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影像学是医疗卫生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也是医学院校教学中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临床上在进行疾病的诊断时,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清晰、精确的图片供临床医生参考和分析,在肿瘤诊断上影像学技术更是体现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对影像学技术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上的作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骨性关节炎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组以关节软骨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症,目前主要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X线、CT、MRI。近年来随着超声成像技术水平和精确性的不断提高,已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准确的对骨性关节炎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归纳及总结性研究。结果:52例肺腺癌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和其他转移病灶表现,转移多见于脑、肝、骨骼、肾上腺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47例患者行普通X线胸片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病灶,13例为中心型肺癌,25例为周围型肺癌,3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52例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各叶均可发生,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病灶大多边缘有切迹、细小毛刺或棘状突起者。结论:结合临床表现,CT能够较准确的对肺癌做出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肺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拟诊断为TPOF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RI、CT检查,且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TPOF的效能。此外,比较MRI、CT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以及节段各向异性值以及对TPOF类型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诊断TPO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8.61%、94.12%、97.75%,均高于CT检查的79.17%、64.71%、76.40%(均P<0.05)。MRI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高于CT检查,而节段各向异性值低于CT检查(均P<0.05)。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而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均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TPOF的价值高于CT检查,且在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方面优于CT检查,但CT检查应用于骨皮质骨折的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MRI以及CT检查,继而达到提高TPOF检出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盆外伤患者共60例,比较CT、DR片2种检查方法.结果:16层螺旋CT片检查出53处阳性,而DR片查出43处阳性及1例假阳性.2种检查方法比较: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外伤的诊断上有着显著的优势,综合使用VRT、SSD、CPR、MPR技术,能够检测出DR片不易发现的骨折,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DAI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CT、MRI和SWI的信号特征及脑内病灶显示率。结果:SWI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脑CT扫描次之;常规MRI序列敏感性差,只有部分病灶显示。结论:CT、MRI和SWI对DAI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SWI是诊断DAI最有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免疫组化标记物与影像学检查诊断肝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探讨两种方法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80例拟诊肝癌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测定AFP、AFU、SF、CA199等免疫组化标记物,通过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对患者确诊后,比较CT检查与、AFP、AFU、SF、CA199四项免疫组化联合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特异性比较:AFP、AFU、SF、CA199的特异性显著低于CT增强扫描(P0.05),免疫组化联合检查与CT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敏感性比较,AFU、SF、CA199、联合检查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增强扫描(P0.05),AFP的敏感性与CT增强扫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免疫组化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因此应对拟诊肝癌的患者首先进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免疫组化异常患者可进行CT增强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发育性静脉畸形(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CDVA)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复习CDVA文献。方法:回顾性收集了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我科确诊的9例CDVA的病人,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临床症状:9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4例(4/9)、头痛4例(4/9)、恶心不适2例(2/9)、站立不稳1例((1/9)、小脑出血史1例(1/9)、眼部症状行眼科检查偶然发现小脑CDVA1例(1/9);(2)病变部位:病变位于幕上4例(4/9);幕下5例(5/9);(3)影像学检查:9例病人中,6例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3例平扫,3例平扫+增强);4例行MRI(1例平扫,3例平扫+增强);3例行DSA检查;(4)影像学特点:CT增强及重建、MRI的T1WI增强、SWI、MRA及DSA静脉期像均可显示出髓静脉及其形成的特征性"海蛇头"征象和其引流静脉。结论:CT、MRI、DSA影像学方法均可用于CDVA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需要优化选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乙状结肠扭转既往主要依靠腹部平片进行诊断,但腹部平片具有局限性,容易误诊、漏诊,CT可以弥补腹平片不足.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CT征象,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的23例患者,分析其腹部CT扫描图和横断面扫描特征,最后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CT定位像上,最敏感的表现是扩张的乙状结肠倒U征(21/23,91%),不成比例乙状结肠扩张(19/23,83%),其次为咖啡豆征(17/23,74%),Y征(12/23,52%).在横断面扫描上,最敏感的是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21/23,91%)和圆腹征(20/23,87%),其次为近端结肠扩张(15/23,65%),漩涡征(15/23,65%),鸟嘴征(13/23,57%).在CT定位像和横断面扫描上,典型的乙状结肠扭转影像表现分别占57%(13/23)和83%(19/23).在定位像上,咖啡豆征与Y征在显著相关(p<0.05).横断面扫描上肠管损害的CT征象与临床肠管损害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定位像上,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倒U征,特征性表现为Y征;在横断面扫描上,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特征性表现为漩涡征和鸟嘴征.多排螺旋CT是诊断乙状结肠扭转的可靠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且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性,因此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漏诊.目前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资料,脑脊液检查、生化及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早期诊断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顸后关键.头颅CT、头颅MR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可提供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头颅CT及头颅MR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人的影像学表现和PEJ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5例SM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和临床疗效的全面回顾和分析,探讨和评估该疾病的临床影像诊断方法与PEJ治疗方案的综合疗效.结果:综合影像诊断能够确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经PEJ肠内营养支持治疗6个月后,10例(66.67%)患者体重体明显增加(>5 kg).13例(86.67%)患者复查上消化道钡餐,上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实践证明,从病理影像学和影像解剖学的综合分析角度,分别采用钡餐造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B型超声检查共三种影像学技术的诊断,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通过运用通过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营养支持治疗技术将肠内营养液输注至梗阻远端正常肠管,且能够避免多种并发症,使本组患者得以基本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GVF Snake模型算法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及对初始轮廓位置敏感等缺点,提出一种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模型(DDGVF),使其更适合医学图像的分割。方法:利用主动轮廓模型的提取和跟踪特定区域内目标轮廓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医学图像如CT、MRI和超声图像的处理,以获取特定器官及组织的轮廓。结果: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场(DDGVF)能够较好地提取出脑肿瘤图像。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割提取出脑肿瘤图像的肿瘤病变区域,为进一步对其纹理和形状等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0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8个患有闭合性的胰腺损伤的病人,进行一些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 :在58个病人中,通过超声检查出的有13例,通过CT检查出的有23例,通过腹腔穿刺检查出的有22例,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在做完手术之后,有4人出现胰漏,有2人腹腔内有出血现象,有1人腹腔受到感染。死亡的两个患者都是因为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总结: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去诊断患有胰腺损伤的病人,根据患者损伤部位以及临床损伤程度的不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对症处理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尝试应用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对我院临床本科生进行影像学实习教学。首先应用PACS建立电子影像学图片库,学生在PACS联网的计算机上学习教学内容,通过定期随堂测验、期末考试和课后问卷调查评估PACS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对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以往传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方法相比,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读片能力的优越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目前影像学技术已进入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代表着临床医学发展中的热点潮流,同时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各种疾病,内容多、范围广;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高校的影像学教育明显滞后于该学科的发展速度,传统影像学教学模式也已经很难满足学习的需要。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及师生反馈的信息,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以期提高对其教学方法的认识,适应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对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应用CT诊断的方式,并对其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的颅脑肿瘤患者共计352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CT诊断方式,观察组则首先对临床诊断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之后再对患者进行临床CT的诊断,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诊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CT的检出率达到了97.7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9%,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CT检查的方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量与定位,若能够在诊断之前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能够有效地提高CT诊断在临床之中能够获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木村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以中青年男性患者多见,病灶位于耳周2例、颊面部1例、颌下区1例,腮腺区1例、头皮下1例,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3例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等或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均或不均,边缘清楚或局部欠清,伴邻近皮下组织受累;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3例MRI表现为对比邻近肌肉信号,病灶在T1WI上为等、稍高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大部分病灶中等至明显强化。本组6例病变均伴有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伴病侧局部皮下脂肪层萎缩。结论:头颈部木村病的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木村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不典型CT、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Ns的不典型CT和(或)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病变相对于正常胰腺呈等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其中1例瘤内见钙化;CT增强扫描4例均为轻~中度增强,静脉期较动脉期增强幅度稍减低,所有患者各期增强幅度均未超过胰腺实质,其中1例可见延迟期不完整包膜强化,包膜密度略高于周围胰腺.3例患者行MRI平扫、DWI及增强检查,2例肿瘤相对正常胰腺呈长T1、稍长T2信号,较均匀,1例T1WI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较高与稍低混杂信号,CT所显示之病变内钙化T1、T2均呈较低信号.DWI序列3例病变均呈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3例病变均呈轻到中度强化,2例强化较均匀,1例强化不均匀,强化幅度均未超过正常胰腺.2例MRI可见有部分包膜环形强化,略高于周围胰腺实质.结论:明显增强以及包膜强化被认为是P-NENs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多样,认识其多样性及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可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预防CRC的发病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RC的常规诊断方法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用于诊断CRC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粪便排泄物检查、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检查、肿瘤分子标记物等,然而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主要对目前CRC的常见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CRC的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非牧地区偶尔也可以见到,可以通过与狗等动物密切接触直接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虫卵或经消化道误食含有虫卵感染的食物或水源等方式感染使人患病,并且可以寄生于人体内各个部位,但以肝脏最为多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肝包虫病的诊断是防控本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不能排除肝包虫病的情况下,应结合病史、化验室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明确诊断,以防止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学等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信息,本文将从肝包虫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方面对其诊断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