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Fractalkine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内皮功能(ET-1、NO、FMO)及血清Fractalkin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为(118.43±15.72)mm Hg、(81.32±6.87)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126.71±17.38)mm Hg、(86.18±5.29)mm Hg(P0.05);观察组血清Fractalkine、ET-1水平为(217.81±76.62)pg/mL、(53.82±6.7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282.17±83.24)pg/mL、(65.14±7.92)ng/L(P0.05);观察组血清NO、FMO水平为(21.07±1.95)μmol/L、(13.94±0.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04±2.02)μmol/L、(11.28±1.0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清FKN水平,改善其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确诊患者58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2.4%及55.2%,观察组为96.6%及93.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0.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将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匹伐他汀钙组(50例)与阿托伐他汀钙组(50例)。在服药前及服药后第6、12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肌酸激酶(CK)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12个月,匹伐他汀钙组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HDL-C、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阿托伐他汀钙组HbA1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匹伐他汀钙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TG、Glu、ALT、AST、Cr、CK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均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DL-C、TC、TG水平,而匹伐他汀钙同时可升高HDL-C,降低血清hs CRP水平,并且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的联合应用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2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利尿药联合厄贝沙坦进行血压调控,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日一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监控患者血压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好,治疗后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尽早恢复患者血压稳定,可能与其降低血清Hcy、TNF-α、IL-6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长期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均分为两组(n=82)。观察组长期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其降压效果及晨峰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白昼平均收缩压(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DBP)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晨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氨氯地平不但降压安全、有效,且对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固定药物组合的疗效和耐受性:在舒张压≤85mmHg情况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应用比较.方法:双盲,随机研究,入选患者为舒张压在≥90和<110mmHg之间同时具有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随即分成两组,A组采取联合用药治疗,B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疗程12周.结果:在80名入选怠者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AP)和收缩压(SAP)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在12周中,A组患者比B组患者下肢水肿发病率低.结论:联合用药与单用氨氯地平一样,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和心绞痛(SAH)Ⅰ、Ⅱ级的患者有效.另外,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可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减少下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血压变异性(BPV)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3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BPV以及心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DBPV)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A峰速度、A/E峰值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E峰速度、EF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BPV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以及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油甘酯、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改善糖脂代谢及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n=30)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2(n=30)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n=30)给予贝那普利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分析和比较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达93.3%,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为63.3%、56.7%,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降低程度较对照组1、对照组2更显著(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观察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6.7%)和对照组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共有96例病患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疗效及病患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62.50%(30/48),优良率为91.67%(44/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8%(19/48),75.00%(3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4.74±1.2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22±1.15)mmol/L,TG(1.06±0.30)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51±0.28)mmol/L,LDL-C(3.19±0.51)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3.87±0.25)mmol/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照抽签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及研究组(n=8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MMP-9、CRP、MDA、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NO、高密度脂蛋白(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降低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及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效显著高于对照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均降低,而SOD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较低,而SO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而LDL-C,TC及TG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高,而LDL-C,TC及T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a),CET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舒张期峰流速及收缩期峰流速变化,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P(a),CETP,hs-CRP及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舒张期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PWT、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确,可下调LP(a)及血清CETP表达。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三维斑点技术联合SYNTAX评分对冠心病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选择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三维斑点检查,同时所有患者都给予SYNTAX评分。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350例患者中,随访到2023年2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9.14±1.13个月,发生MACE45例(MACE组),占比12.9 %,其中心源性死亡6例、冠脉综合征14例、血运重建13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MACE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C)血糖与非MACE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MACE组的超声三维斑点参数-右室收缩峰值应变率(SRs)高于非MACE组(P<0.05),右室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与非MACE组对比有显著降低(P<0.05)。MACE组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两组的SYNTAX评分分级人群占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在350例患者中,Spearsman分析显示SYNTAX评分、SRs、SRc、SRa都与MACE的发生呈现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SYNTAX评分、SRs、SRc、SRa都为导致MACE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依然比较高,多伴随有SYNTAX评分增高,超声三维斑点技术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超声三维斑点技术联合SYNTAX评分能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ADMA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脉介入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PCI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在PCI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术后两组均维持服用4周。比较PCI术前、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CD62P和GPⅡb/Ⅲa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TNI和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抑制PCI术后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