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其中实验组通过盲肠穿刺结扎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翻动盲肠,不作结扎处理。分别采集所有大鼠术后0 h、6 h、12 h、24 h时的尾静脉血3 mL,检测并比较上述时间点两组大鼠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6 h、12 h、24 h的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术后24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大鼠术后6 h、12 h、24 h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肝肾功能存在明显的受损,凝血功能障碍明显,且机体内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脓毒症病程中凝血功能和炎症水平的改变。方法 通过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构建复合感染脓毒症大鼠模型(multiple infection sepsis model, MIM),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n=8)、假手术组(Sham组,n=8)、复合感染脓毒症模型4 h(4 h组,n=8)、8 h(8 h组,n=8)、12 h(12 h组,n=8)、16 h(16 h组,n=8)组,检测炎症指标和凝血相关指标。结果 (1)所有脓毒症模型大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较Sham组均显著升高(P<0.001),且术后随时间延长,LPS及IL-6含量逐渐升高,12 h后LPS无明显变化;(2)脓毒症模型病程中后期组(8 h及以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较Sham组明显延长(P<0.01);(3)与Sham组相比,8 h组、12 h组、16 h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3.
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脓毒症患者早期炎性细胞因子及血培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2 月至2014 年5 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脓毒症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健康婴幼儿61 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降钙素原(PCT)、软骨糖蛋 白39(YKL-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血培养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PCT、YKL-40、hs-CRP、 WBC 水平及血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CT、YKL-40、hs-CRP、WBC 水平及血 培养阳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项联合在各时期的敏感度均高于单项检测,且五项联合在各时期的敏感度均最高,12h 后均为100%。结论:PCT、YKL-40、hs-CRP、WBC 水平及血培养可用于婴幼儿脓毒症诊断,且五项联合的诊断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并进行评价,为研究脓毒症致病机制和开发抗炎药物提供模型动物。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小鼠脓毒症,通过动物生存、术后小鼠载菌量、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小鼠的死亡率与盲肠结扎部位密切相关,盲肠结扎50%小鼠12 d存活率在40%左右,结扎75%小鼠4 d全部死亡(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50%结扎CLP小鼠血液和腹腔中载菌量增加,白细胞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CLP小鼠肝转氨酶ALT、AST和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炎症因子IL1α、IL6、IL10、MIP1α、MIP1β、TNFα水平升高。手术后48 h小鼠的肝和肺出现明显组织病理损伤。结论小鼠CLP模型具有典型的脓毒症病理特征,为后期研究抗炎药物的筛选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肠杆菌感染型、脂多糖诱导型、宿主屏障破坏(盲肠结扎)型脓毒症模型,评估具有代表性的造模方式。方法:取SD大鼠设置为: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12 h、24 h、36 h、48 h内检测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心肌肌钙T(cTnT)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比较,12 h-48 h内,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大鼠IL-6、PCT、PT、APTT、Cre、ALT,cTnT,PaCO2升高(P<0.05),PaO2水平降低(P<0.05),且脂多糖组及盲肠结扎组IL-6、PCT、PT、APTT、Cre、ALT,cTnT水平均高于大肠杆菌组(P<0.05),PaO2水平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结论:大肠杆菌造模、静脉注射脂多糖造模及盲肠结扎造模均可复制脓毒症模型,且静脉注射脂多糖及盲肠结扎造模大鼠的病情严重程度高于大肠杆菌造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小青龙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C组)和小青龙汤高剂量组(D组)。B、C、D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于OVA激发结束后2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小青龙汤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D、C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结果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的手足口病患儿(HFMD)主要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表达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FMD患儿50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组12例,轻症组38例,另外选取同龄健康者15例为对照组。应用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IL-4、IL-6、IL-10、IL-17A、TNF-α、T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水平。结果 重症组患儿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HFMD患儿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这些变化可能参与HFMD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7~31周)78例、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33周)102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周)116例以及足月新生儿组(胎龄37~42周)96例。四组新生儿出生后2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新生儿胎龄与上述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PT、APTT均呈逐渐下降趋势,FIB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PT、APTT、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呈负相关(r=-0.567、-0.691,P=0.000、0.000),而新生儿胎龄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00)。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变化,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均呈负相关关系,与FIB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予以重视,及时检测其凝血指标,必要时应予以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脓毒症小鼠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小鼠分为Sham组、模型(Model)组、BMSCs组、GM-CSF-BMSCs组,每组1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GM-CSF基因表达;记录24 h小鼠尾出血时间;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ATⅢ)、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BMSCs比较,Transfection组BMSCs细胞GM-CS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小鼠血管形态结构有明显的损伤,小鼠尾出血时间、Fib含量、血清IL-10水平和血管内皮组织AT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T、APTT、TT时间、血清IL-6、TNF-α、IL-1水平、凋亡率、血管内皮组织TF、TFPI、VCAM1、PAR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BMSCs组和GM-CSF-BMSCs组小鼠血管形态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小鼠尾出血时间、Fib含量、血清IL-10水平和血管内皮组织AT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T、APTT时间、血清IL-6、TNF-α、IL-1水平、凋亡率、血管内皮组织TF、TFPI、VCAM1、PA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GM-CSF-BMSCs组各项检测指标优于BMSCs组(P<0.05)。结论:GM-CSF转染的BMSCs可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7,(4)
目的应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等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进行建模,对照组仅行开腹、关腹,不予盲肠结扎穿孔,两组术毕均肌肉注射平衡液5ml/kg,并于术后24h取肺组织提取RNA后采用RT2 ProfilerTM PCR Array进行基因检测,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建模后24h,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12条基因出现表达上调,18条基因出现表达下调,主要涉及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白介素家族、抗炎相关细胞因子、TNF家族、干扰素。结论肺部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失衡的表达可能是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中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炎症介质的变化及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探讨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CLP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Sham组除不结扎穿孔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和24h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肾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中NF-κB p65的表达,分析NF-κB p65核阳性率。结果与相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CLP组6h~12h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CLP组6h~24h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CLP组12h~24h大鼠肾脏组织中HMGB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CLP组6h~24h大鼠肾小管中NF-κB p65核阳性率升高(P0.05~P0.01)。结论随脓毒症致AKI病程的延长,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和HMGB1mRNA表达和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TLR4介导的炎症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异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制备能够抵御不同型别流感病毒感染的疫苗,揭示机体对异型流感病毒感染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用流感病毒疫苗免疫小鼠后分别感染同型、异型流感病毒,另设使用免疫增强剂IL-2后感染异型流感病毒组,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和肺指数,并用ELISA方法测定肺匀浆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及IL-10的含量。结果显示,异型免疫组和异型免疫加强组病毒感染后细胞因子IFN-γ含量明显高于感染前(P〈0.05)。研究表明,异型病毒感染后IFN-γ水平明显增高,此细胞因子可能在流感病毒异型间交叉保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证明,除了脂多糖外,细菌的细胞壁中尚有许多其他成分具有诱导 缩主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的功能,深入了解此类成分的组成,生物学活性与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感染性休克的预防与治疗,对药品的生产与检验等也将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林名瑞  陈怀宇  文丹  姚洁  李玮 《蛇志》2021,(1):23-27
目的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检测脓毒症小鼠24 h脾组织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并从非编码基因层面分析脓毒症脾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采用LPS 10 mg/kg腹腔注射进行建模,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两组术毕均行肌肉注射平衡液5 ml/kg,并于术后24 h各组随机取5只小鼠的脾组织提取RNA,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进行miRNA检测,然后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脓毒症小鼠脾组织的miRNA表达差异及靶基因预测。结果小鼠建模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小鼠脾脏组织已知及未知miRNA表达上调数分别为39个、3个,下调数分别为16个、3个。其中已知miRNA表达上、下调倍数最大的前5个基因分别为Rno-miR-217-5p,rno-mir-216a-5p,rnomiR-216b-5p,rno-miR-375-3p,rno-mir-216b-3p。下调倍数前5的miRNA:Rno-miR-138-5p,rno-miR-451a-3p,rno-miR-138-1-3p,rno-miR-202-5p,rno-miR-592。结论LPS诱导脓毒症小鼠可出现miRNA表达量的改变,其上、下调倍数最显著的miRNA可能对预测LPS诱导的脓毒症脾功能损伤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高脂纯化饲料诱导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C57BL/6J小鼠代谢综合征(MS)模型,为研究营养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提供周期较短、稳定性好、可重复性、与人类发病可比性高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3周龄C57BL/6J小鼠30只适应性喂养10d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10只)给予普通生长饲料(对照组),另一组(20只)给予高脂纯化饲料(模型组)。喂养期间对空腹血糖(FBG)、体重进行连续监测,同时监测体重指数(BMI)、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实验期10周。实验结束时取内脏脂肪和肝脏称重,取肝胰做病理分析。结果分组喂养1周时,模型组小鼠体重出现显著性升高(P〈0.001),并表现为中心型肥胖。4周时FBG显著性升高(P〈0.05),5周时FINS开始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血清TC、HDL-C显著性升高(P〈0.001),10周时TG、TC、HDL-C、LDL-C均升高(P〈0.01)。HE染色显示肝脏中度脂肪变,胰岛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单纯施以高脂饲料10周即可建立MS小鼠模型。并且该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易行、周期较短、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与人类MS自然发病过程类似,是MS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光化学诱导小鼠急性脑梗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光化学诱导小鼠急性脑梗塞模型.方法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建立光化学诱导小鼠急性脑梗塞模型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最佳实验条件为照射时间5?min、照射强度为1?Lx、玫瑰红剂量100?mg/kg、伊文思蓝剂量100?mg/kg、处死时间4?h.结论通过结果验证,证明该模型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IC孕妇57例(DIC组)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7例(健康孕妇组)及在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7例(非孕妇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根据DIC组的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两亚组治疗前PT、TT、APTT、FIB、D-D、PL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IC组治疗前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孕妇组、非孕妇组比较,DIC组PT、TT、APTT延长(P0.05),D-D水平升高(P0.05),FIB、PLT水平降低(P0.05);与非孕妇组比较,健康孕妇组PT、TT、APTT缩短(P0.05),D-D水平降低(P0.05),FIB、PLT水平升高(P0.05)。DIC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组治疗前的PT、TT、APTT短于无效组(P0.05),D-D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FIB、PL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PT与APT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外,其他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DIC孕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异常改变,检测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对DIC孕妇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葡寡糖对LPS诱导小鼠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中、高三种不同聚合度葡寡糖(LGOS、MGOS、HGOS)对小鼠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调节,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在采食正常日粮基础上,各组小鼠每日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低聚果糖(FOS)、LGOS、MGOS、HGOS。21 d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建立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模型,分别测定LPS刺激后4 h和18 h时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肝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含量。结果表明:三种聚合度葡寡糖均能显著降低LPS刺激小鼠血清、肝脏中ROS水平(P<0.05),降低肝脏中NO含量、T-NOS、iNOS活性、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TNF-a)含量(P<0.05),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抗氧化酶(CAT、GSH-Px)活性(P<0.05)。葡寡糖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减缓炎症反应的作用,并随着平均聚合度(degree ofpolymerization,DP)的增加,其调节功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金汁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研究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对内毒素释放的作用。

方法

选择BALB/c小鼠150只, 随机分为4组: 空白对照组10只, 生理盐水(NS)+脂多糖(LPS)组40只, LPS组60只, 金汁+LPS组4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造模; 造模成功后金汁+LPS组灌胃金汁干预, NS+LPS组灌胃NS干预。比较不同处理下小鼠的生命体征和存活率。在清洁条件下收集各组小鼠粪便样本, 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金汁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结果

金汁干预可以提高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存活率;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 金汁组菌群群落丰度有所下降, 与LPS组相比菌群多样性高; 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 金汁组与其他3组相比肠道菌群结构相似度高, 同时4组之间菌群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还存在着差异。在门水平, 4组小鼠肠道菌群都是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为优势菌; 在属水平, Blautia在空白对照组中丰度最高(0.170 9±0.062 4;H=14.762 0, P=0.002 0), 副杆菌属在金汁组中丰度最高(0.000 7±0.000 8;H=8.662 3, P=0.034 1), Rikenella丰度金汁组高于LPS组(0.024 3±0.021 4 vs 0.013 8±0.009 9;T=956, P=0.026 3), LPS组的葡萄球菌属(0.019 4±0.096 7;H=8.478 3, P=0.037 3)和棒状杆菌属(0.011 1±0.049 5;H=14.230 0, P=0.003 1)的丰度最高。

结论

LPS可以降低肠道有益菌丰度, 增加致病菌丰度, 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 破坏肠黏膜屏障, 增加内毒素入血。而金汁干预可以降低致病菌丰度、增加有益菌来恢复肠道微生态, 是治疗LPS引起的脓毒症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