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柚橙带夜蛾Hyblaca pucra Cramer又称柚木肖弄蝶夜蛾,属鳞翅自驼蛾科(Hyblaeidae)。在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原产地,该虫与柚木野螟Pyrausta machoerlis Walker同为柚木的主要害虫。1975年在我所柚木林对33株树调查(平均树高7.2米,胸径8.3厘米),一株树最多有23条幼虫,平均7条,嫩叶几乎被吃光。目前,该虫发生量虽不及柚木野螟多,但已开始对幼苗和幼林构成威胁。根据1983年在云南省德宏自治州的调查,有3,000多亩柚木林普遍被害,200多亩被吃光,星火烧状。关于该虫在我国的为害情况,以前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的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梁凤仪在她的《风云变》中这样写道:“……先是一个八百多尺的会客厅,一色墨绿真皮沙发配衬深咖啡柚木家私,英国十九世纪款式、订购自伦敦的HARRLDS。全都坐落在乳白色的纯羊毛地毯之上。会客厅尽头,又是一扇双掩的柚木门……”。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这简短的言语中出现了两次“柚木”。确实,柚木总是与高档家具相联系,甚至成为高档家具的代名词。柚木别称泰克托尼更·葛兰迪斯,是学名Tectona grandis的音译词,傣语称埋尚,也有胭脂木的叫法。柚木是马鞭草科柚木属半落叶性大乔木,高可达35—50米,直径0.9—2.5米。《辞海》称:柚…  相似文献   

3.
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为热带用材树种。嫩叶萌生时,遭柚木野螟Pyransta machacralisWalker的严重危害。吴士雄等1979,在《昆虫学报》第22卷第2期上发表“柚木野螟的初步研究”一文,报道了此虫在海南岛一些消长因素和重要的生活习性,并提出了防治意见,但所举的防治方法,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柚木无性系光合生理与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优良无性系。基于柚木无性系测定林,测定选自不同种源的19个无性系+1个对照的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长性状,分析柚木无性系光合生理特征及其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树高在柚木不同无性系间、不同种源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其他各性状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但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参数与树高生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早期选出71-7、FS3为光合速率高和树高生长好的优良无性系,起源于印度的柚木资源可作为今后高光效育种选择的重点,需要对光合生理和生长测定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准确地筛选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主要取食危害珍贵树种柚木。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柚木野螟成虫复眼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分析其复眼结构特征,为更好了解该物种复杂的视觉行为与感光、趋光机制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柚木野螟成虫复眼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柚木野螟成虫复眼着生于头部触角基部,呈椭球形,属对称性复眼。雌、雄成虫复眼分别有2 300~2 755和1 950~2 316个小眼。小眼呈正六边形,表面密被角膜乳突,间隙偶有感觉毛。每个小眼由1个角膜、4个晶锥细胞、1对初级色素细胞,6个次级色素细胞、不同水平面分布的12个视网膜细胞和基膜等组成。沿小眼纵轴11个视网膜细胞的向心侧细胞膜特化成细丝状微绒毛,形成放射状排列的视小杆,组合呈融合型视杆;第12个视网膜细胞位于小眼基部。基膜上方,视网膜细胞和次级色素细胞末端膨大,以轴突形式穿过基底膜。【结论】柚木野螟复眼为典型的重叠像眼,雌、雄成虫小眼排列方式及内部结构无明显差异,但雌、雄虫小眼数量和大小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6.
柚木野螟(Pyransta machaeralisWalker)是柚木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沟南岛一年发生11—12代,无冬蛰现象,7—8月是虫口高峰期。幼虫在柚木叶上结疏网,取食叶肉留下叶脉,且具一圆形“逃跑孔”是该虫为害的主要特征。幼虫五龄。化蛹场所主要在柚木叶上。成虫羽化后需行补充营养才能交尾、产卵。成虫白天隐藏在林内地被物杂草上,夜间活动。一雌蛾最多可产卵500粒,平均217粒。卵散产于叶背面。已发现18种寄生和捕食性天敌。用1.5%1605+3%666混合粉剂每亩2—3斤喷粉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柚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密度柚木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柚木人工林营建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揭阳14~16年生不同林分密度(650、900、1 050、1 200和1 450 株·hm-2)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植被的种名、株数、高度及盖度等,并采集0~20和20~40 cm土样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来评价不同林分密度下柚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柚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盖度整体表现出降低趋势,草本优势物种由阳生性到中生性,逐渐向阴生性的过渡,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同密度下,表层土土壤理化性质优于下层土,随着林分密度增大,土壤理化性质整体呈现出先改善后退化的变化过程,不同林分密度间柚木人工林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速效K、速效P、全P、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等指标差异性显著(P<0.05);基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柚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是:1 050 株·hm-2(4.82)、900 株·hm-2(1.58)、650 株·hm-2(-1.30)、1 200 株·hm-2(-1.81)、1 450 株·hm-2(-3.29)。因此,说明适宜的林分密度(1 050 株·hm-2)有利于保持较好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在柚木人工林经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林分的密度。  相似文献   

8.
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 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草螟科Crambidae,是危害柚木Tectona grandis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主要观察了柚木野螟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虫龄进行了划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柚木野螟属于全变态昆虫,各个时期形态和体色均不同。卵初产时为近透明球体,后变浅黄色;幼虫体色变化为乳白色→淡绿色→黄褐色;蛹体色变化为黄绿色→茶褐色→黑褐色;雄成虫腹部细长,末端尖,静止时从背面可见腹部末端,而雌成虫腹面粗短,末端钝,静止时从背面很少看到腹部末端。观察可知,在光暗周期L∶D=14∶10、室温26℃±1℃、相对湿度75%-80%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柚木野螟交尾后产卵前期为3.2 d,产卵期为4.4 d,孵化期为4 d;幼虫期为10-13 d。通过测量柚木野螟各龄幼虫头壳宽度并计算得到Crosby指数,可知幼虫不同阶段头壳宽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得到的Crosby指数小于10%,所以可依据头壳宽度将柚木野螟幼虫划分为5个龄期,1龄幼虫2-3 d,2龄幼虫2 d,3龄幼虫2 d,4龄幼虫2 d,5龄幼虫3 d;预蛹期1-2 d,蛹期6 d,一个世代大约24.5 d。  相似文献   

9.
模拟酸雨对柚木幼苗生长、光合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模拟pH6.5(对照)、4.5和2.5三个酸雨梯度,研究其对1a生组培柚木(TectonagrandisL.f.)幼苗生长、光合与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处理间的各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但模拟酸雨对柚木形态构件参数造成较严重的影响。pH4.5和pH2.5处理组柚木基径(D)和树高(H)增长明显下降,使得D2H下降更加显著;不同处理下柚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日变化趋于一致,气孔导度(gs)日变化与对应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十分相似,同时,对照与两个处理的Pn与gs之间都表现正相关(p<0.01),且在pH4.5处理表现更为显著,但是对照和两个处理的E与gs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H4.5和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于一致;对照胞间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比(Ci/Ca)均值最低,表明对照柚木对CO2利用最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林龄柚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阐明林龄对柚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青山实验场选取3块不同林龄(10、32、37 a)的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龄地块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分别设置3块20 m×20 m样地,按照多点混合、随机布点和相同数量的原则,按0—10、10—20、20—30、30—50、50—10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pH、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全钾(Total potassium,TK)含量,并计算土壤碳、氮、磷之间的计量比,探讨它们随林龄的变化及其与C∶N∶P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柚木人工林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除土壤容重(SBD)、有效磷(AP)、速效钾(FK)、C∶P和N∶P外,林龄对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和C∶N均有显著影响;C∶N、C∶P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柚木纯林化经营减少了C、N、P储量,其生长受到P限制,适当混交化改造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区域3个林龄柚木人工林土壤C∶N(7.32)、C∶P(26.92)和N∶P(3.56)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全国土壤C∶N(11.90)、C∶P(60.00)和N∶P(5.10)平均水平,表明该地区土壤可利用C、N、P素仍非常有限。对土壤SOC、TN、TP含量、C∶N、C∶P和N∶P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C∶N与SOC的相关性大于与TN的相关性,C∶P与SOC的相关性大于与TP的相关性,说明柚木人工林土壤C∶N和C∶P主要受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此在柚木人工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区C∶N和C∶P较低,表明有机质分解较快,这对于雨量充沛的南亚热带柚木人工林来讲可能不利于其土壤肥力的维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21a生的珍贵树种柚木人工林为对象,以邻体干扰指数为干扰强度评价指标,用Li-6400(Li-cor, Inc., 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邻体干扰强度对柚木个体CO2气体交换的日动态和季节变化特性,光合-光响应特性及光合-CO2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体干扰并未改变个体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但对日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差异较大,表现为弱、中、强和极强度干扰下日Pn时段均值比为2.5 : 2.3 : 1.7 : 1.0,弱干扰下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极强干扰下的2.8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柚木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特征参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邻体干扰对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明显,弱干扰下柚木叶Asat、Qsat 、αA、CE、Vcmax和Jmax分别是极强干扰下的2.7、1.3、1.4、2.7、1.9和2.8倍,Qcomp和Rd则受邻体干扰的影响不明显.干扰强度对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的影响随光环境和CO2浓度的改变而有所差异,光环境的改变对弱干扰下柚木个体的影响明显要强于强度以上干扰的个体,而CO2浓度的改变对弱干扰个体的影响则明显要弱于强度干扰以上个体的影响.因此,在林分结构相对单一、经营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人工林内,邻体干扰是个体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干扰强度的不同将影响种内个体光合碳同化能力出现差别,导致个体生长差异.可以基于邻体干扰指数评价柚木人工林内种内竞争程度的大小,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柚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达到对环境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组培苗节间茎段为材料,MS 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对6-BA、IBA、TDZ、NAA 等4个生长调节剂各4水平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以最佳组合使用不同浓度的 TDZ 进行柚木愈伤组织再生.结果表明:TDZ 对形成具再生能力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影响最大,低浓度水平的 TDZ 和6-BA 更易形成致密型愈伤组织;以愈伤组织大小、诱导率和致密型所占比例采用隶属函数法评定得出最优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0.9 mg·L-16-BA+0.04 mg·L-1 IBA+0.02 mg·L-1 TDZ+0.8 mg·L-1 NA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0.78%、平均直径1.65 cm,获致密型愈伤组织83.0%;得出优化的再生培养基为 MS+0.132 mg·L-1 TDZ,分化率为34.22%;初步建立了以茎段为外植体的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的再生体系,为柚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施肥对柚木(Tectona grandis L. f.)幼林生长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以广西4年生的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肥种配比组合试验(F1,0.5 kg氮磷钾复合肥+1.0 kg钙肥+1.0 kg硫酸镁肥;F2,1.0 kg氮磷钾复合肥+0.5 kg钙肥+0.5 kg硫酸镁肥;F3,1.0 kg氮磷钾复合肥+0.5 kg硫酸镁肥;F4,1.0 kg氮磷钾复合肥+0.5 kg钙镁磷肥;CK,不施肥)。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加快了柚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各指标年均增量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了0.13~0.32 m、0.17~0.26 cm和4.35~9.63 dm3,其中F3配比组合处理生长增量最大,且胸径和材积生长率比CK显著增加了10.35%、10.55%。幼林林下植物相对丰富,植被种类涉及25科39属42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与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要优势种。不同处理间林下植被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差异显著(P<0.05),F1、F3处理的3个物种指数显著高于CK,而各处理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Dg)差异不明显,不同处理间生长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12个指标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F3、F1、F4、F2、CK。4年生柚木幼林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林木生长,还可提高林下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1.0 kg氮磷钾复合肥和0.5 kg硫酸镁肥的低投入配方施肥,更有利于促进柚木人工林生长和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郑威  何峰  谭一波  申文辉 《生态科学》2017,36(5):138-143
为了解石漠化区退耕还林林分的土壤呼吸动态及特征, 采用Li-8100 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桂西石漠化区银合欢、柚木退耕林的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特征, 银合欢和柚木林土壤呼吸年均值分别为(2.94±0.42)和(2.85±0.46) μmolCO2m-2·s-1, 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主要由土壤温度决定。基于日最低气温的单因子指数模型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拥有良好拟合效果, 利用该模型计算得银合欢林和柚木林的土壤呼吸年CO2 通量分别为42.31 和39.44 t·hm-2·a-1, 与同气候带森林土壤呼吸通量相近。  相似文献   

15.
观察珍贵树种柚木的食叶害虫——全须夜蛾Hybiaea puera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和以人工捕捉和保护天敌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学会于1979年9月6日至15日在青岛市召开“林木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就林木组织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交流,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0篇,有17名代表做了报告,其中有二篇关于“组织和细胞培养在林业上的应用”和“组织培养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综述报导。还有林木无性繁殖系的快速繁殖,树木单倍体育种和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报告。近年来,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热带林业研究所,以及广西、云南、浙江、安徽、湖南、山东、黑龙江等省的林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在无性繁殖系的快速繁殖方面,获得了桉树、柚木、刺槐、泡桐、糖槭、乌桕、  相似文献   

17.
咖啡旋皮天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咖啡旋皮天牛(Dihammus cervinus Bates)为咖啡重要害虫。作者于1957—59年在云南西双版纳调查,为害率轻者13—16%,重者50—70%。此虫在国内分布云南、四川,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和印度。文献上记载,为害植物有咖啡(Coffea arabica L.)、水团花属(Adina)、柚木属(Tectona)、醉鱼草属(Buddleia)、臭牡丹属(Clerodendron)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枝孢属Cladosporium Link: Fries 的二个新种: 柚木生枝孢C. tectonicola 和莴苣生枝孢C. lactucicola。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枝孢属Cladosporium Link: Fries 的二个新种: 柚木生枝孢C. tectonicola 和莴苣生枝孢C. lactucicola。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枝孢属Cladosporium Link:Fries的二个新种:柚木生枝孢C.tectonicola和莴苣生枝孢C.lactucicola。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