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通过不同剂量衣霉素诱导巨噬细胞不同程度内质网应激,观察对其自噬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衣霉素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TUNEL染色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以及自噬标志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LDL组和大剂量衣霉素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可以显著减少巨噬细胞的凋亡(P〈0.01);与ox-LDL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的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适度下降(P〈0.01);大剂量衣霉素组更为显著地上调了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但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小剂量衣霉素引起一定程度的内质网应激,可以激活适度的自噬,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凋亡,可能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在蛋白质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未折叠和错误折叠蛋白质在ER中累积,会导致所谓"ER应激",进而启动未折叠蛋白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恢复蛋白质稳态.如果ER应激不能得到缓解,UPR也会启动凋亡途径,清除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XBP1-S及ATF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皮质酮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方法:分离成年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终浓度为0、10、50及1000 ng/ml皮质酮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时间为1h,提取细胞总蛋白,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及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XBP1-S和ATF6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h后,均可显著地增加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表达,以50ng/ml皮质酮组增加最明显,而当皮质酮浓度达1000ng/ml时,GRP78蛋白增加不显著.并且,低浓度皮质酮(10、50ng/ml)可显著增强未折叠蛋白反应两个重要转录因子XBP1-S和p50 ATF6蛋白表达.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低浓度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可诱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其可能与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采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通过不同剂量衣霉素诱导巨噬细胞不同程度内质网应激,观察对其自噬的影 响。方法:不同剂量衣霉素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通过TUNEL染色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 GRP78,以及自噬标志蛋白P62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LDL组和大剂量衣霉素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可以显著减少巨噬细胞 的凋亡(P<0.01);与ox-LDL 组相比,小剂量衣霉素组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的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 适度下降(P< 0.01);大剂量衣霉素组更为显著地上调了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 表达,但同时自噬标志蛋白P62 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小 剂量衣霉素引起一定程度的内质网应激,可以激活适度的自噬,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凋亡,可能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 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了内质网应激预处理条件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在体内的应用.方法:以衣霉素为内质网应激诱导剂,采用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照不同给药剂量分为50μ g/kg组、100μ g,kg组、200μ g/kg组、对照组,观察不同给药剂量条件下,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结果:给药100μ g/kg体重、诱导5天条件下大鼠术后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它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肝组织病理切片证实该预处理条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在特定的给药剂量条件下,衣霉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内质网功能酶SERCA、PDI、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PERK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防治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内质网途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n=6)、单纯运动组(E组,n=30)、针刺对照组(A组,n=30)和运动针刺组(EA组,n=30)。其中,E组和EA组通过一次离心运动建立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模型,EA组在运动后即刻于大鼠小腿跟腱上0.5 cm施以针刺干预,A组在同期施以针刺干预。各组根据运动和针刺干预后不同取材时间点分为0 h/12 h/24 h/48 h/72 h亚组(n=6),在对应时相取比目鱼肌进行指标测试。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机构;ELISA法测定Ca2+-ATP酶(SERCA)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及p-PERK、p-eIF2α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A组指标各时相均无显著差异(P>0.05),E组肌纤维超微结构出现不同损伤,SERCA含量0 h至48 h均显著降低(P<0.05),PDI含量0 h显著升高(P<0.05),GRP78表达0 h至72 h均显著升高(P< 0.05),p-PERK表达0 h至24 h显著升高(P<0.05), p-eIF2α表达与p-PERK一致;与E组对应时相比较,EA组肌纤维超微结构明显改善,SERCA含量48 h和72 h显著升高(P<0.05),PDI含量0 h至72 h均显著升高(P<0.05),GRP78表达0 h至72 h均显著降低(P<0.05),p-PERK和p-eIF2α表达12 h和24 h显著降低(P<0.05)。结论: 针刺可有效改善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导致的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并缓解内质网应激,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以及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并且疾病发生的前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内质网应激激活途径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同型半胱氨酸介导内质网应激导致血管性痴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构建体外心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的方法及实验条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制作大鼠心脏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PowerLab系统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停止灌流)不同时间/再灌注120 min后心肌ERS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GRP)78的表达,并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mRNA的表达;体外孵育心肌组织切片,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衣霉素(tunicamycin,Tm)和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处理3 h和6 h,Western-blot检测心肌GRP78及CHO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体灌注心脏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时,心肌GRP78表达最高(P〈0.01),CHOP蛋白、GRP78 mRNA及CHOP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和P〈0.05),同时,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受损(均P〈0.01);Tm 10μg/mL和DTT 2 mmol/L孵育心肌组织切片3 h时,GRP78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01),CHOP表达亦均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使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和孵育心肌组织切片的方法,均可成功构建体外心肌ERS模型。  相似文献   

9.
已知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 在调控DPN 的发生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二者间的关系未知。本研究以30 mmol/L的高糖处理RSC-96大鼠雪旺细胞 (RSC96 Schwann cells, SCs),模拟DPN患者外周神经的内环境。研究结果证实,在高糖条件下,NGF通过抑制SCs内 ERS的过度激活进而保护SCs的存活且这种抑制作用依靠P13K/AKT/GSK-3β和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调节实现。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显示高糖环境培养的SCs在24 h发生最佳程度的抑制,且此时间点加入的NGF浓度为50 ng/mL 时,其存活率最高。Western 印迹检测ERS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揭示,高糖能够过度激活SCs内ERS蛋白 (GRP-78、ATF-6、ATF-4、XBP-1、CHOP),给予 50 ng/mL的NGF处理后,ERS蛋白的表达水平大幅下调并接近正常,且此时p-AKT、p-ERK1/2、p-GSK3β蛋白的检测水平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显示,NGF能显著抑制SCs的早期凋亡。上述结果证明,高糖诱导SCs的凋亡增加是由于自身的ERS被过度激活,NGF可通过调节P13K/AKT/GSK-3β和ERK1/2两条信号通路来抑制ERS的过度激活,达到保护SCs存活的目的。此机制为临床治疗 DPN 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相关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缬沙坦组(DM+V组)。缬沙坦组每日灌胃给予缬沙坦(10 mg/kg)共6周。应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S相关蛋白P-IRE1α、P-JNK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及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IRE1α、JNK及MCP-1mRNA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肾脏病理炎细胞浸润加重,PIRE1α、IRE1α、P-JNK、MCP-1蛋白表达上调,IRE1αmRNA、MCP-1mRNA表达水平上调;与DM组相比,DM+V组肾脏病理炎症细胞浸润减轻,P-IRE1α、IRE1α、P-JNK、MCP-1蛋白表达下调,IRE1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3组间JNK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激活,缬沙坦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中的IRE1/JNK/MCP-1通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对蛋白质的折叠和运输至关重要,多种病理因素对内质网稳态的扰乱,可导致内质网腔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蓄积,即内质网应激(ERS)。细胞为此通过激活一种叫做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防御反应来恢复内质网稳态。自噬是一种被描述为"自我吞食"的细胞代谢过程,其通过批量清除和降解未折叠蛋白以及破损细胞器在ERS时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近年的研究显示这两个系统动态互联,且ERS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诱导自噬的发生。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目前关于ERS尤其是UPR诱导自噬的分子机制的相关知识,以进一步指导关于ERS与自噬关系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导致血管损伤的机制并证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在其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蛋氨酸饲料喂养SD大鼠制备HHcy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Control)、HHcy模型组(HHcy)和4-PBA处理组(4-PBA);测量大鼠血压和心率,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和GRP9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促凋亡因子CHOP和Caspase 12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的细胞凋亡。结果:3组大鼠血压和心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Control组比较,HHcy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而4-PBA处理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HHcy组比有降低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Control组比较,HHcy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走行紊乱,部分断裂,细胞核固缩,管壁增厚,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和GRP94以及促凋亡因子CHOP和Caspase 1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TUNEL染色阳性细胞也显著增多;而4-PBA处理组能明显改善HHcy组主动脉血管的这些变化(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引起主动脉血管重构,而4-PBA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GRP94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3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h显著性升高,12h达峰值,24h还呈显著升高;大鼠烧伤后3h心肌中Caspase-3活性开始升高,12h达高峰,48h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严重烧伤可引起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牛磺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建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方法: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衣霉素作用于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HOP表达水平。结果: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衣霉素具有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并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关系(P〈0.05,n=12)。②通过流式细胞术判断心肌细胞死亡的性质,当衣霉素浓度为100ng/ml,作用72h时,心肌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分别为57.4±3.2%(n=12),25.9±5.8%(n=3)。提示衣霉素损伤细胞的形式主要为凋亡性死亡。③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和CHOP表达于6h开始增加,24h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应用衣霉素成功诱导SD乳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模型,衣霉素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00ng/ml,作用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KCa3.1在糖氧剥夺诱导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OGD)模型,应用cck-8法、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KCa3.1在OGD引起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结果:OGD 4 h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内KCa3.1的表达明显上调。OGD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性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给予KCa3.1通道抑制剂TRAM-34可提高OGD 4 h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力,并具有剂量依赖性。OGD处理0.5 h、1 h、3 h、4 h、6 h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ERS信号通路被激活,GRP78、p-eIF-2α的表达显著性上调。给予KCa3.1通道抑制剂TRAM-34后,OGD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内GRP78、p-eIF-2α的上调幅度显著性降低。结论:KCa3.1通道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内OGD引起的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的方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给予大鼠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病变结肠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采用肉眼观察各组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大鼠体质量更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溃疡指数评分和大鼠体质量更低(P<0.05),且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明显低于针刺组和参苓白术散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ROS、GSH-Px、MDA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ROS、GSH-Px、MDA更低(P<0.05),且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明显低于针刺组和参苓白术散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TNF-α、IL-1β、IL-18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TNF-α、IL-1β、IL-18更低(P<0.05),且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低于针刺组和参苓白术散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GRP78、p-PERK、p-eIF2α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GRP78、p-PERK、p-eIF2α更低(P<0.05),且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组明显低于针刺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结论:参苓白术散组联合针刺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内质网应激,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6只,利用Langendorff装置制成大鼠离体心脏MIRI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14):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腺苷受体激动剂组(NECA组)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TUDCA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四组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心肌肌醇依赖酶1α(IRE1α)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ERS中IRE1-XBP1信号通路标志蛋白IRE1α、X盒结合蛋白1s(XBP1s)的表达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肌丝排列规则致密,嵴排列整齐,外膜和肌节形态完整;MIRI组大部分肌丝断裂,肌节挛缩变形,嵴排列稀疏结构破坏,间隙增宽,可见线粒体空泡变性;NECA组及TUDCA组较MIRI组损伤减轻,内质网轻度扩张或者正常,肌丝排列较整齐。免疫组化结果发现,Sham组心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形态正常,少量结缔组织存在,基本无IRE1α阳性染色;MIRI组细胞排列紊乱,有许多断裂的细胞出现,IRE1α阳性染色区域显著增加,而NECA和TUDCA组细胞病理的变化较轻,相对于MIRI组,IRE1α阳性染色部位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IRI组的IRE1α和XBP1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与MIRI组相比,TUDCA组及NECA组IRE1α和XBP1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UNEL结果显示,MIRI组细胞凋亡明显,Sham组基本没有发生心肌细胞凋亡,MIRI组较NECA组及TUDCA组的凋亡细胞数更多。结论:NECA可通过抑制IRE1-XBP1信号通路来减轻ERS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体内、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水平与肝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反应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体内研究,用液氮冷冻保存肝脏穿刺活检组织,检测肝功能并提取m RNA;体外研究分三组,转染组(HepG2.2.15)为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株,对照组(HepG2)为人肝癌细胞株,干预组(3TC)为50μg/m L拉米夫定作用于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分别培养2天、4天、6天后收集细胞提取m RNA。HBV DNA载量的测定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活化转录因子4 (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m RNA表达,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 Green RT-PCR)检测,以β-actin为内参照;GRP78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结果:体内研究结果表明:XBP1、GRP78、CHOP及ATF6基因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炎症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ATF6与GRP78基因表达水平和HBV D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细胞培养2天至6天HBV DNA水平下降,CHOP、GRP78、ATF6及XBP1基因表达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表明,转染组细胞GRP78的表达培养4天与6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养6天后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体内HBV复制水平与肝细胞ER stress反应显著相关,而肝脏炎症程度及肝脏纤维化程度等与ER stress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体外三组细胞之间ER stress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APPswe/PS1dE9转基因成年小鼠发生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PPswe/PS1dE9转基因成年小鼠及野生型(WT)成年小鼠各10只,分别为转基因实验组及对照组、野生型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背部皮下注射低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2 mg/kg),每日1次,连续4周;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周后麻醉各组小鼠,描记体表心电图,计算心率,测量体重后处死,取出心脏,测量心脏质量及左室质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及全心重量比(HW/BW)。用于HE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即GRP78、JNK、P-JNK及CaMKⅡ的表达。结果: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在低剂量的ISO诱导后较WT小鼠心脏明显肥大,APPswe/PS1dE9转基因实验组较转基因对照组及WT小鼠实验组及对照组HW/BW及LVW/BW显著增加(P0.05);HE染色可见APPswe/PS1dE9转基因实验组较转基因对照组及WT实验组、对照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变大,细胞密度变小,毛细血管密度减少,细胞间质增多,细胞间距变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Pswe/PS1dE9转基因实验组GRP78、p-JNK及CaMKⅡ的表达较转基因对照组及WT两组明显增加(P0.05,P0.01),而转基因对照组与WT两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PPswe/PS1dE9转基因实验组GRP78及CaMKⅡ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率80%,明显高于野生型实验组(40%)(P0.05),两组对照组表达均为阴性;转基因实验组p-JNK表达为90%,JNK表达为30%,其它三组均为阴性。结论:APPswe/PS1dE9转基因成年小鼠在较低剂量的ISO诱导后较WT实验组更容易出现心肌肥厚,内质网应激参与了APPswe/PS1dE9转基因成年小鼠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AMPK在内质网应激所致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三组:对照组,COPD模型组,AICAR干预组,以香烟烟雾烟熏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方法构建COPD大鼠模型,取大鼠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观察,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p-AMPK/AMPK,ORP150,caspase-3及CHOP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情况。结果:病理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大疱形成,支气管壁发生狭窄;AICAR干预组炎症细胞较模型组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均提示模型组中p-AMPK和ORP150蛋白表达含量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ICAR干预组中p-AMPK/AMPK及ORP150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指标CHOP及caspase-3的表达在模型组明显增强,较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ICAR组中凋亡指标较模型组明显下调。结论:AMPK可以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免于香烟烟雾所致内质网应激凋亡,且有可能通过增加ORP150来实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