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明山海棠遗传毒性评价I.致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报道了中药昆明山海棠在Ames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分析中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提取物(THH)(200~800mg/皿)及醇抽提物(ATH)(100~200mg/皿)在TA97、TA100均不同程度地诱发突变。THH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显著诱发SCE(0.313~0.625mg/ml)。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分析中,THH未表现出明显的染色体断裂效应(2.5~14.3g/kg)。结果暗示,昆明山海棠对人类遗传物质具有潜在威胁,其临床应用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2.
昆明山海棠诱发小鼠精子8号染色体、不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燕  丁银润  汪旭 《遗传学报》2002,29(3):217-220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了昆明山海棠 (THH)水抽提物在小鼠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对 8号染色体不分离的诱发效应。以THH水抽提物 (12 0mg/kg、2 4 0mg/kg、4 80mg/kg)腹腔注射昆明种雄性小白鼠 ,于处理 2 2天后取小鼠附睾精子涂片 ,以生物素标记的 8号染色体着丝粒重复序列探针进行FISH ,结果发现 ,THH在中间剂量组(2 4 0mg/kg)和高剂量组 (480mg/kg)诱发精子 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频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 (P <0 .0 0 1) ,低剂量组(12 0mg/kg)的异常精子频率与溶剂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研究表明 ,THH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具有染色体不分离诱发效应。  相似文献   

3.
昆明山海棠诱发果蝇生殖细胞非整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黑腹果蝇的非整倍体测试品系评价了云南地方中草药昆明山海棠水抽提物(THH)在动物生殖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秋水仙素(COL)为本试验的阳性对照物。结果发现,在所有雌雄成虫口饲染毒组中,THH(10-80mg /ml)及COL(2.5-20μg/ml)均显著诱发生殖细胞非整倍体,从而导致X0及X XY例外子代频率显著升高(P<0.001-0.5)。试验表明:THH及COL均能够在蝇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导致染色体的丢失或不分离;在本研究的受试剂量范围内,雄性果蝇对受试物诱发生殖细胞X染色体遗失效应较为敏感,而雌性果蝇则易检出诱发生殖细胞性染色体不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el)Hutch,THH)处理中国仓鼠V79细胞,通过检测V79细胞C-M细胞频率以及二酰基甘油(1,2-diacylgcerol,DAG)的含量测定,分析了THH诱发非整倍体与细胞醇磷酯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指出THH能在1mg/ml、2mg/ml两个剂量上使V79细胞的DAG含量显著升高(P<0.001),并明显的提高C-M细胞频率(P<0.05),提示肌醇酯信号通路是介导THH诱发非整倍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昆明山海棠在微核实验中非整倍体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曹佳  胡斌  程天民  程舸 《遗传》1997,19(1):1-3
本文报道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昆明山棠(THH)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结果THH(10-60μg/ml)诱导的62.1-68.4%的MN为FISH阳性, 35.9-42.2%的MN为CREST阳性,较精确的FISH结果显示THH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同时认为次要卫星DNA探针比CREST染色更适合于MN的着丝粒检测。  相似文献   

6.
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对体外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猪脑中分离纯化的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反应,分析了非整倍体诱发剂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HH)对微管蛋白聚合状态的影响,从该角度探讨了THH诱发哺乳动物非整倍体的机制。秋水仙素(COL)为本研究的阳性对照物。结果发现THH能显著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该抑制效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与我们以往关于THH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实验证据相吻合并进一步提示THH可以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为诱发非整倍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微核直径测试作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分析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直径测试,比较了秋水仙素(COL)与昆明山海棠(THH)、对苯二酚(HQ)在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丝裂霉素C(MMC)作为多功能染色体断裂剂引入实验,为诱发非整倍体的阴性对照。结果发现,COL组,71%的微核直径(d)大于或等于所在细胞直径(D)的五分之一(d≥D/5);THH诱发微核中,54%的微核d≥D/5;HQ及MMC组,分别有47%及14%的微核相对直径达此阈值。暗示THH及HQ具有类似COL的某种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微核直径测试可作为非整倍体诱发剂检测的辅助手段。 The relative diameters of micronucleus induced by colchicines(COL),Triptergium hypoglaucum(Level)Hutch(THH)and hydroquinone(HQ)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ir aneugenic activities in mouse bone marrow erythrocytes.MitomycinC(MMC)was taken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in the experiment because it is a multifunctional clastogen without aneugenic potential.Diameters of the cytoplasm(D)and the micronucleus(d)of each micronucleated erythrocytes were measured with a micrometer in a microscope.The frequency of relatively large micronuclei(d≥D/5)was found(71%) in COL treated group.In the THH and HQ treated groups,the relatively large micronuclei were 54% and 47%,respectively.Such micronuclei were infrequent(14%)in the MMC treated group.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H and HQ may possess some aneugenic potential like COL.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陈少华 《遗传》1992,14(2):16-17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妮滤液(GJ)对环磷酸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对辐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I)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功能的影响。雄性昆明小鼠照射前补充SI,经4Gyγ射线照射,观察补充SI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脾结节(CFU-S)数、骨髓细胞粒、巨噬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SI提高了辐射损伤小鼠CFU-S数,增加了骨髓有核细胞CFU-GM数,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对骨髓细胞DNA含量也有一定的增加趋势。表明SI可以提高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减轻辐射对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害,SI对辐射小鼠的造血系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鉴于空气负离子对医疗保健有良好效应,而对染色体和DNA起什么作用尚缺乏研究,要直接研究空气负离子对染色体DNA的作用较为困难,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辐射效应探索空气负离子的作用。应用空气负离子处理昆明小白鼠70天,再用γ-射线照射动物。辐照后分9个不同时间取样,分析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对辐射诱变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中草药金荞麦的致突、致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荞麦1-5000μg/皿的7个剂量,对Ames 4个标准菌株(±S9)未诱发阳性突变;对正定霉素和甲基甲烷磺酸醋所诱发的TA98和TA100菌株的回复突变,具有杭突变作用;对NIH系小鼠未见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S9)无诱发畸变作用;对NIH系小鼠的生殖能力和胎鼠的生长发育未见不良影响,对胎鼠外观、骨骼、内脏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脉冲电磁场对家猪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方东  徐柳  王子淑  王喜忠 《动物学研究》2001,22(2):89-92,T001
以家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脉冲电磁场(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简称PEMFS)树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发现,100和200kHz的PEMFs对家猪的淋巴细胞照射培养12,24,48h后,染色体畸变(包括非整倍体,染色体断裂等)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6%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和42%的间隙发生在家猪常见染色体脆性位点部位,同时, 经100kHz和200kHz的PEMFs照射48h后,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PEMFS能诱导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种大鼠和小鼠分别进行氟化钠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未 见组化钠诱发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以秋水仙素有丝分裂(CM)效应、微核(MN)及染色体畸变(CA)三种体内细胞遗传学指标综合评估了有丝分裂抑制剂(秋水仙素、益康唑及对苯二酚)诱发小鼠骨髓细胞非整倍体的效应。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是典型的多倍体及非整倍体诱发剂。益康唑对细胞有丝分裂有与秋水仙素相类似的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在哺乳动物体细胞内无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对苯二酚在哺乳动物活体实验系统中,可能具有诱发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多种遗传毒性。结果提示三种细胞遗传学指标能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检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4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和3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和/或丝裂霉素C处理诱发SCE的观察结果。经紫外线照射的3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淋巴细胞的诱发SCE频率比未照射的自发SCE频率均有显著增高(P<0.01),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经紫外线照射诱发的SCE频率与未照射的自发SCE频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2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和1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诱发SCE频率比未处理的自发SCE频率均有明显增加,但病人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正常人(P<0.01)。结果表明,这4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都存在着DNA切除修复功能缺陷。此外,还发现分离淋巴细胞的自发SCE频率比微量全血培养的显著地高(P<0.01)。  相似文献   

17.
在急性辐射情况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生物剂量测定中最容易定量的方法。但小剂量慢性照射下染色体损伤的近、远期效应尚不清楚。我们曾用γ射线对猕猴及大白鼠低剂量(分别为2.55rad/天和10rad/天)长期照射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效应,在这个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又选用更低的剂量率(0.8rad/天)进一步探讨小剂量慢性照射对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效应,以便提供小剂量慢性照射对人类的损伤恢复规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通过小鼠体内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银杏叶聚戊烯醇急性和遗传性毒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杏叶聚戊烯醇属无毒级,最大给药量(21.5 g/kg)对小鼠增长、脏器系数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影响。Ames试验中,剂量达5000μg/皿,在加与不加S9的条件下,TA97、TA98、TA100、TA102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标准测试菌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未检出明显的诱变活性(P0.05)。微核和畸变试验表明,GBP剂量达10 g/kg b·wt,雌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的比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殖无明显受抑,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观察无明显影响。GBP各剂量组间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初级精母细胞率与溶剂对照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雄性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诱变活性。因此,银杏叶聚戊烯醇无毒、无致癌、无致畸和无突变作用,为GBP保健食品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安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诱变剂诱发SCE的增加在大麦细胞中比在小鼠脾脏细胞中所需浓度较低,说明植物SCE比动物体内SCE敏感。所检测的诱变剂大多均能在小鼠脾脏细胞和大麦细胞中诱发SCE的增加,两者之间的SCE/细胞、SCE/pgDNA、SCE比率、SCE/pgDNA增加等项数值均显示极显著相关性,表明所检测的几种诱变剂在小鼠脾脏细胞和大麦细胞中最终诱发SCE的效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丙烯酰胺(AA)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CA)情况。结果发现AA在100—400μg/ml诱导的MN约52.7%—71.6%为FISH阳性,60.5%—68.2%的MN为CR-EST阳性,两种结果均显示AA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小鼠骨髓CA的FISH表明,AA既能诱导染色体结构畸变,又能诱导非整倍体形成,而以非整倍体诱发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