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3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52)和对照组(n=15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耳鸣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取随机数字后重新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数,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等。对比两组护理方案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两组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睡眠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调节情绪,及时干预患者睡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年龄4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乳腺癌特异量表(QLQ-BR23)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3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对不同治疗时期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法对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以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正念减压法进行干预,干预疗程为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癌症疲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估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疲乏评分、躯体疲乏评分、情感疲乏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HAMD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的关注情况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过程中正念减压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组8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前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的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由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咨询并指导用药,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止吐药物的完全反应率、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两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2%和63.6%,46.5%和75.0%,44.2%和72.7%,干预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P=0.006,P=0.007)。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较对照组轻(P=0.023,P=0.045),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6,P=0.034)。生活质量测评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8),恶心、呕吐和食欲丧失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45)。结论:临床药师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玉梅  刘均  苏雪阳 《生物磁学》2009,(19):3747-3748,3728
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军人在恶劣的、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相比内地军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西藏军人面临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有效管理负性情绪的三个步骤。一是发现情绪,正视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客观存在;二是分析情绪,寻找诱发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思维方式;三是处理情绪,为西藏军人负性情绪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军人在恶劣的、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相比内地军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西藏军人面临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有效管理负性情绪的三个步骤.一是发现情绪,正视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客现存在;二是分析情绪,寻找诱发西藏军人负性情绪的思维方式;三是处理情绪,为西藏军人负性情绪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筛选存在负性情绪的120例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D 4组。在肿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病人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B组病人应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干预,C组病人采用放松训练,D组病人给予求助者中心疗法和放松训练联合干预,干预6周后再次进行SAS、SDS、SCL-90测评,比较各组心理干预疗法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结果传统护理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无明显改善(P0.05);应用心理疗法干预的B、C、D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应用两种心理疗法的D组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方法的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独应用一种心理疗法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产妇情绪评估及个性化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孕期检查产妇,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选取其中SDS评分在42-52分的产妇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对产后抑郁症的降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1个月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前7天、产后1个月的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1、3、12个月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3、12个月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产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12个月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产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产后普遍存在抑郁情绪,个性化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明显,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文版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LCSS)评估入选患者的病耻感,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肿瘤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COX回归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59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无效问卷3份,回收成功率为98.11%。肺癌患者病耻感中的社会隔离、耻辱与羞愧、吸烟、总评分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中位分(P<0.05),EORTC QLQ-C30评分低于国内常模中位分(P<0.05),而歧视与国内常模中位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LCSS总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而与EORTC QLQ-C30评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病程的肺癌患者病耻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慢性病、是否吸烟、不同个人月收入的肺癌患者病耻感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吸烟、个人月收入<2000元均是影响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病耻感处于偏高水平,且与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息息相关,其中合并慢性病、吸烟、个人月收入是影响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病耻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4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post prandial plasma, P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脂联素(adipon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aradhension molecule-1, ICAM-1)、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O、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ICAM-1、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对饮食、运动、用药、心理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状况、心理状况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的研究初步得出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控制患者血压、血糖、MMP-9、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SCL-90)对唐山市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睡眠质量的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状况的各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2)除了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各成分得分及总分与健康状况各子量表得分和总分绝大多数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对其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睡眠质量越差,其健康水平越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他们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和睡眠卫生意识的关系。方法:选取400例肺癌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定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肺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睡眠卫生意识量表(SHA)评定患者睡眠卫生意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IS总分与FACT-L总分、SHA总分的相关性。根据AIS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AIS总分>6分)和非睡眠障碍组(AIS总分≤6分),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400例肺癌初治患者共有252例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3.00%(252/400)。睡眠障碍组生理/情感/功能/(社会/家庭)维度、肺癌附加模块、FACT-L总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SHA总分、睡前2h剧烈运动、白天睡午觉、定期服用催眠类药物、晚上喝酒得分维度评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总分与FACT-L总分、SHA总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与性别、化疗次数、肿瘤分期、疼痛、焦虑、抑郁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疼痛、肿瘤分期、抑郁(P<0.05)。结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受疼痛、肿瘤分期、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良的睡眠卫生意识可导致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生命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医学综合评价技术,包括了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社会功能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等情况的全面评估,其在癌症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一定的反应度,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情况并评估各因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收集资料,调查245名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总分为88.44±12.32,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患病年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治疗情况、术后时间及目前治疗情况等(P0.05)。其中年龄较长、居住城镇、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在职、已婚、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术后时间较长以及当前正予以放疗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为一般水平,多项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