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笼养东北虎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8 年4 月至2001 年3 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哈尔滨动物园的4 只笼养东北虎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东北虎在全年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睡眠所占比值最多; 其次是卧息和活动; 摄食和其它行为(包括饮水、排尿、排粪、修饰、嗅闻、嬉戏、站立、直立、发声等) 最少。在不同季节笼养东北虎的活动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一昼夜的睡眠、运动和卧息均有两个高峰期, 但高峰期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差异。睡眠的高峰期在10 : 00~14 : 00 和20 : 00 至次日06 : 00 , 活动的高峰期在05 : 00~10 : 00 和14 : 00~17 : 00 , 卧息的高峰期在05 : 00~10 : 00 和13 : 00~20 : 00 , 摄食仅在16 : 00~20 : 00 有一个高峰期。冬季(12~2 月) 与春(3~5 月) 、夏(6~8 月) 、秋季(9~11 月) 相比, 东北虎在白昼睡眠的时间显著减少,夜晚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2.
非笼养雌雄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 年4 月至2001 年4 月, 采用随机取样法、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10 只(5 雌5 雄) 非笼养东北虎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时间分配方面, 雌性每天用于休息、社会和其它(包括饮水、排遗和修饰) 行为的时间多于雄性, 雌性每天用于活动和取食的时间少于雄性, 只有站立比较接近。对雌雄各种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雌雄的休息、活动和其它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 取食存在显著差异, 站立和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活动节律方面, 雌雄的活动变化规律相似, 仅在出现和持续时间及强度上存在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季节东北虎的各种行为进行检验, 发现季节因素对取食和社会行为影响极显著, 对休息、活动和站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游客密度对动物园中黇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20日-10月10日,以江苏省扬州市茱萸湾公园半散放鲇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研究了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黇鹿日行为时间分配.并探讨了游客密度对鲇鹿日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游客高峰期与低峰期,雄性取食、观望行为,雌性观望以及幼鹿取食、观望和修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游客低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反刍、卧息行为,雄性与幼鹿观望、其它行为,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游客高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卧息,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及移动行为均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显著(P<0.05).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游客活动对鲇鹿的取食、观望具有显著影响,当游客密度达到6人·min-1以上时,雄性观望行为显著增加,当达到16人·min-1以上时,雄性取食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此时雌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旅游管理中,应将游客密度限制在16人·min-1以下,以减少对鲇鹿日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了探讨藏羚羊对异地环境的行为学适应,对异地圈养藏羚羊的卧息行为进行了不同性别、不同季节间的比较研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和统计了异地圈养藏羚羊冷季和暖季的卧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暖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在卧息时间及卧息时间占全天活动时间的比例(卧息比例)上没有差异(卧息时间:Z=-1.126,P0.05;卧息比例:Z=-1.357,P0.05);在冷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在卧息时间及卧息比例上也没有差异(卧息时间:Z=-1.14,P0.05;卧息比例:Z=-0.307,P0.05)。雄、雌性藏羚羊的卧息时间及卧息比例没有季节差异(雄性卧息时间:Z=-1.465,P0.05;雄性卧息比例:Z=-1.631,P0.05;雌性卧息时间:Z=-1.742,P0.05;雌性卧息比例:Z=-1.852,P0.05)。季节和性别对藏羚羊卧息行为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F=0.057,P0.05)。总之,藏羚羊卧息行为之间既没有性别差异也没有季节差异,与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卧息行为相比,异地圈养藏羚羊的卧息行为已经调整其行为学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哈尔滨动物园和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采用全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 ,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时间分配方面 ,笼养东北虎的休息远远高于半散放东北虎 ,而摄食、站立和其它行为则明显低于半散放东北虎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运动较为接近。在活动规律方面 ,虽然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均有 2个运动的高峰期 ,但笼养东北虎的相对集中且变化幅度较大 ;半散放东北虎的休息有 1个明显的高峰期和 2个不明显的高峰期 ,与笼养东北虎的 1个高峰期有很大不同 ;笼养东北虎的摄食仅出现在 16∶0 0~ 17∶0 0 ,而半散放东北虎则在 1d中均有发生 ,且在 9∶0 0~ 11∶0 0和 14∶0 0~ 16∶0 0有 2个高峰期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站立和其它行为变化规律较为相似 ,但半散放东北虎的发生强度要远远高于笼养东北虎。通过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各种行为进行的配对T检验 ,发现二者的休息、摄食、站立和其它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0 1)。  相似文献   

6.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12月和2008年3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对雌雄蒙原羚繁殖期及其前后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1)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雌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44.9±3.8)%、(43.5±4.0)% 和 (46.2±3.1)%;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 为(32.3±4.8)%、(29.2±2.9)% 和 (28.0±4.8)%;雌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移动和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P>0.05),站立、繁殖、“其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P<0.05)。(2)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 雄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 (52.6±3.8)%、(17.5±2.8)% 和 (29.8±4.8)%;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 (13.4±6.4)%、(24.2±4.1)% 和 (44.2±4.7)%。雄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卧息、站立、移动、繁殖、“其他”时间分配均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采食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反映动物的能量平衡策略。雌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雌性蒙原羚的能量平衡策略在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均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在繁殖期前,其能量平衡策略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繁殖期及繁殖期后其能量平衡策略转变为能量支出优化策略,尽可能少的支出能量,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卧息上。  相似文献   

8.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9.
矮岩羊夏季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和集群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隔10 min进行一次扫描纪录,记录时间为5 min)对36只矮岩羊夏季昼间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将矮岩羊行为划分为取食、移动、站立、卧息和其他行为等5类。结果表明,矮岩羊在夏季有3个取食高峰(6:00-9:00、10:00-11:00和16:00-20:00);1个卧息高峰(11:00-15:00)。在时间分配上,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30.14±3.32)%,其次是卧息(26.44±3.59)%,站立(24.90±4.27)%,移动(15.73±1.26)%,而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仅占(2.82±1.00)%。通过不同个体的比较,发现成年雄性用于取食和站立的时间最多,幼体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最多,成年雌性用于卧息的时间最多。在矮岩羊集群方面,其集群类型有: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雌性群和独羊,在夏季集群平均大小为(7.81±8.42)只,2~8只的羊群,占总群数的54.05%;不同集群类型的大小差异极显著(χ2=13.197,d&#402;=3,P=0.004),混合群群体最大,而雄性群最小;雌雄比为1∶0.54,雌幼比为1∶0.26,成幼比为1∶0.17。这些都说明矮岩羊这类独特的行为和种群特征是长期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行为时间分配是动物对资源获取和风险防御的权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了可可西里冬季(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表现,并将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首先,本文通过对比青藏铁路运营前后两个交配季(2003-2004年建设期和2017-2018年运行期)之间雄性藏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探讨青藏铁路的出现对雄性藏羚行为的影响。随后,基于2017-2018年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数据,分析了年龄对其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建设期相比,雄性藏羚的觅食和“其他”行为时间比例明显增加,而警戒和卧息的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降低,这说明铁路稳定运营后对雄性藏羚的影响降低。交配群中成年雄性藏羚的警戒、移动,以及“其他”行为中的繁殖行为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亚成体,而觅食和卧息行为时间比例显著低于亚成体, 这与交配群中不同年龄雄性个体所处的地位等级有关。成年雄性藏羚在交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更多配偶资源,增加警戒和移动,减少觅食和卧息有助于其维持交配群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活动时间的分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5年-2001年4月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10只半散放东北虎(5雌5雄)全年的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半散放东北虎的运动(37.53%)和休息(32.45%)行为较多,站立(6.24%),摄食(10.13%),社会(8.36%)和其他(5.29%,包括饮水,排遗,修饰等)行为较少;(2)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相似,运动,摄食,站立和社会行为在上午和下午各有1个高峰期,休息在中午有1个高峰期,运动和行为在存,冬季明显比春,秋季增多。将上述结果与笼养和野生东北虎的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在今后的野化训练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e activity budget hypothesis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social segregation commonly observed in ungulate populations. This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differences in body size – i.e. between dimorphic males and females – may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budget. In particular, if females spend more time grazing and less time resting than males, activity synchrony would be reduced. Increased costs of maintaining synchrony despite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budget would facilitate group fragmentation and instability of mixed-sex groups. In this paper two prerequisites of the activity budget hypothesis were tested: (1) that males should spend less time feeding and more time resting than females in single-sex groups and (2) that lower activity synchrony should be observed in mixed-sex compared to single-sex groups. The activity budget and synchrony in mixed and single-sex groups of merino sheep (Ovis aries) of different sizes (2, 4, 6, 8 individuals) were measured in three contiguous 491-m2 arenas located in a natural pasture. Three same-size groups, one of each category,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We found no sexual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spent inactive and active (i.e. grazing, standing, moving, interacting). Males spent significantly more time grazing and less time standing than females. These differences disappeared when yearling males were omitted from the group. Males and females had similar bite and step rates. Sheep of both sexes spent less time resting and more time grazing and moving and had lower bite rates when in mixed-sex groups than when in single-sex groups. The synchrony among visually isolated groups was near zero, indicating that they changed activities independently. On the contrary, within-group synchrony was high; however it was higher in single-sex groups, in particular for males, than in mixed-sex group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budget and synchrony alone ar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social segregation.  相似文献   

13.
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海  张常智  刘丹 《兽类学报》2006,26(3):255-261
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采用随机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半散放条件12只成年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放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可分为9种:站立、行走、躺卧、嗅闻、努责、梳理、生产、亲仔和舔食。雌性东北虎的躺卧和亲仔行为时间最长,分别为42.9% 和34.5% ;躺卧、努责和亲仔行为发生频率较高,分别为21.1%、16. 9% 和24.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雌性东北虎个体间躺卧、亲仔等行为有显著差异;不同年份雌性成年东北虎的站立、躺卧、梳理等产仔行为也具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躺卧行为与亲子行为(rs= 0.602, P<0.05)、梳理行为(rs=0.589,P<0.05)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以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大群野生猕猴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的跟踪观察,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其食物组成、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旨在探讨影响石山猕猴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分配的环境和社会因素。结果表明:研究猴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以及中午的休息高峰,这与白天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有关。日活动时间分配中,休息42.1%,移动34.5%,觅食15.1%,玩耍2.0%,理毛5.2%,其他行为1.3%。猴群依据食物的变化调整活动时间分配,其中用于移动的时间与食物中果实的比例成显著的正相关性。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的活动时间分配表现出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成年雄性花费更多的时间休息,而成年雌性花费更多的时间觅食和社会性理毛,未成年个体则花费更多的时间玩耍。与同域分布的小群猕猴相比,本研究群花费更多的时间休息,较少的时间觅食。这些差异可能与盗食农作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养东北虎幼虎的行为时间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生  马建章  滕丽微 《生态学报》2003,23(8):1548-1553
1 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 30只幼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幼虎用于运动和卧息的时间较多 ,为 ( 32 .0 8± 1 2 .39) %和 ( 2 8.0 2± 1 0 .76) % ;用于睡眠、站立和嬉戏的时间次之 ,分别为 ( 1 1 .9± 2 5 .2 1 ) %、( 9.0 6± 4.71 ) %和( 1 4.49± 8.72 ) % ;其它行为最少 ,为 ( 4 .66± 3.2 8) %。步行区幼虎园和幼虎园的幼虎活动规律较为相似 ,与育成虎园的幼虎相差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幼虎不同个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龄组间的运动、卧息和嬉戏差异极显著 ,睡眠差异显著 ,站立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散放条件下春季梅花鹿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梅花鹿 (Cervusnippon)是我国珍贵的经济动物 ,梅花鹿野生种群数量极少 ,主要分布在吉林东部、四川诺尔盖、江西彭泽、安徽南部以及浙江西部[14 ] ,是国家 1级保护动物。国内对梅花鹿行为学研究仅对活动节律[2 ] 、性行为[7] 、社群行为[12 ] 有一些零星报道[8,11,13,14 ] ,尚未见有关行为时间分配及其与性别和天气之间关系的报道。我们于 1998年4~ 5月对散放条件下东北梅花鹿 (C .nipponhor tulorum)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 ,为保护梅花鹿这一濒危物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 研究地区与方法1 1 自然概况黑…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male bees and wasps aggregate in specific sites overnight,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behaviors of female hymenopterans during the night. It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that they spend the night in a burrow or nest structure. We found female‐biased sleeping aggregations of Amegilla florea urens in populations on Iriomote Island. The sex ratio and number of sleeping individuals in the sex‐mixed aggregations changed daily. This species used dead branches as its main sleeping places,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observed per place was 15. Females arrived at the aggregation place later and left it earlier in the morning than did males. 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females used the sleeping place regularly but avoided a long stay with males. The use of the same sleeping place by the two sexes may be due to a limited number of sites suitable for sleeping in the fo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