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SAAA信息     
<正>罂粟中吗啡产生相关基因被发现约克大学和澳大利亚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研究者发现了罂粟植株中吗啡产生所必须的基因。吗啡是在罂粟中发现的自然化合物,用于镇痛药。研究者发现基因STORR产生吗啡喃类,与其他两个基因一起导致吗啡产生。他们在检测不能产生吗啡或可待因的罂粟品种时,发现了该基因。这些植物携带STORR突变,阻碍了罂粟中  相似文献   

2.
卡尔加里--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准确找到了难以找到的罂粟基因,这一发现可能促使便宜、更普遍的止痛药出现.卡尔加里大学生物学教授Peter Facchini表示由两个基因编码的酶困扰科学家们至少已有50年了,这就是植物中唯一地能产生可待因和吗啡的罂粟的特有的两个基因.可待因和吗啡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止痛药.  相似文献   

3.
野生罂粟COR、BBE基因片段融合及其RNAi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待因酮还原酶(COR)与小檗碱桥酶(BBE)是吗啡合成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吗啡合成途径中生物碱的代谢合成。采用RT-PCR从罂粟幼叶克隆出COR和BBE基因全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COR和BBE基因高度同源。利用blast及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COR和BBE基因的c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从各基因中筛选和克隆了一段同源性极低、约400~500 bp的片段;并应用重叠PCR法将其拼接成744 bp的融合基因BC,以中间载体pHANNIBAL和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为基础,构建了以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正向BC融合片段- pdk内含子-反向BC融合片段”的ihRNAi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转化野生罂粟,初步研究了以COR和BBE基因为靶标的RNAi对内源吗啡合成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培育低吗啡高蒂巴因的罂粟种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发现 ,有一个基因所产生的一个小蛋白能阻断感染细胞中的HIV ,而该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是无用的 ,实为假基因 .该假基因是与AIDS作战斗的一个新武器 .除此以外 ,其引起人们推测为何HIV感染能杀伤人 ,而不会杀伤非人类的灵长类 .数年前研究者发现 ,恒河猴有一个基因编码一个新的微生物杀伤蛋白 .最近研究者指出 ,人有一个与上述恒河猴基因紧密相关的基因 ,该基因在骨髓中有活性 .而人类的这个基因含有一个突变 ,该突变阻止细胞完整地制造出它所编码的蛋白质 .研究者推断了该假基因不发生突变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他…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部农业局西部地区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正在寻找使橡胶树和银胶菊(一种沙漠灌木)产生橡胶转移酶的基因.橡胶转移酶控制橡胶分子的产生.一旦发现了这个基因,研究者希望将其拼接到黄花或酵母中,以快速地大量生产天然橡胶.但是,发展不可能会这样快,因为这项工作需要花费五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PCR方法从质粒pGEM-bc中克隆野生罂粟BBE-COR融合基因片段约760 bp,以pHANNIBAL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为基础,将克隆到的BBE-COR融合基因正向和反向片段分别插入pdk内含子的两边,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p3300-pHR构建成功.采用直接转化法,将重组子导入根癌农杆茵AGL1中.以野生罂粟茎尖生长点为转化受体,用农杆茵介导法将目的基因转入野生罂粟中.经卡那霉素和除草剂筛选后,共获得53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后,其中14株表现阳性,可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野生罂粟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毛茛科的罂粟莲花(Anemoclema glaucifolium)是中国西南部金沙江河谷地带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SNPs),对罂粟莲花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三个叶绿体片段(rps16内含子,psbA trnH 基因间隔区以及trnC ycf6基因间隔区)联合分析的结果显示低的遗传多样性和高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居群间长期的地理隔离,狭小的分布区以及生境片段化造成的有限的基因流所引起的。如今在金沙江上修建水电站的位置与罂粟莲花的分布区有部分重叠,这些水电站会淹没罂粟莲花的部分个体和生境,并且改变生态环境,威胁罂粟莲花的生存。本研究对罂粟莲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对脱落酸信号传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成熟和休眠和气孔的运动上。研究者对脱落酸受体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很长时间来仍没有发现脱落酸受体基因。最近,脱落酸受体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者在拟南芥中发现FCA和CHLH两个脱落酸受体基因。  相似文献   

9.
吗啡在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长期使用可以导致耐受,这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吗啡耐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受体)参与吗啡耐受的发生与发展。CB2受体选择性激活剂与吗啡联合使用,可以减弱吗啡诱导产生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抑制吗啡耐受的发生与发展。激活CB2受体抑制吗啡耐受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就CB2受体在吗啡耐受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一类导致神经性皮炎发生的关键基因突变:CARD11。来自美国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患病家庭进行分析,发现了这一导致疾病产生的基因、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通过补充谷氨酰胺能够缓解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科学家们分析了患有严重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以及来自四个家庭中的携带CARD11突变基因的成员的基因组序列。他们发现这些志愿者中一些人存在其它的健康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则没有相应症状。这说明CARD11的突变引发的神经性皮炎并不一定会导致其它严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人干扰素有三大类:HuLeIFN、HuF IFN和HuI IFN。IFN基因在细菌中已实现克隆,并表现其生物活性。在研究细菌IFN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发现:-- 一、发现人细胞中含有几个编码的LeIFN的基因,这个多基因的发现,先是C.Weissmann及其同事(苏黎世大学)发现的,尔后Goeddel D.和Stebbing N.及其同事(基因工程公司和Roche分子生物研究所)也得到类似结果。LeIFN基因最低限度有5个位点或10个位点,他们发现个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彼此约有15%的不同。然而不是所有的显性基因都能表达,基因工程公司研究工作者测定了其中8个核苷酸序列,发现一个含有终止信号,它阻止指令完全IFN蛋白的合成; 二、在LeIFN基因序列分析研究中发现LeIFN基因缺少间隙子(intron),其DNA片段定位于大多数真核基因,不编码蛋白质结构,迄今只有缺少IFN的其他真核生物基因中找到编码组蛋白,涉及基因表达的控制。 研究者在没有间隙子情况下较易建造生命,他是通过把人基因放入细菌细胞中而建造的细菌“IFN因子”,这就不必担忧细菌是否有产生蛋白质的机构(这种蛋白质是间隙子编码的,而间隙子在细菌细胞中又没有找到),事实上,基因工程公司和苏黎世研究者发现,LeIFN基因如系在细菌合适序列上,则细菌可制造LeIFN,为此,携带人IFN基因的细菌可产生IFN达200-250毫克/升菌液,据Weissmann的意见,基因工程方法产  相似文献   

12.
人干扰素有三大类:HuLeIFN、HuF IFN和HuI IFN。IFN基因在细菌中已实现克隆,并表现其生物活性。在研究细菌IFN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发现:—— 一、发现人细胞中含有几个编码的LeIFN的基因,这个多基因的发现,先是C.Weissmann及其同事(苏黎世大学)发现的,尔后Goeddel D.和Stebbing N.及其同事(基因工程公司和Roche分子生物研究所)也得到类似结果。LeIFN基因最低限度有5个位点或10个位点,他们发现个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彼此约有15%的不同。然而不是所有的显性基因都能表达,基因工程公司研究工作者测定了其中8个核苷酸序列,发现一个含有终止信号,它阻止指令完全IFN蛋白的合成; 二、在LeIFN基因序列分析研究中发现LeIFN基因缺少间隙子(intron),其DNA片段定位于大多数真核基因,不编码蛋白质结构,迄今只有缺少IFN的其他真核生物基因中找到编码组蛋白,涉及基因表达的控制。 研究者在没有间隙子情况下较易建造生命,他是通过把人基因放入细菌细胞中而建造的细菌“IFN因子”,这就不必担忧细菌是否有产生蛋白质的机构(这种蛋白质是间隙子编码的,而间隙子在细菌细胞中又没有找到),事实上,基因工程公司和苏黎世研究者发现,LeIFN基因如系在细菌合适序列上,则细菌可制造LeIFN,为此,携带人IFN基因的细菌可产生IFN达200—250毫克/升菌液,据Weissmann的意见,基因工程方法产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世界人们饮食中卡路里偏高 ,故而肥胖蔓延势头较猛 .研究者现已发现高卡路里饮食导致肥胖的原因 .4年前 ,科学家鉴定了 1个基因 ,称为UCP2 .该基因的变异 ,产生 1个分子 ,称为解偶联蛋白 ,即UCP2 .它可使吃下去的饮食中的卡路里变成散发热 ,而不是变成脂肪 .自从鉴定了UCP2基因后 ,研究者便不断在寻找该基因的变异以帮助解释肥胖 .来自澳大利亚及法国的几个研究所的一组研究者在 2 0 0 1年 6月NatureGenetics上报道 ,靠近UCP2的编码基因的一个调空区域 ,称为启动子 ,若发生变异便似乎会影响肥胖的危险率 .研…  相似文献   

14.
嵌合RNA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基因(即亲本基因)融合产生的新RNAs。传统观点认为,嵌合RNAs都是染色体重排的结果。近年来研究发现,相邻基因间的顺式剪接(cis-splicing of adjacent genes,cis-SAGe)也是产生嵌合RNAs的重要机制之一。cis-SAGe是同一条染色体上位置相邻、转录方向相同的基因间发生转录通读,由此产生的初始转录本经过加工,形成了含有两个或多个亲本基因序列的嵌合RNAs。cis-SAGe最初是在肿瘤细胞中被鉴定出来,其在肿瘤发生中的潜在功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cis-SAGe也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可能是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新基因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就cis-SAGe的剪接和表达特性、产生机制及其产物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cis-SAGe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生命科学》2007,19(3)
吗啡和海洛因在调节阿片类药物成瘾大鼠的海马区LTP中存在差异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在线发表最新学术成果:吗啡和海洛因在调节阿片类药物成瘾大鼠的海马区LTP中存在差异。论文对于深入了解吗啡和海洛因的差异性、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以及成瘾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药物成瘾被认为是神经元或神经回路的自适应性调节,其分子机制可以用神经元回路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来解释;之前和现在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研究者们之前发现长期给与阿片类药物后所形…  相似文献   

16.
张红艳  罗杰 《植物学报》2018,53(3):289-292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是罂粟属的一种传统中药, 因其富含具有抗菌功能的血根碱(SAN)和白屈菜红碱(CHE), 可以作为牲畜抗菌生长促进剂的安全来源植物。中国科学家以博落回为材料, 利用从头测序手段测定了首个罂粟属植物全基因组序列。研究人员通过组织特异性代谢谱及表达谱分析鉴定了博落回中16个参与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合成的候选基因, 并结合同源克隆及饲喂实验对其中的14个基因进行了体外功能验证。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博落回中血根碱等苄基异奎宁类生物碱(BIAs)合成、调控及后续合成奠定了基础, 也为解析罂粟属其它植物的代谢途径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MicmRNA(miRNA)是指一组由多细胞生物产生的小片段非编码RNA,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重要的组成成分。近些年来有研究者在病毒中也同样发现编码产生的miRNA,其可通过RNA干扰途径参与调节感染过程以及促进癌症的发生。因此阻止病毒小RNA生成有望成为治疗病毒相关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最近科学家在研究有数名男子罹患前列腺癌的家族中 ,鉴定了一个位于 1号染色体的肿瘤抑制基因 .虽然最近才发现这个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 ,但对该基因的研究从 2 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了 .该基因编码 1个称为RNaseL的酶 ,其降解RNA .该基因的缺陷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是首例与RNA有关的肿瘤抑制事件 .研究者称自 1996年以来 ,他们一直在追踪遗传性前列腺癌的基因 .现在已找到该基因位于 1号染色体上 .研究者已经在受前列腺癌困扰的 2个家族中找到RNaseL的基因遗传突变 .现在将他们的发现披露于 2 0 0 0年 2月的NatureGe…  相似文献   

19.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33):6601-6604
<正>Nature:抑癌基因p53和罕见发育障碍之间的分子关联CHARGE综合症影响着万分之一的婴儿的健康,其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眼缺损、心脏缺陷和后鼻孔闭锁等,起初,研究者在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时检测了肿瘤抑制蛋白p53的特性,并没有调查发育的障碍,但是当小鼠模型产生了一系列的机体缺失时,研究者们就将p53和CHARGE综合症的发病联系起来了。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者表示,p53或许和CHARGE综合症的发病直接相关;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p53突变的小鼠模型,目的是想调查p53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发现仅能表达该突变蛋白的小鼠可以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在探索脑细胞是如何形成的过程中 ,发现并证明了RNA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研究者发现有一种新的RNA ,它能将非特化的啮齿类脑细胞转变为成熟的、正式的神经元 .研究者在 2 0 0 4年 3月份的Cell上报道 ,该RNA靠与一个专一的蛋白质相结合而开启了许多神经元特异的基因 .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