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蕲蛇酶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水英  林爱珍 《蛇志》1998,10(3):20-20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1]。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导致肢体动脉狭窄、闭塞,以致肢体发生缺血性坏疽。我们科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日收治ASO12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蕲蛇酶治疗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敏  曾庆玲 《蛇志》2005,17(3):162-163
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周围血管病科常见病,由于肢体动脉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而导致的肢体远端缺血,患者病程长、痛苦大、残肢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科于2002-2004年对46例ASO病人用蕲蛇酶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经验总结(17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水英  郭勇 《蛇志》2003,15(4):25-27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是一种周围血管疾病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血管动脉粥样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 ,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 ,使肢体缓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发生。ASO好发于中、大动脉 ,以股动脉闭塞常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不合理及人口老龄化 ,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 ,ASO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典型的 ASO患者初期多数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其常常也是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ASO常伴有大关节酸痛 ,肢体怕冷、乏力、麻木感、刺痛感。初期患者的体征多不明显 ,只有血脂升高、血糖偏高、…  相似文献   

4.
陈宝珠  范淑华  郑光儒 《蛇志》2001,13(4):57-58
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ASO)是四肢中、大动脉的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阻塞、缺血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 。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 ,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临床以下肢发病多见 ,病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 ] 。我科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下肢 ASO病人 74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4例中 ,男 5 9例 ,女 1 5例 ,年龄 40~86岁 ;单纯左下肢发病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98条血管)术前经CTA诊断后,行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18个月,分析踝/肱指数(ABI)、血管内径、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的变化。结果:成功完成77例(98.7%)患者、97条(99.0%)患肢的PTA和支架植入术,除1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导丝未能成功通过病变导致介入失败外,其余病例经介入治疗后均开通,术中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血肿、血管壁破裂、穿孔或内支架移位,远端血管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9±0.23)恢复至(0.86±0.26),下肢血管内径及足背动脉搏动均明显改善。结论:PTA和血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6.
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8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保华  张建文  唐文生 《蛇志》2002,14(1):39-39
我们于 1 998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1月共收治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89例 ,采用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9例患者均按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确诊。其中 ,男 82例 ,女 7例 ;年龄 46~ 78岁 ,平均 6 2 .3岁。既往有吸烟史者 73例。肢体光电容积血流图异常 89例。彩色 B超提示 :肢体动脉狭窄 ,有粥样斑块者 89例。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 8年。其中 1期患者 3 2例 ,2期患者 3 8例 ,3期 1级患者 1 8例 ,3期 2级患者 1例。1 .2 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52例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合理调整饮食,加强患肢和创面护理,有效的时症处理,以及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合理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恢复.结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除采用恰当的外科治疗手段,实施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6例,根据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以下3组,即无动脉硬化组(276例)、单纯性动脉硬化组(598例)和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72例)。分析和比较三组之间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ALT水平逐渐升高,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AST水平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和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组,而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之间As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之间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LT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3048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LT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318例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并依照Fontaine分类法将患者分成临床四期。2)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2012年100例体检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3)将上述1、2组的数据做两样本t检验,并将1组数据根据临床的分级进行内部小组t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P〈0.01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着临床分级的进展而进一步降低。结论: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发生成负性相关,低浓度血清胆红素是独立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监测和评估糖尿病肢动脉闭塞症病情变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5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分为一、二和三期组,各25例,并纳入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体内一氧化氮、内皮素1、6-酮-前列腺素F1a和血栓素B2水平变化,并运用高分辨率超声对患者及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随着病程变化,健康对照组与三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相比较高,一、二和三期患者的EDD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期患者的EID值较健康组、一期及二期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期与三期患者IMT与对照组相比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可反映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程发展,可作为这临床诊断与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肝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2 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946 例,根据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以下3 组,即无动脉硬化组(276 例)、单纯性动脉硬 化组(598 例)和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72 例)。分析和比较三组之间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2 型糖尿病患者的ALT 水平逐渐升高,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AST 水平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和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组,而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之间AST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之间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LT 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3048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LT 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2)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2]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特别是骨科手术患者,其中以骨科下肢手术及创伤患者最为常见,其临床多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或压痛,重者可见患肢皮肤紫绀、皮温异常、无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本文对骨科患者围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例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病例,全部行MS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阻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能显示包括肠管扩张积液、肠管壁增厚、肠管壁积气和腹腔积液等征象.结论:MSCTA是诊断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一种快速,敏感、无创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概述下肢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在我国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糖尿病足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后较差,其中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病死率30﹪,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的下肢缺血患者5年病死率达70﹪,主要死亡原因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下肢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凉、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缺  相似文献   

15.
重视周围血管疾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水英  冯蔚芬  林爱珍 《蛇志》2007,19(2):147-149
周围血管疾病(PAD)系指导致大动脉和非冠状动脉分支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或瘤样扩张的多种疾病状态,其中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内脏动脉和下肢动脉血管分支。临床表现为大动脉及其动脉分支(除外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和瘤样病变,它包括(除心脏以外)所有循环系统疾病。因此,PAD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是由于机体内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在动脉壁中大量积累,进而造成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和管腔狭窄的病理改变.据报道,低剂量弱激光疗法(LDLT)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LDLT是否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用高脂饮食(HFD...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蔚芬  林爱珍 《蛇志》2005,17(3):187-189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肢体缺血、神经功能障碍和感染。2001-2004年我科对78例DF患者进行X线、彩超、CT检查明确肢体动脉硬化、迂曲、狭窄、闭塞改变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性病变患者,先行置管溶栓治疗,再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其溶栓效果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本组溶栓总有效率为86.1%,尿激酶用量(75.5±34.6)万单位,溶栓后31例下肢缺血症状改善,下肢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下肢跛行距离明显延长,无垃圾脚发生。球囊及支架成形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39±0.11升高至术后的0.79±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48月,无死亡病例,9例出现支架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5例出现糖尿病膝下动脉狭窄闭塞,给予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减轻,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3年行下肢截肢治疗。结论:CDT联合球囊及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PTA血管成形或支架置入赢得时机,改善下肢缺血,该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与葛根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加曲班治疗。治疗前使用降糖和降压药物使血糖和血压保持稳定。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动脉压比值。结果:单用阿加曲班组及联合葛根素组在改善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联合葛根素组比单用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效果更佳(P<0.01)。在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动脉压比值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联合葛根素组比单用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使用阿加曲班与葛根素联合治疗,效果良好,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血管壁切应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中管壁的脉动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始动和主要的决定作用。本文比较了几种计算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认为采用有约束的弹性管模型计算获得的动脉壁切应力更适合于临床应用。根据检测得到的正常人和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等数据,计算两者的颈动脉壁面切应力。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壁面切应力比正常人显著减小。这表明,颈动脉的壁面切应力可以作为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