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寄主植物是影响昆虫抗寒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寄主植物对昆虫越冬虫态的发育进度及抗寒物质的积累、抗冻蛋白、冰核物质的形成、虫体含水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寄主植物对昆虫抗寒力影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植物激素信号间的相互作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特殊基因的鉴定、植物激素信号间、激素与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素对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等方面,概述近年来植物激素信号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李瑞  张雨青  倪同时 《昆虫学报》1994,37(3):378-381
植物激素对家蚕后部丝腺核酸含量的影响李瑞,张雨青(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215151)倪同时(江苏省海门县多种经济管理局林查指导站,226100)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它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已研究得比较详细,且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植物激素发现后不久就有关于植物激素影响营养物质运输和分配的报告。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直到最近十多年才得到迅速发展。这是因为,它一方面需要对植物激素作用机制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对细胞水平的运输过程的认识。Thimann和 Schnoi-  相似文献   

5.
五大类传统植物激素对植物响应盐胁迫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盐胁迫下5大类传统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及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阐述植物激素对植物响应盐胁迫应答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三个不同抗寒力小麦品种的分离原生质体进行了耐冻性的测定,结果指出,小麦原生质体在冰冻处理后的存活率与其品种的抗寒力成正相关。讨论了质膜的变化在寒害和抗寒机制上的作用,以及本结果作为鉴别植物抗寒力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越冬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导法定量测定了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越冬变化 ,探讨了抗寒力与水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1 988年 9月至 1 989年 4月越冬期间 ,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随气温下降而增强 ,分别于1月和 1 2月达到最大 ,低温处理 1h ,半致死温度为 - 9.3℃和 - 9.0℃ ;其后 ,抗寒力随气温回升而迅速下降 .冬季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的提高与束缚水含量增加或自由水含量减少密切相关 ,并伴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 .束缚水与自由水、叶绿素a与b含量的比值变化可以反映红树植物抗寒力变化 :两种比值越高 ,抗寒力越强 .  相似文献   

8.
潮滩红树植物抗低温适应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导法定量测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植物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琼山东寨港主要红树种类冬季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2.3~-6.8℃之间,其中红树科植物抗寒力较强,多数种类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海桑科和楝科红树种类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2)随纬度升高(个别地点除外),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红海榄(Rhizophors,stylosa)抗寒力增强,呈现种群分化趋势。(3)同一地点,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最低,秋冬两季高于春季。(4)同一群落内,生长于中潮区滩面的秋茄抗寒力强于高潮区,但桐花树抗寒力在各个滩面相差木大。(5)秋茄和桐花树树冠上不同部位叶片的抗寒力不同,由表及里,由上至下,呈降低趋势。红树叶片抗寒力的种群分化、季节变化和部位差异是其趋异适应的结果,有益于红树植物的生存和繁育。  相似文献   

9.
植物荫蔽胁迫的激素信号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光信号密切相关, 外界光强、光质的变化会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状态。在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 植株个体的光环境往往会被其周围植物所影响, 导致荫蔽胁迫, 其主要表现为光合有效辐射以及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降低。荫蔽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时期均有影响, 如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幼苗下胚轴伸长及促进植物花期提前等, 这对农业生产不利, 会导致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降低。植物激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内源因子。大量研究表明, 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油菜素甾醇(BR)等植物激素均参与介导植物的荫蔽胁迫响应。当植物处于荫蔽胁迫时, 光信号的改变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及信号转导。不同植物激素对荫蔽胁迫的响应各不相同, 但其信号通路之间却存在互作关系, 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状调控路径。该文总结了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甾醇及乙烯)响应荫蔽胁迫的机理, 重点论述了荫蔽胁迫对植物激素合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以及植物激素调控荫蔽胁迫下植物生长的分子机理, 并对未来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寒害和抗寒机制中膜与蛋白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对细胞膜体系的损伤是植物寒害的重要机制。膜体系的稳定性与植物的抗寒性成正相关,但不同的细胞膜体系对细胞外结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抗寒锻炼中膜磷脂的生物合成与抗寒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但不是抗寒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可能是对发展高水平的抗寒力起作用;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是植物对低温生长的反应,与抗寒性无立直接关系。近年来膜脂 — 膜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已在多种植物低温锻炼中观察到抗寒特异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均有所改变,并发现抗寒力的诱导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寒害和抗寒机制中膜与蛋白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温对细胞膜体系的损伤是植物寒害的重要机制。膜体系的稳定性与植物的抗寒性成正相关,但不同的细胞膜体系对细胞外结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抗寒锻炼中膜磷脂的生物合成与抗寒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但不是抗寒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可能是对发展高水平的抗寒力起作用;而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是植物对低温生长的反应,与抗寒性无直接关系。近年来膜脂-膜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已在多种植物低温锻炼中观察到抗寒特异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均有所改变,并发现抗寒力的诱导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粘虫的抗寒力,以期能够为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测定粘虫不同发育期、不同光周期下的过冷却点,并计算虫体含水量;测定0、5、10℃下处理不同时间时粘虫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结果】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含水量最低,并且粘虫不同发育期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光周期下粘虫的过冷却点和含水量并无显著差异;在0、5、10℃条件下,粘虫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老熟幼虫的死亡率均小于蛹;雌雄蛹对低温的抵抗力有差异,温度较低并且处理时间较短时,对雌蛹的死亡率影响较大,而温度稍高或处理时间较长时,对雄蛹的死亡率影响较大。【结论】粘虫蛹的抗寒力最强,低温以及低温的持续时间影响蛹的性比以及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光周期对粘虫的抗寒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植物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在植物应对逆境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受体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倍受关注。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结合,使得植物激素受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5种经典植物激素受体以及油菜素内酯和茉莉酸受体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面上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粘虫的抗寒力,以期能够为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测定粘虫不同发育期、不同光周期下的过冷却点,并计算虫体含水量;测定0、5、10℃下处理不同时间时粘虫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结果】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含水量最低,并且粘虫不同发育期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光周期下粘虫的过冷却点和含水量并无显著差异;在0、5、10℃条件下,粘虫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老熟幼虫的死亡率均小于蛹;雌雄蛹对低温的抵抗力有差异,温度较低并且处理时间较短时,对雌蛹的死亡率影响较大,而温度稍高或处理时间较长时,对雄蛹的死亡率影响较大。【结论】粘虫蛹的抗寒力最强,低温以及低温的持续时间影响蛹的性比以及老熟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光周期对粘虫的抗寒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是植物体产生的、及其微量的、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可以在合成部位起作用,也可以通过维管束输送到离合成部位相对较远的组织中起作用。自从达尔文观察到植物的向光性,及后人鉴定到与向光性直接相关的第一类植物激素——生长素以来,已有多类植物激素被陆续发现。植物激素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化学结构,之所以用几"类"而不是几"种"来描述植物激素,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干旱下植物激素影响作物根系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某些部位合成、可被运输到其他部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根系是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其形态决定了作物获得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作物发达的根系与其抵抗干旱环境胁迫息息相关,而植物激素在作物根系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深入了解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对作物根系发育的影响对农业的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如何调控及不同激素协同调控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激素在作物抗旱上应用的意义及将来可能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潮滩红树植物抗低温适应的重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导法演量测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植物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琼山东寨港主要红树种类冬季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2.3 ̄-6.8℃之间,其中红树科植物抗寒力较强,多数种类属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海桑科和楝科红树种类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2)随纬度升高(个别地点除外),秋茄(H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sa corniculatu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甘薯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喷施外源植物激素的最佳时期,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移栽后20(前期)、60(中期)和100 d(后期)干旱胁迫下喷施6-苄氨基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脱落酸(ABA)对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清水相比,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均能显著提高甘薯产量,以6-BA增幅最大,其次是NAA和ABA;前期喷施效果好于中期和后期。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可显著提高甘薯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缓解因干旱引起的玉米素核糖核苷(ZR)和生长素(IAA)含量下降的现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内源激素和光合特性是影响甘薯产量的关键指标。通径分析表明,前期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主要通过影响净光合速率(Pn)、IAA、ZR、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性能指数来影响甘薯产量。生长前期喷施6-BA可调控甘薯内源激素含量,提高光合特性,有效缓解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9.
桂北油梨抗寒性的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仕洪  李纯  江新能   《广西植物》1997,17(3):259-262
寒害是影响桂北引种油梨的重要因子。油梨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较大,以富尔特的抗寒性最强。油梨随着植株的生长其抗寒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植物激素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激素问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正常发育来说非常重要。不同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协同、对抗和因果等关系,以精细调控植物的发育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植物激素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植物细胞中不同信号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现对不同植物激素在生物合成、代谢、运输和信号转导途径等层次上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