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厦门大学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发展了一种快速筛选高效候选疫苗的方法。这种方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外膜蛋白的主要免疫原;接着,用毒性细菌在接种后激发以从免疫原中找出能够诱导中和性抗体产生的蛋白;最后,通过评估中和能力来筛选候选疫苗。通过质谱分析能够获得候选者的遗传信息以进行进一步的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的omp25基因,克隆至pET-32a质粒。重组质粒pET32a-OMP2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利用Ni2+柱纯化试剂盒进行蛋白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OMP25)和Rev.1疫苗株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FN-γ和IL-2的水平,以及小鼠血清中IgG抗体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反应原性。结果 (1)omp25基因大小为642 bp,编码214个氨基酸,rOMP25大约在40.8×103处出现蛋白条带,纯化后为单一条带。(2)用t检验方法统计显示,rOMP25免疫小鼠后,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和IL-2的水平,小鼠血清中IgG和IL-10的水平与Rev.1组相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OMP25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结论 rOMP25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OMP25蛋白的功能,以及研制...  相似文献   

3.
免疫蛋白质组学及疫苗靶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学自建立起即向生命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渗透,形成了多样的交叉学科。免疫蛋白质组学即由蛋白质组学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在免疫原性蛋白质研究及疫苗靶位筛选中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免疫蛋白质组学的形成、主要研究技术体系及其进展、在免疫原性蛋白质鉴定、新型高效候选疫苗靶位发现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M1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禽流感病毒M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克隆引物,自接种H5N1亚型病毒的鸡胚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PyobestTM DNA Polymerase)经PCR扩增M1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ChampionTM pET directional TOPO expression system)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29.8 kDa.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经ELISA、阻断ELISA、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发现重组M1蛋白能与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天然病毒抗原阻断.研究表明重组蛋白M1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发表的禽流感病毒M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克隆引物,自接种H5N1亚型病毒的鸡胚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高可信度DNA聚合酶(PyobestTMDNA Polymerase)经PCR扩增M1基因,采用Invitrogen定向表达系统(ChampionTMpET directional TOPO expression system)进行克隆表达,纯化获得N末端携带多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29.8 kDa。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经ELISA、阻断ELISA、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发现:重组M1蛋白能与单克隆抗体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天然病毒抗原阻断。研究表明:重组蛋白M1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重大人畜共患病之一,给我国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有效控制和逐步消灭布鲁氏菌病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布鲁氏菌为胞内寄生菌且结构复杂,其致病机制和相关毒力因子仍不十分清楚;加之我国现有的布鲁氏菌疫苗均为光滑型疫苗,其诱导产生的抗体与自然感染在临床诊断上存在着干扰,给种群净化带来严重困难。虽然已有许多研究通过多种技术尝试解决上述问题,但进展多较为缓慢。蛋白质组学作为研究蛋白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随着其研究手段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手段揭示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免疫机制等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解决布鲁氏菌带来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结合实验室自身研究,主要从蛋白质组学对布鲁氏菌特异性蛋白的挖掘和对鉴别诊断的意义等方面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逃逸宿主的抗感染免疫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世界范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为兼性胞内寄生菌,无典型的毒力因子,但却有很强的致病性,常引发人和动物的慢性感染。逃逸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是慢性感染的先决条件,这种能力对于布鲁氏菌的毒力来说似乎也越来越关键。作为成功的致病性病原菌,布鲁氏菌采用"隐秘的"策略以逃避或抑制固有免疫、调节适应性免疫,从而在宿主细胞内建立长期的持续性感染。本文将围绕布鲁氏菌逃逸宿主的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旨为阐明布鲁氏菌毒力的新见解,这很可能为布病的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蛋白是指那些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可能介导了病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布鲁氏菌的毒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了分泌蛋白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利用蛋白质组的方法来寻找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首先用TCA-丙酮法提取布鲁氏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 双向电泳进行分离, 然后用质谱来鉴定这些蛋白, 最终鉴定到40种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现这些蛋白主要是ABC转运系统的底物结合蛋白、外膜蛋白和热休克蛋白。这些蛋白的识别不仅有助于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理解, 而且也可为  相似文献   

9.
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在人类不育及精卵相互识别并结合的机理研究、免疫法开展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家畜繁殖环节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生殖及动物繁殖环节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揭示生命个体的蛋白质动态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并将在药物开发,生命活动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会在家畜繁殖学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亮  朱红  邓亚平  陈森林  刘志红 《生物磁学》2009,(16):3049-3052,3029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宫颈癌和中一晚期宫颈癌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发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蛋白,为临床预后和复发的预测提供新指标。方法:收集早期宫颈癌和中一晚期宫颈癌组织标本,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蛋白质鉴定,进一步应用Westem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建立了早期宫颈癌组和中一晚期宫颈癌组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其中两组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98±23、1142±21,通过进行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查询,与早期宫颈癌组比较,鉴定了在中一晚期组下调的蛋白4个。包括HemoglobinsubunitbetaHB、caspase-14、galectin-7、CK19;中-晚期组上调的蛋白8个,包括NMP238、HSP70、Calmodulin-like5、S100A9。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显示S100A9在中-晚期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组,CK19在早期组中的表达高于中-晚期组。结论:早期宫颈癌和中-晚期宫颈癌中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成为宫颈癌预后和复发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细胞受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热激蛋白的功能有很多,充当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折叠和转运,最近研究表明HSP70还在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充当呈递载体,将抗原肽呈递于APC表面引起CTL毒性杀死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作为免疫疫苗的载体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荧光偏振试验(FPA)、间接ELISA方法(IE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4种临床检测方法检测内蒙古地区羊布鲁氏菌病。方法 FPA方法、IELISA方法、SAT法及RBT法同时检测在内蒙古各地区随机采集的2 727份羊血清样本。结果 FPA、IELISA、SAT及RBT法对2 727份羊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9%、7.45%、6.31%和6.20%。集约化养殖场的阳性检出率为4.80%,散户养殖场的9.41%,内蒙古地区依旧存在布鲁氏菌病的威胁。结论 FPA法检测羊布鲁氏菌病适合于临床诊断,在田间也能快速准确的诊断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应用多种抗PrP^d的单克隆抗体来研究分别感染羊痒疫或牛海绵状脑病(BSE)病原的羊脑中PrP^d蛋白沉积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细胞分泌性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鼻咽癌细胞分泌蛋白图谱。方法:通过组织块法进行鼻咽癌细胞原代培养,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法脱盐并浓缩上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细胞分泌性蛋白图谱。结果:鼻咽癌细胞原代培养取得成功,并初步建立了鼻咽癌细胞分泌性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细胞分泌性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开展了鼻咽癌细胞分泌组学研究,为阐述鼻咽癌癌变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比较C57BL/6J小鼠在多T迷宫(MTM)训练和记忆测试组与未训练组海马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与MTM空间记忆相关的蛋白质.C57BL/6J小鼠经MTM训练后,可对相应的空间线索保持记忆能力,其海马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14个蛋白质与MTM空间记忆形成显著相关.其中,6个蛋白点表达显著上调,8个蛋白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这些蛋白按功能可分为6类: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物质运输相关蛋白,蛋白合成相关蛋白,能量和物质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转导相关蛋白,通道蛋白. 这些空间记忆形成相关蛋白的研究深化了对空间记忆机制的认识,为研究和治疗认知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标.  相似文献   

16.
Rif(Rho in filopodia)作为Rho小G蛋白家族的一员在调节细胞骨架形态方面有多种作用,可以同时介导压力纤维(stress fibers)和丝状伪足(filopodia)结构的形成.为了进一步研究Rif分子的功能, 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在高表达内源性Rif蛋白的HeLa细胞中寻找其新的相互作用蛋白.通过分析,发现了Rif与输出蛋白5(exportin 5)等几个核质蛋白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实验证明,Rif与输出蛋白5的相互作用是核苷酸依赖性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将细胞质中存在的输出蛋白5转运回细胞核内.这些发现揭示了小G蛋白Rif可能作为核质大分子运输载体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革兰氏阳性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本身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导致其菌体全蛋白不易获得。本研究选取了3种破碎方法——溶菌酶联合超声破碎法(方法一)、溶菌酶联合SDS热处理破碎法(方法二)、液氮联合超声破碎法(方法三)进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破碎,以期获得适于样品菌株基于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制备方法。【方法】在蛋白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对3种不同破碎方法的蛋白提取得率和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随后将3种蛋白样品制备方法的样品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分析不同蛋白样品基于质谱技术鉴定蛋白的差异。【结果】在蛋白样品的制备提取过程中,不同破碎方法的蛋白提取率大致相同。用单因素方差比较3种提取方法质谱鉴定蛋白数的差异性,方法三鉴定的蛋白数最多(2 638个),其次是方法一(2 452个),方法二鉴定的蛋白数最少(2 003个)。进一步用韦恩图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蛋白鉴定通量差异,综合考虑蛋白提取效率的结果以及液氮研磨法提取蛋白的缺点,最终选取溶菌酶联合超声破碎法(方法一)提取菌株全蛋白作为该菌基于质谱分析其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适合的方法。最后,对质谱鉴定菌株蛋白包括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发现3种破碎方法质谱鉴定的蛋白与模式菌株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基因组中预测蛋白的各个组分分布占比基本一致,都保证了菌株蛋白质组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结论】基于质谱技术开展革兰氏阳性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溶菌酶联合超声破碎法是提取该菌株全蛋白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理性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启忠 《生物学通报》2000,35(10):12-12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展 ,人们相继发现了一些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现简要介绍如下 :天花粉蛋白 (trichosanthin ,TCS) 从葫芦科植物栝楼块根提取的一种植物蛋白 ,最早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对于宫外妊娠、绒毛膜上皮癌也有一定疗效。近来研究表明 ,该蛋白在急性感染的T 淋巴细胞和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中能强烈抑制HIV Ⅰ的复制 ,对乙型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腺病毒Ⅲ型、柯萨奇B2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美国 ,T…  相似文献   

19.
肺曲霉菌病致免疫反应性支气管炎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咳嗽、咳痰伴低热2周前来就诊。X线胸片及CT示:两肺为多发性炎症考虑结核,拟诊为“肺部感染,肺结核待排”收入院。患者有慢性过敏性鼻炎病史,近6年常进食醉蟹。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查体:体温37.4℃,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左颈部可触及约1.5cm×1.5cm大小淋巴结1枚,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可,腹壁皮下可触及5个小结节,直径大小分别约为0.5~1.5cm,左上臂近肘关节处皮下触及0.6cm×0.6cm大小结节1枚,质硬,活动度好,无压痛。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8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  相似文献   

20.
探索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胰腺干细胞的标记物.通过大鼠胰腺大部分切除(Px)的方法建立胰腺增生模型,采用双向电泳(2DE)分离比较Px术后第3天大鼠增生胰腺组织与假手术(Sx)非增生胰腺组织蛋白质的表达谱差异,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的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进一步经生物信息学检索,筛选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相关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印迹分析蛋白质HSP47、Vimentin在Px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以验证2DE的结果.2DE显示Sx和Px大鼠胰腺组织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369±31)和(1315±28)个,其中共有91个蛋白质点出现1.5倍以上的表达差异.所有差异蛋白质点PMF鉴定出53种蛋白质,其中Vimentin,cytokeratin8(CK8),lymphocytecytosolicprotein1(L-plastin),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和L-arginine:glycineamidinotransferase(AGAT)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有关,这些蛋白质可能是胰腺干细胞潜在的候选标记物.总之,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利用其高通量的特点能有效发现潜在的胰腺干细胞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