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外标法测定当归静脉注射液中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当归静脉注射液中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游离氨基酸最高的是精氨酸,游离氨基酸最低的是甘氨酸。总氨基酸最高的是谷氨酸,总氨基酸最低的是赖氨酸。当归静脉注射液中氨基酸种类丰富,特定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是其临床特定一些疗效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出后8 d饥饿仔鱼的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其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一样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与总氨基酸库相反,游离氨基酸库却呈现出随着发育的进行而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也反映在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和游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上,并且平均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是赖氨酸Lys、亮氨酸Leu、脯氨酸Pro和谷氨酸Glu。整个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仅占总氨基酸库的很小一部分(在受精卵,仅占0.16%)。由于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在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增长趋势,由此可知,在整个胚胎发生过程中,其卵黄蛋白的水解速度大于胚体同化和异化作用对氨基酸的消耗速度。  相似文献   

3.
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sis H.S.Lo et Z.X.Li)藤茎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7%,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选75%,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0909%。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乳汁中富含游离精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只圈养大熊猫20个乳样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熊猫初乳和常乳中均含有丰富的游离精氨酸,并且是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泌乳2-10d的大熊猫初乳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约为82mg/100ml,其中游离精氨酸平均含量达61mg/100ml,常乳中游离精氨酸含量约为54mg/100ml,均明显高于人、牛和藏绵羊乳;游离精氨酸在大熊猫干乳期乳腺分泌物中含量显著下降。推测乳中高水平的游离精氨酸在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学报52(2):309-315,2006]。  相似文献   

5.
华东地区太子参品系的氨基酸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江苏、安徽、山东、福建四省6个不同产地的栽培和野生太子参品系进行了18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各品系所含的氨基酸含量不同。在各品系的游离氨基酸中均以精氨酸的含量为最高。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安徽宣州品系为最高。江苏宜兴品系所含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江苏老山野生品系的苯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系。本文为研究不同太子参品系质量及其医药价值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低温贮藏期间百合鳞茎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百合鳞茎的游离氨基酸主要集中在顶芽和内部鳞片等幼嫩组织中,含量最高、变化最大的是精氨酸.谷氨酸族的氨基酸在鳞茎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顶芽的氨基酸总量及精氨酸含量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贮藏过程中,鳞茎盘的氨基酸含量下降,顶芽和贮备组织中其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过程.贮藏前期34 d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经酸水解,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干制加工前后的苦瓜中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干制前后的苦瓜在氨基酸质量分数上有明显差别,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1.99%和10.87%,游离氨基酸分别为2.36%和0.70%。结论:干制前后的苦瓜中氨基酸质量分数差别明显,其中碱性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尤其显著,总氨基酸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下降50%,在游离氨基酸中下降78%;同时还原糖质量分数也由干制前的4.86%下降为干制后的1.86%,说明苦瓜干制过程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造成了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冬虫夏草口服液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冬虫夏草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和药用价值,测定冬虫夏草口服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不同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C18反相柱梯度分离,邻苯二甲醛一芴甲酯柱前自动衍生化,利用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进行外标法定量,根据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的峰面积与样品峰面积之比计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冬虫夏草口服液中含有23种游离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氨基酸总量在口服液中占0.892%,必需氨基酸在游离氨基酸总量中占53.1%;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依次是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结论:游离氨基酸是冬虫夏草口服液中重要的生物有效成分,为冬虫夏草口服液的药效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抗植物病毒农药“病毒煞”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抗植物病毒农药“病毒煞”的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约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47%;含有19种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1%,说明氨基酸可能是其防病增产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游离氨基酸是烟叶中的重要化合物,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风味。为了解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均温18.5℃、23.5℃和28.5℃3个动态气温条件,在烟叶从早期生长至成熟的整个时期进行不同生长温度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下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单个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对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单一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随着烟叶生长发育的进行,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在不同生长温度处理下,随生长温度升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也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脯氨酸代谢相关酶(P5CS,OAT,ProDH)活性以及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PAL,C4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表明,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而较低的生长温度有利于烟叶维持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低温贮存愈伤组织保持烟草和胡萝卜的胚性细胞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耐寒植物胡萝卜及不耐寒植物胶烟草的愈伤组织皆可在5~8C低温下贮存6~12个月,转至标准条件下培养时,其增殖能力恢复,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仍然保持,并能再生成植株。两者的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各自具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相似,谷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较高。显示低温贮存是减少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胚性细胞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人体必需氯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为18.7%,脯氨酸含量特高,占总游离氨基酸达57%。  相似文献   

13.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陆地棉洞A型核雄性不育系(抗A1,MA)不育和可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和IAA、GA3、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可溶性糖含量偏高,缺乏淀粉积累;有4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可育与不育花药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不育花药天门冬氨酸含量偏高,这可能是其败育的原因之一,而脯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异常,则是不育花药败育的结果;在花药主要败育时期之前,不育花药中ABA含量极显著偏高,IAA、GA3含量极显著偏低。不育花药中IAA、GA3、ABA含量变化与洞A型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赤茄(Solanum integrifolium)和栽培品种远缘杂交选育得到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05-506及其保持系05-507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叶片激素、叶绿素、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不育系苗期叶片中IAA和GA3含量低于保持系,ZR含量高于保持系,ABA/(IAA+ZR+GA3)比值约为保持系的1.3倍;不育系叶绿素含量幼苗期低于保持系,盛花期和保持系相近,结果期高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和游离总氨基酸含量高低随光合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幼苗期C/N比值低,盛花期C/N比值增大,碳水化合物代谢加强,结果期C/N比值下降,但不育系下降幅度较保持系少。不育系与保持系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即有光合“午休”现象;Pn值顺序不育系为幼苗期<盛花期<结果期,保持系为幼苗期<结果期<盛花期;不育系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的光饱和点均高于保持系,光补偿点在幼苗期和盛花期高于保持系,但结果期比保持系低。  相似文献   

15.
离体培养,筛选获得羊草抗羟脯氨酸细胞变异系HR20-8,其愈伤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供体对照比较,分别提高2.35倍和1.40倍,其中的脯氨酸组分在变异系体内表现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赤茄(Solanum integrifolium)和栽培品种远缘杂交选育得到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05-506及其保持系05-507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叶片激素、叶绿素、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不育系苗期叶片中IAA和GA3含量低于保持系,ZR含量高于保持系,ABA/(IAA+ZR+GA3)比值约为保持系的1.3倍;不育系叶绿素含量幼苗期低于保持系,盛花期和保持系相近,结果期高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和游离总氨基酸含量高低随光合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幼苗期C/N比值低,盛花期C/N比值增大,碳水化合物代谢加强,结果期C/N比值下降,但不育系下降幅度较保持系少.不育系与保持系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即有光合"午休"现象;Pn值顺序不育系为幼苗期<盛花期<结果期,保持系为幼苗期<结果期<盛花期;不育系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的光饱和点均高于保持系,光补偿点在幼苗期和盛花期高于保持系,但结果期比保持系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豆科黄华族植物种子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豆科黄华族3属7种植物种子中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并初步讨论了其系统学意义。发现均含有较高的游离氨基酸,其总量的变化范围在2.792—12.51毫克/克干重之间,其中除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均很高外,还发现含有很高的精氨酸,尤其是新疆黄华中精氨酸含量高达8.62毫克/克干重;属间、种间的游离氨基酸组成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不能完全反映出种属间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探讨了精氨酸对一些肿瘤细胞体外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精氨酸对艾氏腹水癌细胞体外蛋白质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受培养介质中一些氨基酸的影响;细胞内游离氨基酸浓度分析结果提示精氨酸的作用可能并不是通过干扰细胞内游离氨基酸池所引起,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实验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王良民 《生态学报》2009,29(12):6401-6406
王桉 (Eucalyptus regnans F. Muell.) 是澳大利亚桉树中最重要的商业用材和人工造林树种之一.研究王桉的施肥与其体内氨基酸的积累和转化及与食叶虫害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在温室内利用2种不同来源的土壤对王桉幼苗进行了不同磷施用量(100 kg hm~(-2)和 200 kg hm~(-2))处理.结果显示,不同土壤和不同磷施用量对苗木生长影响显著,但均未显著影响苗木各部分的氮和磷含量水平.苗木木质部渗出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酰胺为主,并与苗木生长和磷施用量呈反相关.不同土壤和磷施用量对苗木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和相对水平随叶龄变化明显,尤其是精氨酸在嫩叶氨基酸总量中只占2%~3%,但在老叶中占到20%多;精氨酸在老叶中的积累极有可能是某些蛋白质降解而精氨酸即时合成所致,因为精氨酸一般不在韧皮部转运.谷氨酰胺在树液中含量最高并与苗木生长呈反相关或许可以作为预测桉树发生食叶昆虫危害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灭菌土壤过量Mn~(2+)情况下棉花菌根根系和无菌根根系中游离氨基酸的差异,发现无茵根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是菌根根系的3倍多,但基性和偏基性的氨基酸含量和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均低于菌根根系。认为茵根根系中基性和偏基性氨基酸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寄主植物对过量重金属元素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