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少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近几年研究发现,麻醉药物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作论述,以期为POC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患病率逐年在增高,已成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是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发AITD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诱发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现就病原微生物对AITD的影响及特定病原微生物在AITD中的发病机制作一概述,为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Graves病是一种常见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最常见的原因.Graves眼病是Graves病的常见表现之一.Graves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因素三个方面,一般认为Graves病是以遗传易感因素为背景,在感染、精神等因素作用下,诱发体内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但是Graves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及病理进展目前仍不清楚.有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产物在Graves病的发病及病理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在Graves病及Graves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共同作用,互为因果.因此,抗氧化应激及抗炎症反应药物对治疗Graves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士伟  李想  关锋 《遗传》2015,37(9):865-872
骨髓移植是临床上治疗恶性造血系统疾病的常见手段。而铁过载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病患的造血功能和治疗后恢复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了解铁过载产生的分子或遗传机制能帮助优化去铁化方案,提高去铁化治疗的效率。本文总结了骨髓移植前后铁过载现象发生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临床上多种去铁治疗的方案,以期为该类病患铁过载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失语症是脑损伤后的临床并发症,因其高发性和恢复困难而成为研究的焦点.N400作为研究语言加工的重要电生理学指标,受到越来越广泛地重视.本文在回顾N400的起源、引出方法、神经发生源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N400在失语研究中的应用.简单介绍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关于汉语失语症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气温骤升的高温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高温刺激前后大鼠ACTH、CORT、TSH、T3、T4的变化。结果:突然升温使生理组大鼠ACTH和CORT水平表现升高的趋势。模型组高血压大鼠CORT、TSH、T3、T4水平在升温中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是ACT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升温后发生脑梗塞大鼠的ACTH和T4水平与升温前比明显下降(P<0.01),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升温前水平(P<0.05),T3水平不变。结论:高血压机体应激反应系统紊乱,甲状腺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常波动,是突然高温促发高血压机体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与食管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了,有研究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该介绍HPV的生物学特性、HPV致食管癌机制、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估、HPV疫苗治疗食管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干眼症是目前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它可以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引起视力障碍,它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今眼科研究热点之一。干眼症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研究学者认为免疫调节是其主要机制之一,眼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共同进行调节,目前已发现多种免疫细胞以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干眼症的发生发展。干眼症治疗的常规方法是应用有润滑眼表作用的人工泪液,但对于中重度干眼症,不可只是单纯的缓解症状,还应加以抗炎药物治疗其根本。本文主要针对干眼症的免疫调节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气温骤升的高温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高温刺激前后大鼠ACTH、CORT、TSH、T3、T4的变化。结果:突然升温使生理组大鼠ACTH和CORT水平表现升高的趋势。模型组高血压大鼠CORT、TSH、T3、T4水平在升温中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是ACT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升温后发生脑梗塞大鼠的ACTH和T4水平与升温前比明显下降(P〈0.01),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升温前水平(P〈0.05),T3水平不变。结论:高血压机体应激反应系统紊乱,甲状腺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常波动,是突然高温促发高血压机体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帕金森病患者及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由于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调节神经营养因子,降低神经毒性的功能,能同时针对几种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因素发挥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纠正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阻止神经元的损失和PD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治疗PD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相关性。该文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帕金森病中可能发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并对患者Cys-C等相关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上述影响因素预测脑梗死复发的诊断价值及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共有19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有38例患者在1年内脑梗死复发,153例患者未复发;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HbA1c、Cys-C及Hcy水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11,7.527,7.548,1.692;均P0.05)。ROC曲线显示Cys-C预测急性脑梗死复发的AUC为0.853,显著高于LDL-C、HbA1c及Hs-CRP(Z=2.751,3.107,2.895;均P0.05),其诊断的最佳截点为3.56 mg/L,此时其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83.0%。结论:Cys-C可有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1年内卒中复发进行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用于早期识别脑梗复发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它已成为当代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脑梗死的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寻找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方面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溶栓方法、溶栓药物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MSC移植组,每组30只。对照组和BMSC移植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需要分离大鼠颈部组织,而不造MCAO模型。BMSC移植组在MCAO模型术后1天经尾静脉注射1 mL/3×10~6 BMSC,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MCAO术后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术后2个月对BMSC移植组及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AP2、TUJ1、Ⅷ因子、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的第7天至第35天,BMSC移植组mN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BMSC移植组MAP2、TUJ1、Ⅷ因子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FAP表达量显著低于于BMSC对照组(P0.01)。结论:BMSC移植可以促进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使用15天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和川芎嗪静脉注射液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6个小时内没有出血倾向的血管病变性脑梗死安全实用,患者后期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90.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20 d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下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BDNF)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78例纳入脑梗死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122例纳入合并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受试者的甲状腺激素、血脂指标、BDNF、Hcy水平,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BDNF、Hcy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合并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合并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合并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组BDNF水平低于脑梗死组,Hcy水平高于脑梗死组 (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的TSH水平与TG、TC、LDL-C、Hcy呈正相关性,与BDNF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SCH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的血脂水平、BDNF、Hcy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推测SCH通过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升高Hcy水平、降低BDNF水平等途径,加重患者的脑梗死程度。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nd Purpose

Rat models of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been readily studied, but to date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transcranial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infarctions in the marmoset. In this report, we used this non-human primate as a model of cerebral thrombosis and observed the recovery process.

Methods

Five common marmosets were used. Cerebral ischemia was produced via intravascular thrombosis induced by 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Rose Bengal and irradiation with green light. After inducing cerebral infarction, we observed the behavior of marmosets via a continuous video recording. We evaluated maximum speed, mean speed, and distance traveled in 1 min. In addition, we evaluated scores for feeding behavior, upper limb grip, and lower limb grip. We confirmed the infarct are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using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in a separate marmoset.

Results

We found functional decreases 2 days after creating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ll measurements. Total distance traveled, average speed, upper limb score, and feeding behavior score did not recover to pre-infarction levels within 28 days. Maximum speed in 1 min and lower limb score recovered 28 days after infarction as compared to pre-infarction levels. We confirmed the infarct area of 11.4 mm×6.8 mm as stained with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Conclusion

We were able to create a primate photothrombosis-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 using marmosets and observe functional recovery. We suggest that this is a useful model for basic research of cerebr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清Adropin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院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1:1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导管组与支架组,各42例。支架组给予支架溶栓治疗,导管组给予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mTICI分级情况、脑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血清Adropin、ApoA1含量等指标。结果:导管组的导引导管到位时间、血管获得再通时间均较支架组少(P<0.05);导管组治疗后1个月的血管灌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优于支架组(P<0.05);两组颅脑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颅脑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P<0.05),导管组较支架组高(P<0.05);两组血清Adropin、ApoA1含量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dropin、ApoA1含量较治疗前高(P<0.05),导管组较支架组高(P<0.05)。结论:远端血管通路导管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加快手术操作改善患者的血管灌注分级情况,促进血清Adropin、ApoA1的释放,有利于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复发患者63例记为复发组,另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未复发脑梗死患者57例记为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ALB、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基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血清ALB水平低于非复发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Hcy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ALB与Hcy、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复发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脑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占比高于非复发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高血压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ALB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患者的血清Hcy、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而血清ALB水平降低,上述三项指标的异常改变可能共同促进了脑梗死的复发,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天麻钩藤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实验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其可更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