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beta-catenin 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 细胞系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MG63 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Wnt3a 蛋白或 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Wnt3a 蛋白刺激液MG63细胞生长,用FQ-PCR在mRNA 水平检测beta-catenin 在MG63 细胞系的表达 变化。培养MG63 细胞株,用相同浓度的Wnt3a 蛋白刺激,比较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数目的差别。结果:在细胞生长的第 0,1 天两组的MG63 细胞数量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2,3,4 天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刺激组缓缓,经比较(t=4. 109,3.892,5.215,均P<0.05)。beta-catenin 基因表达不会因为Wnt3a 的浓度增加而增加。100 ng/mL的Wnt3a 蛋白刺激beta-catenin 基 因表达最高,其他几个浓度的beta-catenin 基因表达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00 ng/mL的Wnt3a蛋白刺激下,beta-catenin 基 因表达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6 h时茁-catenin基因表达最高(P<0.05),随后茁-catenin基因表达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 论:Wnt蛋白对MG63 细胞有正向增加增殖作用。激活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能促进MG63 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及迁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干性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结果:在100μg/mL绿原酸干预的实验组中MG63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干性基因较对照组表达降低,侵袭性及迁移性经绿原酸处理后也相应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结论:绿原酸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并促进MG63细胞的凋亡,有望成为治疗骨肉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HMBA诱导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化后,选择性抽提核基质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共有12个蛋白点表达发生变化,经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了9个蛋白质,其中,MHCⅡ类抗原、IFN刺激的基因因子3α蛋白、DKFZp434M2221.1蛋白、8-羟基-鸟嘌呤糖基化酶同功酶oggl和波形蛋白表达上调,hnRNP A2/B1和肌动蛋白表达下调,60S核糖体蛋白L21和ST2蛋白仅在分化的MG-63细胞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伴随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变化,并为深入揭示核基质蛋白与细胞癌变和逆转的关系以及阐明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原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透射电镜观察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研究细胞凋亡诱导物姜黄素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及其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经姜黄素处理后,MG-63细胞的核基质和中间纤维比对照组明显稀疏,且分布更加不均匀,并分别与核纤层连系,形成趋于断裂但相对还较为完整的网状结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显示在姜黄素诱导MG-63细胞凋亡前后存在27个差异表达的核基质蛋白.经质谱鉴定了其中的21个蛋白.在凋亡的MG-63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鉴定为:DNA聚合酶zeta等7种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质为:Prohibitin等14种蛋白。其中首次在核基质中发现的蛋白质有17个。因此.在MG-63细胞凋亡过程中不仅其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构型产生了典型的的凋亡特征性变化.而且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由此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相关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调控作用.从而对揭示核基质构型及其蛋白组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阐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期经基因芯片筛选发现,同源盒基因1(distal-less homeobox 1,DLX1)低表达是导致骨肉瘤形成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拟通过过表达DLX1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初步揭示其作用途径。采用含DLX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DLX1(adenovirus distal-less homeobox 1)和空载腺病毒Ad RFP(adenovirus red fl uorescence protein)分别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DLX1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Ad RFP感染组)相比,Ad DLX1能显著增加MG63细胞中DLX1的表达,并导致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但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无明显改变。DLX1过表达还可以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该研究表明,DLX1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肉瘤发展中的作用和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比较人成骨细胞(human fetal osteoblasts,h FOB)和骨肉瘤(human OS,Saos2)细胞及人骨肉瘤细胞样本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比较h FOB和Saos2细胞的表达差异。采用萤光素酶实验观察Wnt-β-catenin、Notch、Hh信号通路对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疗效的调控。结果:同h FOB细胞相比该通路的主要分子包括:Wnt3(5.5倍)、β-catenin(5.3倍)、LEF1(7.6倍),在Saos2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总β-catenin以及活化β-catenin的表达都升高。MTX处理后诱导了Saos2细胞凋亡和坏死。对Wnt-β-catenin、Notch、Hh信号通路的化学抑制也能够诱导细胞死亡,Wnt-β-catenin抑制剂更为明显。结论:采用小分子/化合物来抑制Wnt-β-catenin和Notch信号,并同目前常用的OS药物化疗联合使用,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患者,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 catenin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和磷酸化β-catenin在3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在2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的β-catenin在所有标本中均为阴性表达.β-catenin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正常表达率下降(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正常表达率下降(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方式为下调表达,没有在细胞内的分布异常;β-catenin异常表达组预后不良.结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存在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异常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成年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及其在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定位检测-βcatenin在脑组织中时空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半定量检测发育过程中皮层-βcatenin的变化。结果-βcatenin在成年大鼠脑内主要分布于皮层锥体细胞层、海马、室下层及丘脑等区域,阳性细胞多为有突起的神经元样,在密集表达的室下区及丘脑近脑室等处,-βcatenin有明显的细胞核内定位;新生大鼠脑内-βcatenin呈散在分布,P3至P20-βcatenin表达逐步增多,主要存在于新皮层、丘脑及室下层区域,尤其在扣带后皮质、纹状皮质、梨状前皮质等处。老年大鼠脑内-βcatenin的表达分布基本与成年相似,但阳性细胞数量及强度显著低于成年。Western blotting显示-βcatenin在CNS皮层生后发育过程中存在持续表达,表达高峰主要在P3和P21两个时相。结论-βcatenin在CNS生后的时空表达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同时呈现明显的部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提示-βcatenin与CNS分化发育、特别是神经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ALP活性检测骨碎补提取物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UPLC特征指纹峰与其促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在标定的12个共有峰中,确定了4、5、12号峰与ALP活性呈正相关,其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儿茶素7-葡糖苷、柚皮苷,为深入研究骨碎补的促成骨分化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人骨肉瘤细胞系内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pHIG53质粒内切下人白细胞介素-2cDNA基因,并经中间一pSP72转换成与pDOR-neo载体相区域的酶切位点,然后将IL-2cDNA定向连接入pDOR-neo载体,构建成功人IL-2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脂质体民入人骨肉瘤细胞系Ma中,经G418筛选后测转基因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中IL-2表达量,每1×10^5细胞24hIL-2表达量为50-800U,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pHIG53质粒内切下人白细胞介素-2(IL-2)cDNA基因, 并经中间质粒pSP72转换成与pDOR-neo载体相匹配的酶切位点, 然后将IL-2cDNA定向连接入pDOR-neo载体, 构建成功人IL-2逆转录病毒载体, 经脂质体导入人骨肉瘤细胞系Ma中, 经G418筛选后测转基因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中IL-2表达量, 每1×105细胞24hIL-2表达量为50~800U, 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和检测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1.19以及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NOK以及EMT标志性分子E-cadherin、Vimi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观察NOK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EMT标志性分子E-cadherin及Vimi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探讨NOK在骨肉瘤细胞系MG63 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1.19以及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NOK、E-cadherin、Vimi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构建慢病毒并干扰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NOK表达,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NOK前后EMT标志性分子E-cadherin及Vimi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相比于人正常成骨细胞系,NOK、Vimitin的mRNA和蛋白在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高表达,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在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低表达。慢病毒干扰骨肉瘤细胞中NOK表达后,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Vimi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NOK具有促进骨肉瘤细胞系MG63发生EMT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HMBA诱导处理前后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为对象,对prohibitin在核基质中存在、分布及其与相关基因产物在HMBA处理前后MG-63细胞中的共定位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蛋白印迹杂交结果确证prohibitin存在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并在HMBA处理后细胞核基质中表达下调,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prohibitin定位在核基质上,经HMBA处理后出现分布位置与表达水平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prohibitin与MG-63细胞中c-fos、c-myc、p53和rb基因产物均存在共定位关系,但在HMBA处理后细胞中其共定位分布区域出现变化.研究结果证实prohibitin是一种核基质蛋白,定位于核基质上,prohibitin在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产物的共定位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机制。方法:实验应用骨肉瘤细胞MG63作为研究对象,分5组。空白组、甘草次数组(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阳性对照组。每组6个复孔。空白组为不含有甘草次酸的DMEM的培养基,甘草次酸组分别加入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的甘草次酸,阳性对照组加入白藜芦醇(40μmol/L)。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当细胞进入生长平台期后使用0.1%的胰酶消化并按1×106cells/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继续培养24 h。采用甲基四氮唑蓝检测细胞的增长率,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各组的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和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甘草次酸孵育2...  相似文献   

15.
16.
以胎牛为实验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性检测β-catenin在胎牛蹄边缘表皮和毛囊形态发生中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胎牛蹄边缘毛囊形态发生中β-catenin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β-catenin在胎牛蹄边缘毛囊形态发生早期(68~93天)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基板和毛芽中,其中基底层、基板、毛芽中呈强阳性,表皮中呈中阳性;在毛囊形态发生中期(94~184天)表达于基底层、表皮和毛钉中,其中基底层、表皮、隆突区、内外根鞘和漏斗部呈中阳性;在毛囊形态发生晚期(184~225天)只在表皮及基底层有表达,其中基底层呈弱阳性,表皮呈强阳性.β-catenin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提示,在胎牛蹄边缘毛囊的形态发生过程中β-catenin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β-catenin基因是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分。本研究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棉铃虫β-catenin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Har-β-catenin(Gen Bank登录号为KJ206237)。其开放阅读框长2382 bp,编码793个氨基酸残基。与已报道的其它物种β-catenin蛋白相似,Har-β-catenin蛋白具有多个ARM重复结构域。运用RT-PCR的方法比较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Har-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非滞育蛹脑中Har-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滞育蛹脑。最后,我们构建了包含Har-β-catenin全长编码区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调查了Har-β-catenin的亚细胞定位情况。这些结论为我们进一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棉铃虫滞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将人淋巴毒素(HuLT)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质粒p91023,经磷酸钙-DNA共沉淀法转入中国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CHO-DHFRˉ)细胞,获得了DIIFR 细胞克隆。RNA点渍杂交分析和MTT染料还原测定淋巴毒素的生物活性,均证明HuLT基因在DHFR 细胞里巳被转录和转译,并被分泌到细胞外。其杀伤靶细胞——L929细胞的生物活性不低于每毫升培养液200单位。  相似文献   

20.
人淋巴毒素基因在中国仓鼠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军涛  李昌本 《遗传学报》1991,18(3):208-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