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范围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狭窄范围分为单支狭窄组(n=68)、双支狭窄组(n=82)、三支狭窄组(n=70),按狭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狭窄≤50%,n=62),中度组(50%狭窄70%,n=66),重度组(狭窄≥70%,n=92),另选取51例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HRV各项指标,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狭窄范围患者、不同狭窄严重程度患者正常平均N-N间期(SDNN)、正常相邻每5minR-R间期均数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正常N-N间期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间期差值高于50 ms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RMSSD、pNN50、LF、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SDNN、SDANN低于对照组,LF/HF值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狭窄范围、不同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患者pNN50、LF、HF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冠脉狭窄范围的增加或狭窄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SDDN、SDANN、RMSSD逐渐降低,LF/HF值逐渐升高(P0.05)。结论:HRV是评估心脏自主功能的良好指标,该指标中SDDN、SDANN、RMSSD、LF/HF值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狭窄范围的良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VA)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关系,探讨扩心病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扩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年龄配对,取4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依据其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组及单纯扩张型心肌病(MVA-)组,分析组间HRV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扩张型心肌病(MVA-)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均有降低(P<0.05)L与(MVA-)组相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组HRV相关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子,可能可以用HRV预测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抑郁对心率变异性(HRV)、内皮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出院当日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值将其分为抑郁组(评分值≥53分)41例、非抑郁组(评分值<53分)76例。对比两组患者HRV相关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内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差异,记录两组随访期内MACE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出院当日,抑郁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水平低于非抑郁组患者;频域指标中LF、LF/HF的水平高于非抑郁组,HF的水平低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患者T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的FMD、NMD水平均低于非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抑郁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后合并抑郁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并最终增加MAC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及频域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37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3分钟的心电图记录HRV时域[R-R间隔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隔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隔差值>50 ms的数目占所有R-R间隔总数百分比(PNN50)]和频域[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总功率(TP)]参数。根据颈动脉超声有无斑块形成分为无CAS组和CAS组,分析其与HRV各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无CAS组相比,CAS组年龄、心血管疾病、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大多数HRV参数低于无CAS组,包括SDNN、RMSSD、PNN50、LF、LF/HF、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DNN与年龄、病程、心血管疾病、饮酒呈负相关(P<0.05或P<0.01);RMSSD与病程、饮酒呈负相关(P<0.05或P<0.01);PNN50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LF与年龄、病程、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与DBP、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P<0.05或P<0.01);HF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与LDL呈正相关(P<0.05或P<0.01);LF/HF与年龄、心血管疾病、TG呈负相关(P<0.05或P<0.01);TP与年龄、病程、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与DBP、LDL呈正相关(P<0.05或P<0.01)。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部分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SDNN、RMSSD、LF、LF/HF、TP降低仍然与CAS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均P<0.05)。进一步按糖化血红蛋白(≤7.0%、>7.0%)分层后分析,糖化血红蛋白>7.0%组的患者SDNN、RMSSD、LF、TP的降低与CAS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P<0.05),而在糖化血红蛋白≤7.0%组,仅RMSSD、PNN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RV参数SDNN、RMSSD、LF、TP降低与CAS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且糖化血红蛋白>7.0%的患者有更多的HRV参数(SDNN、RMSSD、LF、TP)与CAS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的相关性及其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其中单纯T2DM患者69例(单纯T2DM组),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51例(DPN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心功能检查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计算HRV值[总标准差(SDNN)、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PNN50)、差值均方根(RMSSD)]和DC值,根据各组受试者的DC值,统计对比各组的猝死风险,并分析T2DM患者DC值与HRV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纯T2DM组、DPN组的SDNN、PNN50、RMSSD、DC值依次降低(均P0.05)。对照组、单纯T2DM组、DPN组各猝死风险等级分布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DPN组猝死高危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PN组猝死高危比例高于单纯T2DM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T2DM患者的DC值与SDNN、PNN50、RMSSD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的DC值、HRV指标均低于正常人群,合并DPN的T2DM患者猝死风险明显提高,DC值与HRV指标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一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钠200 IU/kg体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及普萘洛尔20 mg/日3次口服等常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滴注,每日二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浆脑钠肽(96.72±19.43 ng/L)较对照组血浆脑钠肽(147.53±26.89 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并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从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记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压变异性(BPV)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血管受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RV、BPV指标,并分析PWV与HRV、BP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管受损组的5 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于对照组,低频(LF)、高频(HF)、低高频之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受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脉压(24h P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脉压(nP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与LF、HF、LF/HF、24h SBP、24h PP、dSBP、dPP、nSBP、nP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部分HRV、BPV指标与PWV呈明显的相关性,说明HRV和BPV与患者的血管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迷走神经刺激对蟾蜍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蟾蜍心脏和右侧迷走交感干离体后,以不同频率电刺激神经,记录心电图曲线并作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交感神经阻断后,电刺激迷走交感干,心率(HR)显著下降(P0.01),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和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升高(P0.01),不同频率刺激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变化较大;给药组0.2Hz时高频(HF)显著升高(P0.01),低频/高频比值(LF/HF)明显降低(P0.05),0.8Hz时HF和LF/HF接近刺激前水平。结论: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频率,迷走神经降低心率的作用增强;没有交感神经调节条件下的迷走神经对心率和心率变异的调节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15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其中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57例,多支病变59例;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包括轻度42例,中度60例,重度52例),另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检测血清YKL-40、LTBP-2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与血清指标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2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个数百分比(PNN50)水平低于对照组,低频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范围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比较,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LF/HF水平比较,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LF/HF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冠心病组血清YKL-40、LTBP-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P<0.05);不同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患者血清YKL-40、LTBP-2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与血清YKL-40、LTBP-2水平呈现负相关,LF/HF水平与血清YKL-40、LTBP-2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YKL-40、LTBP-2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随冠脉病变狭窄范围和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动态心电图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呈现负相关,与LF/HF水平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IP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负荷量、心功能,将IPVCs患者分别分为低负荷组(1%~10%,n=51)、中负荷组(10%~20%,n=65)、高负荷组(20%,n=34)及LVEF50%组(n=106)、LVEF≤50%组(n=44)。另选取同期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HRV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IPVCs与HRV的相关性。结果:高负荷组RMMSD、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负荷组和中负荷组,中负荷组和高负荷组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负荷组(P0.05),高负荷组LF、HF均明显低于中负荷组(P0.05)。LVEF≤50%组RMMSD、PNN50、LF、HF较对照组、LVEF50%组明显降低(P0.05)。IPVCs负荷与LVEDD、LVESD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IPVCs负荷与RMMSD、PNN50、LF、H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IPVCs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有关,迷走神经张力减弱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诱发HRV异常。  相似文献   

11.
唐学杰  刘兴德 《蛇志》2007,19(3):191-193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监护下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病不同级别心功能不全的HRV变化。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和无创性心功能测定高血压病不同级别心功能不全的心率变异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血压病不同级别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心功能损害的加重心率变异时域参数SDNN、SDRNN、RMSSD、PNN50和频域参数TP、VLF、LF、HF、LF/HF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在高血压病不同级别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Ⅱ(AngⅡ)对家兔心率变异(HRV)影响的机制。方法:分别给家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AngⅡ,溴化六烃季胺(HEXB),HEXB+AngⅡ检测安静状态下连续5 min的心电图并进行HRV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的时域指标SDNN和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频域指标低频(LF)升高,而高频(HF)和总功率(TP)明显降低;HEXB+AngⅡ组与HEXB组相比无明显区别。结论:交感神经阻断剂HEXB不能影响AngⅡ的作用,AngⅡ主要通过抑制中枢自主神经的传出,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来降低HR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入选32例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PCI治疗且合并心力衰竭的AMI患者,再灌注后随机分为洋地黄组(西地兰0.2 mg,n=17)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 L,n=15)。在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用药后3小时、用药后6小时、用药后12小时、用药后24小时进行5分钟HRV分析。结果:1洋地黄组的心率在用药6小时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洋地黄组SDNN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RMSSD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洋地黄组LFnorm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用药3小时后,洋地黄组HFnor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LF/HF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洋地黄可以显著降低AMI 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逆转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衡状态,改善HRV。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用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了解美托洛尔对UAP患者HRV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UAP患者、SAP患者和健康人各60例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经Holter软件分析进行HRV时域指标的比较。UAP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加用美托洛尔25-50 mg/d(分两次口服),20天后重复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UAP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降低(P0.01)。2正常人HRV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UAP组HRV昼夜节律变化性降低。3UAP病人服用美托洛尔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得到改善。结论:1.UAP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2.无合并症的UAP病人HRV呈昼夜节律性降低。3.美托洛尔可改善UAP患者HRV。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的影响及观察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平片组及缓释片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平片(25mg)和缓释片(23.75)开始,逐步增加剂量,观察治疗前后HRV及QT离散度的情况及观察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后平片组与缓释片组HRV、QT离散度指标均改善,缓释片组优于平片组(P<0.05),美托洛尔平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结论: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比美托洛尔平片在控制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方面更好,在本研究中,美托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均能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但两者比较对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9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100例无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在入院后1~2 d上午8:30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ST段改变、心率失常、心率震荡(HRT)指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段压低或抬高的比例、ST段压低位移幅度及持续时间、ST段抬高位移幅度、窦性心动过缓(SB)、室性早搏(VPB)、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AIR)、室颤(VF)的发生率、震荡初始(TO)、动态心率震荡(TD)均明显升高(P0.05),震荡斜率(TS)、总体标准差(SDNN)及均值标准差(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比较准确地检查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HRT、HVR等方面的异常,在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20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分为A组(有冠状动脉损害)60例和B组(无冠状动脉损害)6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窦性N-N间期标准差(SDNN)、5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NT-proBNP水平以及cTnI水平。结果:研究组SDNN、SDANN、VLF、LF以及H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与SDNN和HF呈负相关关系(P0.05),cTnI与SDNN和H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有关,与NT-proBNP、cTnI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24h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后作业效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通过观察8名健康男性在24h睡眠剥夺前后的作业效率、主观脑力负荷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寻找与脑力疲劳相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24h睡眠剥夺后,NASA-TLX评分呈显著性增加(p<0.05),75°立位时HF呈显著性减少(p<0.05),TINN、LF/HF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的反映了脑力疲劳后工作绩效下降的变化,HRV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24h SD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相对加强.  相似文献   

19.
胡勇军  王长录  邹琼超  沈向前  王海昌 《生物磁学》2013,(30):5878-5880,5891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情况,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患者,其中Ⅰ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0例、Ⅱ组:单纯冠心病患者40例、Ⅲ组:单纯脑梗死患者40例、以及Ⅳ组:健康成人50例,统计全部患24 h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高于其它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下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为避免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突然心律失常及猝死,应积极改变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 QRS)波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f QRS波分成f QRS组(59例)和无f QRS组(65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对比,并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f QRS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f QRS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无f QRS组(P0.05)。f QRS组患者总标准差(SDNN)、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PNN50)、差值均方根(RMSSD)均低于无f QRS组(P0.05)。随访期间f QRS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59%(21/59),高于无f QRS组患者的13.85%(9/65)(P0.05)。结论:伴有心电图f QRS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心电图f QRS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