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好转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1,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0%、15.0个月和(11.0±5.1)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9.0个月和(5.9±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t=5.24,6.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5.08,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8):958-961, 966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大肠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晚期大肠癌诊断标准的106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希罗达(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至化疗结束。分别于化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微生物计数,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并记录入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肠道微生物群落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MST)为37个月,对照组MST为26个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好转(P0.05)。结论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益生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大肠癌患者化疗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通过提高化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奈达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及SCC水平的变化情况、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降低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对照组单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6.00%高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A242、CA19-9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减低等胃肠道反应,乏力,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脱发,贫血以及中性粒细胞下降等,其中观察组乏力,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三组:NP(长春瑞滨+顺铂)组45例、GP(吉西他滨+顺铂)组43例、TP(紫杉醇+顺铂)组42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检测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水平。结果: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骨髓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TP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免疫功能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组患者血小板下降更明显,TP组白细胞下降更为明显,NP组对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抑制较缓和,更适于老年人,因此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骨髓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及年龄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55例和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42例。观察治疗后肿瘤大小、近期疗效、根治性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分,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而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介入组并发症较少。结论: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均较好,但介入性动脉化疗具有较高的根治性手术率以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对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9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行肛瘘挂线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A及IgG水平,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能够降低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IgA及IgG水平,缩短术后疼痛时间,促进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HCP+CDS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确诊为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HCP+CDS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肿瘤细胞减灭术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腹水量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24个月生存率比对照组高,而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恶心、麻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盆腔感染方面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HCP+CDS能有效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CA125水平变化,探讨其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间医院诊治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卵巢癌分期手术或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术后常规进行系统化疗。比较手术及化疗后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分析患者血清CA125水平动态变化、转阴时间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CA125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20 d患者存活时间明显长于T1/220 d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转阴时间≤8周的患者存活时间长于CA125转阴时间8周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复发率明显低于CA125转阴时间8周的患者,复发时间长于CA125转阴时间8周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可以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乳手术患者24例(保乳组),行根治手术患者68例(根治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个性化综合治疗巩固疗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状况;通过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生存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均明显较根治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保乳组切缘皮瓣缺血发生率低于根治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2年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根治术,保乳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患者预后状况与根治术相当,同时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多西他赛联合化疗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IIA-IIIC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多西他赛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根据不同的多西他赛联合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的三药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方案(DCF组),共计20例患者;另一组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DP组),共计30例患者。分析经两种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2年无复发生存时间(RFS)、2年总生存时间(OS)、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DCF组2年RFS率、OS率较DP组升高(P<0.05);DCF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明显长于DP组(P<0.05);两组复发转移部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2周,DCF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D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可控,患者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多西他赛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均安全有效,采用三药静脉联合腹腔化疗有助于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OX 与FOLFOX6 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本院收 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共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OX 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OX6 化疗方案,对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及治疗控制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腔炎症、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主要以I~II级常见。两组患者口腔 炎、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9.05%)明显低于对照 组发生率(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和FOLFOX6 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 状况基本相似,但SOX化疗方案胃肠道副反应更少,且应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术后一线化疗失败转移性胃癌患者10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帕替尼进行联合治疗,4周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两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生存情况,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比较,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进展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MMP-9和VEG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标志物及MMP-9、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进展期胃癌临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结果:观察组在术后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减轻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改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8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SOX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RR)为58.33%、疾病控制率(DCR)为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17%和4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及TP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血清CA125、CEA及TP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苯美司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_4~+、CD_8~+、CD_4~+/CD_8~+、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89%(31/45)vs48.89%(22/45)](P0.05),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肝功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个月、12个月时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93.33%(42/45)vs77.78%(35/45),82.22%(37/45)vs57.78%(26/45)](P0.05)。结论:与单用SOX方案相比,乌苯美司胶囊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方案(TP)化疗后应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安全性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和37例。所有患者均行TP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后接受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后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LQ-C30)评分、化疗后2年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6个月时血清癌抗原125(CA125)、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TPS)、癌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ORR(64.86% vs. 41.46%)和DCR(83.78% vs. 60.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化疗后6个月时的自EORTC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化疗后6个月时血清CA125、TPS、CA199和H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中位PFS和OS分别为8.000(95%CI:7.151~8.849)和15.000(95%CI:13.505~16.49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P化疗后应用奥拉帕利能够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行维持血透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79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单用蔗糖铁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及血丙二醛(MDA)水平,并对两组治疗开始时、治疗3、6个月时EPO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b、Hct、SF、TS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OPP、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从治疗开始到治疗6个月时一直维持较高的EPO使用剂量,而观察组EPO用量依次递减,至治疗6个月时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EPO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lthough general agreement exists on palliative surgery with intent of symptom palliation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 the role of non-curative surgery for incurable, asymptomatic AGC is hotly debated. We aim to clarify the role of non-curativ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asymptomatic AGC under the first-line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737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asymptomatic 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May 2012 at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mprising 414 patients with non-curative surgery plu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and 323 patients with first-line chemotherapy only. The clinicopathologic data, survival, and prognosis were evaluated, with propensity score adjustment for selection bias.

Results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outcomes significantly favored non-curative surgery group ov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only group in entire population (28.00 versus 10.37 months, P = 0.000), stage 4 patients (23.87 versus 10.37 months, P = 0.000), young patients (28.70 versus 10.37 months, P = 0.000) and elderly patients (23.07 versus 10.27 months, P = 0.031). The median OS advantages of non-curative surgery ov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only were also maintained when the analyses were restricted to single organ metastasis (P = 0.001), distan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02), peritoneal metastasis (P = 0.000), and multi-organ metastasis (P = 0.010). Significant OS advantages of non-curative surgery over chemotherapy only were confirmed solid by multivariate analyses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on propensity score (P = 0.000). Small subset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of single metastatic lesion after previous curative gastrectomy, and with surgery of both primary and single metastatic sites showed sound median OS.

Conclusions

There is a role for non-curative surgery plu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incurable, asymptomatic AGC, in terms of surviv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warranted to fill a gap in knowledge about the value of metastectomy and patient selec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获益后采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在我院经一线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病情进展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仅接受定期随访观察,实验组采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维持治疗过程中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晚期NSCLC患者在化疗后采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