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灭活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含生理活性菌或死细胞(包括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灭活状态的益生菌在多个方面较活菌具备更大的优势。研究灭活益生菌,主要采用的灭活方法有热灭活、γ-射线灭活、紫外线灭活和酸灭活。结合近年来对灭活益生菌研究的情况,总结出灭活益生菌在增强免疫、抗肿瘤、抑制病源微生物、吸附有害物、缓解过敏症状、调整肠道菌群、预防龋齿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方面均具有效性。灭活益生菌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和饲料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过敏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随着全球患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疗法大都收效甚微。研究证实,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维持免疫内环境平衡,调节胃肠道生态系统,是潜在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有效疗法。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或调节Th1/Th2平衡是益生菌抗过敏的基本作用机制。目前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未来有望利用益生菌实现过敏性疾病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本文就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该领域前沿作一综述,期望有助于我国益生菌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普及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益生菌可以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它们能够抑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净化肠道环境,改善机体代谢等,近些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随着益生菌的生理功能一步步被开发出来,其作用的机制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使人们对益生菌有了更新的认识。本文针对近些年来新发现的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是能够改善人体胃肠道、皮肤、阴道和口腔四大微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常借由递送系统到达靶点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目的.水凝胶是最常见的递送系统载体,最近的研究针对水凝胶材料的改良主要可分为基质结构、填充物和外部涂层3个方面,新型水凝胶能够更好地帮助益生菌适应加工、储存环境及人体内微环境.人体不同微环境下益生菌对递送载体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高脂肪饮食对过敏性炎症的发生以及对益生菌缓解大鼠过敏性炎症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3周离乳期雄性Wistar大鼠(57 g±9 g)随机分为5组(8只/组):对照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正常饮食治疗组、高脂肪饮食模型组及高脂肪饮食治疗组。基于正常饮食和高脂肪饮食分别建立大鼠过敏性炎症模型,应用益生菌对不同饮食的模型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应用益生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过敏体征、炎症细胞及免疫平衡的变化,同时应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相较于正常饮食模型组,高脂肪饮食模型组大鼠过敏体征加重,血中炎症细胞水平增高,Th1/Th2失衡显著(t=-8.563,P=0.005),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益生菌能缓解过敏性炎症大鼠的过敏体征,使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明显纠正血和鼻灌洗液中Th1/Th2失衡(t=3.778、10.451,P=0.027、0.001),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而在益生菌缓解过敏性炎症时伴有高脂肪饮食能阻碍过敏体征的缓解,加重炎症细胞的浸润,延缓了益生菌对血清中Th1/Th2的纠偏作用(t=-10.157,P=0.001),阻碍了益生菌对肠道菌...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通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仍具有挑战性。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加强肠道生物的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为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益生菌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现状进行综述,阐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机制、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益生菌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功能性便秘的效果,为益生菌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 (Probiotics)又称饲用微生态调节剂或益生素。早在 196 5年两位科学家 L illy与 Stillwell首先定义 :益生菌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 ,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用希腊文 probiotics表示共生的意思 ,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不仅可以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 ,还可以抑制另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人们经过 2 0几年研究与实践 ,发现益生菌对这两种作用均有反应。因此在 1989年科学家Fuller把益生菌从新定义为 :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 ,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密切相关。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分泌抗菌物质、与致病菌竞争性定殖、调节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代谢循环通路、调整生物膜pH值等过程发挥其益生效能。研究发现,益生菌疗法能够降低龋齿的风险、改善牙周状况、提高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防治口腔疾病的潜在途径。本文就近年来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调控相关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Probiotic)是添加入食物的能够增加营养摄入并改善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活菌。大量研究认为益生菌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益生菌促进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最先接触到益生菌并且也有其特有的微生态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益生菌在口腔的定植,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益生菌对口腔细菌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的免疫系统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重要,但免疫系统有时会出现过度反应从而引起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风湿和过敏。最近,来自瑞典于默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分子开关--MYSM1--能够抑制这种过度反应,从而避免炎症的发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上。领导该项研究的Nelson O.Gekara指出:"发现MYSM1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免疫系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药品中,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近年来,人们对益生菌的特性、分类、分布与营养的研究很多,特别是益生菌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应用于肿瘤预防、治疗及预后的研究情况,并对益生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益生菌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从鸡嗉囊内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和复选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内源益生菌.方法:利用MRS培养基和以胆固醇为碳源的复选培养基分别进行好氧、兼性、厌氧培养,逐层倒平板划线分离,最终分离和筛选出纯的益生菌,观察描述其菌落形态特征和油镜下观察菌株的特征,并进行一系列生化实验,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初步确定益生菌种类.结果:筛选分离出1株好氧菌、1株兼性菌、1株厌氧菌,分别命名为DG-1、DG-2、DG-3;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属、乳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结论:该试验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从鸡嗉囊中筛选出生长良好的益生菌,为进一步研究内源益生菌降解胆固醇的特性及机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罗佳  李薇  段云峰  王沥  金锋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7):1368-1375
【目的】大量的证据表明机体正常的免疫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免疫系统对病原菌进行免疫清除而对益生菌耐受。其中,免疫系统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和来自肠道菌群的微生物相关的分子模型(Microorganism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被认为在宿主免疫系统对病原菌和益生菌的区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TLRs对MAMPs的识别能够激活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在TLRs对MAMPs的识别中,只有TLR5对细菌鞭毛蛋白的识别是基于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比较容易对其结合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TLR5与鞭毛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宿主区分病原菌和益生菌的。【方法】构建了多种肠道细菌(包括益生菌和病原菌)鞭毛蛋白的系统发育树,并比对了鞭毛蛋白的TLR5识别序列。【结果】发现病原菌和益生菌的鞭毛蛋白序列有所不同,尤其是TLR5结合并识别的鞭毛蛋白位点。【结论】病原菌和益生菌不同的鞭毛蛋白识别区域可能是鞭毛细菌适应TLR5识别下生存的结果,据此宿主能够对病原菌和益生菌进行区分。此外,相关研究表明TLRs在肠上皮细胞的分布具有基底侧和顶端的两极性,能够分别引发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和对益生菌的免疫耐受,从而抵御病原菌的入侵感染、与益生菌和平共处。鞭毛蛋白和TLR5蛋白的相互作用反映了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是宿主区分病原菌和益生菌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量的证据表明机体正常的免疫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免疫系统对病原菌进行免疫清除而对益生菌耐受。其中,免疫系统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和来自肠道菌群的微生物相关的分子模型(Microorganism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MAMPs)被认为在宿主免疫系统对病原菌和益生菌的区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TLRs对MAMPs的识别能够激活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在TLRs对MAMPs的识别中,只有TLR5对细菌鞭毛蛋白的识别是基于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比较容易对其结合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TLR5与鞭毛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宿主区分病原菌和益生菌的。【方法】构建了多种肠道细菌(包括益生菌和病原菌)鞭毛蛋白的系统发育树,并比对了鞭毛蛋白的TLR5识别序列。【结果】发现病原菌和益生菌的鞭毛蛋白序列有所不同,尤其是TLR5结合并识别的鞭毛蛋白位点。【结论】病原菌和益生菌不同的鞭毛蛋白识别区域可能是鞭毛细菌适应TLR5识别下生存的结果,据此宿主能够对病原菌和益生菌进行区分。此外,相关研究表明TLRs在肠上皮细胞的分布具有基底侧和顶端的两极性,能够分别引发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和对益生菌的免疫耐受,从而抵御病原菌的入侵感染、与益生菌和平共处。鞭毛蛋白和TLR5蛋白的相互作用反映了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是宿主区分病原菌和益生菌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以反复发作和严重瘙痒为特征、发病率最高的过敏性皮肤病。AD的致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表皮屏障功能障碍、微生物组失调、免疫反应失衡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而现有治疗用药副作用大、疗效欠佳。目前研究已发现肠道菌群尤其是益生菌在AD中起着重要作用。益生菌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环境和平衡Th1/Th2免疫应答等机制改善AD症状。本文综述了AD患者皮肤及肠道微生态特征,基于AD发病的致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系统阐明益生菌缓解AD的机制,以期为益生菌治疗AD及相关皮肤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促进生长且安全、环保、无抗性,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益生菌制剂的定义概述、作用机理及特性进行阐述,分析益生菌制剂存在的问题,探讨水产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和/或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本文就益生菌概念的发展演变、益生菌种类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研究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某些细菌能够产生记忆力,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促使细菌更加频繁地编码记忆。研究者Luciano Marraffini表示,CRISPR是很多细菌都拥有的一种自我适应性的免疫系统,其能够通过通过储存DNA碎片来帮助细菌对病毒进行识别;但在自然界中,这些记录性事件往往很少发生。文章中研究者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单一突变,其能够诱发细菌细胞获得对病毒的记忆信息,而这种获取病毒记忆信息的效率是自然状态下的100多倍,这种突变还能够用作实验室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帮助促进科学家们开发基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2,(6):I0002-I0002
近日来自萨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连接人体生物钟与糖代谢系统的关键环节,他们证实参与调控机体生物节律的cryptochromes蛋白可与某些抗炎药物靶向的代谢开关分子互作。这一研究发现或可帮助研究人员找到避免哮喘、过敏及关节炎等治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于2011年12月14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指一类活的,摄入足够量就能够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乳酸发酵以及医疗保健领域.随着市场上商品化益生菌的不断出现,它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益生菌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安全问题:致病性和感染能力;有害的代谢活动:过度的免疫反应和可能的基因转移.传统的益生菌安全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针对目前益生菌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包含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内容的评估方法,对益生菌的安全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本文总结了一些对于益生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以提示我国应尽快完善益生菌及其制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指标并建立安全性评价体系,使益生菌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