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50 000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示范,获得了贵州省乌蒙山区金碧镇和锦星乡面积约191.76 km2范围内表层土壤、农作物等介质中元素或指标的高精度分析数据。研究区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安全土壤占比约99%。土壤中硒、锌等生命健康元素含量丰富,富硒、锌土壤面积占比分别达62%和99%,与区内含煤岩系、碳酸盐岩系成土母质紧密相关。富硒、锌特色农产品有茶叶、油菜、大豆、玉米、大蒜等。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岩溶石山地区,发现并评价绿色富硒、锌土壤及其特色农产品,可为乌蒙山区精准扶贫提供依据和示范效应。因此,全面开展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科学准确标定每寸土地,建立土壤与农产品质量大数据信息库对于确保食品原产地安全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以来,广西陆续在北部湾地区圈定富硒土壤面积达212万hm~2,为目前全国圈定的特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区域,具有独特的硒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产学研机构在广西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与开发、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等大量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全国硒研究领域迅速成长为一支新秀。  相似文献   

3.
土壤-植物体系中硒与重金属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是人体重要的功能元素之一,近年来通过食物补硒成为研究热潮,富硒食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阐述了土壤中的硒与镉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硒与镉在植物体内的互作效应及其机理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更深入开展硒与镉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农作物富硒阻隔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团队是在安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院地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领衔成立了14个富硒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富硒食品加工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富硒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及功能评价。目前,依托本中心已建立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正本团队主要研究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以及硒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建立了硒形态测定与分析技术。近年来在"New Phytologist","Plant and Soi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相关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稻根际硒形态转化及吸收转移机理研究"和"硒缓解水稻累积镉的根际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相似文献   

6.
正胡承孝研究团队将"植物微量元素营养"与"生态安全"结合,致力于以元素硒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的机理研究。目前,在本领域已发表代表性论文20多篇,申请专利4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主持硒相关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富硒功能农业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硒资源高效利用及特色优质富硒农产品研发。自2013年以来,本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广西科学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硒相关项目50多项。有关硒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了以广西典型土壤为代表的土壤硒素特征;(2)阐明了硒在水稻、玉米等多种特色作物中的积累与分布特征;(3)探明了硒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典型缺硒大国,一条马鞍形土壤缺硒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占主要农耕区土壤面积的33.34%,但同时也存在点状分布的富硒-高硒地区,占主要农耕区土壤面积的8.69%,成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安徽石台、广西巴马、江西宜春等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抓手,得到大力开发利用。伴随着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些科学问题被广泛提出,如:硒摄入有何健康效果?天然富硒区人群是否有实证研究数据?硒-镉共生导致天然富硒农产品富硒的同时是否存在镉含量超标问题?硒资源中的硒形态组成有何重要意义?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的超积累硒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答。基于对天然硒资源近10年的研究成果,对以上科学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期为未来高效安全科学地利用硒资源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钝顶螺旋藻富硒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补硒可以防治多种疾病。有机硒具有低毒、高生物利用度的优点 ,目前主要寄希望于生物转化的途径来获得有机硒[1 ] 。植物对硒的生物有机化作用已有综述[2 ] ,并开发有富硒酵母[3 ] 、富硒菇类[4] 、富硒大蒜、富硒黄芪、富硒西洋参、富硒麦芽、富硒茶以及富硒鸡蛋、富硒牛奶等[5] 。螺旋藻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藻类 ,但其含硒量极微 ,实验报道富硒螺旋藻对60 Co γ射线胸部照射大鼠诱发肺炎和早期肺、肝纤维增生有防治作用[6] 。在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可以实现藻类对硒的富集和转化 ,而且螺旋藻对无机硒…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富硒驯化,研究各菌株硒耐受性、有机硒含量及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生物活性更强的蜜环菌,并对富硒蜜环菌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Na2SeO3为无机硒试剂对蜜环菌进行富硒驯化;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蜜环菌的硒含量,热水浴法测定蜜环菌的无机硒...  相似文献   

11.
陕西安康硒资源开发现状及其产业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陕西省安康市是全国土壤富硒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总结了安康市天然富硒资源的特征,并结合近年来安康市富硒产业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在剖析安康市富硒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天然富硒资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李淼教授团队主要从事硒与植物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营养强化、矿质营养与植物保护、微量元素与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发表硒相关学术和会议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项。本团队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如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市部分农作物可食部位硒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 GB/T5009.93-2003),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张家界市22种农作物40个样本可食部位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22个种类40个样本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作物,以茶叶的硒平均含量最高为2.0102 mg/kg,其次是豆类平均含量为1.8518 mg/kg,薯类含量最低为1.0240 mg/kg.所测定的各种作物可食部位富硒能力依次为:茶叶2.0102 mg/kg>豆类(干)1.8518 mg/kg>水稻、玉米1.5326 mg/kg>蔬菜类1.3438 mg/kg>水果类1.0783 mg/kg>薯类1.0240 mg/kg.该研究确定了部分农作物硒含量的水平及富硒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山东、黑龙江、江西三个省份富硒大蒜、普通大蒜、土壤及水源的硒含量,为当地富硒大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山东、黑龙江、江西三个省份富硒大蒜、普通大蒜、土壤及水源共120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结果:山东省富硒大蒜硒含量高于普通大蒜中硒的含量;黑龙江省来信子村富硒大蒜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个基地;江西省5个地区富硒大蒜硒的含量可以分为两个区间:硒含量较低的区间(11.660 0~31.984 0 μg/100 g)、硒含量较高的区间(86.530 0~97.224 0 μg/100 g)。结论:山东省的富硒大蒜富硒效果好,黑龙江省宝清县来信子村富硒大蒜的富硒效果好,江西省宜春县富硒大蒜均为超富硒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富硒螺旋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富硒技术对印项螺旋藻培养进行强化,对硒(IV)浓度和亚硫酸盐的影响,以及硒的生物富集及其对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相关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硒对印顶螺旋藻生长具有刺激或抑制的双重作用。在0.02mg/L-411.00mg/L浓度范围内,硒不仅可以加快印顶螺旋藻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生物量;同时,钝顶螺旋藻对硒的事集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较为缓慢的生长利于钝顶螺旋藻对硒的富集。研究还证实,NaSO3会减轻高浓度Na2SeO3对印顶螺旋藻生长的毒性,富硒培养不会对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产生损害。实验得出钝顶螺旋藻富硒培养较佳的硒处理浓度在10mg/L-40mg/L。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综述了硒在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硒在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延缓植物衰老、拮抗重金属毒性、降低农产品中硝酸盐累积量、缓解作物药害、减轻作物土壤连作障碍等方面的作用,并展望了硒在改善农产品营养品质和保障植物健康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和策略,以期为硒生物营养强化与植物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及合理施用硒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益的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硒农产品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进而推动了关于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和科学施用硒肥的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以及作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本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茶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硒学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开展茶树响应硒的分子机制以及富硒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6个,其中国家级品种2个(鄂茶1号、鄂茶5号),并收集保存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1 200余份;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国家专利20余项,制订省级地方标准10余项。  相似文献   

19.
富硒魔芋兼具魔芋和硒的独特生理药理特性。随着全民补硒工程的启动,富硒魔芋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富硒魔芋的分布及营养评价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富硒魔芋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硒及其含硒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红灵 《生命科学》2012,(2):123-129
硒是植物的有益元素,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外源硒的有效性、硒的形态、植物的种类等有关;硒在植物中主要以有机硒形态存在,HPLC-ICP-MS联用已成为植物体内硒形态鉴定的最常用手段;含硒蛋白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有机大分子硒,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富硒植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所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富硒植物的富硒机制,可以为富硒基因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