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于1988 ̄1993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进一步研究了赛加羚羊引种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观察了30种植物的物候期,用常规方法化验了72种植物的营养成分,从植被特征出发,综合评价其对赛加羚羊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
在第四纪早期,当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还被冰川覆盖时,绵延其上的是一条宽广而干旱的苔原地带,那时候赛加羚羊占据的领地范围要比现在大得多。人们从冰河时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地点遍布各地,从不列颠群岛到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西北部领土,从北面的新西伯利亚群岛到南部的高加索地区都有分布。而现在,这种堪称“活化石”的动物,其主要栖息地却仅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干旱草原和半沙漠地 相似文献
3.
4.
自1988~1993年,结合《引进赛加羚羊驯化研究》,对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国内历史分布区和43个样点的11项气象地理要素计算欧氏距离和模糊相似优先化,并进一步作气候图解分析.发现引种区甘肃武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中的别特帕克达拉等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气候类型介于哈萨克斯坦的半荒漠与荒漠草原之间,更相似于荒漠草原。认为赛加羚羊同其它生物种一样,有其特定的生态位,但随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要保证生态效能的充分发挥,赛加羚羊必须与环境统一,途径有三,其中在生态环境基本相似的区域内引种才是可行的。甘肃武威地区便是这种区域之一。进一步分析各种生态因子对环境的作用及物源状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自1988-1993年,结合《引进赛加羚羊驯化研究》,对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国内分布区和43个样点的11基气象地理要素计算欧氏距离和模糊相似优先化,并进一步气候图解分析,发现引种区--甘肃武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中的别特帕克达拉等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气候类型介于哈萨克斯坦的增荒漠条件的而变化。要保证生态铲能的充分发挥,赛加羚羊必须与环境统一,途径有三,其中在生态环境基本相似的区域内引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头骨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研究赛加羚羊头骨的解剖特征,建立赛加羚羊头骨的“数字化标本”,以提高其疾病诊治的准确率和物种保护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为研究对象,经锥形束CT扫描获得影像数据,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赛加羚羊头骨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三维重建,以建立赛加羚羊的“数字化头骨”用于形态研究。运用MIMICS 20.0软件对数字化头骨的26项形态学指标(n = 8)进行三维测量,且与头骨标本游标卡尺的测量值(n = 8)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经与真实测量值比较后评价数字化模型及其三维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6项形态测量指标均与真实头骨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例如颅全长游标卡尺测量值为(227.147 ± 10.646)mm,三维测量值为(227.130 ± 10.638)mm,P = 0.635,表明三维重建后的数字化头骨和真实的头骨标本高度相似,且“数字标本”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剖切和测量。本研究可为赛加羚羊头部疾病如骨折等的治疗及骨骼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可为CT扫描和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野生动物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Anna Lushchekina 《人与生物圈》2015,(1):60-62
赛加羚羊是生活在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稀有物种,其在中国的野外种群已经于20世纪中叶灭绝。对于赛加羚羊分布地的游牧民来说,赛加羚羊是中亚干旱草原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与人类共同分享着这片栖息地,是游牧民的食物来源和精神源泉。目前,赛加羚羊被公认有两个亚种:蒙古亚种生活在蒙古的小草原区域,俄罗斯亚种生活在中亚和里海西北部区域的广阔平原上。在欧亚大陆上,人类活动导致了数个被互相孤立的赛加羚羊种群,俄罗斯亚种分布在里海西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所在地──武威东沙窝及其周围地区植物区系调查,共获22科、84属、116种植物,以菊科、禾本科、藜科和豆科为主,占68.97%。以草本、、强旱生、中温、阳性、沙生等为主要生态型。以亚洲中部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为主要地理成分。植物类群接近赛加羚羊现代分布区植物类群,而且多数类群可被羚羊采食。 相似文献
10.
在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于1988~1993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进一步研究了赛加羚羊引种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观察了30种植物的物候期,用常规方法化验了72种植物的营养成分,从植被特征出发,综合评价其对赛加羚羊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月下旬至5月初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61只初生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成活率、性别比例、单双羔比例、初生重等生物学数据进行了观测,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赛加羚羊分娩期始于4月25日,截止于5月5日,产羔高峰期集中在4月28日至5月2日。共分娩61只羔羊,成活56只,成活率91.80%。其中,雄性羔羊占40.98%,雌性羔羊占59.02%,雌雄性别比(♀︰♂)为1.44︰1,与1︰1的性比差异不显著(χ2检验,P> 0.05);单羔比例80.33%,双羔比例19.67%,两者差异极显著(P <0.01);初生羔羊体重多数集中在2.501~3.000 kg,雄性羔羊平均初生重略高于雌性羔羊,单羔羚羊平均体重略高于双羔羚羊。单羔雄羚羊与双羔雄羚羊、单羔雌羚羊与双羔雌羚羊以及单双羔、雌雄羔羊总平均体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2.
对散养在30hm^2场地内的塞加羚羊(Saiga tatarica)一个敏殖群体在2000年12月(酱期及其前、后)和2001年5-7月(哺乳期)的昼间时间分配做了观察研究。数据用个体扫描-瞬时取样法收集。结果表明:①雌性塞加羚羊在交配期结束后,躺卧时间减少,进食时间增加;从前期到后期,站立时间连续递减;母羊分娩后2周内离群单独活动,往返于觅食地和幼仔隐藏地之间;第3周起,母仔合群。②雄性在交配期的移动多于交配前,交配后躺卧时间增加。③塞加羚羊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始于交配期;这时,雄性个体忙于追逐圈赶雌性,导致移动时间增加,躺卧减少;交配期后,雌性觅食时间突增,而雄性不变;雌性进入哺乳期后,各月觅食时间均多于雄性。以上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反映了它们的繁殖投资差异。上述结果暗示,对此类散养动物,应在其能量需求高峰期增加投食量,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原产地主要为高寒低氧地区,现存种群则主要栖息于中亚地区的荒漠及半荒漠草原上。脑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具有运输和储存血氧能力的球蛋白,在动物适应低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了初步探究赛加羚羊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机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脑红蛋白及脑红蛋白基因(NGB)在赛加羚羊的心、肝、脾、肺、肾等5种主要内脏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与表达情况进行了探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的心、肝、脾、肺、肾中均有分布,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其心肌细胞、肝细胞、脾白髓区中的淋巴细胞、肺泡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脑红蛋白基因在赛加羚羊心、肝、脾、肺、肾中的表达量不同,脾的表达量最高,心的表达量次之,两者均显著高于肝、肺和肾(P < 0.05);其后依次为肝、肾、肺,其中,肝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肾和肺(P < 0.05),肾和肺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 > 0.05),肺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研究表明,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的主要内脏器官中均有阳性表达,不同内脏器官中的表达量不同,这表明脑红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些内脏器官的氧利用过程,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Saiga antelope in Kazakhsta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
16.
Eighteen fossil skulls of male Saiga from Northern Eurasia and 33 recent skulls from Kalmykia and Kazakhstan have been studied. Saiga from both the Khazarian Fauna of the Volga and Mammoth Fauna of Europe and Siberia are referred to Saiga horealis Tschersky, 1876. During the Pleistocene, 5. borealis distribution extended from England in the west to Alaska in the east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longated neurocranium, small frontal angle of the temporal bone from the plane of the frontal, and long nasal bones. S. borealis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mmoth biome”; in the Pleistocene periglacial steppes and cryogenic savannahs. Two subspecies are recognized: S. borealis borealis Tschersky (Eastern Sibera and Alaska); and S.b. prisca Nehring, 1891 (Europe, Urals and Western Siberia). At the end of the Pleistocene, when the mammoth disappeared, the range of S. borealis was reduced. Today they live only in West Mongolia (S. borealis mongolica Bannikov, 1946). S. tatarica tatarica 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other territories of the steppe and semidesert zones of Eurasia. The arid landscapes of Transcaucasia and Kazakhstan were inhabited by Saiga with thinner legs and shorter nasal bones, such as S. tatarica binagadensis Alekperova, 1953,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of Azerbaijan (Bynagady). Fossil skulls from the Ural River that are large, but with a short neurocranium are identified as Saiga sp. cf. S. tatarica Linnaeus, 1766. 相似文献
17.
Five new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erennial plant, Silene tatarica. We characterized S. tatarica individuals originating from two riverbank populations in northern Finland and observed between four and nine alleles per locus.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was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gene diversity (HO: 0.0450–0.2385, HE: 0.1919–0.6187). This deficiency of heterozygous genotypes was observed in most locus/population combinations, and is presumably caused by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ing due to restricted seed flow within subpopulations. The markers presented here are the first microsatellites reported for S. tatarica. 相似文献
18.
从鞑靼滨藜(Atriplex tatarica)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及波谱分析,它们分别确定为苜素(tricin,1),苜蓿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tricin 7-O-β-D-glucopyranoside,2),异鼠李素(isorhanmetin,3),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rutinoside,4),豆甾醇(stigmasteml,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