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立  殷莲华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2):12-14,17
慢性白血病病毒包括禽白血病增生症病毒、猫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长臂猿白血病病毒和小鼠白血病病毒等,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完整,具有病毒复制能力,但是序列内不含有癌基因,这是此类病毒的共同特点,其中以小鼠白血病病毒最具代表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动物后可产生不同类型白血病,潜伏期较长(3-4个月)。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发白血病机制较复杂,是一个由多因子参加、多阶段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诱发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粒细胞白血病中,原癌基因激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发小鼠白血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病毒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我们用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L6565MLV)悬液感染乳鼠,每周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并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小鼠体内病毒核酸的分布.结果发现小鼠感染病毒后3~5周,其脾脏和淋巴结呈早期白血病的病理改变.至第10~12周小鼠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出耸毛、活动减少、腹膨胀等症状.病毒核酸于感染后第2周首先在小鼠胸腺、脾脏检测到,随时间延长,病毒核酸广泛分布在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多种脏器组织中.本实验表明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小鼠白血病,其机制可能与病毒促使淋巴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615近交系小鼠是本所动物室于1961年用昆明种小白鼠(♀)和由苏联引进的C_(57)BL近交系小鼠(♂)杂交第一代按同胞兄妹交配纯化而得的一系棕色小鼠,至今已培养20余年,共繁殖了57代。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免疫学分析,血红蛋白分子遗传学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毛色基因检测等试验,均证明615小鼠是纯合子,符合近交系要求。该小鼠生殖能力也比C_(57)BL等近交系小鼠强。其自发瘤的发生情况也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是一株低白血病,低乳腺瘤小鼠,但肺腺瘤发生率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病毒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我们用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L6565MLV)悬液感染乳鼠,每周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并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小鼠体内病毒核酸的分布,结果发现:小鼠感染病毒后3-5周,其脾脏和淋巴结呈早期白血病的病理改变,至第10-12周小鼠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出耸毛、活动减少、腹膨胀等症状。病毒核酸于感染后第2周首先在小鼠胸腺、脾脏检测到,随时间延长,病毒核酸广泛分布在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多种脏器组织中。本实验表明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小鼠白血病,其机制可能与病毒促使淋巴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Friend小鼠白血病病毒(Friendmurineleukemiavirus:Fr.MuLV)属同种嗜性白血病病毒(ecotropicMuLV),只感染小鼠或大鼠,分别引起小鼠发生白血病和大鼠发生呆小病;但对小鼠或大鼠以外的动物(包括人等)无感染性。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毒的感染范围,本文进行了该病毒对金地鼠的感染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可在新生金地鼠体内增殖,引起新生金地鼠出现体重减轻、脾萎缩、并发早死等呆小病样症状,病理学检查发现接种该病毒后新生金地鼠的脾脏、胸腺呈明显的病理变化。提示Fr.MuLV对新生金地鼠具有感染作用,并产生病毒增殖和引起呆小病样症状,为阐明Fr.MuLV的感染范围和致病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核分枝杆菌(TB)的动物模型被证实是宿主免疫系统与分枝杆菌相互作用、宿主对1B感染的抗性和易感性遗传调控的非常重要手段。现已发现小鼠基因组中的几个遗传位点控制着小鼠经1B感染后出现复杂表型的变化,如存活时间、体重和肺部病毒变化等方面。小鼠I/St和A/Sn是近交系,它们对TB的感染却出现不同的反应。I/St小鼠反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应用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已能识别小鼠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征。Dofuku等首先报告AKR小鼠自发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具有15三体性核型。Chang等和Wiener等分别在放射,放射白血病病毒(radiation leukemia virus)以及化学致癌物等因素诱发的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都发现有15三体性。15三体性是否为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尚需更多的资料证实。L_(7212)小鼠白血病是将615系小鼠的一个自发的淋巴瘤移植于同系小鼠而建成的一株可移植性肿瘤,由615小鼠已获得多株移植性肿瘤。研究这些瘤株的核型不仅有助于瘤株的鉴别,并对探讨肿瘤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意义。为此,我们检查了小鼠L_(7212)白血病的核型。发现L_(7212)小鼠白血病细胞具有41条染色体,比正常小鼠多一条染色体。经G、C显带分析,属8三体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H-2基因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近交系小鼠的H-2D区和H-2K区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DNA扩增,扩增产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H-2基因型。结果通过PCR反应扩增小鼠H-2D区和H-2K区的基因产物,可以区分不同的近交系小鼠的H-2基因型,进而可以区分出不同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结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学检测,弥补了过去各种方法的不足,并且PCR方法还具备快速、简便、成本低廉、便于普遍推广并易于和国际接轨等优点。所以通过PCR方法可以进行小鼠H-2基因型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SNP快速分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与品系纯度。方法利用可移植性极高的PCR-LDR技术,以常见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1条染色体上的45个SNP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和验证,建立了多重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方案。结果四组多重PCR-LDR可实现45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其中43个、44个与45个SNP在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0.9%与36.4%。所有样本经分型确定为纯合体,并得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SNP位点信息。结论实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可用于遗传质量检测和品系鉴定。  相似文献   

10.
带有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的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6565小鼠的胸腺、脾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以及外周血的无细胞提取液,分别感染NIH3T3细胞,经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挑选出两株感染了L6565白血病病毒的细胞,并证实L6565白血病病毒感染小鼠后主要分布于血液和淋巴系统。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含有A型和C型病毒颗粒,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18和16小时。细胞的XC合胞试验为阳性,在光镜下未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发生转化。收集细胞内和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的病毒并注入新生小鼠皮下,两个月左右做血象和组织病理检查,存活小鼠全部发生了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凌丽华  张容惠 《遗传》1989,11(5):24-25
T,,,小鼠是由615近交系小鼠和昆明种小鼠杂交后兄妹交配培育成功的。本文对T。小鼠及其 亲本的C带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扒C带多态性证明T,和61,小鼠为近交系小鼠。  相似文献   

12.
MLL基因的异常重排会引发急性淋巴系(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文详细阐述了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MLL-AF9构建小鼠AML模型的方法。该研究比较了免疫磁珠法与5-氟尿嘧啶(5-FU)方法富集骨髓细胞的效率,以及不同时间点收获的病毒对骨髓Lin-细胞感染效率的影响。通过流式检测发现, 5-氟尿嘧啶富集的骨髓Lin–细能够被48 h收获的病毒高效感染。受体鼠在移植了MLL-AF9感染的骨髓Lin–细胞60天后,外周血、骨髓、脾脏组织中均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浸润, RT-qPCR也验证了白血病靶基因的表达上调,表明小鼠AML模型的成功构建。这项研究为从事白血病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为研究白血病发病机理与研发白血病治疗药物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小鼠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兆宇  高翔 《生命科学》2006,18(5):437-441
自20世纪初,小鼠的遗传学研究从宠物农场进入哈佛大学的实验室只有短短一百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小鼠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小鼠基因组改造手段非常成熟以及小鼠近交系、突变系和工具小鼠品系种类繁多,小鼠遗传学已成为发育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疾病机理研究的核心研究领域,小鼠也成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小鼠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完成,不同小鼠近交系品系特异的微卫星标记或单核苷酸多态性不断被发现,小鼠生理生化表型分析手段和数据也越来越完善,这些前期工作导致了目前大规模的基因剔除计划、基因突变计划及构建和分析重组近交系计划的实施。这些计划可能构成未来10 ̄20年中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根据近交系小鼠的H-2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微孔板Southern杂交技术,使探针与模板DNA杂交,再加入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显色反应,通过酶标仪检测杂交结果,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结果57BL/6和C57B:/10为H-2^b型;DBA/2和Scid为H-2^d型;615和C3H为H-2^k型;NCPC/2、TA1、TA2和T739均为H-2^b型。结论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可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检测结果客观,可以应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初,Friend等人首先建立了Friend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系。这种细胞系是由病毒在小鼠体内诱发红白血病后,再经一系列分离、培养过程而获得。该系细胞可被诱发产生分化标志的血红蛋白,因此成为细胞分化与肿瘤细胞恶性相关研究的重要模型。为了了解该细胞系的遗传学特性,我们对所引进的Friend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G, C带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F1小鼠生态条件(鼠龄和免疫状态)对Friend小鼠白血病病毒(Fr.MuLV)感染的影响。利用对Fr.MuLV抗性的Fv4小鼠(含Fv4抗性基因纯合子的BALB/C小鼠)与对Fr.MuLV敏感的BALB/C小鼠交配,获得含Fv4抗性基因杂合子的F1小鼠(BALB/C×Fv4)。然后经小鼠腹腔接种Fr.MuLV病毒液进行攻击,并检查不同鼠龄和免疫状态下的F1小鼠对Fr.MuLV的敏感性,以阐明F1小鼠的鼠龄和免疫状态对Fr.MuLV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生F1小鼠可发生Fr.MuLV感染,脾脏中有大量病毒增殖,并引起白血病;免疫抑制剂Fk506投与下的成年F1小鼠亦可发生Fr.MuLV的感染,脾脏中有病毒增殖,但不引起白血病;而新生或成年Fv4小鼠以及成年F1小鼠可抵抗Fr.MuLV的感染,脾脏中无病毒增殖,不发病。说明F1小鼠的鼠龄和免疫状态等生态条件可影响其对Fr.MuLV感染的敏感性,并且可影响Fv4基因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病毒——凡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诱发肿瘤或转化体外培养细胞的病毒叫肿瘤病毒。人类的肿瘤病毒是在动物肿瘤病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llerman和Bang首先(1908年)发现了鸡白血病,三年后Rous又发现了鸡肉瘤,30年代后相继发现兔、蛙、狗、鼠等种属的肿瘤病毒,特别是1951年Gross首先发现小鼠白血病病毒。近年来发现一些人类肿瘤和病毒的关系极为密切,如: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1964年)和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乙型肝炎病毒和原发性肝癌;人乳头状瘤一些病毒株和子宫颈癌等都有些证据。更重要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种近交系小鼠在柯萨奇病毒B3型(CVB3)感染后辅助性T细胞(Th)免疫偏离对心肌炎发病的影响。方法 用CVB3腹腔感染BALB/c和C57BL/62种近交系小鼠,感染后7d通过检测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观察心脏外观变化以及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改变,比较2种小鼠心肌炎的发病情况;通过体外感染心肌细胞观察病毒复制情况以及体内心脏组织病毒载量的分析,比较2种小鼠对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差异;通过检测感染小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2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抗CVB3VP1抗体的亚型以及T-bet和Gata-3的表达,比较2种小鼠Th免疫偏离的情况。结果 CVB3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心肌细胞,但仅BALB/c小鼠感染后可发生明显的病毒性心肌炎,C57BL/6小鼠则不能;BALB/c小鼠感染后表现为Th1型免疫反应而C57BL/6小鼠则偏向于Th2型免疫反应。结论 CVB3感染2种品系小鼠表现为不同的心肌炎发生率,与其诱导了不同类型的免疫偏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TLRs是宿主识别各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和调节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哺乳动物发现13种TLRs成员;已利用近交系小鼠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简要综述TLR4在抗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上海地区7品系常用近交系小鼠核心群的遗传特性。方法将筛选到的48对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引物组合优化,形成11组多重荧光PCR引物混合体系,对来自上海地区两大实验小鼠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核心群的DNA样进行分型检测。利用遗传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来自两大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在48个微卫星位点上都为纯合子。同一种群内小鼠的STR位点结果均一致;不同种群小鼠无论品系是否相同,相互间均存在STR位点差异。但相同品系不同种群近交系小鼠间的遗传距离与不同品系小鼠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相比均较近。在UPGMA聚类树中,相同品系的不同种群均首先两两聚成一类。C57BL/6小鼠与其他6品系小鼠的亲缘关系均较远。结论上海地区不同供应商的7品系近交系小鼠核心群间均存在STR位点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