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描述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新种Trematothoracoides liaoningensis gen.et sp.nov.,归入薤式产(Sepulcidae)中的陷胸茎蜂亚科(Trematothoracinae)。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可行的陷胸茎蜂化石,也是该亚科在侏罗纪的产次报道,分支分析结果表明Trematothoracinae为一单系类群。Thoracotrema与Prosyntexis进化程度较高,构成一对姊妹群,同时又是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Trematothoracoides最为原始,为Thoracotrema Prosymtexis 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  相似文献   

2.
辽西义县组细蜂总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株罗统义县组下部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昆虫化石10属12种,其中8属12新种,这些化石分属于3科,其中Gurvanotrupes stolidus sp.nov.,Gurvanotrupes exiguus sp.nov.,Liaoserphus perarus gen.et sp.no.,alloserphus saxosus gen.et sp.nov.,Scalprogaster fossilis gen.et sp.nov.,steleoserphus beipiaoensis gen.et sp.nov.,Saucrotrupes decorosus gen.et sp.nov和Ocnoserbphous sculptus gen.et sp.nov.归入细蜂科(Serphidae=Proctotrupidae);Protocyrtus validus sp.nov.和Spherogaster cornoata gen.et sp,nov。归入柄腹细蜂科(heloridae);Liaoropronia leonina gen.et sp.nov和Liaoropronia regia gen.et sp.nov.归入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对我们中生代细蜂总科化石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3.
辽西义县组长节锯蜂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产自辽宁西部北票上园地区和凌源大王杖子义县组长节锯蜂科(Xyelidae)巨长节锯蜂亚科(Macroxyelinae)昆虫化石12种,归于4族8属,其中6新属12新种,包括Angaridyela robusta sp.nov.,Angaridyela exculpta sp.nov.,Angaridyela suspecta sp.nov.,Angaridyela endemica sp.no  相似文献   

4.
原举腹蜂科(昆虫纲膜翅目)化石在我国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春  张俊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16-421,T016
描述了自产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新种Sinowestratia communicata gen.et sp.nov.,归入原举腹蜂科(Praeaulacidae)中的白垩细腹蜂亚科(Cretocleistogastrinae)。这是原举腹蜂科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白垩细腹蜂亚科在晚株罗世的首次报道。新化石的发现表明(Cretocleistogastrinae  相似文献   

5.
段冶  程绍利 《古生物学报》2006,45(3):393-398
描述的昆虫化石产自辽西朝阳县大平房乡原家洼九佛堂组。该化石为一新种,命名为原家洼始长腹细蜂(Eopelecinusyuanjiawaensissp.nov.),归入长腹细蜂科(Pelecinidae)。该科是昆虫纲膜翅目中一个现生小科,仅包括1属3种,分布在美洲大陆。该科在白垩纪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曾发现于辽西的义县组和山东的莱阳组中。  相似文献   

6.
山东莱阳晚侏罗世原始蠼螋化石(昆虫纲)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中国山东莱阳晚侏罗世的蠼螋化石3新种2新属,分别隶属于2亚目1新科和1现生科。这些标本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蠼螋化石,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在昆虫纲革翅目的系统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侏罗统牛津阶-基末利阶(163-150Ma)保存有完好的最原始的蠼螋昆虫化石,首次描述,分析和讨论了原始蠼螋后翅脉序特征,认为与现代生存的蠼螋后翅基本相同。因此,提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分类学者不同的意见,认为始螋亚目(Aechidermaptera)应归入于革翅目(Dermaptera)之中,且视其为一个最原始的类群较为合理,内蒙古自治区这个原始类群的下列重要特征皆为首次发现;胸骨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革翅锁具(Tegmina locking device)和刺脊突(spiny crest)发育;前,中,后足跗节皆为5节;后足基节显著伸长;颈部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颈片;革翅后缘收缩变尖,上述5项被视为厚原始蠼螋特有的祖征,下列特征应为早期蠼螋共有的原始性状;虫体扁平,通常具毛;腹部侧缘彼此近平行;触角显长,丝状,多节(通常多于11节);两只单眼发育;上颚具齿;中胸小盾片显大;革翅较长,通常具有明显的翅脉;股节具隆脊;爪和爪垫通常发育;腹部各节背板与腹板不重叠(两者位置非简单的上,下关系);尾须柔软,多节,雌性产卵器鞘显著外伸,本文建立了始螋亚目1新科Sinopalaeo-dermatidae和2新属2新种Sinopalaeodermata neimonggolensis gen.et sp.nov,Jurassimedeola orientalis gen,et sp.nov。同时,对蠼螋昆虫的起源和演化重新进行了讨论,做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研究者结论不同的推断。  相似文献   

8.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一段属于Allacerops of. A. turgaica幼年个体的下颌骨。化石采自甘肃兰州盆 地渐新世地层中。Allacerops 是亚洲一类较原始的犀。在基本特征上,特别是在门齿和犬齿构 造上,它和欧洲的Eggysodon最为接近,有人把它们合为一属。研究表明,它们在门齿的数目 和颊齿的形态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应是跑犀科内不同的属。文中主要根据犀类门齿、犬齿的 分异,对犀超科内科一级的现行划分提出质疑,认为Indricotheriidae科的地位应予恢复,跑犀 科只应包括那些门齿、犬齿未特化,也不急剧退化的中、小型犀类。这样,除两栖犀外,犀超科 包括三科: Hyracodontidae,Indricotheriidae和Rhinocerotidae。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竹节虫目昆虫化石1新科,即Haginhasmatidae,包括3新属,3新种和一个本命名种:Hagiphasmaparadoxagen.etsp.nov,Aethephasmamegistagen.etsp.nov.和Orephasmaeummphagen.etsp.nov,并给出新科内属的检索表。对消化道痕迹和保存完好的亚生殖板进行了分析,并与现代类群作了比较。竹节虫化石在我国是首次报道,所有化石材料均采自河北省和辽宁省晚珠罗世义县组地层中,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