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和3D打印在手术中显示肺动脉分支的能力,探讨3D打印技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同一胸外科治疗组中接受电视胸腔镜择期右肺上叶切除手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分别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和3D打印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分别记录每组手术规划中的右肺上叶动脉分支数目,然后将这些记录与术中实际所见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和术中动脉分支数据,且都接受了VATS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进行顺利,无中转开胸,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皆顺利出院。CT组的右肺上叶动脉分支数量为1.5±0.52,3DI组为2.1±0.57,3DP组为2.2±0.63。CT组、3DI组和3DP组分别与手术中所见比较,CT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5),其他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技术在周围型肺癌手术规划中的效果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比三维重建图像更加直观,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肺癌临床路径,进入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并接受320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出实体1:1大小的患侧肺血管及肺病灶模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且模拟手术过程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观察术中肺血管与3D打印符合程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有无术中死亡、病理结果、并发症、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术中证实95%以上的肺血管可被3D打印出来。手术时间(51.4±18.1)min,术中出血量(40.2±20.3)mL。切除淋巴结(7.1±2.8)枚。无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回报示肺鳞癌13例,肺腺癌29例。病理分期:T1aN0M0 12例,T1aN1M0 10例,T1bN0M0 3例,T1bN1M0 3例,T2aN0M0 2例,T2aN1M0 12例。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其中肺感染6例、肺膨胀不全6例、房颤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后痊愈;术后引流时间(3.0±1.2)d,引流量(200.7±66.1)mL/d。42例随访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0月,40例无瘤生存,术后6个月发生转移脑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7和10个月死亡。结论: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于肺癌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雄成虫脑的结构,构建和打印脑的三维模型,并将该技术扩展应用到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和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上,制作这些模式昆虫脑的3D打印模型。【方法】首先采用突触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的方法研究烟芽夜蛾雄成虫脑的结构,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取脑解剖结构图像,利用图形分析软件创建三维脑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三维图像打印。【结果】鉴定出烟芽夜蛾雄成虫脑及颚神经节、触角叶、视叶、前视结节、中央体和蕈形体等主要神经髓结构,并构建了三维数字化模型。首次成功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烟芽夜蛾雄成虫脑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获得实体模型。并将该技术进一步应用到黑腹果蝇、西方蜜蜂和沙漠蝗,获得了这些昆虫的脑实体模型。基于脑模型,对这些昆虫的味觉中枢、嗅觉中枢、视觉中枢和学习及记忆中枢等神经髓结构做了系统比较。【结论】3D打印模型为脑解剖结构的观察提供了新形式,并提供了便利工具。3D打印所得脑实体模型大小适中,可以放在手中,任意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昆虫脑不规则结构的形态、位置和空间关系,也便于比较不同昆虫脑结构异同,加深对昆虫脑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脊柱的立体实物模型,并探讨其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7年8月的15例脊柱侧凸畸形患者,采集患者的薄层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实物模型,术前模拟置钉、模拟截骨,完善术前规划,并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根据术前3D打印模型制定的手术方案完成手术,术中置钉顺利,置钉准确率为93.6%。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为术者提供了更加直观、立体、即时的影像资料,能够完善术前规划,提高置钉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聚醚醚酮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9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D打印聚醚醚酮修复治疗,记录与随访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修复,治疗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两组治疗3个月的牙龈指数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感染、刺激痛、出血、修复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8%(P<0.05)。治疗后3个月与4个月,观察组的美学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聚醚醚酮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中的应用能够促进牙周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技术方法。方法:对30例ACL损伤后移植重建术后患者进行DSCT扫描,利用软件三维重建ACL移植物的三维图像,对图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设定的参数和方法,30例患者的ACL移植物均获得三维重现,其中24例获得清晰的移植物图像,6例移植物图像略模糊。结论:DSCT可以重建出移植术后ACL移植物的三维图像,对临床检验、评估重建技术、修正重建方法、实现解剖重建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neuroimag ing with background signal suppression,DWIBS)、选择性激励技术(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PROSET)及三维短时反转恢复(3D Short Term Inversion Recovery,3D STIR)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成像中的不同表现,探讨其对腰骶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名正常志愿者及42例腰骶丛病变损伤患者行磁共振腰骶丛神经成像,包括DWIBS序列,PROSET及3D STIR序列。对DWIBS及3D STIR原始图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建,对志愿者组及病变组所得图像质量分级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三种高场强磁共振腰骶丛神经成像序列在正常组及病变组的显示效果。结果:在正常志愿者组中,三种高场强磁共振腰骶丛神经成像序列均可显示脊神经根、神经节等解剖细节,对于腰4、5脊神经的显示,三者的图像分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腰2、3脊神经成像中,三者图像质量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中,经秩和检验三组组间显示效果不完全相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比较,DWIBS与3D SITR序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ROSET与3D ST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WIBS与PROSET图像质量分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DWIBS、PROSET、3DSTIR序列作为常规序列的补充,均可完整的显示腰骶神经的解剖细节,而DWIBS及PROSET序列对背景组织的抑制更加充分,更利于观察神经的走行变化、判断神经受损部位及范围。DWIBS序列MIP后处理图像实现了对腰骶神经的多方位多角度旋转观察,为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弥补了常规磁共振序列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在胃癌应用中的图像质量。方法:90例胃癌行胃部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患者后根据管电压设置分成A、B、C三组:A组120KV、B组100KV、C组80KV。通过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VR、MPR和MIP等)分析不同剂量下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图像诊断质量。结果:A、B两组的图像清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间图像清晰度及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调整MSCT的剂量,可以获得与常规MSCT剂量完全相同的图像而且可以降低辐射。  相似文献   

9.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比传统的二维CT对于相关图像参数的测量更准确,更完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维重建下GGO影像学变量包括结节平均直径、体积及CT值等在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及ⅠA期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对作为早期肺癌病灶的GGO,三维重建测量可从其体积-倍增时间、CT值的峰度和偏度、平均CT值及CT值分布的方差等参数来进行术前良恶性评估。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在GGO诊断中的研究予以回顾和总结,旨在对GGO临床诊治予以提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病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置钉,获取最佳置钉点、置钉角度等个体化置钉数据,并于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通过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测量术前、术后患者寰齿间隙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颈延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稳定性、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满意。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29枚完全在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为93.5%。寰枢椎较术前明显复位,术后寰齿间隙、颈延角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日制专升本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药学院2010年入学全日制药学专升本学生140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对照组采取传统教授法教学模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全日制专升本学生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做到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改革后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分别接受BBL教学法或传统教学法,以试卷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成绩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学生对B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BBL教学法对学生在实习兴趣、独立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的提升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结论:BBL教学法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适合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capability to print three‐dimensional (3D) cellular tubes is not only a logical first step towards successful organ printing but also a critical indicator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nvisioned organ printing technology. A platform‐assisted 3D inkjet bioprinting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to fabricate 3D complex constructs such as zigzag tubes. Fibroblast (3T3 cell)‐based tubes with an overhang structure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using the proposed bioprinting system. The post‐printing 3T3 cell viability of printed cellular tubes has been found above 82% (or 93% with the control effect considered) even after a 72‐h incubation period using the identified printing conditions for good droplet 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bioprinting system. Particular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tubular overhang structure can be scaffold‐free fabricated using inkjetting, and the maximum achievable height depends on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overhang structure. As a proof‐of‐concept study, the resulting fabrication knowledge helps print tissue‐engineered blood vessels with complex geometry. Biotechnol. Bioeng. 2012; 109: 3152–3160.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课(Microlecture)结合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班,42人)和试验组(B班,42人),A班(7组,6人/组)接受传统方式的授课,B班(7组,6人/组)接受微课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试卷考试,统计分析考试分数,同时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员的实验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员的各种技能,而且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在医学高等院校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中的意义,以及该教学策略对生物医学教学实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校本部学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在假期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①期末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88.3,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68.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92.28%的学生认为教学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而对照组为69.36%;实验组88.61%的学生认为教学有助于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对照组为66.19%;实验组93.45%的学生认为教学促进师生互动,而对照组为67.64%;实验组72.75%的学生认为教学可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而对照组为46.73%。实验组的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理论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不足,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2级五年制营养学专业学员(114名)实施PBL教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员(159名)实施传统教学;从四个方面(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学员解决未知问题的方式、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综合评价PBL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较,PBL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学员解决未知问题的方式以及学习兴趣均显著升高。结论:PBL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员的考试成绩,还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等辅助配合下进行生理教学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各10个班,共1096名同学纳入研究对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组研究,共分为两组:2012级10个班学生作为研究组,2013级10个班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班级在进行生理学教学时采用传统上课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并配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对照组班级仅采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教学生理学课程。对于案例教学法配合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以及调查问卷方式进行。结果:研究组班级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与对照组班级学生成绩平均分相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别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问卷主观问题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生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将案例教学融入传统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等,这将极大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郜攀  唐刚  肖航  王端  龙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6):3168-3171
目的:通过研究PBL结合LBL教学法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比较,PBL结合LBL教学法对学生考核成绩提高的作用,并探讨PBL结合LBL教学法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2013级学生14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PBL结合LBL教学法,75名)和对照组(传统的LBL教学法,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估结果。结果:以冠心病相关知识作为考核内容,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1.50±4.36 vs.83.24±4.12,P0.01);对实验组学生75名发放调查问卷,87%以上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表达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结论:PBL结合LBL的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老年医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概念图策略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7名学生作为实验组,5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施行概念图策略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比较两组学生的单元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于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4.34%的学生认为教学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而对照组为64.81%;实验组84.21%的学生认为教学有助于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对照组为64.11%;实验组87.72%的学生认为教学促进师生互动,而对照组为38.89%;实验组84.21%的学生认为教学可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而对照组为57.41%。实验组的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概念图策略引入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理论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