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治疗老年重度痔疮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术,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治疗老年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手术(MMH)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III-IV度环状混合痔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H组(n=58,采用MMH治疗)和联合组(n=70,采用PPH联合MM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肛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手术出血量明显更少,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MH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均升高,肛管最大收缩压降低(P0.05),但两组直肠静息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7/70),低于MMH组的34.48%(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的MMH单独治疗,PPH联合MMH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PPH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术后对照组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给予常规肠外营养,观察组口服肠内营养剂安素,两组营养支持均维持3-5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YC)、血红蛋白(Hb)的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3d内的排便次数。结果:术后第3d,观察组PA和LY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便次数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老年PPH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能满足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免疫功能,并且不刺激排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混合性痔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混合性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痔体剥离结扎术方案治疗,实验组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止痛药量、术后出血量、瘢痕增生、肛门功能及术后6到12个月的复发率等情况,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止痛药量、瘢痕增生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肛管黏膜损伤小,痔体切除完全,愈合迅速,吻合钉固定可靠,瘢痕规整,愈后康复痛苦小,远期复发率低,临床疗效理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观察组给予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直肠感觉阈、直肠耐受量高于对照组,直肠-肛管压力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肛周出血评分、 肛缘水肿评分、肛周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在PPH术后给予地奥司明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症状和机体肛肠动力学,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还可减少复发率,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对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和机体应激的影响,并分析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外剥内扎术(M-M)治疗,97例]和B组(RPH治疗,103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肛门功能、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所有RPH患者评估治疗效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小于A组(P<0.05)。两组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Wexner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PH的手术效果与便秘、糖尿病史、病灶直径、手术后感染、手术切口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便秘、糖尿病史、病灶直径偏长、手术后感染、手术切口不对称是RPH手术效果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传统M-M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相比,RPH可减轻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机体肛门功能和应激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病灶直径偏长、便秘、糖尿病史、手术后感染、手术切口不对称等问题可能导致RPH患者治疗后无效,临床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H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混合痔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肛门功能评分、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控便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PPH与Milligan-Morgan术式治疗Ⅲ~Ⅳ期环状痔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Ⅲ~Ⅳ期环状痔的最佳术式。方法:选择Ⅲ~Ⅳ期环状痔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PPH组和Milligan-Morgan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PPH术式和Milligan-Morgan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PH组优于Milligan-Morgan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肛门水肿和吻合口感染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首选PPH术式治疗Ⅲ~Ⅳ期环状痔患者,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部子宫全切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接受以上两种途径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共1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LAVH100例(LAVH组),TAH50例(TA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LAVH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AVH组手术时间与T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LAVH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及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梗阻型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PPH组和STARR组,每组各50例,分别予PPH术和STARR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ngo出口梗阻型便秘评分及Wexner便秘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少于STAR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ongo评分及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TARR组评分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相比,痔上黏膜环切术操作简单,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叩背吸痰、化痰、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每次3.0 g,每12 h给药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治疗,每次0.4 g,每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散时间和肺CT病灶吸收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00%(83/100)](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散时间以及肺CT病灶吸收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对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合并症患者给予积极的对应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可见穿孔平均直径(1.7±0.2)cm,腹腔平均积液(2100±200)mL,积液均为混浊或脓性液。术后1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根据患者的临床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对,我们发现: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症越复杂、接受手术的时间越迟,那么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则越高。结论:采取手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特殊的临床因素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以安全、简单、有效为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病患实际病情的最佳术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Neer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按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1%,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可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55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年龄>60岁)及同期60例非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年龄<50岁),比较两组患者病变性质、术前情况及术后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探讨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老年组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1);老年组患者术前伴有基础性病变病例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1,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显著多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术前应加强检查,完善手术方案;积极控制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病变,提高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能力;术后给予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深度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90例拟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深度静吸复合麻醉,根据BIS指数调节七氟醚浓度和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其中A组维持BIS值水平51-60,B组维持BIS值水平41-50,C组维持BIS值水平31-40,于术前1d和术后1 d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各组麻前1 d A组TMT完成时间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为30.0%,B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为23.33%,C组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为16.67%,C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组TMT完成时间和MMSE评分差值均低于A组B组,但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度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LIF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P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活动功能(ODI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与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改善腰背部疼痛程度与腰椎活动功能中的疗效相当,但TLIF手术有助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治疗组发生率16.67%,对照组4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传统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6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CSS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血肿量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B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创伤较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在老年脑梗塞患者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32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缺血预适应治疗,治疗6个月,测定并记录两组间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疾病复发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IHSS积分较低,BI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VEGF、SOD、IL-6、IL-8、TNF-α、hs-CRP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