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愈伤组织的培养细胞中,当钙离子载体将Ca~(2 )导入细胞时,细胞质流停止.CaM拮抗剂试验表明,高钙使细胞质流停止的效应可能与CaM无关,除W7外的多种CaM拮抗剂都明显而且可逆地抑制细胞质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出培养细胞中存在有CaM。间接酶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证明CaM存在于胞质条纹中。  相似文献   

2.
ThePreparationandAppicationofColloidalGold-LabeledPlantCalmodulinSONGChun-Fens,SUNDa-Ye(CellLaboratory,DepartmentofBiology,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6)LIShu-Rong(LaboratoryCenterofElectronMicroscopy,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7)CaM是一种多功能的Ca2+受体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原核生物中,并参与众多生理功能的调控。但迄今尚未发现CaM具有任何酶活性,其调控作用是通过与之相结合的CaM结合蛋白(CaMBPs)实现的。因此,研究与CaM相结合的各种不同ChMBP…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抗病性的大麦近等基因系受白粉病菌侵染诱导后的钙调素(CaM)变化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钙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中,代谢活跃的细胞中CaM标记密度相对较高;CaM分布于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其中细胞核标记密度最高。在健康叶片中,感病品系Ingrid伴胞中CaM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抗病品系mlo—3,而其他细胞中CaM标记密度没有明显差别。病原菌接种后,各种细胞的CaM标记密度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但Ingrid上升幅度相对较大。在叶肉细胞中,mlo-3细胞核中CaM增加最明显。并对叶肉细胞和伴胞中CaM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作为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酸(PDE)的内源性活化因子,于六十年代后期由张怀耀首先发现,它是细胞内Ca~(2+)的重要受体,与Ca~(2+)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而激活,又调节着细胞内Ca~(2+)的浓度。它不具有酶的活性,却能通过激活细胞内广泛的酶谱,调控细胞的基本功能。二价阳离子竞争性地取代Ca~(2+)的结合后能影响CaM活性,组织内还存在有CaM的内源性抑制因子,竞争性地与CaM结合而抑制CaM的活性。CaM与靶酶的相互作用也能被很多药物所抑制,这或许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CaM抑制剂TFP抑制了胡萝卜愈伤组织的形成。ELISA法测定CaM的动态表明,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两个CaM 的峰。第一个峰值在6h,可能是由创伤引起的,单位蛋白和单位鲜重的CaM 量都增加了1倍左右,第二个峰值可能是由激素引起的,从48 h以后开始增加,7天时单位鲜重的CaM 增加了4倍左右,单位蛋白的CaM 量也特异地增加了0.7倍,此结果亦为CaM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所证实。研究结果表明胡萝卜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激素与创伤效应和CaM 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外钙调素(CaM)在植物的许多生理活动中都执行着重要功能, 但它对气孔运动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人们了解的很少.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 研究了细胞外CaM在保卫细胞壁上的存在及其对气孔运动的调控机制. 结果表明, 拟南芥保卫细胞壁中存在有分子量为17 kD的CaM, 并应用W7-琼脂糖和CaM抗血清初步证明了保卫细胞壁中存在的CaM可能具有促进气孔关闭和抑制气孔开放的作用. 在应用外源CaM诱导气孔关闭的实验中, 保卫细胞微丝骨架由长而呈辐射状分布的聚合态逐步解聚, 气孔开度也随着降低. 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 保卫细胞微丝骨架的解聚能明显地促进外源CaM诱导的气孔关闭, 而微丝骨架的聚合则抑制这一过程. 研究结果还表明, 外源CaM能诱导保卫细胞[Ca2+]cyt升高; 当使用Ca2+螯合剂EGTA时, 外源CaM诱导的[Ca2+]cyt升高和气孔关闭运动均受到抑制. 为此推测细胞外CaM可能是通过诱导保卫细胞[Ca2+]cyt升高, 导致微丝骨架的解聚, 进而促进气孔的关闭运动.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钙调素亚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调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多功能Ca2 结合蛋白,在Ca2 信号转导途径中处于中心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aM亚型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不同的CaM亚型与靶蛋白相互作用,它们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功能存在差异.该文介绍了植物 CaM亚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钙调蛋白(CaM)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它对靶酶的作用受各种药物拮抗.三氟啦嗪(TFP)是CaM的一种有效拮抗剂.本文利用核磁弛豫法测定与TFP结合前后CaM中金属离子配位水的变化,从而推测CaM与TFP相互作用的方式.结合CD谱的测定结果,可以认为TFP与CaM结合摩尔比不超过2时是特异的强结合,但不影响金属结合部位及主链结构.当比例超过2时,额外的TFP以不同于前的方式结合于CaM.  相似文献   

9.
粉防已碱与钙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防已碱Tet是一种新的钙调蛋白(CaM)拮抗剂,它抑制CaM活化的Ca~(2 )—Mg~(2 )—ATP c。利用丹磺酰钙调蛋白(D—CaM)可方便地鉴测Tet与CaM的相互作用,直接证明了在CaM与Tet之间生成复合物CaM—Tet 我们制备的D—CaM,每个蛋白分子含1.3个丹磺酰基团,活化红细胞膜Ca~(2 )—Mg~(2 )—ATP c的生物活性与天然CaM基本相同。 当Ca~(2 )与D—CaM结合时,丹磺酰基团环境疏水性增加,该荧光团产生较高的量子产率(增加1.6倍),最大发射兰移(从512移兰至495nm)。存在Ca~(2 )时,Tet使D—CaM的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加,谱线继续兰移,表明Ca~(2 )及Tet诱导蛋白构象变化,改变了丹磺酰基团的微环境。 荧光滴定实验证明CaM与Tet结合的解离常数为1.8μM,两者的结合是绝对依赖Ca~(2 )的。 药物Tet与CaM的结合可增强结合在CaM上的荧光探剂NPN的荧光,提示CaM不同疏水结合位之间存在变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梨花柱S-RNase对花粉管内CaM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免疫胶体金定位和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离体条件下梨花柱S-RNase对自花、异花花粉管中钙调素(CaM)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1)花粉管中CaM主要分布在质膜附近,在细胞壁上也有少量分布.(2)不亲和(自花)花柱S-RNase处理后花粉管远离质膜的位置发现CaM,处理24h后在花粉管中部出现CaM,且CaM位置向花粉管内部移动;而亲和(异花)S-RNase处理后花粉管的CaM分布没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CaM参与了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采用融合绿色荧光蛋白 (GFP)和钙调蛋白 (CaM)的方法来研究钙调蛋白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分布 .首先 ,发现CaM在细胞内的分布随细胞周期的不同而改变 .CaM在G1期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在S期开始向细胞核内转移 ,并于G2期高度集中于细胞核内 .其次 ,G2期细胞核内的CaM似乎与有丝分裂的启动有关 ,因为此时抑制CaM的活性可同时抑制核膜破裂及染色质凝缩 .最后 ,发现在进入有丝分裂后 ,CaM主要集中于纺锤体靠近两极的地方 .此时 ,抑制CaM的活性会引起纺锤体结构的破坏 .同时讨论了CaM的这些特异性分布与细胞周期调控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2.
钙调蛋白(CaM)参与脑中多种细胞过程的调节,推测它与大脑的分化发育有关。本实验研究了鸡脑从胚胎早期(原基)至大脑成熟各发育阶段可溶部分的CaM及其调节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的含量或活力变化。未经孵育的鸡胚中检测不出CaM,在孵育3—14天的胚脑中CaM含量逐渐增加:总CaM增加了3倍,活性CaM增加了4倍;而且在鸡脑细胞分裂分化最活跃的期间(皮质和髓质形成期间,即孵育8—14天),活性CaM的增加尤为显著(增加近3倍)。提示CaM与脑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PDE的活力出现晚于CaM5天,随着胚龄增加,不断上升,提示它与脑细胞的分裂分化无直接关系,可能与大脑的功能活动有关。本实验还研究了鸡脑发育期中可逆性钙结合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小麦黄化胚芽鞘经苯基琼脂糖亲和层析提取和纯化,其细胞壁CaM在有钙和缺钙时SDS电泳呈现不同的迁移率;依赖Ca~(2 )与苯基疏水结合;在紫外吸收光谱上具有五个特征峰;对PDE的激活剂量反应曲线和从非活性状态向活性状态转变时所需的Ca~(2 )浓度均和胞内CaM相同,说明细胞壁CaM和胞内CaM具有相同的基本理化特性。采用CaM琼脂糖亲和层析,发现在小麦细胞壁中存在CaM结合蛋白,其中以分子量为40.7 kD的 CaM结合多肽为主。细胞壁CaM结合蛋白不具有过氧化物酶、ATP酶或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大红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钙调素(CaM)含量的变化。果实开始成熟(发白期),CaM含量随着呼吸跃变上升,成熟时(粉红期)达到最大,过熟衰老时则下降。果实内部乙烯浓度、ACC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也随跃变而增加,随过熟衰老而降低。GaM含量在果实不同部位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跃变上升期以子房腔组织含量最高,并由中心向外逐渐降低,外周果皮含量最低。此时用外源乙烯催熟处理促进各部位CaM增加。成熟衰老时子房腔组织首先衰老,CaM含量大为降低,但在中柱和果皮中却高于跃变上升期。外源乙烯促进衰老使CaM下降。Ca~(2+)促进番茄圆片CaM含量增高和乙烯产生,CaM抑制剂CPZ,TFP在降低CaM含量的同时也抑制乙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钙调素(Calmodulin,简称CaM)是一种多生理功能的调节蛋白,在脑的功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苯基琼脂糖(phenyl-Sepharose CL 4B)层析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过滤法,从北京鸭脑中分离纯化出CaM。纯化的CaM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等电聚焦(IEF)电泳鉴定均为一条区带。分子量为19kD,等电点(pI)为4.15,消光系数为1.83。 对纯化的鸭脑CaM的活性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它可明显地激活牛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在有Ca~(2+)存在的条件下,SDS-PAGE中出现电泳迁移速度的改变,紫外吸收光谱具有已知CaM特有的吸收多峰形,并观察了Ca~(2+)对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其氨基酸组成中,1/3是酸性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比例为8:2。与猪CaM和牛CaM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粉防已碱是一种新的钙调蛋白拮抗剂,专一性抑制人红细胞膜上依赖CaM的Ca~(2+)-Mg~(2+)-ATPase。在较高浓度下,它也不同程度地抑制Ca~(2+)-Mg~(2+)-ATPase基本活性、Na~+-K~+-ATPase和Mg~(2+)-ATPase的活性。 除CaM外,不饱和脂肪酸和有限水解均导致膜Ca~(2+)-Mg~(2+)-ATPase的活化,所有这些活化作用被Tet在大约相同的浓度范围内抑制,表明Tet除与CaM结合外,也与膜Ca~(2+)-Mg~(2+)-ATPase结合。 Tet具有抗抵渗溶血的性能,反映了拮抗CaM与药物的膜稳定性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钙调素(CaM)是细胞内Ca^2 的主要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采用GFP标记技术,我们观察了GFP—CaM在胞质分裂期HeLa细胞中的动态分布,发现在胞质分裂后期,GFP—CaM与中体紧密相连。抑制CaM的活性会阻止中体的解聚。进一步观察发现,CaM与γ-微管蛋白共分布在中体两侧,抑制CaM活性也会引起中体γ-微管蛋白解离的延迟。本实验结果说明分布在中体上的CaM很可能通过影响中体微管的稳定,参与调控胞质分裂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是Ca^2+的受体蛋白,活化的CaM经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aMKs)途径,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CaMKs在调节不同组织正常细胞及恶性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核转录及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同机制及Ca^2+/CaM依赖性激酶激酶诱导的相关级联反应影响多种细胞的增殖。对CaMKs主要成员CaM KⅠ、CaM KⅡ、CaM KⅢ、CaM KⅣ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其在细胞增殖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细胞中钙调素分布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细胞中钙调素(CaM)的分布是探明CaM细胞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近年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综述了研究细胞中CaM分布的意义,动物和植物细胞内CaM的分布以及各种亚细胞结构中CaM的功能。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用于定位CaM的研究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神经节苷脂GM1能激活CaM依赖性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其AC50为1.56μg/ml.这种作用并不一定依赖Ca2+的存在.在有Ca2+存在时,GM1对PDE的最大激活活性低于CaM,仅为CaM的80.4%;没有Ca2+存在时,GM1与CaM对PDE有同样的最大激活活性(100%).GM1能使CaM对PDE的激活曲线左移,AC50降低,但不改变CaM对PDE的最大激活活性.三氟啦嗪能使GM1激活的PDE的活性降低,其IC50为16.3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