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半硬性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孙氏末段可弯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间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因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的5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输尿管镜类型分为3组:硬镜组(给予半硬性输尿管镜治疗)297例,软镜组172例(给予输尿管软镜治疗),孙氏镜组(给予孙氏末段可弯输尿管镜治疗)46例。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一期清石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硬镜组、软镜组、孙氏镜组清石率分别为81.5%、94.2%、95.7%,其中软镜组、孙氏镜组清石率显著高于硬镜组(P0.05)。硬镜组、软镜组、孙氏镜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5.8%、4.3%,其中硬镜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软镜组和孙氏镜组(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镜组、软镜组、孙氏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8.6±6.2)min、(49.4±12.4)min、(26.1±6.5)min,软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硬镜组及孙氏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硬镜组、软镜组、孙氏镜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3.2)d、(6.7±5.7)d、(5.0±2.5)d,软镜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硬镜组和孙氏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软镜清石效果和手术安全性较硬镜更有优势,但手术耗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孙氏镜有望成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均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 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等手术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完成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血尿时间均明显长于试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之中的碎石成功率为71.91%(105例),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84.25%(123例),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之前的BUN和Sc R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BUN和Sc R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试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时的结石排净率为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56%(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01%(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比例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4.62(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高和创伤小以及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期间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开放手术)和观察组(n=59,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先升高后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术前,且先降低后升高(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MDA、Cor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先升高后降低(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IL-2、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同时还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或X线定位,mPCNL治疗10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2例经皮穿刺抽吸脓性尿液,留置造瘘管,抗炎治疗后二期手术.术后生命体征、B超和尿路平片(kindey ureter bladder,KUB)等检查并随访.结果:100例Ⅰ期穿刺成功并气压弹道或钬激光mPCNL,手术时间55-75 min.碎石、取石时间15-35 min.术后住院4-7 d.无穿刺损伤腹腔脏器、术中未有肾孟穿孔和输尿管损伤、无大出血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mPCNL术后2 dKUB检查结石清除率为91.1%(93/102),9例残留结石,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102/102).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且有很高的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体位下输尿管硬镜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原则把患者分为头高臀低组与水平位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输尿管硬镜手术治疗,头高臀低组给予头高臀低截石位,水平位组给予水平截石位,记录与随访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头高臀低组碎石时间等围手术指标少于水平位组(P<0.05)。头高臀低组术后14 d的总有效率为97.7 %,高于水平位组的86.4 %(P<0.05)。头高臀低组术后14 d的假道形成、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感染等总发生率为4.5 %,低于水平位组的25.0 %(P<0.05)。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较术前1 d低(P<0.05),头高臀低组低于水平位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头高臀低组的复发率为2.3 %,低于水平位组的13.6 %(P<0.05)。结论:相对水平截石位,头高臀低截石位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输尿管硬镜手术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也可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以血液流变学及男性性功能指标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在输尿管上段结石(UU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男性UUC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MPCNL组、FURL组各40例;比较两组清石率、血液流变学、性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w(82.50% vs 85.00%)、术后1mo(92.50% vs 97.50%)、术后3mo(100.00% vs 100.00%)的清石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术后1天、术后7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MPCNL组(P<0.05)。两组术后男性性功能指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FURL组术后3mo、6mo的男性性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于UUC患者,MPCNL和FURL均能有效清除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FURL较MPCNL对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更小,且更利于术后性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最佳冲击波频率,并分析碎石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来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频率将患者分为低频组(48例,频率为60~70次/min)、中频组(51例,频率为80~90次/min)和高频组(49例,频率为100~120次/min),观察三组患者的碎石结局、肾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三组患者的碎石结局,按照碎石结局的不同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碎石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碎石成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1 d、术后14 d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升高后下降(P<0.05)。高频组、中频组术后1 d BUN、Scr均高于低频组,且高频组高于中频组(P<0.05)。高频组、中频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低频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ESWL术后碎石失败与病程、结石位置、结石直径、肾绞痛、结石嵌顿、服用坦索罗辛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偏长、结石位置中下段、结石直径偏大、结石嵌顿、未服用坦索罗辛是碎石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中、高三种频率下的ESWL用于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均有较好的碎石效果。但随着频率的增加,患者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增大,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此外,病程偏长、结石位置中下段、结石直径偏大、结石嵌顿、未服用坦索罗辛是碎石失败的危险因素,可考虑结合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平均年龄(47±15)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16例.结石最大径1.5-3.0 cm,平均(2.0± 1.0) cm.该体位摆放完成后患者整体成一斜向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先行URSL,将结石击碎成若干较大碎石块,结石或碎石块上移达接近肾盂水平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F或24 F,用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3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患者无因体位不适终止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75± 25) 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1.6 %(33/36),残留结石3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尽结石1例.术后高热2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截石位URSL联合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术后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予以输尿管软镜术治疗,术后一周,开展泌尿系CT及尿路平片复查,根据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将其分为无残石组(n=155)及残石组(n=45)。并依据两组患者术后是否伴随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41)及无并发症组(n=159)。比较术后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基线资料、术后结石残留率、影响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单因素及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既往输尿管疾病史、鹿角形结石、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P<0.05),年龄、术前合并慢性病、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位置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P>0.05);200例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术后,结石残留率为22.50 %(45/200),结石清除率为77.50 %(155/200),残石组及无残石组性别、年龄及平均病程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肾功能不全、结石直径、结石数量、结石脓苔包裹、肾盂肾下盏夹角、结石成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肾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单因素(P<0.05),糖尿病、高血压、肾积水、结石位置等因素未对术后结石残留产生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功能不全、结石直径≥2 cm、结石脓苔包裹、肾盂肾下盏夹角<30°及结石成分是影响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术后,可依据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对不良风险事件予以预警,此外研究结果提示,肾功能不全、结石直径≥2 cm、结石脓苔包裹、肾盂肾下盏夹角<30°及结石成分是影响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可基于危险因素开展相应预防,以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6例,直径≥1 cm者23例,直径1 cm者33例)和B组(n=44例,直径≥1 cm者17例,直径1 cm者27例),其中A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B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直径≥1 cm和1 cm者手术时间为(55.9±1.6)min和(38.9±0.7)min显著低于B组的(72.8±1.4)min和(53.6±0.7)min(P0.05);A组直径≥1 cm者结石排净率为87%显著高于B组的58.8%(P0.05),A组直径1 cm者90.9%与B组88.9%相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相比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短,对于直径≥1 cm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LU组(n=44)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组(n=4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炎性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术后并发症。结果:RLU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均高于URL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IL-6、TNF-α、ET-1以及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RLU组低于URL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NGAL水平较术前升高,但RLU组低于URL组(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L组(P0.05)。结论:RLU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炎症刺激和肾功能影响更小,且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14例的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分组:观察组(58例),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56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监测各时段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及躁动率。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言语应答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气管导管插入即刻(T1)、手术开始10 min(T2)、拔管后10 min(T3)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较T0均有所降低(P<0.05),而观察组T1、T2、T3时的SpO2、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开始10 min、术后30 min、术后24 h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含量较术前均有所升高(P<0.05),而观察组手术开始10 min、术后30 min、术后24 h后的NE、CO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更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镇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空军第九八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sPCNL组(63例)和mPCNL组(64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石清除率、疼痛情况、肾功能、应激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PCNL组的肾盂结石、肾盏结石清除率均高于sPCNL组(P<0.05)。两组肾铸形结石、鹿角形结石清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mPCNL组的手术时间长于sPCNL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少于sPCNL组,住院时间短于sPCNL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组间及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3 d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sPCNL组(P<0.05)。mPCNL组术后3 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低于sPCNL组(P<0.05)。mPCNL组术后3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和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sPCNL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sPCNL相比,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肾结石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反应、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同时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