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目的:比较采用肱骨大结节锁定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7.07诊治的2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肱骨大结节锁定板治疗14例(A组),采用空心钉治疗10例(B组)。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来进行评价。结果:A组(肱骨大结节锁定板)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空心螺钉),术后3月肩关节功能评分较B组优,最终肩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在住院日、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方面,B组比A组高。结论:对于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大结节锁定板比空心螺钉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折12例;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内翻角度、肱骨头高度;患肩功能评分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及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5±1.8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89.0±3.2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为平均81.2±14.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27.6±5.3;根据UCLA评分系统,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9.4%。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范围分别是143±20°、138±9°、44±12°、42±9°。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9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8±16°。根据Paavolainen方法,末次随访优30例、良7例、差1例。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UCLA)、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更低,ASES、UCL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后伸、前屈、外展、内收活动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相比,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手术时间偏长,但其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手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钢内固定治疗,采用DASH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 Score)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为63.5±3.2岁(53~82岁),男性2例,女性7例,根据Neer分型,单纯二部分骨折5例,二部分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2±3.2个月。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2.7±2.5周,末次随访时,7例无明显肩关节疼痛,2例有轻微疼痛,Constant评分平均87.0±4.2分;DASH评分平均20.9±2.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31.3±2.1;SF-36评分平均分,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7±0.4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6±1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4例,三叶草钢板治疗48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肩关节Neer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二种治疗方法在Neer评分优良率和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锁定加压钢板优于三叶草钢板(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1)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n=41)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随访6-36个月,平均(18.6-± 2.3)月,观察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患肩活动度.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观察手术并发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满意率87.81%,对照组满意率70.73%.两组满意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6,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展和外旋活动度与对照组同期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895,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4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9~21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0.4周(8~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优点,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Neer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按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1%,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可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配对将其分为两组:交锁髓内钉组和锁定钢板组,每组各4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nstant肩关节评分、Mayo肘关节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6~24)个月.锁定钢板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而交锁髓内钉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nstant肩关节评分均较锁定钢板组明显缩短、减少或降低(P<0.05或<0.01),而两组的Mayo肘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明显高于交锁髓内钉组的6.67%(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接近,但交锁髓内钉组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而锁定钢板组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含4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解剖钢板术式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式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法的疗效,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是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程、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的愈合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式治疗FSNH,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为积极的临床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升高,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较高,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锁定钢板对于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对比半肩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92例患者区分为A组(n=44,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B组(n=48,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血清应激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均升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但两组上述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均升高,但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大致相当的临床疗效,但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应激反应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以锁骨钩钢板为对照,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8例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结合Nice结环扎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和UCLA评分。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 Murley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固定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痛疼程度轻,相较于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结合Nice结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n=66)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治疗,32例)和B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34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P<0.05),B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增大(P<0.05),且B组术后3个月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BS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相比,OBS结合Nice结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肩关节前上方入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分别采取改良肩前上方入路(A组)、肩峰下外侧入路(B组)和肩关节前内侧入路(C组)结合锁定近端肱骨接骨板固定治疗7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3月Constan-Murley评分和骨折愈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二者均大于C组(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周VAS评分无差异(P0.05),二者均小于C组(P0.05);术后3月,A组和B组Constan-Murley评分、骨折愈合率无差异(P0.05;P0.0125),二者均大于C组(P0.05;P0.0125)。结论:改良肩前上方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同时具备术中改变切口扩大显露的灵活性,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顺行交锁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MIPO组(42例)采用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髓内钉组(42例)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钢板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第12个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O组和髓内钉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钢板组(P<0.05),MIPO组和髓内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术后第12个月UCLA评分均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第12个月MEPS无差异(P>0.05)。术后第12个月MIPO组、钢板组EQ-5D评分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桡神经损伤、肩峰损伤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损伤以钢板组发生率最高,肩峰损伤以髓内钉组发生率最高。结论: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对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是肱骨干中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粹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应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强度以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后应用Constant-Murlay评分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nstant-Murlay中疼痛、ADL、ROM和总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5 d、15 d、30 d和60 d,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肌力不足、异位骨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Constant-Murlay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时间为自变量,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分型、受伤时间是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安全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在手术中应对影响疗效的因素予以注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