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和400 mmol·L-1)NaCl处理对1年生大果白刺生长状况及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50 mmol·L-1)对大果白刺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片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50 mmol·L-1)NaCl处理抑制了大果白刺的冠幅面积、分枝数和叶、枝、侧根干质量,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 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H2O2和MDA含量增加,叶片水势降低.
  相似文献   

2.
硅对连作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津研四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Si)(0、1、2、3、4、5 mmol·L-1)对连作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1~3 mmol·L-1 Si)范围内,施Si可降低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EL)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所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随施Si浓度的进一步增加(4~5 mmol·L-1),叶片中EL和MDA含量升高,但仍低于对照;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黄瓜幼苗长势,进而增强对连作障碍的抗性.以2 mmol·L-1Si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0.1%~5.0%NaCl浓度范围的培养基中培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发现NaCl浓度高于2.0%时螺旋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培养7天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SOD酶活性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盐胁迫下活性升高,高盐胁迫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降低,过氧化物酶则完全失活;MDA含量先随盐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后随盐胁迫的进一步增强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耐旱型品种‘南农99-6’和‘科丰1号’大豆为材料,201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进行为期110 d的盆栽试验,研究大豆花期叶面喷施α-萘乙酸(NAA)对长期干旱条件下大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AsA/DHA(双脱氢抗坏血酸)和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显著升高,其中‘科丰1号’大豆的抗氧化能力更高,从而维持较低的ROS水平和MDA含量.NAA可显著提高叶片中的APX、POD、CAT、MDHAR活性及AsA/DHA、GSH/GSSG比值,其中‘科丰1号’大豆叶片的脱氢抗坏血栓还原酶(DHAR)活性和AsA含量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盐生植物海滨木槿为材料,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它们达到最高活性时的NaCl浓度不同;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但始终低于对照;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200 mmol.L-1时达到最高;各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升幅较大。研究表明,海滨木槿在NaCl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以盐生植物海滨木槿为材料,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它们达到最高活性时的NaCl浓度不同;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但始终低于对照;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200 mmol·L-1时达到最高;各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较对照增加且升幅较大.研究表明,海滨木槿在NaCl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以一年生红叶石楠‘鲁班’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其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正常,而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片最大荧光(Fm)、光系统II(PSII)最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对照显著上升,而当NaCl浓度为0.8%、1.0%和1.2%时显著下降;在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叶中栅栏细胞在NaCl浓度为0.2%、0.4%和0.6%时逐渐纵向伸长且排列更紧密,浓度为0.8%、1.0%和1.2%时逐渐缩短且疏松,且栅栏组织厚度在0.6%的NaCl胁迫下达到最大。由此表明,红叶石楠‘鲁班’在NaCl浓度不高于0.6%的基质中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高蛋白小麦品种“北农9549”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脯氨酸(0、1.0、5.0和10.0 mmol·L-1)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不施镉为对照,1.0 mmol·L-1CdCl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质量分别显著下降24.0%、15.0%和27.5%,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3.3%、6.7%和30.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18.4%,内源脯氨酸、抗坏血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上升78.6%、31.5%和17.9%,细胞膜相对透性显著升高24.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为对照的2.4倍,并且促进对铜的吸收,抑制锌的吸收.随外源脯氨酸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干质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抗坏血酸、内源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下降,而锌积累量升高,镉、铜积累量下降.叶面喷施外源脯氨酸可缓解镉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胁迫,以喷施5.0~10.0 mmol·L-1外源脯氨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星苹果Chrysophyllum cainito的耐盐能力及其在NaCl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以0、0.2%、0.4%、0.6%NaCl溶液分别对盆栽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星苹果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NaCl浓度增加而呈现先降后升现象;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是先升后降,在0.2%NaCl处理时达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两者在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衰老过程中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硒的施用显著提高大蒜干鲜重、鳞茎鲜重和横径,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处理200 d的Fv/Fm值与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大蒜的生长。硒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硫浓度下低硒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硫浓度下, CAT活性随硒浓度升高而升高;处理160 d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CAT相同,硒处理200 d时,低硫浓度下POD活性降低,高硫浓度下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硒处理提高了大蒜鳞茎Vc和大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硫浓度下随硒浓度升高而降低,而在高硫浓度随之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恰好相反。综合各指标以低硫低硒处理(2 mmol·L-1 S+3μmol·L-1 Se)为最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沙培方式研究了营养液NO3-浓度对草莓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NO3-浓度(16 mmol·L-1,CK;48 mmol·L-1,T1;96 mmol·L-1,T2;144 mmol·L-1,T3)处理 15 d后,草莓幼苗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其中T1、T2、T3的株高和功能叶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降低16.1%、36.8%、43.9%和19.7%、34.3%、47.5%.随NO3-浓度增加,各处理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均高于对照;除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外,叶片和根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根系中的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T3叶片和根系中的SOD活性及根系中的APX活性低于对照.表明NO3-胁迫下,细胞内溶物质增加,部分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但高浓度下降低,生长势减弱,NO3-浓度为48 mmol·L-1即表现出抑制草莓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NaCl胁迫对6种红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法,对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6个品种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除封丘红花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之外,其它品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盐胁迫下各种红花幼苗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有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3)菏泽红花和川红花SOD活性在盐浓度为50mmol/L时与对照相比升高,随后下降,其它品种均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下,6个红花品种POD和CAT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4)应用隶属函数法,得出耐盐性的大小顺序为:封丘红花〉菏泽红花〉川红花〉亳州红花〉云红3号〉新疆红花。  相似文献   

13.
黄瓜砧用白籽南瓜对不同盐胁迫的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Ca(NO3)2和NaCl胁迫对黄瓜嫁接用砧木南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 低浓度盐30 mmol·L-1Ca(NO3)2和等渗的45 mmol·L-1 NaCl处理促进砧木幼苗生长;高浓度盐60、120 mmol·L-1Ca(NO3)2和等渗的90、180 mmol·L-1NaCl胁迫下,各砧木幼苗的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青砧1号’的盐害指数最小,生物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幅度以及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均小于其他砧木.高盐Ca(NO3)2胁迫下,各砧木SOD、POD和CAT酶活性均高于等渗的NaCl,而盐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低于NaCl,表明Ca(NO3)2对砧木南瓜幼苗生长的危害小于NaCl.4个砧木品种的耐盐性顺序为‘青砧1号’>‘佐木南瓜’>‘丰源铁甲’>‘超霸南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沙培方式研究了营养液NO3-浓度对草莓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NO3-浓度(16 mmol·L-1,CK;48 mmol·L-1,T1;96 mmol·L-1,T2;144 mmol·L-1,T3)处理 15 d后,草莓幼苗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其中T1、T2、T3的株高和功能叶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降低16.1%、36.8%、43.9%和19.7%、34.3%、47.5%.随NO3-浓度增加,各处理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均高于对照;除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外,叶片和根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根系中的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T3叶片和根系中的SOD活性及根系中的APX活性低于对照.表明NO3-胁迫下,细胞内溶物质增加,部分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但高浓度下降低,生长势减弱,NO3-浓度为48 mmol·L-1即表现出抑制草莓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干旱对观赏植物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考察自然干旱-复水处理下观赏植物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小叶黄杨和大叶黄杨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各种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活性氧产生与酶促清除过程以及复水后的恢复情况差异,以揭示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自然干旱过程中,红叶石楠叶片O-·2生成速率呈先降低,之后明显升高,而小叶黄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均先升后降。(2)干旱提高了4种植物的MDA含量,但金叶女贞和大叶黄杨的MDA含量变化较小。(3)干旱下4种植物叶片的SOD活性增强,它们的POD活性变化不同,而CAT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4)复水后,4种植物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均降低;小叶黄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SOD活性上升,而红叶石楠SOD活性下降;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大叶黄杨CAT活性下降,而小叶黄杨则上升;红叶石楠、小叶黄杨、大叶黄杨POD活性下降,而金叶女贞却上升。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对活性氧的清除途径不同;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4种观赏植物在干旱胁迫初期的综合抗旱性表现依次为:小叶黄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红叶石楠。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石蒜叶片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蒜为试材,测定了0.1、0.5、1.0mol/L NaCl胁迫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可溶性蛋白、不溶性蛋白以及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的叶片结构特征作比较,进行其抗盐性分析。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对石蒜形态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其叶片长度的变化及叶细胞的受损程度等方面;随Na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SOD和POD活性,不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呈先降后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石蒜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通常在NaCl处理后的第7周和第8周为转折点。石蒜对低浓度的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紫外辐射对菜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菜豆为实验材料,用紫外辐射处理,测定植物各叶位叶片的生理活性。结果表明,紫外辐射条件下,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先升高,随后迅速降低,辐射处理3 h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随叶位升高而增加;第1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随辐射处理略有增加,而第2、3叶的则先升高随后降低;辐射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先降低随后有所增加,但明显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紫外辐射处理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随后降低,紫外辐射3 h第1叶POD活性比对照降低26.9%,辐射使第1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升高,但明显降低第2、3叶的SOD活性。  相似文献   

18.
混合盐碱胁迫对青山杨渗透调节物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 × P. deltoides)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对青山杨2年生扦插苗进行不同盐度和碱度的28组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青山杨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SOD和POD活性先升后降.pH值升高使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SOD活性上升趋势不明显.盐浓度低于100 mmol·L-1时,随pH值升高,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不明显,SOD具有较高的活性;盐浓度在200 mmol·L-1、pH 8.99以上时,其电解质外渗率在50%以上,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大幅度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SOD活性较低.推断盐浓度>200 mmol·L-1、pH>8.99的盐碱条件不适宜青山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木薯华南8号组培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晶晶  朱文丽  陈松笔 《广西植物》2016,36(12):1460-1467
以NaCl胁迫生长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华南8号(SC8)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20、35、50 mmol·L-1及R50 mmol·L-1)NaCl处理对SC8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过氧化氢(H2 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mol·L-1的NaCl胁迫60 d对SC8组培苗的生长基本无影响;≥35 mmol·L-1的NaCl胁迫60 d抑制了SC8组培苗的生长,但高浓度(50 mmol·L-1)胁迫30 d后正常培养30 d,可以使SC8组培苗的长势得到恢复.叶绿素和MDA含量在≤35 mmol·L-1 NaCl处理下较对照出现积累现象,随NaCl浓度升高(≥50 mmol·L-1)含量开始下降;与对照相比,H2 O2含量在NaCl胁迫下未出现积累现象.NaCl胁迫下,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较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SOD、CAT和APX活性开始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50 mmol·L-1NaCl胁迫下,SOD、CAT、POD和AP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出现上升现象.这说明短时间的盐胁迫不会对木薯造成致死伤害,可以通过调节生理指标的活性来提高木薯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0.
以4年生‘岑软2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不同时间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双峰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显著提高,说明其促进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