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00 mg/kg肝脏T-AOC和SOD活性达到最高且50 mg/kg组的SOD与10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主效应结果显示,VE显著提高了血清T-AOC、SOD及肝脏CAT活性(P < 0.05),L-肌肽显著提高了血清T-AOC(P < 0.05);(3)VE和L-肌肽对血清补体C3和LZM活性交互作用显著,在75 mg/kg VE水平下,L-肌肽添加量为50 mg/kg时,补体C3水平最高(P < 0.05),主效应显示,VE和L-肌肽对血清总蛋白(TP)影响均不显著(P>0.05);(4)添加VE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P < 0.05),添加L-肌肽显著降低了血清TG含量,且在L-肌肽50 mg/kg时达到最低。综合考虑大菱鲆幼鱼[(14.00-39.43)g]的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血清生化指标得出,在实验配方条件下(鱼油70 g/kg,大豆卵磷脂10 g/kg),添加VE 75 mg/kg时,L-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50 mg/kg。  相似文献   

2.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10-18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和501.5 mg/kg 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对均重为(6.400.05)g的团头鲂幼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以血清相关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三种HSPs mRNA表达以及抗病原菌能力等指标为依据,研究Vc 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1.5 mg/kg Vc 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补体3(C3)的浓度,133.7 mg/kg Vc 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补体4(C4)的浓度;65.8、133.7和 251.5 mg/kg Vc 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各Vc 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肝脏抗超氧阴离子(ASAFR)的活性;133.7和251.7 mg/kg Vc 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60基因表达水平,251.5 mg/kg Vc 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水平(P0.05);各Vc 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h、24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251.5 mg/kg Vc 试验组效果最佳。在日粮中添加Vc 对鱼体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皮质醇(COR)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Vc 作为免疫刺激剂,其水平为133.7251.5 mg/kg时能有效地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1.25、2.5、5、7.5和10 g/kg的壳聚糖,投喂12 g左右的俄罗斯鲟50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和5 g/kg的壳聚糖可显著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 < 0.05),而当添加量超过10 g/kg时会抑制其生长(P < 0.05);1.25和2.5 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试验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5和5 g/kg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壳聚糖添加量超过7.5 g/kg时则会抑制血清溶菌酶活性(P < 0.05);1.25和5 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各试验组IgM含量不受壳聚糖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能力,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非特异性免疫为综合评价指标,壳聚糖添加量以2.5 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甜菜碱对猪的抗脂肪肝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许梓荣  冯杰 《动物学报》2002,48(3):358-362
采用不同甜菜碱添加量(0、1000、1250、1500和1750mg/kg)的同种饲料,分别饲喂5组(150头)肥育猪(63kg)40d,对肝脏、血液脂类相关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碱可以提高肝脏卵磷脂含量,其中1250mg/kg组效果最为明显(P<0.02),较对照组提高25.29%,游离肉碱和长链脂酰肉碱含量亦显著升高(P<0.01),1750mg/kg组二者分别提高了30.18%和44.44%;肝脏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同时表明,饲料中添加甜菜碱,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其中1750mg/kg组最为明显(P<0.01),提高了21.27%,血清胆固醇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1750mg/kg组降低了9.72%,由此可见甜菜碱可以影响肝脏脂肪代谢,并具有一定的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对均重为(6.40±0.05)g的团头鲂幼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以血清相关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三种HSPs mRNA表达以及抗病原菌能力等指标为依据,研究Vc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补体3(C3)的浓度,133.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补体4(C4)的浓度;65.8、133.7和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各Vc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肝脏抗超氧阴离子(ASAFR)的活性;133.7和251.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60基因表达水平,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水平(P0.05);各Vc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h、24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251.5 mg/kg Vc试验组效果最佳。在日粮中添加Vc对鱼体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皮质醇(COR)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Vc作为免疫刺激剂,其水平为133.7—251.5 mg/kg时能有效地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雌性小鼠饲喂异黄酮后对其后代雌鼠生殖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在雌鼠从断奶到妊娠前和妊娠期间两个不同阶段的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0、50、400 mg/kg)。记录F1代的出生窝产仔数、出生窝重、雌鼠的阴道最早开张时间和最早见栓时间,以及后代雌鼠性成熟期和体成熟期生殖器官重量、血清雌激素的含量。结果雌鼠妊娠期饲喂含50、400 mg/k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后F1代的窝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鼠妊娠期采食400 mg/kg大豆异黄酮饲料,其后代雌鼠初次配种时间明显延迟(P〈0.05);45、65日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65日龄子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卵巢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雌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间采食50 mg/kg大豆异黄酮饲料,其F1代雌鼠仅窝产仔数和45日龄时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受到影响;而雌鼠从断奶到怀孕期间饲喂含大豆异黄酮饲料的F1代在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雌鼠妊娠期间饲喂含400 mg/k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会显著影响其雌性后代的初情期、生殖器官发育、血清雌激素含量等生殖生理性状,而在非妊娠期饲喂含大豆异黄酮饲料对F1代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为母鼠的安全饲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10只21日龄ICR雌鼠随机分成3组,饲喂含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0 mg/kg、50 mg/kg、400 mg/kg)的饲料。每日检查母鼠阴道开张和阴道栓情况。采集母鼠45和65日龄时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并统计45、65日龄体重和子宫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上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雌鼠阴道开张的平均日龄分别为27.2 d、26.1 d和25.8 d,400 mg/kg组显著早于剂量为0mg/kg的对照组(P〈0.05);雌鼠平均初次配种时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到45日龄和65日龄时400 mg/kg组雌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8周后两个试验组在子宫间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腺上皮中400 mg/kg组显著高于50 mg/kg组和对照组(0 mg/kg);但是在腔上皮中,各组间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喂每公斤含40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可以刺激初情期前母鼠阴道的开张,提高雌鼠的体重,降低65日龄时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在饲喂8周后影响子宫间质和腺上皮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而饲喂每公斤含5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仅对小鼠45日龄体重及饲喂8周后子宫间质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超儀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3,11(3):196-201
对6种"桑黄"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和瓦宁木层孔菌的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100,50 mg/kg)以及黑壳目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高剂量(100 mg/kg)对肿瘤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的抑瘤效果最佳,为76.82%,其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IL 2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阳性组,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椭圆嗜蓝孢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抑瘤效果,高、低剂量(100,50 mg/kg)抑瘤率分别为39.30%和36.17%。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豆提取物(CKBN)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观察1、25、50、100 mg/kg剂量CKBN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25 mg/kg组的CKBN可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脾指数;25、50、100 mg/kg组均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1 mg/kg组可显著提高单核细胞百分率,50 mg/kg组可显著提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00 mg/kg组的IgG2a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1、25、50 mg/kg可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5 mg/kg组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CKBN能显著增强CTX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硫胺素对团头鲂幼鱼生长、组织沉积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设计,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各组硫胺素含量分别为0、0.51、0.98、1.59、2.13和2.68 mg/kg。选取团头鲂幼鱼720尾[初重为(0.30±0.01)g],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每组4重复,各重复30尾,日投饵3次,饲喂8周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98、1.59、2.13、和2.68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 < 0.05)。1.59和2.13 mg/kg硫胺素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饲料中硫胺素含量的升高,血浆葡萄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59 mg/kg时为最小值(P < 0.05)。对照组与0.51 mg/kg硫胺素组相比血浆中丙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以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肝脏硫胺素沉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硫胺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48和1.84 mg/kg。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海藻粉和抗菌肽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鸡504羽,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0%、3.0%、5.0%)的海藻粉和抗菌肽(300 mg/kg、600 mg/kg)。试验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共42 d。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粉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抗菌肽对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3)海藻粉和抗菌肽交互作用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明显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藻粉和抗菌肽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改善肠道菌群,且二者间存在协同效应,添加5%的海藻粉和300 mg/kg抗菌肽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旭  宋慧  沈思捷  尚红梅  王丽娜 《菌物研究》2012,(4):240-243,249
以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肉鸡肝脏及血清中T-SOD和CAT的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 000,3 000,5 000 mg/kg)的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试验期为28 d,检测肉鸡血清及肝脏中T-SOD和CAT的活力及MDA的含量。结果显示:当添加量为1 000,3 000 mg/kg时,肉鸡血清及肝脏中的T-SOD和CAT的活力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1 000,3 000,5 000 mg/kg时,肉鸡血清及肝脏中MDA的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可以增强肉鸡血清及肝脏中的SOD和CAT的活力,而对MDA有抑制或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以玉米淀粉和生大豆为主的日粮中添加糖配体(N-乙酰-D-半乳糖胺),通过观察肉鸡生长性能和大豆凝集素与肠道细胞结合率的变化,研究添加糖配体消除大豆凝集素(SBA)抗营养活性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该糖配体对抑制SBA引起的肉鸡生长性能下降的机理.试验选取4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重复,两组动物分别饲喂半纯合对照日粮和添加了500 mg/kg N-乙酰-D-半乳糖胺的试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5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31.1%,料肉比降低了11.2%;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皮细胞的SBA结合率分别降低了56.5%和51.9%,说明添加N-乙酰-D-半乳糖胺能降低SBA与小肠上皮细胞结合,减少肠道损伤,可起到消除其抗营养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歧杆菌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双歧杆菌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考查大连医科大学科达药业有限公司大连116024刘文佐曲湘昆以双歧杆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近年来上市的品种较多,如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这些制剂均为胃溶型,口服后在胃部崩解、溶散。胃中pH值为1-3,双歧杆菌在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HD)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造模组50只,造模组于背部皮内注射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大鼠模型,采用大鼠关节炎评分法评价其模型是否复制成功。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GTW)6 mg/kg组、白花蛇舌草3、6、12 g/kg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予相应的试剂。每周观察关节炎指数和痛阈,于连续干预28 d后,各组大鼠眼眶静脉取血,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护骨素(OP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血清IL-lβ、TNF-α、PGE2、RANKL、OPG及RANKL/OP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光照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白花蛇舌草低、中、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血清IL-lβ、TNF-α、PGE2、RANKL、OPG及RANKL/O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光照阈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可明显降低CIA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升高痛域阈值,下调IL-lβ、TNF-α、PGE2、RANKL、OPG水平,从而有效的防治C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虾青素复合有氧运动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肾脏衰老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3月龄SPF级SD大鼠采用两因素两水平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急性衰老组(S组)、虾青素+急性衰老组(AS组)、有氧运动+急性衰老组(ES组)、虾青素+有氧运动+急性衰老组(AES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10...  相似文献   

17.
李明惠  苏靖诚  潘露菲 《蛇志》2014,(1):32-33,71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预注、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4组,即Ⅰ(生理盐水0.5ml)组、Ⅱ(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组、Ⅲ(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预注复合氯胺酮0.5mg/kg)组、Ⅳ(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预注复合氯胺酮1mg/kg)组,预注、预处理3min后,Ⅰ组静注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Ⅱ、Ⅲ、Ⅳ组静注剩余插管剂量顺式阿曲库铵0.14mg/kg。使用四个成串刺激(TOF),待T1达最大抑制程度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肌松起效时间,同时观察HR、BP的变化。结果Ⅱ、Ⅲ、Ⅳ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且Ⅲ、Ⅳ组起效时间较Ⅱ组短(P0.05),但Ⅲ、Ⅳ组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麻醉诱导期间均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结论氯胺酮0.5mg/kg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氯胺酮1mg/kg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01mg/kg均能进一步缩短肌松起效时间,且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孕康口服液为已上市中成药,为进一步评价其药效,本实验通过建立肾虚-黄体抑制型先兆流产模型,观察孕康口服液的安胎作用。方法:6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G),地屈孕酮组(DT,3.02 mg/kg),孕康口服液低剂量组(YK-L,4 ml/kg)、中剂量组(YK-M,6 ml/kg)、高剂量组(YK-H,9 ml/kg),每组10只。自妊娠第1日,每日上午各给药组按规定剂量灌予受试药,NC组、MG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化水,连续10 d;每天下午灌胃造模,除NC组给予纯化水外,其余各组按450 mg/kg体质量灌胃羟基脲,连续9 d,第10日按4.0 mg/kg体质量灌胃米非司酮。妊娠第9日,测定各组大鼠背温、抓力、痛阈、自主活动等行为体征;妊娠第11日,各组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栓素B2(TXB2)水平;摘取卵巢、连胎子宫,观察胚胎个数和直径,计算卵巢、连胎子宫指数。结果:与NC组比较,MG组背温、抓力、痛阈、自主活动次数、胚胎个数、胚胎直径、连胎子宫指数和血清E2、P、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MG组比较,孕康口服液各剂量组背温、抓力、胚胎个数、胚胎直径和血清E2、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YK-M、YK-H组痛阈、自主活动、连胎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5);YK-H组血清TXB2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康口服液对肾虚-黄体抑制导致的先兆流产大鼠具有明确的补肾安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E2、P、TXB2水平,改善肾虚体征和提高胚胎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dietary vanadium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liver in broilers. Four hundred and twenty one-day-old avian broilers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nd fed on a corn-soybean basal diet as control diet or the same diet amended to contain 5, 15, 30, 45, and 60?mg/kg vanadium supplied as ammonium metavanadate for 42?days. As tested by flow cytometry, hepatocytes in G (0)/G (1)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number in 45 and 60?mg/kg groups, and hepatocytes in S, G (2)?+?M phases in 45 and 60?mg/kg groups an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of hepatocytes in 30, 45, and 60?mg/kg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percentage of hepatocyte apoptosis was markedly increased in both 45 and 60?mg/kg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etary vanadium in the range of 45?~?60?mg/kg caus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of hepatocytes in broil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