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株耐铅、锌、铬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采矿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生物修复法成本低、资源广、没有二次污染,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目的】以山东省曲阜市某煤矸石山周围土壤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筛选一株同时对铅、锌、铬有高耐性且吸附能力强的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各重金属的浓度。【结果】鉴定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MZ-11。菌株MZ-11在pH为5.5?8.5、温度为15?45 °C、NaCl质量分数为2%?8%时可正常生长。菌株MZ-11最高耐铅、锌、铬浓度高达1 000、1 200、1 600 mg/L。在培养基中铅、锌、铬3种重金属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含Pb2+、Zn2+、Cr6+浓度分别为50、60、80 mg/L)、初始浓度的5倍、10倍、20倍的条件下,MZ-11对Cr6+和Zn2+的吸附比例则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大,吸附百分比均在98%?99%以上。对Pb2+的吸附比例有一个最高值,并且Pb2+的浓度为初始浓度的5倍时,MZ-11对Pb2+的吸附比例达最大值97.01%。【结论】菌株MZ-11对铅、锌、铬有高耐性和较好的吸附能力,为生物法修复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和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某锌尾砂坝土壤中筛选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对锌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命名为CTB430-1.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采用ITS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该菌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研究其对Zn(Ⅱ)抗性和富集特性.结果表明:Zn(Ⅱ)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00 mg/L;菌株对Zn(Ⅱ)的富集量在250 mg/L时达到最大,为40.37 mg/g;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富集前后菌丝体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表明Zn(Ⅱ)毒害作用可能导致生长中菌丝表面结构破坏,CTB430-1富集Zn(Ⅱ)由表面吸附和胞内富集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耐性真菌HA吸附铅、锌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铅锌矿区分离筛选出耐铅锌性菌株,并研究其吸附铅、锌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为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从铅锌矿区筛选出的耐铅锌真菌HA作为试验菌株,考察影响其对铅、锌去除能力的主要因素(初始浓度、pH、接种量),同时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探讨其相关的吸附机理。【结果】经鉴定,从矿区筛选的对Pb2+、Zn2+有较强耐性的菌株HA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在初始铅、锌浓度的实验范围内(100-800mg/L),HA对铅、锌离子的去除率随着其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25h后HA的生长进入平稳期,且对铅、锌离子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当铅、锌初始浓度为100mg/L、pH为5.0时,HA对铅、锌离子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7.8%、54.1%;当HA接种量为1mL时,其对铅、锌去除率的增长率达到最大。HA对铅、锌的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吸附模型,其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在动态吸附过程中,HA对Pb2+、Zn2+离子吸附性能与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的拟合程度更高,且对Pb2+的吸附效果明显高于Zn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A细胞中羟基、烷基、酰胺基、羰基、磷酸基等参与了Pb2+、Zn2+的吸附过程。【结论】HA是一株对铅、锌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真菌,其吸附铅、锌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将为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锌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水培和盆栽方法研究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锌的特征。在水培条件下,1μmol·L-1Zn处理,根系Zn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叶片和茎Zn含量在处理2d后达到最大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含量略有下降。500μmol·L-1Zn处理水平下,叶片和茎Zn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处理16d后基本上达到稳定,根系Zn含量在0~16d增加缓慢,但处理16d后急剧上升。当溶液Zn浓度为1~500μmol·L-1,叶片和茎Zn含量随营养液中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根系Zn含量增加缓慢;当溶液Zn≥1000μmol·L-1时,叶片和茎Zn含量急剧下降,而根系Zn含量迅速增加。盆栽条件下,当土壤Zn含量较低时时,土壤Zn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5月13日和7月21日收获的植株地上部的干物质量分别在400mg·kg-1(0.71g盆-1)和800mg·kg-1(1.45g盆-1)处理达到最大值。但当土壤Zn添加量≥1600mg·kg-1时,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土壤中Zn添加量的增加,东南景天地上部Zn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其生物量的变化一致。5月13日收获时,当土壤Zn添加量≤1600mg·kg-1,地上部Zn含量随着土壤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600mg·kg-1处理达到最大值,约为17000mg·kg-1(DW)。7月21日收获的结果显示,当土壤Zn添加量≤800mg·kg-1,地上部Zn含量随着土壤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为29000mg·kg-1(DW);但当土壤Zn添加量≥1200mg·kg-1时,地上部Zn含量反而随着土壤Zn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的硒、锌对卫星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卫星灵芝菌丝体生物富集硒、锌的效应。采用平板培养法及液体发酵法研究锌、硒对卫星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及富集效应。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菌丝体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灵芝菌丝体的富硒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亚硒酸钠浓度为40 mg/L时,菌丝体中的生物量、富硒量及富硒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54%、2 131.55 mg/kg、32.91%;培养基中硫酸锌浓度低于150 mg/L的范围内对卫星灵芝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硫酸锌浓度为60 mg/L时菌丝体中的锌含量和富锌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 142.91 mg/kg、1.76%。培养基中同时添加40 mg/L的亚硒酸钠和60 mg/L硫酸锌,菌丝体生长量1.60%,富硒量301.85 mg/kg,富硒率4.84%;富锌量为540.41 mg/kg,富锌率为5.72%。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培养试验和选择溶解法,研究了四川省名山河流域水稻土各土壤组分对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吸附解吸Zn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Zn2+的吸附与有机质、游离氧化铁、无定形氧化铁、阳离子交换量(CEC)含量极显著相关,原土去除各土壤组分前后对Zn2+的吸附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对Zn2+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小于0.002mm0.25~2mm原土0.002~0.053mm0.053~0.25mm.与未去除土壤组分相比,去除土壤组分的原土和微团聚体对Zn2+的吸附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吸附量的减小以0.002mm粒径最高,0.25~0.053mm粒径最低,原土介于各微团聚体中间.去除有机质后,0.002mm、0.053~0.25mm和原土吸附Zn2+的减少量依次为39.56%±1.97%、26.68%±4.21%和36.39%±2.31%;去除游离氧化铁后,吸附Zn2+的减少量依次为30.41%±1.91%、20.14%±3.33%和28.73%±1.22%;去除无定形氧化铁后,吸附Zn2+的减少量依次为22.12%±1.27%、12.43%±2.11%和20.15%±2.62%.吸附减少量大小顺序为:去除有机质去除游离氧化铁去除无定形氧化铁,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去除各土壤组分后,原土和各粒径微团聚体对Zn2+的非专性吸附量显著上升,增加了Zn2+在土壤中的流动性;而专性吸附量降低,降低了原土和各粒径微团聚体对Zn2+的缓冲能力和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旭阳  戴灵鹏 《四川动物》2012,31(2):240-244
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茶山某河内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浓度Zn2+胁迫下,铜锈环棱螺的致死效应、铜锈环棱螺对锌的富集性以及锌对铜锈环棱螺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对铜锈环棱螺具有较大的毒害影响.当Zn2+浓度达到3.0 mg/L时,就会引起个别铜锈环棱螺死亡,死亡率为2.66%.随着Zn2+浓度的增大(0.3 mg/L到2.4 mg/L)和处理时间的增加(2d到8d),除个别组外,铜锈环棱螺对锌的累积量均随之上升,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铜锈环棱螺在锌胁迫下,肝胰腺的CAT和SOD活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当Zn2+浓度较低时,CAT和SOD活性均有较大的升高,但当Zn2+浓度较高时,CAT和SOD活性则受到一定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富锌酵母的选育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02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株进行了出筛、复筛、单倍体分离、诱变,从亲株Y-6-16-18(a met)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Y378-4-15(α-leu)(Sacharomyces kluyveri)的杂交菌株中选育到一株富锌酵母菌株(编号为ZGH374)。并初步优化了发酵条件:培养基为80g/L糖浓度的麦芽汁、10g/L蛋白胨、锌添加量400μg/mL,pH 6.0,装液量4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V/V),培养起始添加锌盐,培养时间30h。在优化的条件下,杂交菌株ZGH374的生物量(细胞干重)达到14.3g/L,细胞锌含量可达到9.3mg/g,锌总含量达到了133mg/L。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基内添加不同量的锌,研究其对蛹虫草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和菌丝体生物量、子实体多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以及蛹虫草子实体和菌丝体对锌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锌对上述各项都有影响。液体培养条件下,锌浓度在453906mg/L范围内可以促进菌丝体生长,锌浓度超过4077mg/L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培养基锌的浓度在4077mg/L以下时,蛹虫草菌丝体锌的富集量随着液体培养基锌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固体培养条件下,锌含量在226453mg/kg范围内可以促进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并且在此含量范围内,蛹虫草子实体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培养基锌含量在680906mg/kg时,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培养基锌含量在2038mg/kg以下时,蛹虫草子实体中锌的富集量随着培养基锌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培养基锌含量为2038mg/kg时,子实体中锌的含量达到28570mg/kg(干重)。  相似文献   

10.
氮锌配施对小麦锌转运、分配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锌肥运筹方式对小麦植株不同器官中锌的转运、分配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植株器官中锌浓度和锌累积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与N3(120 kg·hm-2)相比,N1(240 kg·hm-2)和N2(180 kg·hm-2)的籽粒锌浓度分别提高22.0%和8.9%;与未施锌(CK)相比,ZnS(土施锌肥)、ZnF(喷施锌肥)和ZnS+ZnF(土施结合喷施锌肥)处理的籽粒锌浓度分别提高15.4%、60.5%和72.8%,籽粒锌累积量分别提高21.3%、82.5%和102.4%。籽粒中锌主要来自花后吸收锌的再分配,在ZnF和ZnS+ZnF处理中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9.9%和100.0%,锌肥回收率分别较ZnS提高4.8和1.1倍,锌肥利用率分别提高7.9和2.2倍。当前生产条件下,当施氮量<240 kg·hm-2时,小麦不同器官锌浓度和锌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喷施锌肥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的锌浓度和锌累积量。因而,生产中可通过维持高产施氮方案并结合生育后期喷施锌肥的措施来提高籽粒中的锌浓度和锌累积量,从而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锌富集对蛹虫草菌丝体内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蛹虫草菌丝体对锌的富集特性,研究锌富集对蛹虫草菌丝体内虫草素、腺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锌离子(0~35 g/L),探讨其对蛹虫草菌丝生物量、菌丝体内锌积累量,以及锌的富集对菌丝体内虫草素、腺苷含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5 g/L锌离子的梯度范围内,蛹虫草菌丝生物量与锌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锌质量浓度35 g/L为蛹虫草菌丝生长极限浓度。锌质量浓度40.0 g/L及以上菌丝生长受到完全抑制。菌丝体内锌的积累量随锌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锌质量浓度为35.0 g/L时锌积累量可达到193.87 mg/g(干重)。蛹虫草菌丝体内腺苷的含量随锌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锌质量浓度为5 g/L时降幅显著,腺苷含量仅为对照组的17.24%,之后腺苷含量变化趋势趋于水平。腺苷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因为锌的富集干扰了蛹虫草菌丝体内初生代谢的正常进行。虫草素的含量随锌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其直接前体腺苷含量的降低,或是Zn离子的加入,使得某些被刺激的酶和基因通过转录因子影响了虫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苹果酸和草酸对两种植物吸收土壤中Cd、Zn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受Cd、Zn 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5.51、11.0、16.5 mmol·kg–1(干土)苹果酸和草酸, 研究天然小分子有机酸对土壤Cd、Zn 的形态转化及小飞扬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积累Cd、Zn 的影响。结果显示: 添加苹果酸、草酸处理, 土壤中酸提取态Cd、Zn 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0.13%-1.30%、4.25%-13.4%, 有机酸对土壤中Cd 和Zn 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苹果酸和草酸促进小飞扬草和三叶鬼针草对目标重金属的积累、强化效果: 苹果酸≈草酸。添加11.0 mmol·kg–1 苹果酸处理使小飞扬草对Cd+Zn 的总积累量达63.9 mg·kg–1, 添加11.0 mmol·kg–1 草酸处理使三叶鬼针草对Cd+Zn 的总积累量达128mg·kg–1。有机酸促进三叶鬼针草向地上部转运Cd 和Zn, 促进小飞扬草向地上部转运Cd, 仅添加11.0 mmol·kg–1 苹果酸、草酸和添加16.5 mmol·kg–1 草酸处理促进小飞扬草向地上部转运Zn。有机酸处理下, 小飞扬草和三叶鬼针草地上部Cd 含量与地上部Zn 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533 和0.813。添加一定浓度的有机酸可以活化土壤重金属, 促进植物地上部对Cd、Zn 的富集, 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 加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土壤pH对东南景天修复镉和锌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重金属(Zn、Cd)2种污染水平(T1处理:Zn 1200 mg·kg-1+Cd 20 mg·kg-1;T2处理:Zn 300 mg·kg-1+Cd 2.0 mg·kg-1)、4个p H水平(4.0、5.5、7.0和8.5)下,土壤Zn、Cd有效态的变化、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特征以及植物对土壤中Zn、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 H的降低,土壤Zn、Cd的有效态含量显著增大,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土壤Zn、Cd的效率显著提高。T1处理时东南景天生物量在p H 5.5时最大,但与其他p H处理的差异并不显著;Zn、Cd在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含量均在p H 4.0时最大。T2处理时东南景天在p H 4.0时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但由于植物生长受到Al和Mn等元素的毒害,此时生物量最小。东南景天对土壤重金属去除率均在p H 5.5时最高,其中T1处理时Cd、Zn去除率分别为16%和1.33%,T2处理时分别为27%和1.09%;2种污染水平土壤重金属的去除率均在p H 8.5时最小。因此,适当降低土壤p H,可有效提高植物积累和去除土壤Zn、Cd的效率。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了壳聚糖Zn2+固定化亲和层析填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交联壳聚糖;再以环氧氯丙烷为活化剂,乙二胺为螯合配基,制备了固定化亲和层析填料;表征了其有效粒径以及均匀系数、含水量、失重率、氨基含量、骨架密度、堆积密度以及孔度值。从时间、加入ZnCl2的浓度、温度、pH方面对Zn2+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选,并确定了Zn2+的固定化量。含组氨酸标签的乙醛脱氢酶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后,考察了壳聚糖Zn2+固定化亲和层析填料的亲和性能。结果:制备的填料有效粒径为105μm;均匀系数为1.46;含水量为58.03%;失重率为85.43%;氨基含量为9.20mmol/g;骨架密度为1.217 8g/ml;堆积密度为0.843 2g/ml;孔度值为36.40%。固定化Zn2+的最佳条件是:时间3 h、加入ZnCl2溶液浓度0.1mol/L、温度28℃、pH 5.5;且此条件下,亲和层析填料中Zn2+固定化量为3.35mmol/g。壳聚糖Zn2+固定化亲和层析填料对乙醛脱氢酶的亲和性能为4.14IU/g(干重)。结论:制备了壳聚糖Zn2+固定化亲和层析填料,可用于带有组氨酸标签重组蛋白的快速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15.
镉锌复合污染对龙葵苗期生长和镉锌累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裴昕  奥岩松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377-1383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苗期龙葵(Solanumnigrum L.)对镉锌复合污染的反应及其对镉锌的吸收和积累特性.结果表明:(1)高浓度镉(200μmol·L-1)、锌(500μmol·L-1)胁迫使苗期龙葵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但低浓度镉锌复合处理的部分植株生物量甚至超过了对照.(2)添加锌对苗期龙葵地上部镉积累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锌浓度为100μmol·L-1时,镉积累量达到峰值,其中的100Cd/100Znμmol·L-1处理组合的镉积累量为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地上部积累量高达171.31μg·plant-1);当锌浓度增加到500μmol·L-1时,植株体内镉积累量则呈现下降趋势.(3)添加镉对苗期龙葵地上部锌积累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镉浓度达50μmol·L-1时,根、茎、叶中锌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值;当镉浓度为200μmol·L-1时,各处理单株地上部锌积累量最低.(4)从植株整体的镉、锌积累量来看,苗期龙葵地上部镉积累量最高达根系的14.67倍,而其锌积累量最高达根系的13.59倍.研究发现,龙葵幼苗根系、茎和叶中镉、锌含量随营养液中镉、锌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添加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对苗期龙葵的毒害效应,低浓度锌还可以提高植株对镉的吸收和积累;添加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株对锌的耐受性和吸收富集能力;植株地上部的镉、锌积累量明显高于根系.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金银花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Phe)、酪氨酸(Lyr)以及锌(Zn2+)、铜(Cu2+)对金银花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喷施不同浓度的Phe、Lyr以及Zn2+、Cu2+对叶面积无明显影响;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随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喷施浓度适宜则有助于叶绿素的合成;喷施一定浓度的Phe、Lyr以及Zn2+、Cu2+可增加花蕾重量,如经1 000mg/g Phe处理后的花蕾鲜重与干重较对照增加了20.1%和51.4%。(2)不同浓度的Phe、Lyr可显著影响碳代谢,但对氮代谢影响不明显;Zn2+、Cu2+对碳氮代谢产物影响较明显,如喷施10mg/L的CuSO4及ZnSO4可提高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3)除Zn2+处理后的花蕾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较CK无显著差异;花蕾总黄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但绿原酸含量均高于对照。(4)叶片中离子含量受喷施次数及浓度影响较明显,除30mg/L CuSO4处理外,其它处理的花蕾中Zn2+、Cu2+、Fe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在金银花的第一茬花抽枝初期喷施适宜浓度的Phe、Lyr(如1 000mg/g Phe、2 000mg/g Lyr)以及Zn2+、Cu2+(如50mg/L ZnSO4、10mg/L CuSO4)可改善金银花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填埋培养法探究了外源施锌条件下石灰性土壤Zn有效性及形态转化对不同有机物料(作物秸秆、生物菌肥、黄腐酸和腐熟鸡粪)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Zn肥单施和与有机物料配施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Zn含量(7.2%~13.8%)和DTPA-Zn含量(2.1~2.8倍).在施Zn条件下,有机物料对土壤全Zn和DTPA-Zn的贡献量表现为腐熟鸡粪>生物菌肥>玉米秸秆>黄腐酸,但外源锌的DTPA-Zn转化率以添加秸秆和生物菌肥处理最高.与单施Zn肥相比,有机物料与Zn配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松结有机态Zn的形成,进而提高了土壤Zn转移因子,降低了Zn分配指数.不同物料与Zn肥配施土壤Zn有效性及形态转化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有机物料自身性质如腐熟度和含Zn量有关.尽管秸秆与Zn配施对DTPA-Zn含量的提升效果不及生物菌肥或腐熟鸡粪与Zn配施,但综合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其仍是改善缺锌石灰性土壤Zn有效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锌水平对体外应激海马神经元金属硫蛋白(MTs)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dWis-tar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神经元培养,无血清培养24h后,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皮质酮、Zn2+特异鳌合剂TPEN,使二者的最终浓度均为1×10-5mol/L,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ZnSO4溶液,使Zn2+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10-5mol/L、1×10-4mol/L和2×10-4mol/L,作用24h后检测培养液中IL-6和NO含量,以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MTs含量,以RT-PCR检测细胞MT-1mRNA和MT-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海马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TPEN后,MTs的表达出现明显降低,皮质酮刺激也未见其表达升高。在补锌组,MTs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以10-4mol/LZn2+组的表达量最高。海马神经元MT-1mRNA和MT-3mRNA的表达水平在皮质酮应激组和补锌组均出现明显升高。另外,锌缺乏和皮质酮刺激可使海马神经元培养上清中的IL-6和NO水平均出现明显升高。结论:不同锌水平对应激海马神经元金属硫蛋白及其亚型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缺锌可降低金属硫蛋白的表达,而补锌可增加金属硫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MY271,该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系统发育学方法鉴定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该菌株在初始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上清液中β-甘露聚糖酶酶活可达2.87 U/m L。利用单因素试验对该菌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酶活,优化所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9%,装液量50 m L/250 m L,初始p H7.0,发酵温度31℃,发酵周期48 h。最佳碳源为魔芋精粉(添加量0.8%),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添加量1.9%)。在最佳条件下发酵48 h,发酵上清液中β-甘露聚糖酶活提升到38.42 U/m L,是优化前的13.4倍。  相似文献   

20.
锌对2种淡水浮游藻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脆杆藻(Fragilariasp.)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锌离子浓度下对2类微藻的增殖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藻类增长潜力(AGP)实验结果显示,在Zn2 浓度为0.02~1.00μg/L的液体培养基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增殖快,Zn2 浓度达到100.00μg/L时,受到明显抑制.Zn2 浓度在0.02μg/L时,脆杆藻的生长繁殖快,Zn2 浓度>0.10μg/L后,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