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敌百虫抗性淡色库蚊的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谷胱甘肽含量随着从幼虫、蛹、成虫的发育面逐渐增加,敌百虫抗性品系比敏感晶系有明显高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同时敌百虫处理幼虫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推测敌百虫抗性可能同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豆食心虫发蛾期长,一般药剂的残效期短,如果防治面积过小,施药后从未防治地迁来之食心虫仍继续为害。因此田间药效测定并不足以表明真实效果,特别是难以麦明防治后的经济效益。我们以6%666粉剂、6%666加5%DDT_1:1混合粉剂、E605液剂、2.5%敌百虫粉剂等进行了不同施药时期和不同剂量的大面积防治试验。 现将所得结果整理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敌百虫对中国花鲈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病害防治提供根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了暴露在不同浓度敌百虫中幼鱼的红细胞总核异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6、3.02、1.74和1.58 mg·L-1,安全浓度为0.14 mg·L-1;对幼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96、6.15、3.98和2.89 mg·L-1,安全浓度为0.58 mg·L-1.濒死的中国花鲈肝脏组织有溶解性坏死灶.幼鱼在不同浓度的敌百虫中暴露48 h,随着敌百虫浓度的升高GSH含量先下降后恢复再下降;MDA含量先上升后恢复;各组SOD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CAT活力先下降后恢复;GPT活力维持在低水平;GOT活力在1.35和2.70 mg·L-1实验组下降;AChE活力先下降后略回升.GSH和MDA含量以及CAT、GPT、GOT和AChE活力对敌百虫胁迫敏感而SOD活力则不敏感;幼鱼在敌百虫浓度为1.45mg·L-1的实验组中暴露96 h,其红细胞的总核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在0.73 mg·L-1实验组中暴露96 h,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4.
Cu2+胁迫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Cu2+胁迫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u2+胁迫下丹参的生长受到抑制,土壤和丹参体内Cu2+残留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与对照相比,Cu2+胁迫下丹参地上部分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咖啡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增加,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显著降低,而根系中这6种酚酸类成分和4种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降低。表明铜胁迫抑制了丹参的生长,影响了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向量法, 从生态因子、有效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3个层次, 分析了层次间关系, 研究了生态因子对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品质的影响, 揭示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生态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普通鹿蹄草的4种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抗氧化活性(DPPHIC50值)与单宁、金丝桃苷、槲皮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29、–0.378和–0.749, 与总黄酮含量表现为正相关(p = 0.260)。单宁含量和槲皮素含量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 其含量增加时DPPHIC50值下降, 抗氧化活性增强。年平均气温、一月份平均气温、年积温、年极高气温、无霜期、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因子, 其中土壤因子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土壤因子对单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最大, 对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最小; 气候因子对4种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弱且对各成分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合适的生境, 尤其是土壤因子可有效地提高普通鹿蹄草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光催化降解敌百虫农药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TiO2悬浮体系,对农用敌百虫有机磷农药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发现光催化降解过程中适当补充NaOH溶液,可以维持较高的有机磷降解率,对于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保持一定的pH值有作用。敌百虫农药有机磷含量起始浓度处于3.1mg·L-1和31mg·L-1之间,在50mg的催化剂TiO2作用下90min内无机磷浓度变化符合零级反应,而且反应速率常数和敌百虫起始浓度呈线形关系,实验中探讨了降解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丹参四倍体优良品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药理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HPLC法测定丹参(Sabuia miltiorrhiza Bunge)同源四倍体优良品系61-2-22及安徽、江苏和陕西产丹参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年限的有效成分(3种丹参酮和2种水溶性酚酸)含量。丹参品系61-2-22的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丹参的含量;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茎和叶的含量;丹参酮和丹参素的含量呈明显相关。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下,优良品系61-2-22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杜仲优系有效成分性状稳定性与增长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采用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和生长量(产量)指标的一、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1997年春季布设汉中、杨陵、咸阳3个区域试验点进行区域栽培设计。2001年6月中旬收集材料,对各区试点优良无性系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模糊综合评判;提出了有效成分性状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和计算了优良无性系有效成分的性状稳定性和增长率,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无性系G2、X11、L45、L0、L1。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Bbt1菌株与化学农药防治荔枝蝽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白僵菌Bbt1菌株和常用化学农药90%晶体敌百虫、2.5%溴氰菊酯、5%顺反氯氰菊酯等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荔枝蝽试验。结果表明,荔枝蝽已对敌百虫高度不敏感,药效下降,产生抗药性;5%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虽有较好防效,但污染环境、残留大,不宜使用;Bbt1尽管初期见效慢,但7—15d效果达到高峰(达90%以上),其粉剂兑水100倍液喷雾防治,室内和田间15d防效分别达94.5%和93.0%,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属无公害农药,可以代替化学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鱼藤根粉剂防控红火蚁的田间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7%鱼藤酮的鱼藤Derris hancei Hemsl根粉为有效成分与多种纯天然物质配成混合粉剂,撒在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at Buren身上强迫其将药剂带人巢内,药剂中的引诱剂吸引红火蚁取食,并通过红火蚁在巢内频繁活动和交哺喂食行为将药剂传递到巢内各品级的所有个体,引起全巢红火蚁中毒死亡,20%鱼藤根粉剂药后21 d工蚁防治效果达98.25%,灭巢效果达95.32%.鱼藤根粉混配粉剂在防控红火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幼虫取食新烟碱杀虫剂噻虫嗪和吡虫啉处理(有效成分18 g/100 kg种薯拌种)播种90 d后马铃薯叶片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室内采用重量法测定了幼虫取食量、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近似消化率以及蛹重等营养指标。 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量、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和相对生长率以及蛹重显著低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和空白对照(P<0.05),发育历期显著长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和空白对照(P<0.05);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量和3~4龄期的体重增加量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蛹重、1~2龄幼虫的体重增长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相对生长率和生长发育历期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 说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有显著抑制作用,不能很好地满足其生长发育营养物质的需要,幼虫取食其叶片后,近似消化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生长发育历期显著延长。 这有利于减少当季世代数,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生境中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态特征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该文测定了不同生境下主要环境因子指标及鱼腥草的叶长、叶宽、株高、基径、生物量和含水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各部分主要有效成分金丝桃苷、槲皮苷含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会对鱼腥草的形态建成及有效成分积累造成不同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鱼腥草对有效成分的累积;鱼腥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表现出叶茎根的规律。适宜的遮阴处理,既可避免强光照对鱼腥草生长的抑制,又可显著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整体增加对鱼腥草有效成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增效磷(SV_1)对抗敌百虫家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够延缓家蝇对敌百虫抗性的发展.测定了敌百虫对一个敏感和两个抗性品系家蝇的表皮穿透作用,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家蝇对敌百虫的穿透速率比敏感品系低,说明表皮穿透作用的降低和体内解毒速率的增强在家蝇对敌百虫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SV_1与敌百虫混用后,穿透速率明显提高,敌百虫对家蝇表皮穿透速率的增强和体内代谢速度的降低是SV_1在抗性家蝇体内对敌百虫增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73—1977年,作者研究了防治玉米螟颗粒剂的“高含量、低用量”问题,即在单位面积上有效成分用量相等下,探讨逐步提高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而又按比例减少单位面积上颗粒剂用量的防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证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高含量、低用量可以代替低含量、高用量。每亩用辛硫磷4克时,1.6%颗炷剂每亩用0.5斤与0.1%颗粒剂每亩用8斤均可获80%左右相似的防治效果;每亩用对硫磷40克时,8%颗粒剂每亩用1斤与1%颗粒剂每亩用8斤均可获90%以上防治效果。对地亚农和二氯苯醚菊酯试验亦获类似结果。 颗粒剂应用这一改革,有利于成品化和机械施药,并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同时,还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玉米上残效作用测定,以验证田间防治效果。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一直把颗粒剂做为防治玉米心叶期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übner)的有效手段。我国自五十年代末已开始研究和应用滴滴涕、六六六等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获得了高于六六六药液灌心的防治效果(邱式邦等,1961;邱式邦等,1963;慕立义,1963)。但由于颗粒剂用量大、费用高而未能成批生产。土法生产、群制群用的颗粒剂亦存在着缺点:(1)加工时不但造粒、选粒用工多,而且粒度、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在载体上的分布均难以规格化,药效不够稳定;(2)加工所用的毒剂均为农药制剂。如用乳油、除乳化剂及有机溶剂被浪费外,往往还引起玉米的药害;如用粉剂,则不能渗入载体内部,不耐雨水冲洗而降低残效;(3)由于颗粒剂不规格化和单位面积用量大而不利于机械施药。因此,多年来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低残毒、价廉和利于机械施药的成品颗粒剂以代替土法生产的颗粒剂。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不同土壤pH (4.5、5.5、6.5、7.5、8.3、9.5)对何首乌生长、生理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明确何首乌种植的适宜土壤pH。结果表明:(1)何首乌在土壤pH 6.5~9.5时能正常生长,在pH 4.5和5.5时出现叶片枯萎脱落,少数不能存活;叶面积在pH 4.5~9.5范围内先增加后降低,并在pH 6.5和7.5达到高峰值,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2)在土壤pH 4.5~9.5范围内,何首乌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pH 6.5和7.5时达到峰值;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随pH升高呈降低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随pH升高先降低而后增加,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pH升高先升高后降低。(3)在土壤pH 4.5~9.5范围内,何首乌块茎有效成分含量随pH升高而降低,但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和结合蒽醌含量分别为1.89% ~ 5.41%和0.10% ~ 0.25%;土壤pH为4.5时,何首乌块茎中二苯乙烯苷和总蒽醌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41%和0.38%。研究认为,何首乌对土壤酸碱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进行何首乌人工驯化和种植时要尽量避免强酸性环境,且宜选择pH在6.5 ~ 8.3的中性至弱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16.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ilferalis Guenée原为重要的农业果树害虫。近年来在福建省的部分县市对剐植下的松树幼林危害严重.经观察。诙虫在南平、建宁一年发生4-5代,以4龄幼虫在被害橙梢虫苞内越冬,翌年春。越冬后的幼虫仍能取食为害.可采用白僵菌粉剂、95%晶体敌百虫3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400倍液。喷布防治.效果可达94.1%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野生玉竹的有效成分(多糖、水溶物和醇提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土壤pH和全钾含量是影响玉竹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对玉竹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占99.0%.与土壤因子相比,气候因子对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土壤全钾含量是对玉竹有效成分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因素,年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决策因素,1月均温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多糖和水溶物含量是影响玉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子,玉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多糖和水溶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遮阴对浙江三叶青生理生化及总黄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抗癌药物浙江三叶青在不同遮阴处理下其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及生理生化响应,该研究设置5个光照梯度(全光照CK、遮阴30%、50%、70%、90%),以三叶青二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处理6个月后,测定三叶青在不同遮阴梯度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化指标以及不同部位(叶片和块根)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遮阴70%的处理中植株长势最佳,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三叶青生物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比叶重呈降低趋势;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F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在全光照下最高,遮阴70%时最低,分别比全光照降低了33.36%、17.22%、46.88%,表现出光胁迫特点;总黄酮含量为叶片块根,且均以遮阴70%下含量最高,从整体来看,总黄酮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浙江三叶青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重要因素,且高光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三叶青植株的生长,适当遮阴对三叶青植株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但块根和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对光强的响应却不同,这为今后科学栽培种植及合理有效开发三叶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野生玉竹的有效成分(多糖、水溶物和醇提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土壤pH和全钾含量是影响玉竹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对玉竹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占99.0%.与土壤因子相比,气候因子对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土壤全钾含量是对玉竹有效成分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因素,年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决策因素,1月均温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多糖和水溶物含量是影响玉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子,玉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多糖和水溶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敌百虫是一种对高等动物毒性较低的有机磷药剂,我们作了牛口服此药对蚊虫毒效和对牛体毒性反应的试验观察,以探求循此途径灭蚊的可能性。一、黄牛单次口服敌百虫对中华按蚊的毒效 1.方法 以健康黄牛4头,按体重分两组,给予50毫克/公斤和100毫克/公斤口服药剂,以摸索毒效剂量。然后根据毒效情况,另选黄牛4头,按不同剂量将药物配成5%浓度的水溶液,以竹筒由口灌服。服药时间均在下午5时,服药后将牛分别隔离拴放,每头牛相距50米以外,以免吸血的蚊虫相互侵扰。服药后3小时分别在牛体捕回饱血的中华按蚊,置于蚊笼饲养,观察其24小时的死亡率。敌百虫的有效成分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