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90%。而据我们临床所见,大约有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其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肿瘤标志物又叫做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于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且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作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发现的可能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或者预后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早期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Ⅰ-Ⅱ级临床诊断率低的原因,旨在提高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1985-1999年我科粘摸病专病门诊1059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几种口腔粘膜疾病的诊断差别。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Ⅰ-Ⅱ级临床初次诊断率低(13%),其中溃疡错诊率最高,达61%;白斑与红斑次之,分别为16%和20%。结论:提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初诊为口腔粘膜一般病损的病例,进行活检术的正确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分泌型磷蛋白1 (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中与免疫浸润及临床的相关性,明确SPP1在HNSC预后和个体化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HNSC数据分析SPP1表达。使用来自TCGA的临床生存数据评估SPP1的临床预后价值。使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SPP1相关的富集分析。使用R语言的CIBERSORT函数评估22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在HNSC中的浸润情况,分析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SPP1表达之间的关联。差异表达分析发现SPP1在HNSC中高表达(P<0.001),临床相关性分析发现SPP1表达与T分期(P=0.001)、临床分期(P=0.013)相关,SPP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20 4)。基因富集分析发现SPP1在HNSC中与免疫学功能及免疫相关通路有关联。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分析发现在高SPP1表达组中,M2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4.
甲基化异常是肿瘤早期的频发事件,DNA甲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稳定,并且可以在血液中非侵入性地检测到,因此DNA甲基化具有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为了找到肺鳞状细胞癌(LUSC)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提出了一种LUSC特异性候选诊断标志物的识别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的LUSC的甲基化数据集,通过比较LUSC与正常肺组织和其他癌症类型,得到了6个LUSC特异性甲基化位点,使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六折交叉划分数据集,验证特异性标志物的有效性. 6个标志物的组合在预测LUSC方面达到约93%~99%的灵敏度,在排除正常组织时达到100%的特异性,在排除其他癌症时达到约99%的特异性.我们的研究为LUSC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ERG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对比其与正常骨与软组织中表达有何差别.方法: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来自于我科手术室,经免疫组化染色及PCR方法查看其HERG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与PCR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中HERG的表达呈阳性,主要呈膜表达.结论:HERG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呈阳性,且表达水平较高,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Decoy receptor 3,Dc R3)蛋白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各112例中检测Dc R3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Dc R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标本中检测发现,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72.3%,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25.9%。卡方检验分析表明,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级(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组织学分级(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P=0.673)、性别(P=0.378)、抽烟史(P=0.392)、饮酒史(P=0.093)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发现,Dc R3蛋白高表达与高临床分级(r=-0.213,P=0.024)、高组织学分级(r=-0.285,P=0.002)、淋巴结转移(r=-0.568,0.001)呈正相关,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c R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更高,且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疾病的进展、转移呈正相关。Dc R3蛋白表达可用来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丝氨酸/精氨酸富有剪接因子1(SRSF1)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NOM)中的表达,探究两因子在OSCC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因子在60例OSCC组织、20例NOM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相关的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NOM中SRSF1和Survivin低表达,在OSCC组织中均高表达,比例分别为68.3%和60%。SRSF1和Survivin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以及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OSCC组织中二者之间表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r=0.541,P0.05)。结论:SRSF1和Survivin在OSCC中均高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溴样结构域蛋白4 (Bromoid Domain Protein 4,BRD4)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肿瘤组织(Tumor Tissue)、癌旁组织(Adjacent Tissue)和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中BRD4表达;BRD4拮抗剂GSK525762A(500nmo L/L)处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24、48和72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BRD4、E-Cadherin、N-Cadherin和Twist蛋白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中BRD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GSK525762A给药处理后Hep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BRD4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和Twist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BRD4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和Twist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科盆腔恶性肿瘤血常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243例确诊为盆腔良性病变或妊娠状态的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选取同期717名接受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水平(HGB)、淋巴细胞百分比(LY)、淋巴细胞计数(LY#)、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计数(RBC)水平降低,单核细胞计数(MO#)、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中性粒细胞计数(NE#)、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升高;病例组患者EO、EO#、LY、LY#、MO#、MPV水平低于良性对照组,HCT、HBG、MCHC、PDW、NE、NE#、RDW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同时,病例组患者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MCH、MCV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良性对照组患者的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小板压积(PC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MO、PCT水平高于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Y#、MO#、MCHC、RDW、MCH、MCV与盆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各项血常规指标中,MCV诊断妇产科盆腔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683。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与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存在差异,部分指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及其阳性率,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观察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清CK19、NSE和SCCA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为91.23 %,特异度为84.67 %,AUC为0.910;在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局限期33例、广泛期52例;广泛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效能较好,三者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利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层黏连蛋白亚基β3(LAMB3)在头颈鳞癌(HNS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免疫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多个在线数据库,分析LAMB3在HNSCC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以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通过基因共表达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探究LAMB3参与HNSCC的生物过程以及相关信号通路;预测调控LAMB3基因的上游靶miRNA。结果:LAMB3在HNSCC中高表达,LAMB3表达水平与年龄分布、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和HPV病毒感染状态相关;预后分析显示LAMB3在HNSCC中高表达预示患者不良预后,在肿瘤分期为Stage3、白色人种、肿瘤病理分期为Grade1和Grade2以及肿瘤新生抗原高表达HNSCC患者中总生存期更短;LAMB3表达水平影响HNSCC肿瘤微环境,LAMB3高表达能够降低B细胞、CD8+T 细胞浸润程度,升高CD4+T细胞浸润程度;基因共表达和功能相关分析表明,LAMB3高表达与基底膜形成、细胞连接、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有关;LAMB3潜在靶miRNA是hsa-miR-24-3p。结论:LAMB3在 HNSCC中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HNSCC发病风险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北方汉族人DNA修复能力(DNA repair capacity,DRC)的水平与头颈鳞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头颈鳞癌的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标志物。方法:收集71例头颈鳞癌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均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通过宿主细胞再活化(host cell reactivate,HCR)实验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DRC的表达水平。对头颈鳞癌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一般特征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通过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DRC水平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优势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此外,我们通过logistic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进一步评价DRC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头颈鳞癌组中DRC的水平在统计学上低于对照组(P=0.007)。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矫正完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饮酒因素后,DRC的水平与头颈鳞癌患病风险关系的ORs,在低水平与其DRC高水平相比为2.35(95%CI,1.11-4.98)。此外,DRC的水平降低与头颈鳞癌风险增加之间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最后,ROC曲线模型提示DRC模型中曲线下面积有所改善(P=0.068)。结论:北方汉族人中DRC水平的降低与头颈鳞癌发病风险的增加相关。本研究结果需在更大样本的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相当一部分的人类肿瘤细胞存在过表达,EGFR的活化及过度表达影响着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与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相关,且对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述EGFR的结构及其功能、基因多态性,EFGR引起放疗抗拒的作用机制,EGFR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EGFR阻滞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和肺腺癌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ssociated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AD-MPE)血常规参数及相关炎症指标的比值,探讨单项指标或联合分析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提升基因-1(AEG-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AEG-1和MMP-9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AEG-1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03%(35/53)、73.58%(39/53),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AEG-1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高表达的AEG-1和MMP-9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密切相关性,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史无相关性。口腔鳞癌组织中AEG-1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4,P0.01)。结论:AEG-1和MMP-9的高表达均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相关性,同时检测二者可能会对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SK、AK、cSCC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经皮肤科病理确诊为SK(484例)、AK(68例)和cSCC(152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发病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病理分型及误诊疾病的构成等特点。结果:1. SK好发于46-60岁和61-75岁,在31-45岁年龄段好发于非暴露部位;AK好发于61-75岁和≥76岁年龄段,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均好发于暴露部位,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cSCC好发于61-75岁和≥76岁年龄段,在46-60岁年龄段,好发于非暴露部位,在≥76岁年龄段,cSCC好发于暴露部位。2. SK及cSCC可发生于任何部位;AK可发生于除外阴以外的其他部位,好发于头面颈部。3. SK发病男女无差异,AK发病女多于男,cSCC发病男多于女。4. SK以棘层肥厚型(52.9%)和角化过度型(38.2%)多见,AK以萎缩型(47.0%)和角化过度型(26.5%)多见。6.SK误诊率为29%,AK误诊率为63%。结论:SK、AK及cSCC发病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等各有异同,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免疫共刺激分子PD-L1与细胞外基质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口腔鳞癌组织及3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D-L1和CD147的表达,分析PD-L1、CD147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D-L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8.18%(45/66),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仅为16.67%(6/36);CD147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4.24%(49/6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3.88%(5/36)。PD-L1和CD147两者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PD-L1和CD147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及肿瘤的体积等因素无明显相关,但与TNM分期及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紧密相关。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CD147两者相关性分析r=0.342,P值小于0.01,说明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CD147均呈高表达,并且二者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合并检测二者可能为OSCC的诊疗及预后指明新的方向,为口腔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