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Bethesda,马里兰州)的研究者找到了一种新途径,将有可能研制出具有广谱作用的HIV疫苗。在所长Pmtbony Fatlci和Giusppe Scala的领导下,研究组鉴定了对应于各型HIV的表位因子,并根据HIV被膜蛋白创制出了一种疫苗,能够广泛保护猴子免受SHIV(猿一人免疫缺损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2.
全球成千上万名从事AIDS疫苗研究的科学家都遇到了麻烦,原因是他们研究中使用的同一来源HIV病毒株库的病毒株已被另一株HIV所污染,这些被污染的病毒株已没有科研价值,这一不幸事件将造成很大损失,推迟了AIDS疫苗在猩猩及人体上实验的时间。事故的起因是由新建HIV病毒库引起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Larry Arthur教授欲用一种新的HIV株(MN)去取代另一HIV株(IIIB),在建立了MN库后,用这种HIV病毒株接  相似文献   

3.
正当新的HIV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出芽时,一种被称作蛋白酶(protease)的酶被激活从而协助HIV成熟和感染更多的细胞。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HIV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药物通过抑制蛋白酶控制这种疾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将蛋白酶变成双刃剑的方法:他们证实如果他们延迟新的HIV颗粒出芽,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和中国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方法将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抗体附着到免疫细胞表面上,从而产生抵抗HIV的细胞群体。在实验室条件下,他们的实验证实这些抵抗性细胞能够快速地替换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有助潜在地治愈HIV感染者。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在论文通信作者  相似文献   

5.
研制一种安全有效并能广泛使用的HIV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HIV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人类在HIV-1病原学和免疫学方面的认识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对于HIV-1而言,普遍认为诱导保护性中和抗体的科学障碍很难逾越。在抗击HIV-1的感染中传统的疫苗策略不能提供保护。然而,近来的研究揭示在小部分HIV-1感染病人的血清中存在的某些抗体能够中和大多数的HIV-1毒株,对这些血清抗体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人们揭示抗体识别的病毒表位,这些研究表明自然产生的能够中和HIV-1的中和抗体的发现可能引导未来疫苗设计的思路。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将揭示Env 和中和抗体(Nab)结合区原子水平的结构,这些信息能够帮助设计更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6.
Asia-Pacific Biotech News 2000年9月18日号报道:泰国开始进行抗艾滋病疫苗AIDSVAX的实验。该疫苗是由美国VaxGen公司开发的,可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将在试验开始30个月后得出。 目前已开发了将近30个HIV疫苗,AIDSVAX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进入第三临床实验阶段的疫苗。VaxGen早先在美国进行的III期实验,其配方与此次有所不同,免疫目标为不同的HIV株系。 参加此次实验的2500名泰国志愿者都是静脉吸毒者,目前都被确诊为HIV阴性。在试验过程中,每人接受7次注射。选择静脉吸毒者的原因是这部分人群是HIV高发人群,在政府的戒毒项目(drug rehabilita-tion program)控制下便于对他们进行跟踪。 泰国约有150万HIV感染者和10万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特别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非常昂贵。如果实验证明疫苗有效,VaxGen公司将寻找合作伙伴以合理的价格把AIDSVAX推向市场。孙雷心  相似文献   

7.
<正>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表示,该所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合作,成功确认并在实验室复制出一种能够杀死不同艾滋病病毒(HIV)毒株的抗体,有望据此研发新型抗艾滋病疫苗,相关成果发表在在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研究人员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的感染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其血液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并运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复制出了这种抗体。该抗体属于广泛中和抗体,能够杀死多种艾滋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8.
<正>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表示,该所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合作,成功确认并在实验室复制出一种能够杀死不同艾滋病病毒(HIV)毒株的抗体,有望据此研发新型抗艾滋病疫苗,相关成果发表在在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研究人员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的感染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其血液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并运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复制出了这种抗体。该抗体属于广泛中和抗体,能够杀死多种艾滋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9.
<正>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针对其病原体HIV的疫苗研究工作一直是全球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尽管HIV原型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试验结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然而随着有关方面研究的进展,许多人相信研制有效的HIV疫苗还是有可能的。主要取得进展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HIV保护性免疫抗原决定簇的研究。(2)慢病毒的原型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表示,该所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合作,成功确认并在实验室复制出一种能够杀死不同艾滋病病毒(HIV)毒株的抗体,有望据此研发新型抗艾滋病疫苗,相关成果发表在在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研究人员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的感染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其血液分离出她所产生的抗体,并运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复制出了这种抗体。该抗体属于广泛中和抗体,能够杀死多种艾滋病病毒毒株。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都会产生抗体,但大多数感染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无法杀死艾滋病病毒,只有极少数感染者体内的抗体能够杀死(中和)多种类型的艾滋病病毒。"广泛中和抗体具有一些非同寻常的特点。"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彭妮·摩尔博士说,"艾滋病病毒有一层糖衣外壳,这层外壳会阻止抗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根除HIV/AIDS的药物,也无相关疫苗研制成功。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由于种类丰富、结构多样、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成为艾滋病防治药物或先导化合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简要综述了近5年来具有抗HIV活性的植物来源天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期望通过对其相关研究进展的总结,为抗HIV药物开发提供有潜力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Transwell小室能在体外模拟机体许多黏膜及生物屏障系统,如人生殖道黏膜、直肠组织黏膜以及血-脑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等,重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体的过程,对HIV感染机体的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尚无有效抗HIV疫苗问世,因此开发能阻断HIV性传播的药物是有效途径之一.应用Transwell技术深入研究HIV穿透黏膜及屏障系统感染机体的机制,也能为HIV防治药物的研发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本文就近年来Transwell技术在HIV感染黏膜及其他屏障系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有证据表明,α-干扰素(IFN-α)与治疗HIV感染有关。但在本文中所用的不是那种可缓解该疾病症状的食用性IFN-α薄片,而是一种可抑制HIV离体扩散的IFN-α基因疗法。 美国Walter Reed Army研究所(华盛顿)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表达人IFN-α的,不能复制的单纯性疱疹病毒载体。当把这种载体注入HIV感染的单粒细胞里时,显示  相似文献   

14.
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细胞免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变异快、亚型多、攻击免疫系统等特殊的生物学特点,HIV/艾滋病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20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研究主要采用中和抗体为主和细胞免疫为主等两种策略,然而目前仍没有实质性突破。诱发广谱有效的强CD8+T细胞反应是研制有效HIV疫苗的重要策略。以次要保护性抗原为靶抗原、优化目的基因表达、多抗原联合使用策略,为研究HIV细胞免疫疫苗引入了新的思路。综合分析这些进展,对于重新思考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策略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肠病毒71近来在亚洲作为一种重要的嗜神经病毒出现在人群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疗法以及抗EV71疫苗可以利用。根据灭活脊灰疫苗的成功事实,能够开发出基于Vero细胞的化学灭活EV71疫苗候选物。  相似文献   

16.
从事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人士,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一种能产生HIV病毒抗体的AIDS疫苗。但是,为了使这种预防疫苗真正有效,它必须能在生殖粘膜上产生抗体,来阻止病毒的性接触传染。在美国和欧洲,同性恋性接触和静脉注射药物的使用是HI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在世界其它地区,在西方国家也同样:异性性接触被指责为爱滋病毒的快速蔓延途径。对于发展由异性接触引起的HIV病毒传染的预防疫苗,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导了这方面的可能是最大的突破。在Preston Marx的领导下,美国新墨西哥州地区灵长动物实验室(Holloman空军基地,新墨西哥州)的一组研究人员研制出的疫苗,使一组恒河猴在猿猴免疫缺陷性病毒(SIV)的阴道侵染中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已经证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s)具有保护作用。近期bNAbs 3BNC117和VRC01的临床Ⅰ期试验证实,两种中和抗体均可降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然而,bNAbs目前尚难以通过疫苗诱导产生。在泰国RV144疫苗试验中,疫苗对受试人群的总体保护率为31%,血液样本中未检出bNAbs,表明抗体的其他免疫效应功能在抑制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抗体Fcγ受体(FcγR)介导的非中和抑制作用在保护黏膜组织免受HIV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在HIV通过黏膜组织传播的早期,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Fc受体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它们是HIV通过黏膜组织最初感染的靶细胞。因此,在新的疫苗设计策略中,除了诱导bNAbs产生,具有其他免疫效应功能的非中和抑制性抗体也应纳入疫苗接种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由于HIV具有与其它微生物极为不同的生物学特点,HIV疫苗的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二十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研究主要采用了诱发中和抗体为主或细胞免疫为主两种策略,然而至今尚无实质性突破。诱发有效中和抗体一直是传统疫苗研发的重要策略,但HIV的高变异、多亚型等特点,使该策略在HIV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成效甚微。近年来,一些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单抗的发现及其相应抗原表位的阐明,给HIV中和抗体疫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综合分析与评述这些进展,对于重新思考艾滋病疫苗和采用更好的策略进行艾滋病疫苗研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由于HIV具有与其它微生物极为不同的生物学特点,HIV疫苗的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20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研究主要采用了诱发中和抗体为主或细胞免疫为主两种策略,然而至今尚无实质性突破。诱发有效中和抗体一直是传统疫苗研发的重要策略,但HIV的高变异、多亚型等特点,使该策略在HIV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成效甚微。近年来,一些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单抗的发现及其相应抗原表位的阐明,给HIV中和抗体疫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综合分析与评述这些进展,对于重新思考艾滋病疫苗和采用更好的策略进行艾滋病疫苗研究会衣纸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刊新近获悉,Merck(Rahway,NJ)与Med Immune(Gaithersburg,MD)达成协议,应用重组细菌开发艾滋病活疫苗.Merck将开发后者的核心疫苗.这种疫苗目的在于激发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细胞(CTL)对受染于HIV的细胞产生反应.如您所知,Merck已与Repeigen(Cambridge,MA)合作开发一种适用于抗艾滋病疫苗的蛋白,原理是诱发抗体介导的免疫性.这一次合作事件使得Merck-Repligen-MedImmune三联集团处在抗艾滋病疫苗开发竞争者的前列,很可能已超过诸如Roche-Genentech、American HomeProductsMiuo GeneSys及Bristol-Myers Squibb等“重量级”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