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硬毛中华猕猴桃叶分化不定芽的因素(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叶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加玉米素不能分化不定芽。加适量的吲哚乙酸能提高分化频率。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分别为24和6~12μmol/L时分化频率最高。GA_3抑制不定芽的分化。23℃比27℃更适于分化不定芽。光对不定芽的生长是必要的。叶柄和顶端幼叶的分化能力较叶尖、下部叶强。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和苦苣菜离体根段自发分化不定芽的分化率分別为34%~100%和0%~11.1%。前者每克鲜根中DHZ+ZR:GA_3+GA_(4/7):IAA:ABA的组成比为12.28:0.93:0.66:1,后者为0:2.60:0:4.94。蒲公英根中玉米素含量相对高,而IAA,GA与ABA含量相对低。苦苣菜根中含较多的ABA与GA,未能检测到玉米素。  相似文献   

3.
以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koreana)的叶柄为材料诱导分生结节,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树脂包埋切片法研究了朝鲜白头翁离体形态发生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表明: 叶柄在MS+3 mg⋅L–1玉米素(zeatin, ZEA)+0.5 mg⋅L–1吲哚乙酸(IAA)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2天后, 分生结节诱导率为82.5%; 培养56天后, 95%的分生结节转化成不定芽。组织解剖结构观察结果显示, 培养7、14、28和42天时分别观察到前分生结节结构、形成层和拟分生组织结构、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结构。朝鲜白头翁的不定芽起源于分生结节内部的维管中心。新分化芽基部类似愈伤组织的细胞团的显微切片结果显示, 基部组织上分布着表皮细胞或下表皮细胞、维管束形成层和拟分生组织细胞, 它们在朝鲜白头翁器官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樱桃砧木Colt离体叶片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樱桃砧木Colt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 ,通过先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以及叶片直接分化不定芽两种途径诱导再生。结果表明 :在MS附加NAA 1 0mg/L、KT3 0mg/L、ZT0 2 5mg/L培养基中 ,愈伤诱导率可达 1 0 0 % ;诱导的愈伤在MS附加NAA 0 2mg/L、IAA0 5mg/L、6 BA 0 5mg/L、KT 1 0mg/L、GA 0 5mg/L培养基中 ,不定芽分化率为 2 1 3% ;在MS附加 6 BA 6 0mg/L、NAA 1 0mg/L、GA 0 5mg/L中 ,叶片 -叶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 48 3%。  相似文献   

5.
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燕  罗睿  陈海丽  刘丹 《广西植物》2018,38(2):225-232
珠芽是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的营养繁殖结构,为揭示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中的特征,该研究以野外采集材料进行盆栽观察试验,通过形态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方法,探索滴水珠叶片和叶柄处珠芽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滴水珠珠芽发育过程在形态上分为叶柄无现象时期、早期珠芽结构分化和珠芽膨大成熟时期三个时期;相应的解剖学发育时期为珠芽原基启动期和形成期、原基分化期和膨大成熟期四个阶段。叶片和叶柄珠芽起始细胞均由叶柄腹面表皮下层薄壁细胞组织脱分化形成,起始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细胞团最后发育成珠芽原基;在原基分化期的特征是生长点形成,最终分化形成芽原基和鳞片叶;膨大成熟期的特征是珠芽结构不断生长,生长点侧生分化鳞片叶增多。叶片和叶柄处珠芽成熟脱落时期为灰色椭圆形结构,测得平均直径分别为(2.79±0.40)mm和(2.69±0.36)mm,外部有鳞片包裹,内部含大量营养物质。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珠芽遇土萌发,萌发率达75%。这表明滴水珠珠芽与同属植物半夏珠芽发育过程差别不大,都是无性克隆营养繁殖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软枣猕猴桃试管苗叶片和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软枣猕猴桃试管苗茎段和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得到再生植株。茎段外植体容易愈伤化,但其愈伤组织难以分化,叶片外植体不易愈伤化,但其愈伤组织容易分化。MS培养基分别附加BAP、Kin、TDZ或CPPU都不能诱导芽的分化,而MS附加玉米素能有效地诱导芽分化,其中以2.0mg/L玉米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樱桃砧木Colt离体叶片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砧木Colt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先诱导愈伤组织分不定芽以及叶片直接分化不定芽两种途径诱导再生,结果表明,在MS附NAA1.0mg/L、KT3.0mg/L、ZT0.25mg/L培养基中,愈伤诱导率可达100%;诱导的愈伤MS附加NAA0.2mg/L、IAA0.5mg/L、6-BA0.5mg/L、KT1.0mg/L,GA0.5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为21.3%,在MS附加6-BA6.0mg/L、NAA1.0mg/L、GA0.5mg/L中,叶片一叶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48.3%。  相似文献   

8.
3种玉兰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紫玉兰(M.liliflora Desr.)、二乔玉兰(M.oulangeana Soul.-Bod). 2材料类别茎尖和叶片. 3培养条件诱导叶片直接分化不定芽培养基:(1)MS 6-BA 1.0 mg·L-1(单位下同) IAA 0.1 GA3.0;(2)MS 6-BA 2.0 IAA 0.1 GA 3.0.茎尖分化不定芽培养基:(3)MS 6-BA 1.0 NAA 0.1 GA1.0.生根培养基:(4)1/2MS NAA 1.0.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琼脂浓度为6.5%,pH 5.4.培养条件为:温度14~28℃,光照时间10 h·d-1,光照度为2000 lx.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实生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成熟饱满的美味猕猴桃种子发芽获得实生苗,分别以实生苗的茎段、叶柄和叶片为材料建立了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以2.5mg/L的赤霉素(GA3)处理8h较适合;以培养基发芽较为适合;茎段、叶柄和叶片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为100%,且茎段、叶柄比叶片容易脱分化,但叶片的平均出苗率最高。再生苗在移栽5d后,开始长出新叶,10d后就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离体茎段形态发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猕猴桃离体茎段的形态发生过程中,6-(3-甲基-2-丁烯基氨基)嘌呤(2ip)像玉米素一样有促进离体茎段植株再生的良好效果,6-BA 次之,而激动素(K)几乎无作用。当赤霉素(1ppm)或赤霉素(1,5,10ppm)与玉米素(1ppm)联合应用时,无例外地均对器官分化起抑制作用。愈伤组织起源于离体茎段的形成层及韧皮部,部分初生木质部分子亦参与了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上的芽发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其内方的若干细胞亦加入了芽原基的形成。在个别情况下,芽原基亦发生于深层。芽原基形成时有淀粉积累,但在它近表层及两侧叶原基发生的地方,淀粉粒却很少或不存在。从芽原基向内至薄壁组织部分,淀粉粒由小到大,由稀到密这一梯度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11.
蓝浆果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高丛蓝浆果(V accin ium corym bosum)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离体再生的多个因素,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改良1/2 M S ZR 5 m g.L-1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分化,再生率达100%。不同节位叶片对蓝浆果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以幼嫩的1~2节位的叶片比较容易分化不定芽;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叶片创造伤口和不经暗处理或短时间处理有利于不定芽分化。低浓度IBA有利于叶片再生茎段的生根,在改良1/2 M S IBA 0.1 m g.L-1培养基上蓝丰(B luecrop)生根率为66.7%,而伯克利(B erk ly)仅为33.3%。  相似文献   

12.
裂叶悬钩子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叶悬钩子(Rubus laciniatus W.cv.Thornless Evergreen)是蔷薇科悬钩子属一种重要的小果类植物。我们在以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成功的基础上,对其叶片不定芽形态发生过程作了进一步观察。供接种的叶片从基部去掉叶柄,按前文的操作顺序进行灭菌,接种和培养。从培养第3天起,从叶片基部与叶柄接合处切取材料固定,以后每隔2天取样一次,一直取到20  相似文献   

13.
香石竹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从不同细胞分裂素及其他激素配合使用等方面进行筛选,建立香石竹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影响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其中较低浓度的6-BA(0.5 mg·L-1)和TDZ(0.001 mg·L-1)配合使用能有效诱导香石竹叶片不定芽分化;添加一定浓度的PP333(4 mg·L-1)可提高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和平均芽数.香石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0.002mg·L-1TDZ 0.5 mg·L-16-BA 0.2 mg·L-1IAA 4 mg·L-1PP333;壮苗培养基为:MS 0.2 mg·L-1 6-BA 0.2 mg·L-1I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不定芽诱导频率达到42.61%,平均芽数为4.53个.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及结鳞茎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 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 S+0.5 BA+1.0 NAA,分化率达到28%;诱导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 S+0.5 BA+1.0 NAA+0.1 KT,分化率达到12.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 S+0.2 NAA,60 d后增值率达到318%;最佳结鳞茎和生根培养基为M S+9%蔗糖,蔗糖浓度为3%~9%时,对结鳞茎和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1%时,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香艳梨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香艳梨的茎尖,不带芽茎段,带芽茎段,叶片,叶柄为试材,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0.5~2.0mg/L的6-卡基氨基嘌呤(6-BA)和0.1mg/L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试材用0.1%HgCl2灭菌5~6分钟为宜;在7月份接种感染率低,愈伤组织形成较快;茎尖,不带芽茎段,带芽茎段,叶片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叶片的脱分化,分化的效果尤为明显,叶柄不宜作外植体;1/2MS+1.5mg·L-16-BA+0.1mg·L-1NAA有利于脱分化;1/2MS+1.0mg·L-16-BA有利于分化;瓶外生根优于瓶内生根。本试验可为香艳梨的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普通烟草及胶烟草叶外植体分化及脱分化所要求的外源激素的激动素/生长素的比值不同,在脱分化过程中,前者的iPA含量达 720.0 ng g~(-1)FW,而后者未检测到。分化时期的ZR/GA_(4 7)或iPA/GA_(4 7)含量均高于脱分化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生葡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野生山葡萄左山—1、左山—2、燕山葡萄燕山—1和秋葡萄平利—7的叶片、叶柄、茎段及单芽茎段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诱导左山—1叶片分化出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BA 5.0mg/L NAA0.1mg/L,诱导率2.5%;诱导平利—7叶柄分化出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BA7.0mg/L NAA0.1mg/L,诱导率1.95%;诱导左山—1、燕山—1和平利—7茎段分化出不定芽的培养基与叶柄相同,但诱导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25%、4.88%和6.49%;应用这一培养基对平利—7、左山—2的单芽茎段进行培养,丛状不定芽的诱导率均为100%。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 BA0.5mg/L IB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1—0.2mg/L。  相似文献   

18.
以切花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品种‘神马’为试材,外源喷施0.1mmol·L-1的亚精胺(Spd)与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转入昼10h/夜14h的短日条件下进行开花诱导,测定不同花芽分化时期顶芽内源多胺[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和几种激素[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赤霉素(G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多胺对激素和花芽分化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能够显著影响顶芽内源多胺(Put、Spd、Spm)和激素(IAA、ZR、iPA、GA)的含量,顶芽内高水平多胺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的启动和保持;外源多胺及多胺合成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内源多胺含量从而影响内源激素或者直接影响内源激素和内源多胺,进而调控花芽分化:内源Put与IAA关系密切,高水平的内源Put不利于IAA的积累;ZR和iPA含量与内源多胺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外源多胺及多胺合成抑制剂对GA的影响主要在花序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且高水平的内源Spd和Put不利于G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烟草叶片、花萼、叶柄在附加2mg/L BA和0.1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具高诱导率和分化率。本文着重观察了这三类外植体启动时的细胞形态及器官发生过程。发现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各处薄壁细胞均可启动,含有叶绿体的同化组织一般在2—3天普遍启动,被启动细胞脱分化形成分生型胚性细胞,并进入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面一般不规则,以后形成分生细胞团。叶片、叶柄中有些分生细胞团可直接分化为不定芽;不定芽数量多,密集成芽丛;分化速度快,一般10—15天,花萼经愈伤组织阶段,分化速度较慢,约25天,芽亦少。观察了三者形态发生的过程,一般芽为外起源,少数为内起源;根一般为内起源。从细胞启动到芽原基形成均有淀粉积累,以叶片最明显,芽形成后淀粉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双色豆瓣绿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名称:双色豆辦绿(Peperomia obtusifoliavariegeta)。材料类别:叶片及叶柄。培养条件:MS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DA(0.1mg/L~2mg/L)及不同浓度IAA(0.1mg/L~1mg/L)诱导芽的分化;MS培养基加入1mg/LIAA诱导生根。试管苗移栽于20℃人工气候室内。组织培养温度24~26℃,每天光照10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盆栽黄、绿相间的叶片及紫色叶柄为试验材料。表面常规消毒后,切成0.7cm见方的小块于不同诱导培养基上。约经2~3个月可见外植体上出现绿色小点,继之形成芽。从不同浓度BA及IAA配比看出,每升培养基中BA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