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海马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例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海马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DNF mRNA表达,并与3例非海马硬化TLE患者对照。结果:与非海马硬化组比较,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的BDN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BDNF mRNA表达表达增高,可能在海马硬化和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类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对癫痫患者大脑代谢的作用。方法:二组接受癫痫部位颅内监测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海马区癫痫症患者(MTLE)和新皮质区(非海马区癫痫)癫痫症患者。在颅内监测过程中使用体内微量透析法监测胞外GABA(ec GABA)。术前使用体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NAA/Cr)的比例。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神经病理学和海马体积检测。结果:在新皮质区组的海马区内,ec GABA的升高与NAA/Cr的升高相关(R=+0.70,P0.015,n=12),而在MTLE组的海马区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NAA/Cr的下降所引起的(R=0.94,P0.001,n=8)。在MTLE组,ec GABA的升高和NAA/Cr的降低皆与神经胶质细胞数的增多有关(分别为R=+0.71,P0.01,n=12和R=0.76,P0.03)。二组中ec GABA的浓度和海马体积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癫痫症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一系列的代谢功能变化引起的。在癫痫部位以外,ec GABA和NAA/Cr同步升高;而在癫痫部位,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却伴随着ec GABA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134、CREB、pCREB在癫痫大鼠海马及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及非癫痫对照组颞叶组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及空白对照组海马组织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croRNA-134(miR-13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EB及p CREB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脑颞叶皮质及大鼠海马区CREB、p CRE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34表达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在癫痫模型组中点燃后3、7、14、60 d明显降低(P〈0.05),1 d与30 d表达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痫模型组CREB在3、7、14、60 d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pCREB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皮质及癫痫动物海马中miR-134表达下降,CREB、pCREB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癫痫发生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大明  李春梅  王凤军  侯晓华  韩占强 《生物磁学》2011,(18):3555-3557,3585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海马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例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海马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DNFmRNA表达,并与3例非海马硬化TLE患者对照。结果:与非海马硬化组比较,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的BDNF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BDNFmRNA表达表达增高,可能在海马硬化和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法(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刺五加胶囊(200mg/kg,400mg/kg,800mg/kg)灌胃,取大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结果:刺五加胶囊低剂量组能升高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P<0.01),降低大鼠逃避潜伏期(EL)时间,提高大鼠空间探索时间(SET)(P<0.05,P<0.01)。结论:刺五加胶囊能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提升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miR-103a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和毛果芸香碱诱导癫痫大鼠模型,对大鼠脑室内注射miR-103a抑制剂来敲低miR-103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03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FAP、TNF-α和IL-6的m RNA和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海马组织病变程度;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显示,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03a被上调。下调miR-103a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GFAP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伤,但能促进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并抑制其凋亡。此外,下调miR-103a还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并促进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靶向沉默miR-103a可以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并改善神经元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海马区TREK-2双孔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TREK-2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lithium-pilocarpine)构建癫痫模型,分别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不同时间点(6 h、1 d、3 d、1 w、2 w、4 w、8 w)提取海马组织,利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TREK-2随时间表达变化。并用TREK-2 si RNA下调海马区TREK-2表达,进一步观察对大鼠癫痫状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REK-2在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后的3d开始降低(P0.05),1 w,2 w,4 w明显降低(P0.01),8 w时仍维持在很低水平(P0.001)。在TREK-2表达下调后,大鼠癫痫潜伏时间(latent period)明显缩短,癫痫持续状态1 h 5级以上发作频率(seizure frequency)明显增加。结论:TREK-2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的降低,且其下调加重癫痫状态的事实提示TREK-2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在雄性SD大鼠的饮用水中添加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新霉素、杆菌肽和游霉素),饮用1周、3周之后检测大鼠体重,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检测大鼠粪便中菌群的组成,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用抗生素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而肠道菌群有显著变化;抗生素饮用组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可以影响大脑海马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24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中mi R-24的表达水平。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转染mi R-24 mimics、mimics control、mi R-24 inhibitors、inhibitors control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l-1、α-SMA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 R-24的靶基因,荧光素酶鉴定靶基因的正确性,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Furin的表达。结果:心脏成纤维细胞HEH2中mi R-24的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H9C2相比差异显著(P0.01),心脏成纤维细胞中mi R-24表达上调。mi R-24 mimics组中Col-1、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mics control组(P0.01)。mi R-24 mimics组中细胞OD值较mimics 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mi R-24 inhibitors组中细胞OD值较inhibitors 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mi R-24 mimics组、mimics control组、mi R-24 inhibitors组、inhibitors control组细胞凋亡无显著性差异(P0.05)。mi R-24 mimics组细胞迁移数目明显低于mimics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1),mi R-24 inhibitors组细胞迁移数目高于inhibitors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5)。mi R-24 mimics组细胞中Furin蛋白和m RNA水平明显降低,野生型Furin和mi R-24 mimics共转染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最低。结论:mi R-24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通过靶基因Furin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Col-1、α-SMA,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外周白细胞中的微小RNA(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意义以及免疫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110例脓毒症患者以及1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mi RNA以及Foxp3 m 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0浓度,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系统评价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对mi RNA与白细胞总数、TNF-α、IL-10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WBC、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以及SOFA评分、血清TNF-α和IL-10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12、-0.623、-0.432,P0.05);与WBC无显著相关性(r=0.215,P0.05)。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率和Foxp3m 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病情严重而升高,轻、中、重度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均在重度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Treg、Foxp3 m RNA及IL-1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mi RNA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的mi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同时还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度,且mi RNA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在脓毒症免疫失衡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通过shRNA抑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基因表达,研究Sirt1在高压氧预处理改善异氟醚(isoflurane,ISO)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对小鼠海马BDNF、G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4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压氧组(HBO组)、异氟醚组(ISO组)、高压氧预处理+异氟醚组(HBO + ISO组);以及对照组(NS组)、Sirt1抑制组(sh-Sirt1组)、对照+高压氧预处理组(NS + HBO组)和Sirt1抑制+高压氧预处理组(sh-Sirt1 + HBO组),每组8只。经慢病毒转染以及ISO末次暴露24小时后进行认知功能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随后处死小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海马BDNF和GDNF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异氟醚可以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与Sham组相比,IS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减低(P<0.01),ISO组小鼠海马BDNF和GDN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2)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ISO + HB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ISO组(P<0.05),ISO + HBO组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3)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POCD小鼠海马BDNF(P<0.01)和GDNF(P<0.05)mRNA表达水平,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下调Sirt1可以逆转高压氧预处理对POCD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论:高压氧预处理是治疗POCD的有效方法,Sirt1可能是POCD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miR-455前体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肝癌细胞诱导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扩增miR-455前体序列,通过双酶切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杆菌内进行扩增,采用菌落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子。将构建的质粒转染SMMC-772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熟miR-455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VEGF的表达。用该上清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检测管型形成的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miR-455前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瞬时转染SMMC-7721细胞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iR-4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过表达miR-455后,SMMC-7721细胞上清VEGF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24 h P0.05,48 h和72 h P0.0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转染pcDNA3和pcDNA3-pre-455的肝癌细胞培养液上清(72 h)重悬,接种于基质胶Matrigel上,转染pcDNA3-pre-455组形成典型的微管,管样结构明显完整。结论:过表达miR-455可促进肝癌细胞诱导的微管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微小RNA-21(miR-21)、微小RNA-182(miR-18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量,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食管癌组织中miR-21、miR-182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21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miR-182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miR-21、miR-182表达量在食管癌中上调,与食管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iR-21高表达以及miR-182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下降,检测miR-21、miR-182表达量在食管癌患者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miR-57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miR-575、BLID的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miR-575模拟物、抑制因子后不同时间A549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的侵袭情况;Targetcan法及双荧光素酶检测miR-575对BLID 3'UTR端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LID蛋白的表达。结果:A549、SPC-A1、H1299、H1650等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miR-57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P0.001)。MiR-575模拟物转染的A549细胞miR-575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同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增强(P0.05);反之,miR-575抑制因子转染的A549细胞miR-575的表达显著降低,且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明显降低(P0.01)。Targetscan法预测BLID可能是miR-575的下游靶基因,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575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野生型BLID 3'UTR端的荧光素酶反应(P0.01),而且能够降低BLID的蛋白表达量(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BLID在NSCLC细胞系中均呈现显著的低表达(P0.001),且转染BLID后,NSCLC细胞的增殖和细胞侵袭被明显抑制(P0.05),而当miR-575与BLID共转染时,miR-575能够逆转BLID所抑制的细胞增殖和侵袭(P0.01)。结论:在NSCLC细胞系中,miR-575的表达上调,且能够通过直接作用于下游靶点抑癌基因BLID从而促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miR-203、miR-217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101例AML患者作为AML组,AML组根据治疗效果进一步分为完全缓解组和复发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1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AML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健康组相比,AML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明显更低(P<0.05)。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复发组的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明显更低(P<0.05)。血清miR-203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白细胞计数相关(P<0.05),而血清miR-217表达水平与AML患者血小板计数相关(P<0.05)。血清miR-203相对高表达和miR-217相对高表达的AML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高于血清miR-203相对低表达和miR-217相对低表达患者(Log Rank miR-203 =17.870,Log Rank miR-217 =28.926,均P=0.000)。结论:血清miR-203、miR-217的表达水平与AML密切相关,检测血清miR-203、miR-217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AM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微小RNA(miR)-211、miR-374、miR-510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83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由于脑外伤在我院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样本31份作为对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1、miR-374、miR-510表达水平,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脑胶质瘤组织中miR-211、miR-374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iR-5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胶质瘤组织miR-211、miR-374、miR-510表达均与WHO分级和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有关(P<0.05)。miR-211、miR-374低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miR-510低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WHO分级、KPS评分、miR-211、miR-374和miR-510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211和miR-374表达下调,而miR-510表达上调,miR-211、miR-374和miR-510表达均与WHO分级、KPS评分和预后相关,检测miR-211、miR-374和miR-51在脑胶质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icroRNA-122(miR-12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胸苷激酶1(TK1)的表达差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不同类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13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根据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B)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57例,乙型肝炎肝癌组(HCC)78例,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检者96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检测研究对象血清VEGF、miR-122、GDF15、TK1、HBV DNA载量水平和AFP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VEGF、miR-122、GDF15及TK1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诊断LC和HCC的价值。结果:CHB 组、LC 组 和HCC组VEGF、TK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 组、LC 组 和HC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 组、LC 组 和HCC组miR-12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 组、LC 组 和HC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 组 和HCC组GDF1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CHB 组和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 组和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 组、LC 组 和HCC组HBV DNA载量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 组 和HC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 组 和HCC组AF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CHB 组和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 组 和HCC组、CHB 组和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LC+HCC组血清VEGF、miR-122、GDF15及TK1水平与HBV DNA载量水平具有相关性(P<0.01或P<0.05)。血清VEGF、miR-122、GDF15及TK1单独检测诊断LC和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0.783、0.743及0.7687,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LC和HCC的AUC为0.839,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3.25。结论:血清VEGF、miR-122、GDF15及TK1在各类型乙肝相关性肝病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血清VEGF、miR-122、GDF15及TK1联合检测诊断LC和HCC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221对甲状腺乳头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甲状腺乳头癌细胞株BCPAP、K1、TPC-1和正常甲状腺细胞株Nthy-ori 3-1。将实验分为四组:A:miR-221模拟物组;B组:miR-221抑制物组;C:无关序列组;D:空白对照组。RT-q PCR的方法检测miR-221在各个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表达;MTT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T-qPCR检测miR-221在三个细胞株的表达情况显示,miR-221甲状腺乳头癌细胞株TPC-1的表达最高,因此选择TPC-1作为后续的研究;miR-221在转染后各组细胞的表达量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的miR221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物的miR221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的增殖速度最快,转染miR-221抑制物组细胞的增殖速度最慢,miR-221模拟物组和miR-221抑制物组细胞从第三天开始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无关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的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物组细胞的迁移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无关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miR-221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miR-221抑制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转染无关对照对细胞凋亡无影响(P0.05)。结论:过表达miR-221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抑制miR-221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微小RNA-17-5p(miR-17-5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化疗的6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50例良性卵巢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疾病组,对病例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d的血清IL-6、miR-17-5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miR-17-5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良性疾病组患者的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术后14d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miR-17-5p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中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miR-17-5p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明显短于血清IL-6、miR-17-5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和miR-17-5p同时呈现低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水平最高,血清IL-6或miR-17-5p其中之一呈现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OS和PFS水平居中,而血清IL-6和miR-17-5p同时呈现高表达的OS和PFS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可表现为血清IL-6、miR-17-5p水平的显著升高,在手术治疗后,其水平会出现下降,术前较高的血清IL-6、miR-17-5p表达水平与较短的生存期和不良预后具有关联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