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喂蚕豆对草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喂蚕豆100d左右, 草鱼肌肉的弹性和咀嚼性增强, 肌肉品质显著改善, 此种模式养殖的草鱼俗称脆肉鲩。实验比较了投喂蚕豆与商用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养殖过程中(30d、60d、100d)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异同, 以了解脆肉鲩肌肉品质改变过程中鱼体的生物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但对肝胰脏T-AOC、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血清SOD活力无显著影响。实验30d和6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强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但实验100d时两种养殖模式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投喂蚕豆对草鱼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10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液红细胞数量(RBC)及白细胞数量(WBC)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清TP、ALB、GLB含量在实验30d时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实验60d时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无显著差异, 在实验100d时又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脾指数及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实验末期, 在投喂蚕豆的草鱼脾脏中IL-1、MHC Ⅱ、IFN-1、TN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以上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初期鱼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 鱼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至与投喂配合饲料相当的水平; 投喂蚕豆使草鱼产生了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虾池塘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生态学特征指标进行连续采样监测, 研究分区养殖系统对于虾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进排水管和水泵将虾塘和鱼塘相连, 通过泵出虾塘底层水和回流鱼塘上层水实现水体流动。分区组(R)由对虾单养塘和鱼类混养塘组成, 对照组(C)为对虾单养塘, 监测时间为30 天。结果显示: 通过定期循环处理可使对虾养殖池塘内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含量分别降低36%-45% 和15%-20%。R 组虾塘水质改善, 溶解态活性磷含量(PO4–P)增加, 显著高于C 组(P<0.05); 实验结束时R 组虾塘NH4+–N 含量显著低于C 组(P<0.05)。实验期间, R 组浮游植物种类多于C 组, 均表现为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裸藻门; R 组蓝藻生物量低于C 组, 尤其C 组具有较高比例的颤藻。实验结束时, R 组绿藻门的优势度明显高于C 组(P<0.05); R 组浮游植物的香农多样性指数(2.91)略高于C 组(2.62)(P>0.05)。实验期间, 2个处理组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 丰富度指数均逐渐升高, 并且R 组在第20、30 d 高于C 组(P<0.05)。结果表明: 分区养殖可以通过减少颗粒物而改善水质, 水体流动可以加速含磷物质释放。水体流动和较低的N/P 可能有助于提高虾塘内绿藻种类优势度而减少蓝藻发生, 并且在提高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以及丰富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浮床作为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手段已得到国内外水环境工作者广泛关注。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是水体富营养程度的重要表征。利用现场水池实验法,研究了一种沸石吸附和植物吸收协同去除水体氮磷、浮床内有足够水面空间的新型框式复合型生态浮床,与传统聚苯乙烯发泡板生态浮床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比较。试验历时2个月,供试水体为河道水体,供试植物为陆生植物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试验设空白对照、框式浮床和传统浮床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2周对各处理水样的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进行检测。浮游植物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前2周,供试水体由天然河道转入水池,综合环境的骤变导致各处理水体中蓝藻门的颤藻(Oscillatoria Vauch)和螺旋藻(Spirulina Turp.)这2种大型藻类被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us Mey.)和小球藻(Chlorella Beij.)等小型藻类取代,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从20mg/L急剧下降至3mg/L以下。此后,空白对照处理组中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单峰回升,显著高于2种浮床处理组(P6ind./L和5.21mg/L,贡献率在90%以上。水质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两种浮床系统对各种形态的N、P均有显著的去除作用(P4-N和TP的去除效率达到了极显著(P<0.01)水平,并且框式浮床对N、P的去除效率高于传统浮床。结合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各种形态N、P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与TP、TDP的显著正相关性(P<0.05),推测生态浮床系统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去除来实现的,同时,对P的高效去除也可能是浮床系统抑制蓝藻水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冰鲜鱼、配合饲料和混合投喂3种饵料, 研究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生长性能方面, 配合饲料组试验鱼的末均重、体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冰鲜鱼组和混合投喂组(P<0.05), 混合投喂组最后养成规格最大, 生长速度也最快, 但与冰鲜鱼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方面, 配合饲料投喂组丰富度最高, 冰鲜鱼组最低, 但冰鲜鱼组多样性最高, 配合饲料投喂组次之, 混合投喂组最低。在门级水平上, 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大口黑鲈肠道优势菌群。属级水平上, 冰鲜鱼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及聚球菌属(Synechococcus_CC9902); 配合饲料组优势菌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及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混合投喂组优势菌属则是支原体属(Mycoplasma)、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Brocadia)及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功能预测表明, 配合饲料投喂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在“能量生产与转化”“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和“脂质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最高, 而冰鲜鱼组肠道菌群在“核苷酸的转运和代谢”“辅酶运输和代谢和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占优。饵料对大口黑鲈的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都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为大口黑鲈的配合饲料开发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长吻(鱼危)仔鱼为实验对象, 探讨不同投喂水平对7-14日龄阶段和21-29日龄阶段的长吻(鱼危)仔稚鱼存活、生长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7-14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分别为: 20、30、40、50、60和70 % IBW/d(IBW: initial body weight); 21-29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10、20、30、40、50、60 % IBW/d。实验结果表明: (1)投喂水平显著影响长吻(鱼危)仔稚鱼的存活和生长(P0.05)。7-14日龄阶段, 投喂水平为30%-60% IBW/d处理组的仔鱼存活率显著高于20%与70 % IBW/d投喂组(P0.05)。特定生长率随投喂水平的增加显著上升, 以60% IBW/d投喂组最高(P0.05)。21-29日龄期间, 10% IBW/d投喂组存活率显著低于50% IBW/d投喂组(P0.05), 特定生长率(SGR)则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 (2)鱼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未受投喂水平的显著影响。鱼体产出与饲料投入之比、鱼体水分含量随投喂水平升高显著下降(P0.05), 粗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 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 (3)分别通过存活率和投喂水平做一元二次回归、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7-14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为43 % IBW/d; 通过仔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21-29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分别为30.62% IBW/d和28.41% IBW/d。    相似文献   

6.
不同草鱼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 molitrix)、鲤鱼(Cyprinus carpio)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产量、投入产出比、氮磷利用率和综合养殖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草鱼单养(G)、草鱼和鲢鱼二元混养(GS)、草鱼、鲢鱼和鲤鱼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GSC1和GSC2)和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GSL1和GSL2)。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总产量在770480—11492.50 kg/hm2之间;饲料系数在1.00—1.38之间,以GSC1最低,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N、P总相对利用率在2.01—7.37之间,以GSL2最高,G最低;投入产出比在1:1.41—1:2.12之间,以GSL2最高,G最低;综合效果指标在0.59—1.39之间,以GSL2最高,G最小。研究结果表明,混养组能显著提高养殖系统的产量,降低饲料系数,提高N、P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盔形溞 Daphnia galeata 和舌状叶镖 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 是流溪河水库的两种大型的滤食物性的浮游动物,P. tunguidus 也是中国特有种,他们的牧食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为了解这两种浮游动物在自然水体中对浮游植物牧食的作用及营养盐水平对牧食作用的影响,将 D. galeata 和 P. tunguidus 以 4.4 ind.L-1 的密度,分别在两个营养水平(不添加与添加营养盐)中用 4.5L 的透明塑料瓶培养 10 天(2008 年 3 月 28-4 月 8 日)。在不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水样为用 64um 孔径的筛绢过滤后的水库水,在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为过滤后的水样再加入 KH2PO4 和 NaNO3,使 TN:TP=16:1(TN=34.86 μ mol?L-1,TP=2.18 μ mol?L-1)。10 天后,计数和分析浮游植物四个粒径级别(<20μm, 20-30μm, 30-50μm, >50μm)和各门类及优势种类的生物量组成,比较两组动物在两种营养状态中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在不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两种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抑制均不明显,但<3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下降,且 D. galeata 处理组中,小于 2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低于 P. tunguidus 处理组,P. tunguidus 处理组中20-3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低于 D. galeata 组,说明两种浮游动物对<30μm的浮游植物均有抑制作用,但 D. galeata 对<20μm的浮游植物抑制强于 P. tunguidus 而 P. tunguidus 对 20-30μm的浮游植物抑制强于 D. galeata。在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尤其对<2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明显。但两种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种类之间产生差异。D. galeataa 处理组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明显高于P. tunguidus 组,表明P. tunguidus 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强于D. galeata。D. galeata 处理组中,蓝藻生物量比例(15%)远低于绿藻(41%)和硅藻(37%),但在P. tunguidus 组蓝藻生物量比例(36%)远高于绿藻(18%)和硅藻(32%),与不添加营养盐实验的t检验表明D. galeata 对绿藻和蓝藻抑制明显,而P. tunguidus对绿藻和硅藻的抑制明显(t-test,p>0.05)。D. galeata 对衣藻chlamydomonas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单细胞蓝藻抑制作用明显,而P. tunguidus对小球藻chlorella sp.,衣藻chlamydomonas sp.,绿球藻 chlorococcum sp.,小环藻 cyclotella sp.,曲壳藻 achnanthes sp.,针杆藻 Synedra sp.的抑制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浮游动物影响不同的浮游植物种类,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鱼共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通过对稻鱼共作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该系统中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包含蓝藻门、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等6门,共38属93种。稻鱼共作显著增加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降低硅藻和蓝藻的优势度,增加绿藻和裸藻的优势度,提高了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9.
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和舌状叶镖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是流溪河水库的两种大型的滤食物性的浮游动物,P.tunguidus也是中国特有种,他们的牧食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为了解这两种浮游动物在自然水体中对浮游植物牧食的作用及营养盐水平对牧食作用的影响,将D.galeata和P.mnguidus 4.4 ind.L-1的密度,分别在两个营养水平(不添加与添加营养盐)中用4.5L的透明塑料瓶培养10天(2008年3月28-4月8日).在不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水样为用64um孔径的筛绢过滤后的水库水,在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为过滤后的水样再加入KH2PO4和NaNO3,使TN:TP=16:1(TN=34.86 μmol·L-1,TP=2.18 μmol·L-1).10天后,计数和分析浮游植物四个粒径级别(<20μm,20-30μm,30-50μm,>50μm)和各门类及优势种类的生物量组成,比较两组动物在两种营养状态中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在不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两种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抑制均不明显,但<3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下降,且D.galeata处理组中,小于2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低于P.tunguidus处理组,P.tunguidus处理组中20-3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低于D.galeata组,说明两种浮游动物对<30μm的浮游植物均有抑制作用,但D.galeata对<20μm的浮游植物抑制强于P.tunguidus而P.tunguidus对20-30μm的浮游植物抑制强于D.galeata. 在添加营养盐的实验中,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尤其对<20μm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明显.但两种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种类之间产生差异.D.galeataa处理组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明显高于P.tunguidus组,表明P.tunguidus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强于D.galeata.D.galeata处理组中,蓝藻生物量比例(15%)远低于绿藻(41%)和硅藻(37%),但在P.tunguidus组蓝藻生物量比例(36%)远高于绿藻(18%)和硅藻(32%),与不添加营养盐实验的t检验表明D.galeata对绿藻和蓝藻抑制明显,而P.tunguidus对绿藻和硅藻的抑制明显(t-test,p>0.05).D.galeata对衣藻chlamydgmonas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单细胞蓝藻抑制作用明显,而P.tunguidus对小球藻chlorella sp.,衣藻chlamydomonas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针杆藻Syneara sp.的抑制明显.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浮游动物影响不同的浮游植物种类,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饵料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筛选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和成鱼阶段最适投喂方式, 实验将出膜5周末(日龄为35 day after hatching)的幼鱼随机分为5个组: A组投喂丰年虫; B组每周前6d (days)投喂丰年虫, 后1d投喂商业化微颗粒S3饲料; C组每周前3.5d投喂丰年虫, 后3.5d投喂饲料; D组每周前1d投喂丰年虫, 后6d投喂饲料; E组一直投喂饲料; 各组均采用饱食投喂策略。每2周统计生长、存活指标, 直至第21周(147 dah), 在17周(119 dah)取材用于观察性腺发育程度。在产卵后统计各组产卵量、孵化率和子代畸形率。结果显示: (1)E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2)从产卵量、孵化率和子代畸形率上看, B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3)从性腺组织学上看, 不同投喂方法对精巢的成熟度无显著影响, 但投喂过丰年虫的稀有鲫卵巢发育成熟度显著优于E组。研究结果提示:适量加入丰年虫比单一投喂活饵或饲料更有利于稀有鲫的生长和繁殖。建议在标准化养殖过程中, 幼鱼和成鱼期的稀有鲫采取丰年虫与饲料投喂频次比值为6﹕1的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1.
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将6个池塘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浮床组和对照组, 2013年510月对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浮床组池塘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养殖后期, 浮床组主要营养盐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微生物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质理化指标波动范围小, 系统稳定性较强。试验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11属179种, 其中绿藻93种, 蓝藻25种, 硅藻23种, 裸藻17种, 黄藻6种, 甲藻5种, 金藻5种, 隐藻5种。在养殖中后期, 陶粒浮床对藻类的种类组成有显著影响, 藻类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浮床组和对照组浮游植物数量范围分别为101. 95106614.95 106 ind./L和151.43106612.60 106 ind./L, 生物量范围分别为90.79402.85 mg/L和116.33831.55 mg/L, 到养殖中后期(8月份以后), 对照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浮床组(P0.05)。绿藻门和蓝藻门的贡献率一直占总密度的90%以上。浮游植物群落呈明显的季节变化, 绿藻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蓝藻门相反。试验初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栅藻; 在试验开始30d后, 浮床组栅藻继续保持优势藻的地位, 对照组的优势种则变为平裂藻和微囊藻; 78月份, 浮床组和对照组的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平裂藻, 9月份后优势藻逐渐由栅藻和绿球藻取代。浮床组和对照组藻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 物种丰富度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范围为3.165.59, 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范围分别为1.502.46和0.540.87。陶粒浮床对改善池塘水质、丰富藻类种类组成、降低过高生物量和微囊藻爆发的风险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三种养殖模式[(黄颡鱼单养、黄颡鱼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Valenciennes)和黄颡鱼混养草鱼、鳙(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下养殖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显示, 12个样本共获得了655100条合格16S rDNA序列, 每个样本获得的有效序列数目为41256—77508, 可归纳为608—3686个分类操作单元。α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 在三种养殖模式下末期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养殖初期, 黄颡鱼混养草鱼模式下水体的群落丰度最高(Chao1指数: 2199.25, ACE指数: 2374.60), 黄颡鱼混养草鱼、鲢、鳙模式下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 4.88, Simpson指数: 0.021)。样本聚类分析及PcoA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 黄颡鱼单养及黄颡鱼、草鱼混养模式下的水体和底泥的菌群组成及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 黄颡鱼、草鱼、鲢、鳙混养模式下样本单独形成一类。从门水平的比较分析发现, 所有样本检测到细菌有8门, 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物种丰度在所有样本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养殖末期升高成为水体中占比第二的优势门, 尤其是黄颡鱼混养草鱼模式下(37.6%)。黄颡鱼在单养模式下, 养殖末期水体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含量均明显增加(1.95%到10.98%)。从属水平的比较分析发现, 各样本之间的优势属组成有较大差异, 其中黄颡鱼在单养模式下水体样本中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在养殖末期丰度占优势(5.81%)。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角度考虑, 黄颡鱼、草鱼、鲢、鳙混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摄食不同淀粉含量饲料对军曹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研究经过10周投喂不同淀粉含量的饲料的养殖实验后, 禁食1d后再投喂对170 g军曹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 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 分别添加0%(对照组)、6%、12%、18%、24%和30%的小麦淀粉(以微晶纤维素调平), 养殖实验期间每天饱食投喂2次. 结果表明, 饥饿再投喂饲料后各处理组军曹鱼血糖含量均在(0-5)h升高, 在5h时达到峰值, 并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组, 摄食5h后开始下降, 7h时基本恢复到投喂前水平; 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不同处理组以及同一处理组的不同时间点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在(0-5)h显著升高, 5h后其含量开始下降, 7h时基本恢复到投喂前水平. 其中0%、6%和12%组, 摄食5h后其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摄食前与摄食后7h和24h, 而在18%、24%和30%组中, 其含量无显著差异; 0%淀粉组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在(0-2)h显著升高, 2h时达到峰值, 在(2-7)h呈下降趋势, 之后趋于平稳. 其他处理组都是在(0-5)h升高, 5h后开始下降, 在7h时基本恢复到投喂前水平. 18%-30%组, 摄食后5h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摄食前与摄食后24h. 军曹鱼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0-5)h显著升高, 摄食5h后其含量开始下降, 7h时基本恢复到投喂前水平, 但各组不同时间点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除在24%添加组中, 摄食后5h显著高于摄食前(0h)及投喂结束后24h处理组, 其他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 170 g军曹鱼禁食再摄入不同含量的小麦淀粉后其血清中血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随着饲料中糖添加量的增加, 其峰值先增加, 后趋于平稳. 军曹鱼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会升高, 对其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是水体富营养程度的重要表征。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不同大小的鲢会因鳃耙间距的不同对浮游植物进行选择性滤食。为研究不同体型大小的鲢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影响, 于2016年秋季在广东省流溪河水库进行了模拟富营养化条件的室外围隔 (体积约为85 m3) 实验, 设置了三个实验组: 无鱼对照组、大白鲢组 (625.00 ± 25.00) g·ind–1和小白鲢组 (10.10 ± 0.50) g·ind–1, 每组3个重复, 以7 g·m–3 的密度放养鲢2周后, 分别采集浮游植物样品。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结束时有鱼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中小白鲢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大白鲢组, 且主要差距为20 μm以下的浮游植物。同时, 小白鲢组、大白鲢组和对照组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冗余分析 (RDA) 显示微囊藻和隐藻是造成大白鲢组与小白鲢组群落差异的关键藻属。研究发现小白鲢对浮游植物, 尤其是微型浮游植物 (<20 μm) 的控制效果比大白鲢更好。此结果对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初始体重为(13.640.18)g的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 幼鱼为实验对象, 采用32双因子实验, 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40%、45%、50%)和投喂频率(2次/d、1次/d)及其交互作用对其生长、体组成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养殖实验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 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 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转化率(FCR)均影响显著(P0.05)。在40%和45%蛋白质组, 1次/d投喂的大黄鱼幼鱼的WGR和SGR均显著低于2次/d投喂组, 而FCR则相反。在2次/d投喂时, 45%蛋白质组的大黄鱼幼鱼SGR显著高于40%蛋白质组, 但与50%蛋白质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1次/d投喂时, 50%蛋白质组的大黄鱼幼鱼SGR显著高于40%和45%蛋白质组。在两种投喂频率下, 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 鱼体水分含量均有升高趋势, 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和投喂频率分别对大黄鱼幼鱼的肝脏指数(HSI)、内脏指数(VSI)和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均影响不显著(P0.05)。投喂频率对肝脏的ALT和AST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同一投喂频率下, 肝脏ALT和AST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和FCR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而对血清和肝脏中的ALT和AST、HSI、VSI、肥满度(CF)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不同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种质量的影响,采用养殖实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和攻毒实验方法,比较了配合饲料、传统饵料和混合投喂模式培育扣蟹在成蟹养殖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死亡率的变化。所检测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血蓝蛋白(Hc)活性或含量。采用毒力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Y-2-L-1菌株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第一次蜕壳间期均短于传统投喂和混合投喂模式,且配合饲料组增重率(WGR)及体重特定增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差异显著;传统投喂组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显著;(3)就血清中各免疫指标而言,配合饲料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传统投喂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及血蓝蛋白(Hc)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丙二醛(MDA)差异显著;(4)无论雄蟹还是雌蟹,传统投喂组扣蟹攻毒后12~96 h的累计死亡率一直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雄体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接近,混合投喂组雌体累计死亡率居于传统投喂组和配合饲料组之间。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扣蟹在成蟹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蟹种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水体浮游植物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采集于贵阳红枫水库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脂肪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水库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主;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SFA)占主导地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均比较低。水体营养水平能影响脂肪酸组成,富营养化水平越高,SFA含量越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越低;脂肪酸组成特征能反映浮游植物物种组成,DHA与蓝藻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5,n=6),DHA含量越高的水体蓝藻含量越低;部分PUFA含量与蓝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n=6)。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质量为(33.52±0.17)g建鲤鱼种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w)生长试验,分别配制添加0.0%(对照饲料)和0.5%(试验饲料)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等氮(35 g/kg粗蛋白)、等能(17kJ/g能量)饲料,采用5种不同的Ala-Gln投喂方式[连续8w投喂对照饲料(I,对照组);试验饲料2w交替投喂(II);前4w投喂试验饲料、后4w投喂对照饲料(III);前4w投喂对照饲料、后4w投喂试验饲料(IV);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V)],探讨Ala-Gln投喂方式对建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连续投喂和不连续投喂的生长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w交替投喂的生长率显著高于4w交替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P<0.05),前4w投喂试验饲料且后4w投喂对照饲料的生长率要高于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显著高于2w交替投喂试验饲料组和前4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SOD(P<0.05)。Ala-Gln各种投喂方式组的肝胰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Ala-Gln四种投喂方式组中,除2w交替投喂组外,其他三种投喂方式组的头肾LZM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脾脏LZM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头肾NO要显著高于各投喂方式组(P<0.05)。在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Ala-Gln可提高建鲤的生长、抗氧化和免疫力。不同投喂方式间亦有显著差异,从生长、抗氧化和免疫的角度,结合经济性和适用性等进行考虑,建议采用2w间隔投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蛋白质含量40%, 脂肪含量9%的配合饲料为试验饲料, 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饲料颗粒长度(5、10、15、20 mm)、日投喂量(3%、6%、9%、12%)和日投喂频率(每天1 次、2 次、3 次、4 次)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幼螺(壳高2.37±0.03 cm)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料颗粒长度、日投喂量和日投喂频率对幼螺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各组存活率均在95%以上, 但对幼螺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水中氨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 其中饲料颗粒长度10 mm 饲料组效果最佳, 颗粒长度5 mm 组效果最差; 日投喂量为6%组效果最佳, 日投喂量为12%组效果最差; 日投喂频率为2 次·d−1 组效果最好。结果表明, 管角螺幼螺养殖以饲料颗粒长度为10 mm、日投喂频率为每天2 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6%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氮磷营养负荷比值(N︰P)的升高对浅水湖泊初级生产者的影响, 在种植刺苦草的模拟系统中, 保证磷(P)负荷不变, 不断增加氮(N)负荷, 设置三种N︰P 比(0︰1、20︰1 和40︰1), 比较不同N︰P 负荷条件下, 浮游植物、附着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不同的N︰P 负荷条件下, 上覆水中总氮(TN)和硝态氮(NO3 – -N)含量随着N︰P 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 总磷(TP)则下降。浮游植物和附着藻类生物量在N︰P 比为20︰1 时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组; 刺苦草的生物量在实验结束时显著增加, 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N︰P 升高能够促进浮游植物与附着藻类的生长, 但超过20︰1 会抑制其生长, 而N︰P 的变化对沉水植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