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首先利用组织块培养法研究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的舌、膀胱、心包膜、肺脏等十三种组织及金线蛙(Rana plancyi)舌组织的离体培养条件,并观察了在此条件下若干组织在体外生长与增殖的难易程度及表现。然后利用中华大蟾蜍的肾、肺细胞及金线蛙的肾细胞,确立了两栖类脏器组织细胞的单层培养方法。实验证明,本研究所确立的两种培养基(GLPY培养基与修改的Eagle培养基)及单层培养的方法,完全适用于两栖类细胞。在从组织块分离供培养的活细胞时,作者采用的0.5%胰蛋白酶与0.01%EDTA的混合消化液及在常温(25±1℃)下短期消化的方法,效果较好。这和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相比较,是一个改进。研究表明,虽然来源不同的上皮组织的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形态十分相似,但其生长表现与增殖能力却存在相当显著的差异。在各种不同的细胞尚能维持其原有特征这点上,似乎表明,体细胞分化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这样,就为研究体细胞的遗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实验证明,中华大蟾蜍的肺细胞在离体培养五个月之后仍然维持正常的纤毛运动而不见衰退,这说明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还可以长期维持体细胞的特性。膀胱组织块培养的观察表明,细胞由组织块向外迁移与分裂是有矛盾的,迁移快则分裂少,看来细胞向外迁移也类  相似文献   

2.
3.
许多卵生动物具有对付食卵者的精巧策略以降低死亡率,因为早期发育阶段的捕食压力能显著影响具复杂生活史动物的生存。两栖动物卵被水蛭等很多物种所捕食。我们查阅了水蛭捕食两栖类卵的文献,发现27篇论文。在所报道的水蛭捕食两栖类卵的例子中,无尾类(3.6%,n=591)明显多于有尾类(1.6%,n=255)。此外,我们第一次记录到水蛭捕食四趾螈(Salamandrina perspicillata)卵,这也是西欧有尾类的第一例报道。我们没有发现两个两栖动物类群间存在差异。然而,当我们分别分析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三个地区的数据时,发现北美的有尾类和无尾类间存在显著差异。水蛭可捕食各生活史阶段的两栖动物,因此,水蛭应归为一些两栖类的天敌。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龙胜臭蛙(Odorrana lungshengensis)和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两物种为湖北省两栖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贵州西部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贵州两栖类的调查工作,以往作的不多,报导亦颇零星,曾有Pope&Boring(1940)、Boring(1945)、张孟闻(1955)等综合记载了贵州两栖类为8种。标本多采自毕节与兴义一带。为查明该省两栖类的物种组成及其与我国西南部和其他地区物种间之相互关系,尚需在各地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是我国两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受威胁的两栖类物种数显著增加, 亟需对两栖类的名录进行更新和完善。本文在《云南两栖爬行动物》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近十余年的研究资料, 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 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 并结合本团队野外考察数据, 对云南两栖类的物种名录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名录共记录云南省两栖类191种, 隶属3目12科49属,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自2008年以来, 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 本名录修订3科31属47种; 共发现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省级新纪录种, 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云南省记录45种受威胁物种, 占云南省两栖类种数的23.6%, 占全国受威胁两栖类物种数的25.6%。其中, 2种被列为极危(CR), 9种被列为濒危(EN), 34种被列为易危(VU)。名录共记录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占受国家保护两栖类种数的16.0%。此外, 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的分别有1种和8种, 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而作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在新名录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两栖类多样性与分类研究不足的类群、考察薄弱的地区、物种丰富度的格局分布以及受威胁情况, 以期对云南省未来两栖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答:我们课本上讲的是青蛙的变态.青蛙是无尾两栖类的代表动物.两栖类的另一大类群,如大鲵、东方蝾螈等属有尾两栖类,它们的变态与无尾类的变态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变态过程中,虽然也是由肺呼吸代替了  相似文献   

8.
1990年5-6月,作者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地区采得一批无尾两栖类标本。经研究鉴定,其中的大泛树蛙和三港雨蛙,为湖北省无尾两栖类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西双版纳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地区景观错综复杂,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内滋长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与植物,曾被誉为世界著名的自然动植物园。解放以前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动植物调查研究工作正在有计划的进行着;这不但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的作用,对自然地理区划的确定,我国动植物区系的形式和它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两栖类物种多样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宝荣 《生物多样性》2004,12(6):618-625
地区性物种多样性评价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G-F指数对福建省两栖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评估,同时利用弦距离类间平均连锁的方法对福建省22个县(市)和5个两栖动物地理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时:福建省各县(市)的两栖类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武夷山市两栖类物种多样性的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为2.978,4.863和0.388。处于华中区的3个地理省(闽北、闽东和闽西地理省)首先聚类,而后与处于华南区的闽中地理省聚类,最后与闽南地理省合并。聚类结果与福建省两栖动物地理区划大体一致,但个别县(市)不太相符,作者建议将大田县划归在华中区的闽西地理省。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两栖类化石新种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有着人所共知的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发现的魏氏准噶尔翼龙曾名震四海,盆地东部的森林般的硅化木更是令人叫绝。1988—1990年,克拉玛依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古生物室副主任张义杰与他的科研同伴们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地区以东17公里处的西大沟的野外地质考察中,在红色泥岩中又发现了距今2.59—2.52亿年的,保存极为完整的两栖类圆鳞鲵化石新种属。这一化石的发现,不但具有极  相似文献   

13.
无尾两栖类的原生殖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了无尾两栖类生殖质与原生殖细胞的关系,实验证明原生殖细胞是由生殖质决定的,如果生殖质受到破坏或其正常的空间结构受到干扰,就不能形成原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原生殖细胞由于形态发生运动而位于原肠腔底部,在随后的发育中由于原生殖细胞的主动运动而迁移到生殖嵴。异位的原生殖细胞可分化为其它胚层的细胞,因此生殖质在原生殖细胞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两栖类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多使用以生殖细胞和蝌蚪尾部上皮细胞为材料的水低渗压片法。然而,生殖细胞和蝌蚪组织受季节的限制颇大,所得的中期分裂相亦不甚多。随着低等脊椎动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血液培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更多的使用离体培养的  相似文献   

15.
两栖类胚胎表皮细胞的传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弥白 《生命科学》1997,9(5):193-196,199
两栖类胚胎表皮细胞在胚胎发育的一定时期具有传导能力。叙述了胚胎表皮细胞传导的性质、胚胎表皮细胞间兴奋传导的结构基础以及胚胎早期兴奋传导的通路,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在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常常需要对所研究的动物个体进行标记 ,以便于对其个体活动的追踪研究观察。在有关研究工作中 ,目前使用多种标记法 ,如烙印法、同位素示踪法等。在对蛙类的研究实践过程中 ,我们找到了针对蛙类研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标记法——划蹼法和切趾 (指 )法。由于蛙类个体小 ,较为脆弱。烙印等方法容易对其造成伤害 ,影响其生存 ,同时也不易进行操作。尤其是在蝌蚪变态期不易进行有效的标记 ,给追踪观察造成极大的困难。我们经过对中国林蛙的标记试验探索 ,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标记方法。即采用划去蛙…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纵深的三江峡谷和深切的复杂水系,象千万把锋利的刀剑,把海拔五千余米的古高原面裁剪得错落跌宕。高耸入云的壮丽雪山,映衬着一泻千里的滔滔江水;喷洒着热情之火的高山杜鹃,点染着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宛如碧玉般的块块草地,镶嵌在古代冰  相似文献   

19.
两栖类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政安 《遗传》1982,4(1):38-39
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多使用以生殖 细胞和端蚌尾部上皮细胞为材料的水低渗压片 法〔‘,。然而,生殖细胞和峪蚌组织受季节的限 制颇大,所得的中期分裂相亦不甚多。随着 低等脊稚动物组织培养技术[1,2]与血液培养技 术[3]的发展,近年来已更多的使用离体培养的 细胞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鱼类和两栖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和两栖类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两个类群,人们对于这两类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对动物性别决定演化的研究有基础性贡献,而且对发展养殖业也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