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囊反应是昆虫清除侵入体内的外源物如病原物和寄生生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免疫反应。由于受到不便于观察、操作复杂等问题的限制,很多包囊分析实验无法或难于在昆虫体内完成。体外包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体外包囊是在96孔板中加入昆虫血细胞和外源物,如凝胶珠进行培养观察,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本文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0.2 mL的离心管(Eppendorf tube)代替96孔板,并将其固定在匀速旋转的载体上培养,极大程度的模拟了反应物在昆虫体内的状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后昆虫血细胞的体外包囊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且血细胞的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而添加抗凝剂会减弱血细胞对外源物的包囊能力。  相似文献   

2.
亚洲玉米螟幼虫血细胞的包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  符文俊 《动物学研究》2003,24(6):435-440
根据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分为粒细胞、浆细胞、类绛色细胞、原血细胞和球形血细胞五类。调查了幼虫的血细胞总数(THC)和各类血细胞数量(DHC)的变化情况。从三龄末期到五龄第五天期间,幼虫的THC在蜕皮前后会下降,蜕皮后约12h降到最低点,然后又慢慢回升。在五龄幼虫前5d期间,浆细胞在前第三天呈增加趋势,之后开始下降,而粒细胞呈相反趋势。浆细胞和粒细胞具有附着延展性,它们可以附着在载玻片表面,但延展能力不同。血细胞可以迅速黏附在外源物如葡聚糖凝胶珠表面形成包囊,部分包囊会发生黑化现象。体外培养条件下,血细胞也可以形成包囊,其结构与体内形成的包囊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亚洲玉米螟血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呈智  李海峰 《昆虫学报》1994,37(1):125-127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植物源次生物质对亚洲玉米螟五龄幼虫的拒食活性中,按照改变的人工饲料配方制成饲料柱,发展出一种对饲料被取食的量直接计重的新生测方法。同时也报道了川楝素,紫雪花素和10个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的活性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淋巴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梁子才  程振衡 《昆虫学报》1991,34(2):141-145
本文报道在注射条件下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5龄幼虫血细胞对侵入物的防卫反应.实验采用的侵入物包括大肠杆菌、苏芸金杆菌、酵母菌、白僵菌和人血细胞.实验表明颗粒细胞对异物有吞噬作用,还可与浆细胞共同形成结节进行防卫;解剖发现,结节可存在于脂肪体表面.注射异物半小时后;虫体内血细胞总数骤然下降,三种主要血细胞中颗粒细胞近乎消失,而浆细胞和小球细胞的数量则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朱呈智  赵刚 《昆虫学报》1993,36(4):500-502
昆虫血细胞形态多样,变异复杂,不仅给血细胞的分类带来困难,而且还影响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傅贻玲,1982a、1982b)。为了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各类血细胞的特性和功能,必须制备一定数量的、形态一致的血细胞样品。因此对昆虫各类血细胞分离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但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很少(Cook等,1985;Mead等,1986)。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血细胞吞噬和包囊化作用实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观察血细胞吞噬和包囊化作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抽取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血淋巴,与杆菌或茶花花粉作用30 min,制片,吖啶橙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吞噬或包囊化现象。结果表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明显看到扇贝血细胞呈现绿色,杆菌和茶花花粉呈现红色,两者颜色反差大,易于观察和计数。是研究血细胞吞噬和包囊化作用一种效果更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报道了一种采用体视镜和三维显微镜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蛹雌雄进行外部形态学观察,快速准确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区分玉米螟蛹雌雄的方法。结果表明,雌蛹生殖孔与产卵孔连接成1条短裂缝且都位于第8腹节,生殖孔与第7腹节后缘相连;雄蛹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距离第7腹节后缘约390μm。根据羽化后成虫鉴定结果,此方法鉴定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侵染引发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幼虫免疫应激反应的机理,本实验测定了分别注射生理盐水以及3×103,3×104,3×105和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后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数(THC)、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数量,血清中酚氧化酶(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了血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3×105和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细胞后12 h,可引起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THC及浆血细胞、颗粒细胞数量明显上升(P<0.01),同时应激产生大量ROS。3×104,3×105和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3个不同浓度处理组均引起幼虫体内PO活性显著升高(P<0.01),诱导幼虫血清中GSH-px,GST及GR的活性上升(P<0.01)。这些结果表明, 亚洲玉米螟幼虫受到大肠杆菌侵染后,其血淋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受到显著影响, 可诱导血清中GSH-px,GST和GR活性升高以清除过多的ROS, 防止其毒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氧化苦参碱对条件性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和96孔板法对氧化苦参碱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利用origin75拟合标准曲线计算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IC50。结果滤纸片法检测结果发现,256、128、64、32mg/mL的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7.75、7.25、6.50和6.00mm,而阳性对照5000IU/mL庆大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27.00mm。96孔板法检测结果发现,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率均随用药剂量的增加抑制率增大,呈“S”型曲线。用药后6、12、24、48和72h时氧化苦参碱的Ic,。值分别为27.27、26.81、24.75、20.29和17.01mg/mL。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随氧化苦参碱用药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抑菌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样品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包埋脱水法是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的新技术, 从1990 年至今, 已有30 多篇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了包埋脱水法的研究历史、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13.
Xu ZN  Shen WH  Chen XY  Lin JP  Cen PL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5,27(15):1135-1140
A novel high-throughput cultiv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rapidly screen large numbers of rapamycin-producing mutants of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by duplicate culturing of isolates on the surfaces of agar-solidified 96 wells in microtiter plates. One copy of the cultures was used for the rapamycin bioassay and the other identical copy, representing potentially high yielding strains, was preserved for further study. By integrating 96-well solid cultivation and the bioassay, we screened more than 7000 isolates and found 10 high-yielding strains. From these, one mutant produced 420 μg rapamycin/ml, which was double the yield of parent strain used in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