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N)是八十年代初从高等植物中鉴定出的一种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已证明它在植物成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机制,我们用放射配体竞争结合分析法研究了春化冬小麦的ZEN特异结合蛋白。结果表明在春化冬小麦胚芽中存在着可溶性的ZEN特异结合蛋白(ZBP)。结合反应的pH范围在6-8,加热、蛋白酶和尿素处理破坏结合活性。玉米赤霉烯酮的同系物α-玉米赤霉醇和β-玉米赤霉醇,以及动物雌性激素雌二醇可与ZEN竞争结合ZBP。其它植物激素不能与ZBP发生竞争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析表明ZBP沉降于4-5S区。  相似文献   

2.
细胞分裂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分裂素是目前人们已知道的五大类植物激素(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之一,它具有腺嘌呤环结构。这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在腺嘌呤环的第六位置氨基上有特定的取代物,对细胞分裂及分化等有重要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内多分布在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和器官中,如根尖、茎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以及正在发育的果实等。实验证明,根尖是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场所。在高等植物中已发现的细胞分裂素有16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玉米素、玉米素核苷、二氢玉米素和异戊烯基腺苷  相似文献   

3.
玉米赤霉烯酮是八十年代初从高等植物中鉴定出的一种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已证明它在植物成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机制,我们用放射配体竞争结合分析法研究了春化冬小麦的ZEN特异结合蛋白。结果表明在春化冬小麦胚芽中存在着可溶性的ZEN特异结合蛋白(ZBP)。结合反应的PH范围在6-8,加热、蛋白酶和尿素处理破坏结合活性。玉米赤霉烯酮的同系物α-玉米赤霉醇和β-玉米赤霉醇,以及动物雌性激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以下简称ZEN)被证明具有动物雌性激素的作用(Mirocha等 1967),并且是某些真菌的一种性激素(Mirocha等1968)。李季伦等首次报道ZEN与高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有关(1980)。现已证实ZEN与植物的春化作用(孟繁静等1986)、短日光周期诱导(韩玉珍和孟繁静1990)、以及花器官的发生、分化乃至开花和受精等(阙月美等1990)  相似文献   

5.
<正>干扰素发现(1957)之后,欧美的一些科研机构于60年代,就开始研究它的生物活性特徵。 关于干扰素抗癌作用的免疫基础问题已有文献报导。干扰素的作用相即是抗癌因子,在动物肿瘤模型上已证明。干扰素确有抗癌活性。体外试验证明干扰素能直接抑制癌细胞增长,并能间接地藉助于效应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而破坏  相似文献   

6.
二羟丙氧甲基鸟苷[9-(1,3-dihydroxy-2-Propoxymethyl)guanine,简称DHPG]是近几年合成的一种结构与无环鸟苷(ACV)类似的抗病毒化合物(图1)。已证明,它对单纯疱疹病毒1、2型(HSV-1、2),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尤以对CMV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抗CMV药物之  相似文献   

7.
Stob等(1962)首先从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其无性世代为禾谷玫瑰镰刀菌[Fusarium roseum ’graminearum’])中分离出玉米赤霉烯酮。此后,Mirocha等(1967),Nelson等(1968)及Caldwell等(1970)先后证明玉米赤霉烯酮是某些真菌  相似文献   

8.
玉米粒为颖果,种子包在其果皮之內。种子应该有种脐,如何证明玉米粒为果实,可以以种脐为证:玉米籽粒浸泡4—5天(或用温水处理可缩短时间)后,用鑷子从果柄处把果柄和果皮一起剝掉,在果柄处、果皮之中系有一块黑色之组织是为种脐。种脐即可证明是珠柄(种柄)的痕迹,而果柄是与珠柄或种柄之痕迹有根本的区別。种脐上方皆为胚和胚乳之部分,在它上面再也不能找到什么种皮了。根据文献记載,在玉米籽粒的胚乳和果皮之  相似文献   

9.
几种玉米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用基因枪、超声波和子房注射法转化玉米,所用质粒pB48.415带有3’端截短的Bt毒蛋白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用基因枪轰击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和幼胚,超声波处理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用自制的微玻针注射授粉后l0~20h的玉米子房,均已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的玉米檀株.点杂交和Southern吸印杂交的结果都证明在转基因玉米檀株中存在Bt毒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总产量最大的农作物,它对盐胁迫耐受性较差.玉米主产区日益加剧的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因此,研究玉米的耐盐机制,改良玉米的耐盐性对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会导致玉米根系外围土壤溶液的水势降低,引起渗透胁迫,而盐离子(Na+、Cl-等)的...  相似文献   

11.
甲状旁腺素(PTH)在体内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钙、磷代谢,近年来的研究证明,PTH在骨的代谢过程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PTH及其片段已成为重要的骨形成促进剂,尤其是PTH1-34已由美国礼来(lilly)公司开发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特立帕肽(teriparatide),它是目前临床应用效果最好的的促进骨合成代谢的药物.本文就PTH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对骨的作用和特里帕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武丽霞  韩丽  赵宜婷  周璇  杜云龙 《广西植物》2021,41(8):1219-1225
生长素输出载体在植物发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尚不清楚.该研究首先分析了OsPIN1b和它的同源物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发现小麦(TaPIN1)、玉米(ZmPIN1b)和大豆(GmPIN1b)中的PIN1序列与水稻的OsPIN1b序列分别具有...  相似文献   

13.
蓖麻油对三种大鼠溃疡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证明一些刺激性泻药,例如,番泻叶、大黄、蓖麻油等的导泻作用部分是通过刺激肠粘膜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PG)起作用的。实验还证明,番泻叶和大黄还可刺激胃粘膜PG合成并对其产生保护作用。为探讨蓖麻油是否也能通过刺激胃PG合成而保护胃粘膜,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以土培玉米幼苗为材料 ,通过测定玉米大斑病菌HT 毒素处理后玉米叶片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内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及其与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玉米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结果表明 ,HT 毒素胁迫后 ,亲和组合MDA含量上升 ,POD活性受到刺激 ,SOD活性受抑制较强 ;非亲和组合POD活性受到抑制 ,SOD活性受抑制较弱。HT 毒素对玉米叶片细胞膜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与毒素的浓度和毒素处理的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初步推测在抗、感玉米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5.
生长抑制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丘脑多肽激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是生长抑制素的发现。最早 Krulich 等(1968)设想这一物质的存在。1972年 Brazeau 等在用羊下丘脑精制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能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的多肽,经提纯和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为一环状十四肽,命名为生长抑制素(somatostatin,以下简称 SS)。自 SS 被发现后的短短时间内,已证明它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解剖学分布,对所有试验过的哺乳动物都有作用,尤其是考虑到它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有关 SS 的近年资料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花药的一种整体染色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至清等(1978)提出的花药整体制片法,在小麦、黑麦、玉米等植物的花药培养工作中都已证明是研究雄核发育的一项有用的技术。但水稻花粉孚尔根反应不明显,因而有必要探索其它整体染色方法。通过试验,我们发现爱氏苏木精(Ehrlich’s hematoxylin)整体染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玉米支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调控玉米淀粉的生物合成过程,克隆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SBE)基因,构建高效的siRNA表达体系,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玉米自交系.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基因组中,且能够遗传.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能正常转录并导致内源SBE mRNA含量下降.对转基因植株淀粉分支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分支酶活性明显地低于对照,相差最多的低85%;总淀粉含量与对照之间基本没有差异,但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了约50%.  相似文献   

18.
玉米ST和ATPS部分cDNA序列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超  王保莉  曲东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9):1742-1746
硫酸盐转运蛋白(ST)和ATP硫酸化酶(ATPS)是根系吸收硫酸盐和植物体内硫酸盐同化过程的关键蛋白和酶,在硫酸盐的生物转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水培玉米农大108根系为材料,并根据已报道的玉米的硫酸盐转运蛋白和ATP硫酸化酶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PCR引物对,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783 bp和820 bp的部分硫酸盐转运蛋白和ATP硫酸化酶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ST_ND108和ATPS_ND108.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显示,ST_ND108与已报道的玉米和水稻的高亲和型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和85%;而ATPS_ND108与已报道的玉米ATP硫酸化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7%,进化树聚类分析和预测氨基酸的BLAST结果证实ST_ND108为高亲和性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片段,ATPS_ND108为质体ATP硫酸化酶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9.
生长抑素与惊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一种脑肠肽,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组织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实验证明,它与惊厥的发生有关、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看法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20.
自从5-羟色胺(以下简称5-HT)在1948年被发现,1949年确定其化学结构及性质,并在1951年被人工合成以来,5-HT在生物界和生物机体内的分布以及它征体内的生成和代谢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阐明,其药理作用(包括它的拮抗剂)与生理功能亦已有不少研究。已经证明,5-HT在机体内具有广泛的、高度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它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腸道、腎、肺、平滑肌和垂体-腎上腺皮质系统等功能活动中的意义以及它在凝血与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已有初步阐明。此外,不少学者已开始研究5-HT在病理过程中的改变及其意义,尤其是它在各种精神性、出血性和过敏性疾患以及类癌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