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具有催化底物磷酸化的作用,能够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感病应激、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等过程。为了解地黄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RgNDPKⅠ)的结构、功能和性质,该研究利用地黄转录组学数据,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RgNDPK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长度为765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RgNDPKⅠ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结构域和其他磷酸化活性位点。RgNDPK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是无跨膜区域的亲水性蛋白,该蛋白质与芝麻、紫花风铃的核苷二磷酸激酶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7%和96%。在多种生物中已经克隆得到了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且不同植物核苷二磷酸激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多个相似的保守结构域,推测RgNDPKⅠ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核苷二磷酸激酶超家族成员。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RgNDPKⅠ的性质、结构、功能及表达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虱红螯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帅  陈文龙  杨洪  金道超 《昆虫知识》2012,49(2):509-514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 japonicus Esaki et Hashimoto触角上存在6种感受器,其中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Ⅳ型、柱形感器Ⅱ型和Bhm氏鬃毛雌、雄都有,仅数量和分布上存在差异;毛形感器Ⅱ型、Ⅲ型,锥形感器Ⅰ型、Ⅱ型、Ⅲ型,柱形感器Ⅰ和锥形乳头状感器仅分布于雌蜂触角;而毛形感器Ⅰ型,锥形感器Ⅴ型仅见于雄蜂触角。对触角感受器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对部分感器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从 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t Wils.)Li 分离到七种生物硷,通过元素分析、熔点和光谱数据,鉴定其中六种是已知生物硷:cephalotaxine(Ⅰ),Ⅱ-hydroxycephalotaxine(Ⅱ),drupacine(Ⅲ),demethylcephalotaxinone(Ⅳ),c-3 epi:wilsonine(Ⅴ)and wilsonine(Ⅵ)。Cephalotaxine是该植物的主要生物硷。(Ⅰ—Ⅳ)是粗榧型生物硷,另外二种(Ⅴ—Ⅵ)是高刺桐型生物硷。(Ⅶ)可能系一新生物硷,其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Nm23基因编码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参与调控生物体的多项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发育、分化和肿瘤转移等。根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转录组数据库中的nm23同源序列,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获得了三疣梭子蟹nm23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P027331)。该序列全长777 bp,编码一个151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包含一个典型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区域,具有NDPK活性位点和多肽结合位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的nm23一致性达到90%以上,与脊椎动物第一类nm23的一致性也达到70%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第一类nm23与第二类nm23分别聚为一支,甲壳动物nm23属于第一类,且与nm23-1和nm23-2亲缘关系较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了三疣梭子蟹nm23的组织差异表达及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nm23在三疣梭子蟹各组织内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在眼柄、肌肉和Y器中最高,卵巢和肝胰腺次之。在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中nm23的表达水平在Ⅰ期最高,之后随着卵巢发育的进行,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并在成熟期降至最低,这表明nm23可能参与调控三疣梭子蟹的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5.
从国内不同烟区分离获得烟草根黑腐病菌根串珠霉45个野生型和11个白色变异菌株,参照Punja & Sun的分群鉴定方法,对这56个菌株进行了分群鉴定。结果表明:中国根串珠霉分离株存在明显形态变异,共划分出6个群,其中群Ⅰ、Ⅱ、Ⅲ为野生型,群Ⅳ、Ⅴ为白色变异型;另有白色变异型HLL-1¢不同于其他各群,将其建为新群—群Ⅵ。统计分析发现,群Ⅰ、Ⅱ、Ⅲ、Ⅳ、Ⅴ及Ⅵ的分离频率分别占42.9%、33.9%、3.6%、16.0%、1.8%和1.8%。群Ⅰ主要分布重庆和云南,群Ⅱ在5个调查省市均有分布,群Ⅲ、群Ⅴ仅分布  相似文献   

6.
邓振旭  楚德昌 《四川动物》2007,26(2):267-269,I0003
利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巴西彩龟、中华鳖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消化道粘液细胞表现为4种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食道前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粘液细胞形态多样,Ⅰ、Ⅱ、Ⅲ、Ⅳ类型均有,食道中部与后部粘膜上皮为柱状上皮,其内有密集排列的杯状细胞,主要是Ⅱ型、Ⅲ型和Ⅳ型细胞。胃体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粘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浅部。胃腺粘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着色较浅。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大肠、泄殖腔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7.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家族含有植物中氨基酸代谢以及嘌呤生物碱合成中重要基因;咖啡、可可、番茄等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嘌呤生物碱物质咖啡因。本研究从可可、咖啡、番茄等8个种子植物基因组中,系统鉴定得到了33条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此家族在种子植物中可分为4个亚家族。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处于亚家族Ⅰ,甲基巴豆酰基辅酶A羧化酶处于亚家族Ⅱ,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不同亚基处于亚家族Ⅲ和Ⅳ。银杏中仅鉴定得到亚家族Ⅱ和Ⅳ的基因。而在单子叶植物中,不存在亚家族Ⅳ的基因。各基因均含有多个结构域,其中某些亚家族由基因融合形成。各基因分子量较大,且均具有亲脂性。本研究为氨基酸代谢和咖啡因等嘌呤生物碱合成机制提供了基因靶标以及进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后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变化,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在体外, 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巨噬细胞24 h 后,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干扰素( IFN-γ) 诱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 Ⅱ类分子、CD86 和CD80 的表达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噬细胞CⅡTA 及其启动子PⅠ、PⅢ和PⅣ的mRNA 水平。结果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抑制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表面MHCⅡ 类分子和CD86 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 但CD80的表达变化不明显; 抗原呈递功能明显降低; 结核分枝杆菌刺激后巨细胞CⅡTA 及其启动子PⅠ、PⅢ和PⅣ的mRNA 水平显著降低。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降低CⅡTA 及其启动子PⅠ、PⅢ和PⅣ 的mRNA 水平, 抑制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结核分枝杆菌可降低巨噬细胞CD86 的表达, 抑制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  相似文献   

9.
(续 2 0 0 0年第 9期封三 )2 8 右图为 4种植物 (Ⅰ、Ⅱ、Ⅲ、Ⅳ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 ,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2 9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 .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 .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 .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3 0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 .天然落叶林 B .天然常绿林C .人工纯种林 D .人工混交林3 1 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 D .自然选择3 2 一种动物…  相似文献   

10.
陈劲海  孔天翰 《蛇志》2010,22(3):193-197
目的从舟山眼镜蛇(Naja atraCantor)蛇毒(snake venom,SV)中分离得蛇毒组分,探讨SV及其分离组分的LD50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胶柱层析方法从蛇毒中分离得到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及Ⅳ等7种组分。采用急性毒性实验、MTT法,研究SV及其7种SV分离组分的LD50和抑制肿瘤的作用。结果 SV经Sephadex G-50层析,可分离为前Ⅰ、Ⅰ、Ⅱ、Ⅲ及Ⅳ5个组分,根据峰面积大小排列:ⅢⅡⅠⅣ前Ⅰ。5个组分再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可获得7个脱盐组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及Ⅳ。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明确Ⅳ的毒性最大,其次为Ⅲ2及Ⅲ1,三者的LD50值均低于SV;而Ⅰ1、Ⅱ1、Ⅱ2的毒性均小于SV,前Ⅰ1几乎无毒。SV组分Ⅲ2和Ⅳ的抑瘤作用最强,在高浓度(20μg/ml)时对实验中的2种人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达到60%以上。结论从SV中分离得到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以及Ⅳ7种组分;组分Ⅳ毒性最强,依次为Ⅲ2Ⅲ1SVⅡ2Ⅱ1Ⅰ1前Ⅰ1;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对2种人肿瘤细胞株(SGC-7901、A549)的生长抑制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不同的SV分离组分对同一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有五种人血小板膜糖蛋白:糖蛋白Ⅰ、Ⅱ、Ⅲ、Ⅳ、Ⅴ,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起着膜受体的作用。糖蛋白Ⅰ在血小板粘附过程中起着因子Ⅷ(vWF)受体的作用,同时具有凝血酶受体和药物性抗体的受体功能,最近研究表明糖蛋白Ⅰ还可能与胶原受体相关。糖蛋白Ⅱ与糖蛋白Ⅲ形成钙依赖性复合物,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着纤维蛋白原受体的作用。在糖蛋白Ⅱ和Ⅲ分子上还具有血小板特异的抗原PL~(A1)、Lek 等。  相似文献   

12.
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基因,在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全基因组中鉴定了60个WRKY基因(CcWRKY),并将其分为GroupⅠ~Ⅲ,其中,GroupⅠ和Ⅲ的成员发生了收缩现象;片段复制是CcWRKY基因扩张的主要驱动力;GroupⅠ有完整的WRKY结构域和锌指基序,但GroupⅡ、Ⅲ存在结构域和锌指基序的丢失和变异现象;CcWRKY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具有激素类和胁迫类响应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贫瘠环境(未施肥)中大多数CcWRKY基因在香樟各个组织中高表达,而环境适宜(施肥)条件下,基因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甲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绿春县牛孔乡采用网扫法调查了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LPFE)中稻田(Ⅰ)、旱地(Ⅱ)、天然紫胶林(Ⅲ)、人工紫胶林(Ⅳ)的甲虫群落.采集标本3569号,隶属26科358种;象甲科种类最丰富,占全部种类的17.0%;瓢虫科数量最丰富,占个体总数的22.9%.虎甲科、隐翅甲科等物种数和个体数量在Ⅰ~Ⅳ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而叩甲科、粗角叩甲科、朽木甲科、伪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负泥虫科、叶甲科和象甲科等有明显差异.LPFE、Ⅰ、Ⅲ和Ⅳ甲虫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级数模型,Ⅱ符合分割线段模型.Ⅰ~Ⅳ的甲虫多样性为:Ⅲ>Ⅳ>Ⅰ>Ⅱ.指出了栖息于植物上的甲虫群落能度量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区别,不同类群的甲虫对于生境的指示作用不同:叩甲等可以指示农田和林地的差异,而朽木甲、天牛、叶甲和象甲可以用于指示天然林和人工林生境的区别.LPFE具有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对维持甲虫的多样性水平具有积极作用.Ⅲ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Ⅱ在系统中具有很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和 IBAS 全自动图象分析仪(西德:Kontron 公司)及组织化学技术,对结肠腺癌Ⅰ级56例(Ⅰ组)、Ⅱ级20例(Ⅱ组),结肠粘液腺癌15例(Ⅲ组),结肠腺癌之癌旁组织30例(Ⅳ组)和正常结肠组织30例(Ⅴ组)标本进行了形态定量和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各组细胞核中 Ag-NORs 颗粒平均数依次为6.14±1.70、7.73±3.50、8.09±2.71、3.90±0.17和2.73±0.42/核.癌的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结肠和癌旁组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g-NORs 颗粒的面积、等效圆直径结果相同,即为Ⅰ组>Ⅱ组>Ⅳ组>Ⅴ组>Ⅲ组;形状因子为Ⅲ组>Ⅱ组>Ⅰ组>Ⅳ组>Ⅴ组;周长为Ⅰ>Ⅳ组>Ⅱ组>Ⅲ组>Ⅴ组。上述各项参数指标作为结肠上皮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和结肠腺癌的分类、分级的客观指标具有参考价值。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染色在本实验中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焦磷酸酶(pyrophosphatase, PPase)是一种将底物焦磷酸(pyrophosphoric acid, PPi)水解成两分子磷酸盐的酶。目前,自然界中存在两大类PPase:膜结合型焦磷酸酶(membrane-integral pyrophosphatase, M-PPase)和可溶性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atase, s-PPase)。s-PPase又分为Ⅰ型可溶性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atase FamilyⅠ, s-PPaseⅠ)、Ⅱ型可溶性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atase FamilyⅡ, s-PPaseⅡ)和Ⅲ型可溶性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atase FamilyⅢ, s-PPaseⅢ)。s-PPaseⅠ在不同生物中寡聚物的状态不同,s-PPaseⅡ在所有生物中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s-PPaseⅢ是卤代烷脱卤酶的变体。s-PPase催化PPi水解过程包括基团去活化和亲核体产生。s-PPaseⅡ中的CBS-PPase调控机制研究的比较清楚。本综述将重点对s-PPase的结构、催化特性、调控机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为后续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重要“能量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包括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过程,其中氧化磷酸化过程的电子传递链(又称线粒体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四个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跨膜蛋白复合体(Ⅰ、Ⅱ、Ⅲ、和Ⅳ)、介于Ⅰ/Ⅱ与Ⅲ之间的泛醌以及介于Ⅲ与Ⅳ之间的细胞色素c共同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是进行生物氧化,并与称之为复合物V的ATP合成酶(磷酸化过程)相偶联,共同完成氧化磷酸化过程,并生产能量分子ATP。线粒体呼吸链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对于彻底了解电子传递和能量转化的机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别论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和Ⅳ的结构,并跟踪线粒体呼吸链超复合体的结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陇东董志塬植被生态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的自然植被,结果表明:董志塬主要自然群落类型包括3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14个群。共记录植物33科65属165种,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蔷薇科(Rosaceae)居多。塬内各植物群落生物量处于"Va~Ⅱ"水平,其中森林群落"Ⅲ~Ⅱ"、灌丛、草原群落"Va~Ⅳ";生长量处于"Vb~Ⅱ",其中森林"Ⅲ~Ⅱ"、灌丛群落"Ⅳ~Ⅲ"、草原"Vb~Ⅲ";物种量处于"Va~Ⅲ"水平,其中森林和灌丛群落"Va~Ⅳ"、草原"Ⅳ~Ⅲ";群落郁闭度处于"Ⅳ~Ⅱ"水平,其中森林和灌丛为"Ⅳ~Ⅱ"、草原"Ⅳ~Ⅲ";群落结构度处于"Ⅳ~Ⅰ"水平,其中森林植被"Ⅱ~Ⅰ"、灌丛群落"Ⅳ~Ⅱ"、草丛群落"Ⅳ~Ⅲ"。综合各群落盖度、物种量、生物量、生长量、群落结构等5项指标进行评价,董志塬内各天然植被群落类型综合评价等级为"Ⅳ~Ⅱ"的水平,其中森林群落综合水平均为"Ⅲ~Ⅱ",灌丛群落和草原群落处于"Ⅳ~Ⅲ"水平。  相似文献   

18.
植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s),属于蛋白激酶家族,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DPK2基因转化紫花苜蓿,对提高紫花苜蓿的耐逆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敖汉"苜蓿下胚轴的再生系统为基础,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WPA2驱动的AtNDPK2基因转入紫花苜蓿下胚轴,获得抗性植株。通过PCR初步检测证明该基因已经整合到"敖汉"苜蓿的基因组,阳性植株转化率为23.3%。不同浓度NaCl胁迫测定转基因植株的SOD、POD活性及质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结果发现在0.4%~1.0%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SOD、P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的低于对照,进一步说明AtNDPK2基因的转入增强了"敖汉"苜蓿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甘肃灵台小石沟晚中新世—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发现的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将甘肃灵台小石沟72074(4)地点剖面划分出4个生物地层带,Ⅰ带与榆社马会组化石组合相当,为中新世晚期;Ⅱ带、Ⅲ带及Ⅳ带代表中国上新世较为完整的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20.
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是植物与环境协同适应的结果。利用群落学调查法和点格局分析法,在黑河中游洪泛平原湿地选择砾石(Ⅰ)、半裸露砾石(Ⅱ)、粗砂(Ⅲ)和粉砂(Ⅳ)4种土壤质地环境样地,分析了宽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粒级由粗变细,宽苞水柏枝的植株高度先减小后增大、分枝数和植株密度逐渐减小、一级小株丛比例逐渐降低,多枝柽柳植株高度和分枝数逐渐增大、密度和一级小株丛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宽苞水柏枝在样地Ⅰ、Ⅱ和Ⅲ内呈现不同尺度的聚集分布,聚集分布由较大尺度向较小尺度过渡,在样地Ⅳ内所有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多枝柽柳在样地Ⅰ、Ⅱ和Ⅲ内呈现相反的聚集分布变化趋势,在样地Ⅳ内所有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在样地Ⅰ和Ⅲ,宽苞水柏枝和多枝柽柳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和不相关,在样地Ⅱ从负相关过渡到正相关,在样地Ⅳ从负相关过渡到不相关。环境异质性作用下的洪泛平原湿地植物不对称竞争关系,引起植物种群优势地位发生更替、空间格局发生尺度转换,反映了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