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同时对其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进行评估,使不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标准化.方法:连续30天用SYSMEX CA- 1500及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同时检测并比对仪器配套定值质控物的PT、INR、APTT、FIB、TT值;同时连续30天利用两台仪器检测并对比新鲜血标本的PT、INR、APTT、FIB、TT值.结果:SYSMEX CA- 1500及CA-7000日间质控物各检测项目:PT、INR、APTT、FIB、TT变异系数均小于5%.CA- 1500及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新鲜血标本:PT、INR、APTT、FIB、TT统计分析结果,t检验其P值均>0.05;相关系数r在0.993-0.999之间;两台仪器的偏差均符合1/2美国CLIA’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结论:两台仪器PT、INR、APTT、FIB、TT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经统计分析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凝血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系统误差.而且使其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给临床可提供一个准确、可靠一致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使临床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和评价HISCL-5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方法:对HISCL-5000系统定量检测项目HBsAg的精密度、线性范围、临床特异性与临床灵敏度、携带污染率、干扰试验、血清转化盘进行性能评价,并验证其参考区间,与ARCHITECT-i2000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HBsAg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CV均小于10%,线性范围高、中、低浓度的R~20.95,临床特异性97.7%,临床灵敏度100.0%,携带污染率小于1%,干扰项目结果符合临床要求,血清盘转化可检出HBsAg由阳到阴的血清转化,参考区间符合厂家要求;比对试验的结果 R~20.95且总一致率达到93%。结论:HISCL-5000定量检测HBsAg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线性宽、重复性好、准确度佳、快速、简便等优点,能大大提高HBsAg的检出率,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ELISA检测外用人纤维蛋白原中纤溶酶原残留量,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应用。方法按照方法学验证的要求,对专属性、线性与定量范围、样品稀释线性、准确性、精密度、耐用性、样品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应用该方法检测外用人纤维蛋白原主要工艺步骤样品及成品中纤溶酶原残留量,并进行分析和控制。结果专属性验证结果表明,制剂缓冲液对检测结果无干扰,准确性均在(100±10)%以内;线性和定量范围验证结果表明,在0.137~100 ng/mL定量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对照品回收率均在(100±20)%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5%;样品稀释线性验证结果表明,将样品稀释至0.332~83.050 ng/mL范围内,准确性均在(100±20)%内,CV均<15%;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回收率均在(100±20)%以内;精密度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CV均<10%;耐用性验证结果表明,样品孵育时间缩短至2.0 h,回收率为(89.5±1.4)%,CV为1.5%;样品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样品室温放置6 h以内,冻融3次以内,准确性均在(100±20)%以内。用此方法检测外用人纤维蛋白原主要工艺步骤样品及成品中的纤溶酶原残留量,结果表明层析步骤去除了95.1%纤溶酶原,是控制纤溶酶原的关键步骤;3批样品纤溶酶原残留量检测结果批间CV<20%,生产工艺稳定。结论该方法线性与定量范围、样品稀释线性均达到可接受标准,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耐用性、样品稳定性均良好。应用此方法检测外用人纤维蛋白原中的纤溶酶原残留量,为去除痕量纤溶酶原时提供检测分析手段,有利于人纤维蛋白粘合剂产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凝固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Ⅷ(FⅧ)效价进行验证,并考察正常质控血浆(CPN)和人凝血因子Ⅷ国家标准品(CRM)贮存的稳定性.方法 实验采用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人FⅧ效价,依据2003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选择准确度、线性、范围、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6个参数进行验证;CRM和CPN复溶后分装冻存于-80℃保存,不同时间检测其复融1次后的效价.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检测CRM 5个不同效价的回收率为85% ~93%,重复性的CV均<10%,不同试验人员检测相同样品和不同时间检测相同样品的CV均<10%,人凝血因子ⅧCRM在0.30 ~ 1.21 IU/mL范围时r2=0.996(>0.980);肝素钠浓度≤0.25 U/mL时无干扰.CRM复溶后分装并冻存1次的效价损失至少20%,随着冻存时间延长损失更多;冻融1次的CPN 2个月内效价基本没有损失.结论 用全自动凝血仪凝固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方法有效;CRM复溶后冻存效价有所下降,需重新标定后再用,冻融1次的CPN效价至少2个月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硇洲马尾藻(S.naozhouense)褐藻多酚,并通过超滤进行分子量分级得NW1和NW2两部分,检测其总多酚的含量.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NW1和NW2体内对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表明,硇洲马尾藻多酚NW1在10~40 mg/kg.d剂量范围能显著延长CT和BT,在5~15 mg/mL浓度范围显著增加PT和TT,表现出良好的全面抗凝血活性;NW2能显著延长CT和BT,对TT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但对PT无效果,且在高浓度(15 mg/mL)时表现出显著的缩短PT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介素17A(IL-17A)、胆碱酯酶(CHE)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84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6例,另选取同期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凝血四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IL-17A、CH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HB患者血清IL-17A、CHE与凝血四项、ALT、AST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的FIB、CHE水平逐渐升高,PT、APTT、TT、ALT、AST、IL-17A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A与FIB、CHE呈负相关,与PT、APTT、TT、ALT、AST呈正相关(P0.05);CHE与FIB呈正相关,与PT、APTT、TT、ALT、AST呈负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中IL-17A、CHE水平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联合检测IL-17A和CHE有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陈笑  谢垚  张苗  姚莎莎 《病毒学报》2022,(3):523-527
针对某厂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epatitis B virus nucleic acid,HBV-DNA)定量测定试剂盒声明的检测下限及线性范围下限的批内精密度进行补充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参照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182-2010《核酸扩增检测用试剂(盒)》,基于ABI STEPONE PLUS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某厂家HBV-DNA定量测定试剂盒声明的检测下限浓度(30 IU/mL)和线性范围下限浓度(100 IU/mL)的临床血清样本,进行相关性能评估。本次评估结果显示检测下限浓度为50 IU/mL(20次检测结果检出率≥90%),线性范围内最低检测浓度水平为300 IU/mL(变异系数CV<5%),与某厂家HBV-DNA定量测定试剂盒申明的检测下限不相符,批内CV<5%不能覆盖整个线性范围,故本实验室根据评估结论完善了HBV-DNA定量测定结果的审核规则,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为临床...  相似文献   

8.
人体位改变对凝血因子某些因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凝血因子检测的影响 ,给循证医学和凝血因子检测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室证据。方法 :1 0 5名志愿者经同体配对试验 ,在不同季节分批抽取不同体位、不同时间、同一部位血液 ,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与质控品同批分析疑血因子 5项指标。结果 :以卧位为基线与坐位相比 ,各项指标平均改变 7.0 7% ,多者9.33 % ,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0 1 )。根据变化百分数大小依次为 :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时间 (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其中FIB、TT、APTT结果升高 ,呈正相关 (r>0 .97) ,而PT、INR则下降 ,呈负相关。改变体位 1 5min内 ,各参数平均恢复到原体位的 95 .2 %。季节、年龄和仪器差别不影响本实验。结论 :人体位改变能引起凝血因子显著生理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IC孕妇57例(DIC组)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7例(健康孕妇组)及在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7例(非孕妇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根据DIC组的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两亚组治疗前PT、TT、APTT、FIB、D-D、PL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IC组治疗前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孕妇组、非孕妇组比较,DIC组PT、TT、APTT延长(P0.05),D-D水平升高(P0.05),FIB、PLT水平降低(P0.05);与非孕妇组比较,健康孕妇组PT、TT、APTT缩短(P0.05),D-D水平降低(P0.05),FIB、PLT水平升高(P0.05)。DIC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组治疗前的PT、TT、APTT短于无效组(P0.05),D-D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FIB、PL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PT与APT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外,其他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DIC孕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异常改变,检测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对DIC孕妇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以HCA3通用抗体作为包被抗体,N1抗血清作为显示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确定线性范围,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并用该方法对3个厂家共9批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的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NA质量浓度在0~50 ng/m L时线性良好(r20.99);回收率为97.54%~104.02%;实验内CV10%,实验间CV15%。不同厂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NA含量差异很大,NA与HA(血凝素)的百分比最高达到29.85%,而最低的只有7.00%;而同一厂家各批次疫苗间的NA与HA的比例较为稳定。结论成功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NA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及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能满足甲型H1N1流感疫苗NA含量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对本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程序方法学性能进行评价,以了解其方法学性能是否符合临床及本实验室检测要求。方法 分别取高浓度(HP)和低浓度(LP)两个水平的患者标本对精密度进行评价,取国家标准品(L1-L6)对正确度、线性范围及检测下限进行评价。结果 高浓度(HP)和低浓度(LP)两个水平的患者标本CV均低于5.0%,精密度符合要求;L1-L6检测结果均在国家标准品的允许范围内,正确度符合要求;a=0.9867,r2=0.9985,线性范围符合要求;国家标准品中的L4稀释后,300 IU/mL、500 IU/mL均可检出,符合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要求。结论 本室所评价的试剂盒方法学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适合在本室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用手机震动器替换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混匀马达后的性能。方法测定混匀马达被替换后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PT、APTT、FIB三个项目,并与用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结果比对。结果PT、APTT、FIB三个项目测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及线性情况良好,结果可靠。且与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比对结果一致。结论用手机震动器替换血凝分析仪混匀马达,符合使用要求,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凝血指标及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参考区间。方法:以十所三甲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268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1700例,早产儿983例,选择同期十所医院职工健康体检1000例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对象凝血指标及12项生化指标,并建立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结果:足月新生儿PT、TT、APTT凝血指标较对照组延长,Fib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早产儿PT、TT、APTT较足月儿延长(P=0.000),Fib(P=0.001)降低;足月新生儿G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00),早产儿Glc水平较足月新生儿更低(P=0.000);足月新生儿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C、Cr、BUN、ALT含量均在对照组之下(P=0.000),早产儿相对更低(P均0.05);足月新生儿LDH、CK酶活性及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早产儿水平更高(P0.05);足月儿血清Alb、TP及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更低(P均0.05)。结论:新生儿凝血表达与成人不同,凝血及部分生化指标参考区间的变化与年龄有联系,有必要为新生儿建立与年龄相关的凝血、生化指标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为制定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6例健康妊娠妇女(实验组)与794例非妊娠育龄妇女(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即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并比较5项指标在妊娠早、中、晚期妇女与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1)实验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39.10%)显著高于对照组(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FT4、TT4水平随着妊娠期的进展逐渐降低,TSH水平逐渐升高,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妊娠期FT3、T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检测应作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必查项目之一,且制定早、中、晚期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参考值范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5-3(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EA、CA-153水平,并结合常规活检和术后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三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CEA、CA15-3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30.56%、47.22%、97.22%和88.78%、73.47%、77.55%、94.90%,联合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联合CEA、CA15-3检查可提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95例,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临床分期、放化疗、伴随疾病、身体状况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及是否发生血栓等指标。调查入选患者的高凝状态指标,包括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of whole blood,APTT)和D-二聚体(D-dimer)。结果:1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LT高于正常上限的有42例(21.5%),FIB升高的有78例(40%),TT延长的有12例(6.2%),PT缩短的有45例(23.1%),D-D升高的有60例(30.8%),APTT缩短的有15例(7.7%)。两项指标异常的有62例(31.8%),FIB和D-D升高的有32例(16.4%);三项指标异常的有27例(13.8%),PLT、FIB及D-D升高的有15例(7.7%);四项指标异常的有5例(2.6%),PLT、FIB及D-D升高,而PT缩短的有5例(2.6%)。所有患者各凝血指标中位值PLT为219×109/L,FIB为3.6 g/L,TT为13.4 s,PT为10.8 s,D-D为0.341 mg/L,APTT为29.7 s。结论:高凝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An 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quantify endogenous cyclic guanosine 3′,5′-monophosphate (cGMP) in human plasma. The LC–MS/MS and competitive enzyme immunoassay (EIA) assays were compared. cGMP concentrations of 20 human plasma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both methods. For the MS-based assay, plasma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a simple protein precipitation procedure by acetonitrile prior to analysis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LC–MS/MS. De-protonated analytes generated in negative ionization mode were monitored through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A stable isotope-labeled internal standard, 13C10,15N5-cGMP, which was biosynthesized in-house, was used in the LC–MS/MS method. The competitive EIA was validated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GMP fluorescence assay kit. The intra-assay accuracy and precision for MS-based assay for cGMP were 6–10.1% CV and ?3.6% to 7.3% relative error (RE), respectively, while inter-assay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ere 5.6–8.1% CV and ?2.1% to 6.3% RE, respectively. The intra-assay accuracy and precision for EIA were 17.9–27.1% CV and ?4.9% to 24.5% RE, respectively, while inter-assay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ere 15.1–39.5% CV and ?30.8% to 4.37% RE, respectively. Near the lower limits of detection, there was litt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GMP concentration values in human plasma generated by these two methods (R2 = 0.197, P = 0.05). Overall, the MS-based assay offered better selectivity, recovery,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ver a linear range of 0.5–20 ng/mL. The LC–MS/MS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cGMP to support clinical mechanistic studies of curative pharmaceutic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